新到貨2本75折
雙性人巴爾班

雙性人巴爾班

  • 定價:288
  • 優惠價:8725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阿列柯西娜·巴爾賓是生活在19世紀法國的一位真實的雙性人。他出生時被當作女孩,但在學生時期他就表現出對女孩的好感。1857年,他高中畢業後進入一所小學當助教,愛上一位女教師。此時,流言蜚語在社會上傳開,隨後醫生對他做了身體檢查,宣稱他為男性。同時,司法程序也將他的身份改為男性。在「個人身份」和「公民身份」都被宣告為男性之後,他離開了自己的女性情人,辭掉工作,改為男性名字。1868年30歲時,他于巴黎一所公寓的門房處自殺,身邊放著一本《回憶錄》。





 

作者介紹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哲學家。他以其無比淵博的學識、才華橫溢的文筆、驚世駭俗的思想,深刻影響了後現代主義、權力分析與社會理論、新文化史、刑罰史、身體史、性史、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以及文學與藝術批評等各種時代思潮。其主要作品有:《古典時代瘋狂史》《詞與物》《性經驗史》“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等。
 

目錄

前言 真實的性別 蜜雪兒·福柯
我的回憶 埃爾屈利納·巴爾班,又名阿萊克西納·B.
文獻資料
姓名、日期和地點
報告
新聞報導
文件
女修道院醜聞 奧斯卡·帕尼薩
後記 真實的社會性別 埃裡克·法桑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真實的性別嗎?現代西方社會以近乎頑固的堅定態度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現代西方社會令“真實的性別”這一問題遵循某種事物秩序,而在這一秩序中,人們可以自以為唯一重要的是身體的現實和快感的強度。儘管如此,長久以來,人們並沒有這些需要。醫學和法學承認雙性人身份的歷史就是佐證。人們用了很長時間要求雙性人應該擁有唯一的、真實的性別。數世紀以來,又毫不費勁地認可他們有兩個性別。那些造成恐懼、招致痛苦的殘忍事件呢?事實上,情況要複雜得多。的確,無論在古代還是中世紀,都有不少死刑案例。但同樣有與之截然不同的豐富的判例。

中世紀,有關這方面的法規——教會法和民法——非常明確:那些兩種性徵——這兩種性徵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按不同比例分配——並存的人被稱為雙性人。此情形下,由父親或教父(因此,也是給孩子“命名”的人)在洗禮時決定其將被接受的性別。必要的話,建議選擇兩個性別中占上風的、“最具力量”、“最強烈”的那一個。但之後,進入成年階段,到了要結婚的時候,雙性人可自己自由決定是想要始終保留那個被賦予的性別,還是更傾向於另一個。只是必須的是:一經決定就不能再改了,要一直保持到死,違者以雞奸罪論處。正是這些選擇的改變,而不是人體構造上的性別混合,造成了絕大多數對雙性人定罪的事件,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仍然保留著這些定罪的蹤跡。

[自十八世紀起],有關性徵的生物學理論、涉及個人的法律條款、現代國家的行政管理形式一步步引導人們否定一個身體可以混合兩種性別的觀念,並因此限制不確定性別的個人進行自由選擇。從那時起,每個人一個性別,唯一的性別。每個人都有最初的、深刻的、被限定的、決定性的性別身份;當另一種性徵可能顯現出來時,那只可能是偶然的、表像的,甚至僅僅是幻覺。就醫學方面來看,這意味著面對雙性人時,涉及的不再是承認出現兩種並存或混合的性別,也不再是弄清楚兩個中哪一個勝過另一個,而是破譯隱藏在複雜表像下的真實性別。從某種意義上說,醫生要做的就是揭開迷惑人的身體構造,就是從可能已經具有相反性別形式的器官背後重新找到唯一的真實性別。對於那些擅長觀察和診斷的人來說,性別的混合無非是對本性的掩蓋:雙性人都是“偽雙性人”。至少這就是十八世紀時,通過一定數量的重要事件和激烈討論而日趨獲得證實的論點。從權利的角度來說,這顯然意味著自由選擇的消失。

