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閱讀文字 如果你會留意流行歌詞 如果你有興趣寫流行歌詞 如果你的夢想是成為填詞人 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出現的! 研習中國語言及文學、具備教學經驗,並在寫作與填詞行業發展多年的作者...more
走進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採訪,是郭斯恆深入了解香港霓虹招牌發展歷史的開端。「南華」捐贈了大約七百多張手稿給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用作視覺文化研究和教學用途。郭斯恆及其團隊透過整理二百多張食...more
曦成說:「真正的書籍設計師也是追求設計真理的思想家,不單設計書本的外在,還著重其內在的智慧與啟蒙。」 本書以「悟、尋、戰、研、訪、賞」六個部分展開。第一章〈悟——設計理論篇〉總結了曦成的書籍...more
陳百強是香港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唱作巨星,舞台上的他散發出風華絕代的光芒。二○二三年,適逢陳百強逝世三十周年,夏妙然博士邀請了二十位曾與陳百強合作或深受其影響的著名歌手、詞人、設計師、攝影師...more
本書是香港資深舞台劇演員兼導演毛俊輝首次執筆的自傳,以豐富的圖片和直率的文字,親述他和戲劇結緣的藝術生涯。 毛俊輝受家裡薰陶,從小深愛戲劇,長大後赴美求學,獲愛荷華大學戲劇藝術碩士學位。留...more
太平戲院,創建於1904年,曾為香港最大的戲院之一。這部日記的主人為太平戲院第二代院主源詹勳先生。源先生,清末生於香港,1980年代初逝世,生於斯,長於斯,逝於斯,銘於斯,可謂地地道道的“香港仔”。 ...more
本書為著名園林研究大家朱鈞珍教授就中國傳統園林文化編著的一本普及性讀物,為大家小書,系統梳理“曲水流觴”這一中國傳統文化遊樂活動,文字通俗易懂,加上數十張精美圖片的直觀展示,對於幫助讀者了解“...more
能追蹤時區的電波錶、衛星錶、 陪伴人類踏足月球的月球錶、 隨時間滾動的銅滾鐘、 跟隨船隻破浪前進的航海鐘、 只要呼吸就能運轉的空氣鐘…… 鐘錶提醒我們時間的流逝,更是人類文明和科技發展的...more
本書是記敘中國最後一代文人中,一位女性的故事。 蔡德允成長於上海一個優渥的家庭,擁有豐厚的中國文學藝術基礎,對琴樂、詩詞和書法有莫大的天賦和興趣。在如此優厚的條件下,一生卻在流離中充滿了遊...more
宋瓷的美是陌生的,但又是可以感同身受的。它們是宋人站在人類的角度,對著這個創造人類的世界,寫的一首詩,或者發出的一聲感歎……《遇見宋瓷》用八十餘片經典宋瓷,以兩百餘幅高清彩圖,介紹了諸多宋瓷名...more
大師豐子愷先生繪畫,大師女兒傾心撰作,共同演繹人間情味。 陳寶、一吟長期以來致力於父親豐子愷先生著作的整理研究、漫畫的描摹復原及編纂工作,深得豐子愷藝術品質的精髓。本書所選漫畫,盡可能地考...more
本書採用詞話的體裁,文章長短不一,看似零零碎碎,沒有系統,實則言簡意賅,足堪細味。這種體裁的好處是閒來隨意翻讀一兩段,既舒適也無壓力,偶爾會得到一些體悟,從而對讀詞寫詞有新的進境。本詞話共分...more
本書是張鵲橋博士二十多年來活化澳門文物建築的紀錄,按不同保護切入點分為六章,共收錄建築十六座。作者對修復的過程,有詳細而科學的說明,而其對文物建築的關懷,又使文筆富於感情,達致理性與感性渾融...more
澳門是亞洲其中一個較早開展遺產保護的城市。1926年,澳葡政府頒佈法規文件,以保護天主之母教堂遺址,即後來的大三巴牌坊;1953年開始保護建築遺產;而澳門首部文化遺產保護法例,則於1976年頒佈。 因...more
紫禁城營建於一四二〇年,至今歷經六百年風雲變幻,是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的見證。作為世界上最大型的木構建築群,紫禁城是古人建築文化、工藝、理念的綜合展現,大至宮殿、廣場,小至一磚、一瓦,無不積澱着...more
角度雕飾死亡, 心的另類修辭。 ——邱剛健《但他還在沉迷看》 邱剛健一生縱橫兩岸三地。1990年代移民美國紐約後經歷數年創作停滯,2003年重回華語電影世界,移居北京,厚積薄發,先後創作五個電影劇...more
