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那天,還好我去了森林:被平靜擁抱而重生,在附近公園就能實行的森林療法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87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那天,還好我去了森林:被平靜擁抱而重生,在附近公園就能實行的森林療法 (電子書)

生きたくなかった僕の殻が割れて森に抱かれた日: 今日、近所の公園でできる森林療法

  • 定價:300特價:210
  • 特價再88折:184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可購買區域: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森林療癒師/正念冥想師傳授擺脫焦慮的具體方式
★亞馬遜暢銷書.分類榜No. 1
★僅花3天治癒20年的憂鬱
 
  低潮襲來、焦慮抑鬱時,你要如何療癒自己?
  只要改變「使用意識」的方式,就能找到平靜與心安。
 
  如果你一直處於長期低潮無法振作,
  如果你被疾病困住健康警報大響,
  如果你被生活逼成一顆即將爆炸的氣球,
  請你來一趟森林療癒,讓樹木成為你人生的浮木,你將因此而得救。
 
  生活會面臨挫折、刺激、痛苦,腦袋亂糟糟、感覺匱乏,居住的城市充滿廢氣與毒素……長久下來,這些我們全都概括承受。身體與心靈因此生病了。
 
  作者從15歲就深受憂鬱困擾,用盡各種方法都沒辦法讓自己「好起來」。原本對人生半放棄時,卻因為在某次旅遊在森林散步時,做到了停止左腦運作,感受「奇蹟之腦」的平靜感,人生彷彿重生,因此成為一名森林療癒師。
 
  如何在森林裡獲得療癒?
  \關閉左腦思考就是答案/
  書中教你四個步驟,讓你順利轉換成右腦人,好好感受森林的治癒!
 
  【第一步】不要控制感覺,盡可能感受
  【第二步】體內感受和外在世界的連動
  【第三步】身體的透明化
  【第四步】實際感受自然的方法
 
  最後,實際走入森林裡,將在書中具體學習如何感受森林,打開五感以及更為詳細的注意事項。這些方法學起來後,在公園的樹林中也能輕鬆實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枡田智


  森林療法講師、正念冥想指導老師。
  亞歷山大技巧個人教練
  ネドじゅん三腦平衡研究所冥想研究室室長。

  來自神奈川縣,上智大學物理學研究所碩士、上智大學電力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

  作者大學唸的是物理學和資訊工程,在大型製造商中從事研發新技術,取得了許多證照。另一方面,作者長年因心理狀態不佳所苦,然而因為某個契機的發生,讓他僅花了三天就逃離了這種狀態。

  在那之後,作者開始正式學習森林療法及正念,並且成為了獨立指導老師。其以自身心理狀態康復的經驗為基礎,透過獨特的觀點,提供受壓力所苦的現代人解決生活苦痛的課程。

譯者簡介

朱韋芸


  台大日文及人類學系畢業,兼職譯者,除了日文以外,同時具備泰文字幕及漫畫的實務翻譯經驗。望能透過翻譯儘量貼近及傳達作者的思考,消弭其與讀者間的語言隔閡,甚或消除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不解。
 

目錄

序言 僅花三天就脫離了長達二十年的憂鬱和不安
前言
 
第1章 〈生活好難的根本原因〉為何我們會感到痛苦呢?
 
第2章 〈我是兩個人〉「思考的我」與「感受的我」:左腦與右腦
劃分邊界的左腦
劃分時間的左腦
產出話語的左腦
左腦是「思考的我」
右腦是「感受的我」
被左腦束縛的現代人
切換為右腦模式:「改變意識的4個步驟」
 
第3章 〈第一步〉感受感覺的方式:不要去控制感覺
不要去「取得」感覺,而是要「接受」它
敞開意識之門
不要去管二次想法和情緒
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之間最大的差別
實際練習
 
第4章 〈第二步〉我和世界是連結在一起的:身體內的感覺與外在世界的連動
什麼是「身體內的感覺」和「外在世界」
無論是誰都有著「體內與外在的連動」
實際體驗「連動」
「連動」時常發生
世界的「實感」來自於什麼
現代人對人生感到乏味的原因
我和世界是一體的
實際練習
 
第5章 〈第三步〉我消失了? 身體的透明化
我無法看見自己的樣子
我消失了?
面前的「牆壁」
卸下面前的邊界,接納世界
對於「自己的臉」的分離意識
實際練習
 
第6章 〈第四步〉感受大自然的實行方法 
實行的場所
不要在意時間
不要看手機!
不要著急,慢慢走
不要用腦袋,而是要用感覺去感受自然
該花多少時間執行呢?
該注意的重點
早已知道這種感覺的人們
 
第7章 〈日常能使用的方法〉能消除痛苦想法和情緒的方法
牢牢緊閉的意識和寬闊敞開的意識
溶解悲觀
實際練習
 
第8章 我和世界真實的樣貌
免費電子報講座
 



僅花三天就脫離了長達二十年的憂鬱和不安


  我從很早開始,大概十五歲左右,就一直因為莫名的憂鬱感到很困擾。我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痛苦的事,但這種莫名的憂鬱和不安感卻無法消散。

  我明明還是個前途光明的少年,心裡卻覺得未來的人生已經不會再發生快樂的事了。我的成長過程也沒有特別不幸,我照常去上學,擁有朋友和父母,表面上看來,我的生活過得很普通,對吧?