無論就法律而言還是就社會而言,都不再由個人決定他想要的性別,而是由專家來說本性為他選擇了什麼性別,並且因此社會應該要求他堅持這一性別。當人們必須求助於法律時(比如,某人被懷疑未按其真實的性別生活且不妥當地結了婚),它會為一種沒有受到足夠認可的本性建立或重建合法性。但如果本性可以通過隨心所欲的改變或偶然發生的意外來“欺騙”觀察者並在一定時間內掩蓋真實的性別,那麼人們也就可以懷疑那些個人為了能夠像另一種性別那樣利用自己的身體而隱藏對自己真實性別的深刻意識並利用某些人體構造上的怪事。簡言之,本性的怪誕可以服務於放縱的習性。因此就有了對真實性別的醫學診斷的道德關懷。我清楚地知道十九和二十世紀的醫學在很大程度上糾正了這種極度簡單化中的某些東西。今天,即使曾經雜亂地囊括著人體構造上林林種種反常現象的領域被極大地縮小了,也不會再有人說所有雙性人都是“偽”的。儘管困難重重,人們還是接受了一個人可以選擇不在生理上屬於他的那個性別。然而,認為人最終必須有一個真實的性別的觀念遠沒有完全消除。無論生物學家對此持什麼觀點,至少在普遍的狀態下,無論是精神病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還是大眾觀點,都認為在性別與現實之間,存在著複雜、模糊而基本的關係。確實,對於那些違反法則的做法,人們寬容了一些。

但他們還是認為其中一些做法是在藐視“真相”:“被動的”男人、“男子氣”的女人、同性之間的愛情:人們或許願意承認這並未對既定秩序造成嚴重危害,但他們同樣足夠相信這其中存在著某種“錯誤”的東西。一種最傳統哲學意義上的“錯誤”:一種不符合現實的做法;性別上的不規律或多或少被認為屬於怪獸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想要擺脫認為這不是罪惡的觀念如此困難,而想要擺脫認為這是得意的——但無論如何是無用的,並且最好消除的——“發明”的懷疑也沒那麼容易。請醒醒吧,年輕人,從你們虛假的享樂中醒來吧;褪去你們的偽裝,記起你們有一個性別,一個真實的性別。此外,有人也認為恰恰在性別問題上必須探索個人最隱秘、最深層的真相;這樣,才能最好地發現他是什麼和什麼定義了他;如果說數世紀間,人們認為必須隱藏與性別相關的東西是因為它們可恥,那麼如今我們知道恰恰是性別本身隱藏了個體最秘密的部分:他那些幻想的構成、他的自我的根、他與真相的關係形式。性別的深處,真相。在這兩種觀點的交匯點上——在涉及我們性別的問題上不能搞錯,以及我們的性別隱藏了我們身上最真實的東西——精神分析法強化了它的文化力量。它同時向我們保證了我們的性別——那個真實的性別——以及那暗藏在性別中的我們自己的全部真相。在“真實性別”的這段奇特歷史中,阿萊克西納•巴爾班的回憶構成了一份檔案。它不是唯一的,但足夠罕見。

十九世紀的醫學和司法執意探詢出真正性別身份的那些個體之一留下了這樣一份日記,或者更準確地說,一份回憶錄。在一個幾乎完全由女性組成且非常虔誠的環境中被當作貧窮而值得稱讚的小女孩撫養成人,埃爾屈利納•巴爾班——周圍人稱她[ 本書中不同部分指代巴爾班時所用人稱(她或他)依該部分作者觀念而定,翻譯時也均以原文為准。關於這些用法所暗含的作者意圖,可參考《後記》的最後一部分。另需說明的是,在《後記》中,作者時而使用“他”,時而使用“她”,時而又兩者並提,原文即是如此。——譯注]作阿萊克西納——最終被確定為“真正的”男性;被迫改變合法性別,經歷司法程式和修改公民身份後,他無法適應新的身份,最終自殺。我真想說這是一個平庸的故事——只有兩三處讓它有了點特別的強度。首先是日期。大約1860—1870年間,正好是性別方面的身份研究進展得如火如荼的時期之一:雙性人的真實性別,還有對各種倒錯的認識,它們的歸類、特徵構成等,簡而言之,就是性反常方面的個人問題和類別問題。

A. B.的最初檢查報告於1860年以《身份問題》(Question d’identité)為題刊登在一份醫學雜誌上。埃爾屈利納-阿德拉伊德•巴爾班,也叫阿萊克西納•巴爾班,或阿貝爾•巴爾班,在他自己的文章裡要麼寫作阿萊克西納,要麼卡米爾,是尋求身份認同的那些悲劇人物中的一位。這種既反應了當時寄宿生的寫作方式,也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的優雅、矯飾、愛用暗示,甚至有些過分鋪排而且過時的文風,令敘述避開了所有獲得認同的可能。後來醫生向阿萊克西納不確定的身體構造強加的那一有關真實性的殘忍遊戲,此前無人願意在她曾經生活的女性圈子裡玩,直到一次人人都在盡可能推遲、最終被兩個男人——一位神甫一位醫生——促成的發現。這具身體有些笨拙、不美,而且在與它一起生長的那些年輕姑娘中越來越顯得反常,每個人都看在眼裡,卻似乎沒有人意識到;而他似乎對所有人,更準確地說對所有女人,施展了某種魔力,蒙住了她們的雙眼,把問題擋在了唇後。這種怪異的在場令那些在成人眼皮底下發生的接觸、撫摸、親吻具有了熱量,這種熱量受到所有人歡迎,而因為其中沒有加入任何好奇心,人們的歡迎更是帶著溫情。故作天真的年輕女孩或自以為謹慎的年長教師都盲目得像是希臘神話裡的人,對這個藏在寄宿學校裡身材矮小的阿喀琉斯視而不見。