建築的最終目的是為人而建,以人為本。 正是懷著創意和為人設想的構思,建築師設計出 立體的住宅社區、建在岸邊的浴室、懸浮半空的書架、 展現生命循環不息的陵園、桃花源裡的美術館、 機場裡的森...more
「除了視覺的衝擊,設計更可以為項目賦予意義,表達美善的訊息。」 小卡既是藝術家,也是設計師。在他眼中,創作不分媒介,無論是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展覽設計、產品設計、以至裝置藝術,都是他的創作...more
本書是根據作者在海外八所大學演講時的答疑記錄整理精編而成,彙集了作者幾十年來對中國古建築考察的研究成果。書中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對中國古建築中的城池宮殿、佛寺廟宇、結構裝飾、保護修復等問題逐一...more
THROWBACK──是鄧達智對過去數十年時尚歲月的回望。數十年間,他的不斷開創,讓其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 鄧達智十六歲便到外國升學,此舉將其人生軌跡扭轉,眼界亦從此開闊。在國外唸書時期,他到處旅行...more
這本書的誕生,源於香港設計中心與新城電台合作的訪談環節「生活就是設計」,英文名叫「Good Life. Good Design」。生而為人,誰不追求good life?想達標,我們在營營役役的層面,大概想到需要金錢;在新冠...more
本書講述鄧達智自時裝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設計點滴。 鄧達智自小喜愛繪畫人像,小時候幫同學們畫公仔兼配搭不同衣裝,早已埋下踏上時裝之路的種子。之後,他極速完成大學學位,並飛往倫敦追尋設計創...more
澳門媽閣,地處澳門半島東南隅。明代始立廟祀媽祖,今名曰媽祖閣,俗稱媽祖廟。此一山一廟,融為媽祖景觀,是澳門的旅遊勝景之一。 本書旨在介紹澳門媽閣的二十四首石刻詩及若干石刻題詞、匾聯、題記和...more
“傳統”與“藝術”,看似遙遠,其實和我們和接近,只要你有好奇和欣賞的本能。秦代以前的鼎除了煮食,有何用途?馬能輕得踏在燕子之上?“三希”分別代表哪三個希望?在唐代怎樣才算是美?這些問題有待從本書逐一破...more
“傳統”與“藝術”,看似遙遠,其實和我們和接近,只要你有好奇和欣賞的本能。宮廷畫家的待遇是什麼?古典園林中的石頭何美之有?碑學和帖學有什麼區別?這些問題有待從本書逐一破解。 《圖解傳統藝術入門》分...more
《芳華虛度‧繼園臺》是動畫電影《繼園臺七號》的前傳後事,一寫六十年的人事變遷,為電影的一剎(只是小說中的三章)提供了濃郁的養份。從五十年代臺灣,到六十年代香港至今的追憶似水流年,小說寫一個臺灣...more
2008年,《葉問》上映。這位「一個打十個」、尊重老婆的「住家男人」,以詠春在全球重新掀起香港功夫電影熱潮,讓人再次認識中國武術與一代大師的武德和仁心。2019年,《葉問4》讓這趟不可思議的旅程來到...more
如果說,私人相冊是一個家庭的個體記憶,那麼,國家相冊則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依託於中國照片檔案館館藏圖片打造的《國家相冊》微紀錄片,以小故事講述大歷史,以小細節呈現大時代,讓百年歷史風雲通過...more
「它沒有改變我的生活,而是改變了整個香港的視障群體,即是改變了我周圍的人。」──作家、視網膜細胞退化病患者盧勁馳 「有些人會將你歸類,他不會當你是普通人,或者他看見你做普通人做的事,會覺得你...more
「我有四個未來:眼前能掌握前行的未來。心中相信而極遙遠的未來。生命告一段落後的未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明早起來能執行的未來。」──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活了一圈甲子,工作了四十個年頭。 在這些年...more