  但是我的心中卻總是充斥著不開心、憂鬱和痛苦的想法,即便成為了大學生,這種狀況也沒有任何改變。

  我老是板著一張臉、一副對事事都感到乏味的樣子,別人一定也很難跟我搭話,因此我幾乎沒交到什麼朋友,總是一個人行動。我瞧不起那些歌頌青春的同學們,懷著做惡夢的心情、拖著沈重的身軀,好不容易地度過大學生活。

  在那之後,我勉強畢業找了一份工作,但狀況仍然毫無改善,甚至還變得更嚴重。

  我總是在想:「自己為何要活著?希望人生能早點結束。」「其他人活著到底是覺得人生哪裡快樂了?」

  我已經半放棄,覺得自己再也無法從這種狀態中脫離了。然而,到了三十多歲時,我卻因為某個契機,讓自己僅花三天就脫離了這種狀態。

  契機的發生僅僅是因為我讀了一本書,那本書是由腦科學家吉兒・波特・泰勒(Jill·Bolte·Taylor)所撰寫的《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裡頭記載的驚奇之事,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奇蹟之腦/腦中風時達到的幸福境界

  作者泰勒博士是在哈佛大學研究腦科學的學者,她在三十七歲的某日早晨突然腦中風,因為昏倒時家裡只有自己一人,所以連呼救都沒辦法,面臨了死亡的危險。然而,就在當下,博士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深沉平靜和幸福感,在她腦中所有的想法都消失了。

  他腦中的過去和未來消失了、時間本身消失了,人生中的所有苦痛也連帶消失了。自己像是變成了氣體擴散到空間中,感覺和世界合而為一,彷彿體會到了終極的平靜與幸福感。

  乍聽之下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超現實故事,但腦中風後康復的泰勒博士針對這個經驗,以腦科學的角度給了我們一套解釋。

  左腦停止運作就能變得幸福

  博士昏倒時左腦出血,導致其機能停止運作,但另一方面,右腦卻是毫髮無傷的狀態。根據博士的說法,左腦負責邏輯思考,將事物進行邏輯性的整理、使其化為言語,再進行理解;右腦則是負責處理感覺,不使用邏輯或是話語,而是用感覺來捕捉事物,讓人能夠感覺到話語無法描述的氛圍、美麗和平靜的感受。

  腦中風導致博士的左腦停止「邏輯思考」,同時讓無損傷的右腦感受覺醒,於是人生中的所有苦痛連帶消失,終極的平靜到來。

  這個經驗讓博士認為左腦會產生痛苦,右腦則會帶來平靜安穩。

  破殼而出重生的那天

  聽到這個故事時,我終於了解讓自己痛苦的真面目是什麼了。

  我從以前開始就是非常講求道理的個性,從事的也是理科的工作,常常需要進行邏輯思考,我也總是認為必須要再提高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但讀完《奇蹟》之後,我終於瞭解了,讓自己痛苦的不正是「邏輯思考」本身嗎?

  換句話說,我認為也許是左腦的邏輯思考太強,壓抑了右腦的感覺,才會產生痛苦吧?我抱持著邏輯思考比一切都重要的價值觀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年紀越大,就越事事講求道理,痛苦也跟著漸漸加劇。也許只要讓太過強烈的左腦思考安靜下來,就能喚醒右腦的感覺,從痛苦中解放!

  然而,到底該怎麼做呢?總不可能自己也得一場腦中風吧。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在沒有得到腦中風的情況下,重現泰勒博士達到的境界,於是我想到了二十年前左右的久遠回憶。
  我去群馬旅遊的時候,住的旅館旁邊就是山,我一個人散步的同時順道爬了山中小徑,四周渺無人煙、萬籟俱寂。

  爬著爬著小徑變成茂密森林,周圍籠罩著霧,瀰漫著一種神秘的氛圍。

  「真是個美麗又舒服的地方啊!」

  於是就在當下,我感覺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感受,像是被森林溫柔地包覆著、融入其中,我認為那種「彷彿融入森林的感受」和泰勒博士經歷的「與世界合而為一的感受」非常相像。

  我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回憶,多年前我去美術館看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lí)的展覽時,欣賞達利的畫作讓我有了奇妙的感受。

  我在美術館待了兩小時,但卻覺得時間比普通的兩小時還要長,彷彿時間流動得十分緩慢。這種不可思議的時間感受,不正和泰勒博士「感覺時間從腦中消失的經驗」很接近嗎?