這讓我們覺得——至少如果我們相信阿萊克西納的敘述的話——一切都發生在一個激越、愉悅、悲傷、溫存、柔情和苦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同伴的認同,尤其是密切聯繫之人的猜疑都不重要。[在操縱意識的藝術中,我們時常使用“辨識力”(discrétion)一詞。這個特殊的詞彙指向一種能力,即察覺差異,辨別情感,甚至在最細微的精神活動中,從看起來純潔的表像下驅逐不潔,從心靈的激蕩中分離出什麼是來自上帝的、什麼是被誘惑注入的。辨識力在於辨別(discriminer),如果可以的話,它會永遠辨別下去;它應該充滿“好奇”,因為它要挖掘意識的奧秘。但這個詞同樣旨在說明意識的操縱者還應能夠把握分寸,能夠知道在哪裡停止,不能走得更遠,能夠對一定不能說的事情守口如瓶,能夠讓在光天化日下會變得危險的東西留在陰影裡。可以說在這種屬於修道院、寄宿學校、女性的和基督教的單性之愛的半明半暗的“辨識”體制中,阿萊克西納可以活很久。

而——悲劇的是——她進入到了一種全然不同的“辨識”體制中。管理、司法和醫學的體制。在第一種體制下得到認可的細微變化和微妙差異在這裡不再行得通。而我們在第一種體制下可以諱莫如深的東西,在第二種中則必須被暴露出來,必須被拿來分享。說實話,這已經不是“辨別”的問題了,而是分析。]從剛剛發現並建立新的身份起,阿萊克西納就開始寫她一生的回憶。她的“真實的”、“確定的”身份。但清楚的是,她並非在這一最終找到的或者說找回的性別視角下書寫的。不是男人在講述、在試著回憶當他還不是“他自己”時的感情和生活。阿萊克西納寫回憶錄時,離自殺已不是很遠;對她自己來說,她始終沒有確定的性別;卻被剝奪了她所體驗到的與同她一起生活的、她愛著的並強烈渴望的人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所帶來的快感。她追憶過去那種快樂的無身份的化外之地,矛盾的是,封閉、狹小、熱烈的集體生活庇護了這種狀態,在那些集體裡,人們享受著只與唯一一種性別來往的既強制又禁忌的奇特幸福;[這讓人們接受了甚至是他們的本質之本質的漸變、波動、明暗變化和色彩變化。由於分配和認同的嚴格要求,另一種性別不在那裡,它會說:“如果你不是你自己,不完全是,或不以同樣的方式是,那麼你就是我。推測還是錯誤都不重要;如果你留在那裡,你就有罪。反省自己或者交出自己,然後成為我。

”我認為,阿萊克西納既不想要這個也不想要那個。她不像一些覺得被自己的身體構造背叛或被一種不公正的身份束縛的人那樣迫切渴望加入“另一個性別”。我想,她樂於在這個由唯一性別構成的世界、在這個承載了她的所有感情和全部愛意的世界成為“別樣的”,卻從不想加入“另一個性別”。既不是愛著女人的女人,也不是藏在女人中的男人。阿萊克西納是對女性有著巨大渴望的無身份的主體;而同樣是那些女性,沒有什麼能夠迫使她們離開那個絕對女性的世界,對於她們的的女性特質來說,阿萊克西納是有吸引力的,也確實吸引著她們。]大多數時候,那些講述自己的性別變化的人都屬於絕對的雙性世界,身份認同上的不適被理解為想要進入另一邊的渴望——進入他們渴望擁有的或想要屬於的性別的那一邊。在這裡,宗教生活和學校生活強烈的單一性別性顯示出在所有與自己身體類似的人組成的圈子中迷失方向的無身份性發現並激起的溫柔的快感。
 

詳細資料

  • ISBN:9787208156531
  • 規格:精裝 / 234頁 / 32k / 21 x 14.5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
  • 浪漫小說精選3本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