拈針走線、敲打鑿造間,窺見廣袤的美學世界。 電視劇《延禧攻略》紅遍兩岸三地,引人注目的不止劇情,還有令人驚嘆息的色調,以及一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學元素。劇中道具幾可亂真,一百五十多張氛圍圖...more
拈針走線、敲打鑿造間,窺見廣袤的美學世界。 電視劇《延禧攻略》紅遍兩岸三地,引人注目的不止劇情,還有令人驚嘆息的色調,以及一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學元素。劇中道具幾可亂真,一百五十多張氛圍圖...more
拈針走線、敲打鑿造間,窺見廣袤的美學世界。 電視劇《延禧攻略》紅遍兩岸三地,引人注目的不止劇情,還有令人驚嘆息的色調,以及一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學元素。劇中道具幾可亂真,一百五十多張氛圍圖...more
拈針走線、敲打鑿造間,窺見廣袤的美學世界。 電視劇《延禧攻略》紅遍兩岸三地,引人注目的不止劇情,還有令人驚嘆息的色調,以及一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學元素。劇中道具幾可亂真,一百五十多張氛圍圖...more
拈針走線、敲打鑿造間,窺見廣袤的美學世界。 電視劇《延禧攻略》紅遍兩岸三地,引人注目的不止劇情,還有令人驚嘆息的色調,以及一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學元素。劇中道具幾可亂真,一百五十多張氛圍圖...more
多年來,李小龍因精湛的武藝而聞名於世,《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卻告訴我們他的另一面。李小龍不僅是詩人、哲學家、科學家(身體和思想的科學家),而且還是一個演員。不僅身兼製片人、導演、作家、舞蹈編...more
過去數十年,粵語流行曲作為香港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陪伴香港人走過高山低谷。從七八十年代的光輝歲月,到如今的「粵語歌已死」,唱片業衰落後本土流行音樂該何去何從?回憶中的動人旋律究竟能否繼續奏響...more
《香港園林史稿》,為年已九十高齡的園林研究大家朱鈞珍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屬於香港園林史研究領域的拓荒之作。 香港開埠以來一百多年的的園林歷史得以清晰呈現,不同種類、不同功能以及不同時段的大...more
粵劇自1920年代開始,由官話改為廣州白話。1930年代,紅船班漸漸消失,而省港班隨之興起。與此同時,粵劇行當演變為「六柱制」,編劇、粵曲亦相應發展。1950年代後,名伶首本戲寶相繼湧現,名班屢出,粵劇...more
幕前,梅艷芳是叛逆的壞女孩,也是苦命的如花。幕後,她是草根傳奇,從荔園唱到世界各地;她是獨立女性,熱愛行善、力撐民主;她是傳統女人,有相夫教子之夢;她被稱為「香港的女兒」,代表香港精神。梅艷...more
本書細述邵氏的盛衰、獨立製片制度的形成、港產片的本地化和中港電影的發展。文章着重背景,突出主流,夾敍夾議,見解獨到,並不時列舉大量鮮為局外人知的圈內情,諸如多齣名片攝製過程的來龍去脈,以及像...more
「建築師不只是在圖紙上畫一道牆,而是畫了牆與牆之間的空間。建築物是有形(Tangible)、空間是無形的(Intangible),建築師需要同時考慮人類對實體與空間的需求、甚至更多無形的事情。」──建築遊人 建築...more
不少人都認為楊千嬅的歌曲特色是「人歌合一」,以歌曲演繹人生,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楊千嬅〉、〈勇〉;後來她歌而優則影,電影公司亦依循這「法則」,為楊千嬅度身訂造電影角色「方麗娟」、「余春嬌」等。...more
田家青先生不僅是享譽海內外的研究中國古典家具的專家,更是中國家具設計的大家,經他創新設計的具有時代風格的「明韻」與「家青製器」系列家具,首次將家具作為藝術品完美呈現,獲得了海內外業界高度認同...more
本書是青年建築學研究者蒲肖依的第一部著作,作者在耶魯大學建築系攻讀研究生期間,歷時半年,踏訪了西北窯洞、閩南客家土樓、山西晉商大院、徽派民居、苗族吊腳樓、北京四合院等典型中國傳統民居,終成此...more