  針對這兩段回憶,我仔細思考了一番,腦中浮現了一種看法。

  人們接觸自然或藝術時所感受到的美好與愉快、彷彿時間流動得很緩慢的感覺,不正是泰勒博士體驗到的「終極的平靜感」及「右腦覺醒」的感受相同嗎?雖然深度不同,但卻十分相似。

  我們通常不太會一邊感嘆美好事物、一邊不停思考吧?人們在接觸到自然或藝術,並深刻感受其美好的同時,思考大概也會跟著安靜下來,轉由感覺主導,這就是左腦(思考)靜止、右腦(感覺)活躍的狀態。

  既然如此,如果這種感受更為深刻,不就能夠達到和泰勒博士相同的狀態了嗎?因此,應該要盡可能接觸美好的事物,例如自然或藝術,不須思考,只需憑藉感覺深入感受,這樣做準沒錯。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我去了一趟附近的美術館,我盡可能不使用腦袋或思考,只用感覺來欣賞畫作。我不在意這幅畫是何時畫的、又有著什麼樣的意義,我將腦袋完全淨空,彷彿是在欣賞景色一般,親身感受畫作的氛圍與氣氛。遇到中意的畫作,我還持續注視了三十分鐘左右。

  接下來,我又去到附近自然公園的森林裡,專心地感受森林。

  我動員各個感官來感受大自然,感受葉子的色澤和質感、風吹動樹木搖曳所發出的沙沙聲響、河川的聲音、水面的漣漪、藍色的天空、流動的雲朵和太陽的光芒。植物名稱之類的事情,我全都不在意,因為名字是經由思考(左腦)所賦予的事物。

  我一天大概花上五小時,盡可能持續地不思考(左腦),專注用感覺(右腦)來感受森林。連續進行三天後,我的意識便起了變化。

  最快感受到的變化是看事情的角度,映入眼裡的景色變得格外細緻與鮮明,無論是葉子和樹木表面的質感與色彩鮮豔度、森林的寂靜氛圍、天空的蔚藍或是太陽的光輝,我都能深刻且清晰地感受到。世界變得真實,如此生氣蓬勃又美好,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從黑白的類比電視,換成4K彩色電視一般,彷彿那副一直覆蓋著我的硬殼終於裂開,我的眼界突然打開了,栩栩如生的世界出現在我眼前,感覺自己回到真實的世界了!

  看見草與樹木,便覺得它們生長在自己體內;看見天空中的雲,便覺得它們漂浮於自己體內;起風的話,風會穿透我,於是我便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和世界一體的」,這一切都存在我的體內。
  身體彷彿變得透明,和森林合為了一體。

  這二十年來一直困擾著我的不安、焦躁與憂鬱等等,全都不知道消失到哪去了。光是感受樹木窸窸窣窣、天空的蔚藍以及風吹,就讓我覺得一切都完滿了。

這種感覺我不是第一次感受到,我以前就知道了。小時候的我很清楚知道這種感覺,但是隨著長大後思考變得強烈,便漸漸忘記了。曾經鮮明的世界,也逐漸變成灰色。接著我用思考造出了一副硬殼,自己將自己關了起來。在殼中的我因為不安和憂鬱,一直抱持著毫無樂事的想法,就這麼活了過來。

  為了要想辦法解決這份痛苦,我更加強化了思考,以為只要提升思考能力,就能脫離苦痛,但是我卻沒能成功。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以思考造出的殼,並不能藉由思考逃出,越努力思考,殼只會變得更硬、更堅固而已。

  「原來是這樣啊!哎呀、哎呀,原來是這樣啊!」我蠢蠢地笑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世界,其實從一開始就存在身邊了。相隔數十年,我終於回到了這個世界。

  自從那天以後,讓我困擾的慢性不安和憂鬱都不知道消失到哪去,一切都變了,活著這件事變得如此美好、豐富又快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69773
  • EISBN:978986506983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3.1MB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4/05/29
編輯太強了,給這本書一個超厲害的書名,讓人一看到封面就想帶回家。

這本書乍讀會覺得內容有點古怪,但對於有正念基礎概念的讀者來說,讀來會有如獲至寶的感覺。雖然本書並不是談靜坐正念,但很多章節會讓人聯想到正念的益處。比如練習正念不是要把負面的想法情緒消除,而是練習把心的容量變大,就是作者在書中說的,讓身體的邊界感消失,讓意識處於寬闊有餘裕的容器中,即使負面的感覺仍存在,也可以從占滿內心的不舒服,進而變得稀薄、變得可以共處甚至不在意。

本書還有一些章節,會讓人聯想到一行禪師的思想精隨:我們每個人和世界萬物是連結在一起的。作者還用了非常淺白的方式,說明佛學中「無我」的概念,這部分實在很有趣。這本書也提醒我,要去感受大千世界的實體、感覺人在心在的臨場感,這是數位虛擬時代要格外珍惜的事情,真正美好的景色不必在遠方,但一定要親自去看看,手機裡的圖片或虛擬實境,怎樣高畫質都無法取代。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也在尋找除了靜坐以外的練心方式,這本書提供了另一個途徑,雖然方法有點抽象,但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到森林或公園中實作看看,親身體驗不思考、只感受的美好。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中年之路》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