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攝影修煉》
2023年的現在,我們在AI程式上輸入一串指令就能生成圖片,那為什麼還要談論攝影?自19世紀攝影術走入人們眼簾,已接近200年歷史,當初法文創造「Photographie」(英文就是Photography)這個詞彙時意為「以光作畫」。那時技術還未完善,拍照過程真就像光畫,1826年法國發明家Nicéphore Niépce成功拍了世上第一張照片,到1839年達蓋爾銀版(Daguerreotype)正式發表,那時須歷經數分鐘長長的曝光、人在鏡頭前不動才能清楚成像,然而,這已足夠震撼初見攝影術的畫家們。我們一般認識的攝影要透過相機,這媒介向來仰賴鏡頭光學儀器等科技的進步,從化學顯影的底片沿革到2000年後成熟的數位科技,近10年手機又改變人們的拍攝習慣,到現在AI新技術使我們驚艷,它不依靠光,它做的影像算攝影?攝影會不會消失?
現在回想,繪畫從未因攝影消失。再想想日文的照片一詞「写真」(しゃしん)的意思—拍攝真實樣貌、不經任何偽裝。當然真保存下曾經存在的現實是不可能,然而,攝影確實為我們留下記憶剪影。而我們早也被虛擬世界滲透,就像網路身分早也是生活一部分。一方面,採用「內容真實性規範」(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CAI)認證將慢慢成為「真實照片」的標準,可AI照片也可能會被攝影接納,因此,我們請玩攝影也玩AI的bigflowerdeer為我們用Midjourney創作封面,表現出這樣虛實交錯的狀態。每個愛攝影的人都有他的理由,可能純粹愛記錄生活、愛分享,或也迷戀器材、藉此展現自我生活態度,甚至以此創作追尋自我。這次封面故事中,La Vie請不同攝影師、創意人分享他們的攝影,談AI科技也談Y2K復古風潮,談相機也談不使用相機的攝影,希望帶大家一起找到樂趣,並進行一場屬於這時代的攝影修煉。
062 記錄的重量
葉忠宜、陳小曼、許安植、李君慈
賦予隨身相機的情感重量
072 就像拎著一台相機回老家拍片
《愛是一把槍》導演李鴻其與他的攝影日常
078 我想拍出可以讓自己看很久的作品
時尚攝影師周墨拆解自我風格
084 不只眼前所見,動靜之間既展演風格也凝結情感
MV導演郭佩萱的美學進化論
090 從CCD與底片,跟上Y2K復古潮流!
用懷舊表達你的攝影態度
092 攝影知識加值!10個攝影學習X靈感空間
全台攝影圖書、學習到展演資源一次看
096 不用相機也能玩攝影?
從古典暗房與當代科技提取靈感
100 從攝影到AI,都是實驗與實踐的過程
bigflowerdeer的AI詠唱魔法使
106 AI是否帶來新攝影美學?
汪正翔在AI浪潮下重新思考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