本書根據梁思成教授早年的講課提綱編輯而成,是《中國建築史》姊妹篇,為這位蜚聲海內外的著名建築學家另一重要遺著。「藝術之始,雕塑為先」,本書對五千年的中國雕塑藝術進行了中肯的評介、詳細的分析、...more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近二十年風靡全球的流行術語(Buzzword),在歐、美、日等地掀起了連場商業小革命,帶領全球企業和慈善組織步向自主創新的新時代。這股設計思維風暴近年席捲香港,紛紛成為企業...more
甚麼是藝術玩具? 要是我們重新稍稍梳理藝術玩具的源頭,便可以窺探藝術玩具所承繼著的精神:一群熱愛玩具的成年人,因市面上主打小朋友的玩具製作了無新意,而自主自發地創造出更加符合他們的美學觀的玩...more
許鞍華四十年的電影生涯,拍攝了廿六齣電影。首部劇情長片《瘋劫》(1979)便獲第十七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1982年拍的《投奔怒海》更囊括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五個獎項,自...more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一六○三至一八六七年)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鮮活地表現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流行時尚,包羅萬象,被稱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本書主要講述六位有代表性的浮世繪大師的故...more
每一個品牌到永銓手中都會變成一則故事,他利用設計重新賦予品牌生命力。 然而,對李永銓來說,設計技術只是一種基調,要成功重塑品牌,還需要洞測市場變化、收集數據、甚至將自己從歷史、文學及電影等...more
「香港北魏真書」設計研究計劃,總結長達六年的北魏書法研究和字體設計創作歷程。本書收錄了南北朝魏碑、清代書法家趙之謙到四十至七十年代盛行香港的北魏招牌書法源流和藝術價值,訪尋香港北魏書法家區建...more
「香港北魏真書」設計研究計劃,總結長達六年的北魏書法研究和字體設計創作歷程。本書收錄了南北朝魏碑、清代書法家趙之謙到四十至七十年代盛行香港的北魏招牌書法源流和藝術價值,訪尋香港北魏書法家區建...more
除了陳列於博物館櫥窗或儲存於地下室裏的文物,遺址和遺跡同樣是悠久歷史和文明的見證。而且遺址所揭示出來的信息,遠遠超出單件文物的價值。為了保護遺址,展示遺址的文化內涵,各國建立了眾多遺址博物館...more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先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絢爛的文化遺產。除了國內的大量珍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國寶,同樣散發著中華文明之光。那些原本屬於中國的珍貴文物,在...more
你一定見到過各種各樣的石頭,不知道它在你的頭腦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是冰冷堅硬、了無生氣的,形狀怪異、顏色灰暗的,還是毫不起眼且毫無用處的?其實,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岩石的世界是生動的。 地質...more
中國傳統建築,是中國古人居住行為的物質載體,是東方地理環境的獨特產物,是中華文明的“石頭的史書”,經過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成為舉世公認的文化瑰寶。 本書分民居建築、皇家建築、園林建築、禮制建...more
建築師帶你閱讀東京建築——《築覺II:閱讀東京建築》 東京表參道上那一列國際品牌旗艦店,同時也是聞名國際的「建築博物館」,陳列著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SANAA)、MVRDV、Herzog & de...more
要看懂設計人的創意,由瞭解他的心路歷程開始。 在李永銓的設計生涯中,有97項影響深遠的人、事、物。童年時的《地球先鋒號》、《兒童樂園》;學生時期愛上日本文化,讀遍江戶川亂步、三島由紀夫;一邊...more
中國古代文明豐富多彩、燦爛輝煌,古人的情調、雅致、智慧、審美,如今都凝結在一件件歷史的“倖存者”——文物身上,它們不會說話,大多靜立在博物館裏。 本書,就是要代文物出聲,說出自己的身世,拉近讀...more
中國傳統工藝,凝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與創造,以別具一格的風範、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彩的形態,為人類的文化創造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 本書介紹的織綉品、金銀器、鑲嵌器和兵...more
本書所有畫作均為李子玉女士所作,文字作品則來自於她的親友,包括她的先生――文化學者李歐梵先生,好友白先勇、王德威、毛尖、李淮、閻連科等。當然,那些文章與詩,則是關於朋友如何看子玉的。全書共收23...more
三屆金像獎最佳編劇得主 第一本劇本選集 四部香港經典電影 珍貴手稿 首度呈現 影像文本 異色格調 梅艶芳、張國榮、張曼玉、張艾嘉、周潤發、梁朝偉、溫碧霞、金燕玲傳奇角色原型登場 邱剛健是前衛戲劇與...more
大眾一般認知的「玩具」,以功能性如教育、可玩性為主;創作人親手製作的玩具,透過獨一無二的方式去呈現自己的世界觀,則是觀賞性為要,並且很多時都跟流行文化相關。由是,社會上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more
第二次世界大戰,粵劇班政李鑑潮帶著一家大小,包括長子李奇峰,由香港走難到廣州灣,妻兒再輾轉定居越南。縱使在戰亂期間,少年時代的李奇峰仍心繫粵劇,在越南戲班邊學邊做,並從過埠登台的省港老倌(包...more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幾代人的齊心協力,為香港埋下豐沃的土壤,孕育了無數的夢想。無論走到哪裡,香港作為我們的家,她始終默默地守護著,讓我們得以茁壯成長,教我們溫柔而堅定。 作者期望能夠透過鏡...more
本書是葉錦添三十餘年美學實踐和美學思考的整體呈現,集中談及他多年來在電影、舞台、裝置、影像等各領域的傑出的藝術作品。從較早的大家熟知的影視作品《大明宮詞》、《臥虎藏龍》、《風聲》、《1942》,...more
Pual Lung,香港超寫實鉛筆畫的代表人物。他自小與貓結緣。盒子裡的五幅畫作,主角都是他家中的貓星人。從牠們的形態、眼神流露,可見各具特質、各有個性。貓懂人性,亦會思考貓生。盒內有原畫複印本5張、...more
作者所畫的畫屬Realism派系,只是用一支鉛芯筆一張紙,就可以比例光影質感百分百全真實的表現所畫的景物。 這書結集了他十三年來所畫的數十幅貓素描,當中大部分都是他家中的貓星人;此外,也有數十幅貓...more
作者於故宮行走七十四年,是故宮學奠基人和權威大家,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在本書中,作者將故宮的營造歷程、規模形制、細節寓意等做了權威解讀,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揭示皇家建築的歷史內涵,為讀者開啟...more
香港電影從對張愛玲小說的直譯式改編,對李碧華小說的改寫,引用劉以鬯、金庸等小說的意念對都市寓言的重述,以及對中國古典小說的顛覆和解構等等,在在講述一座浮城百年滄桑的故事。 在「借來的時空」...more
建築是什麼? 建築是人類一切造型創造中最龐大、最複雜,也最耐久的一類, 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藝術,更顯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以建築來隱喻建築,建築是歷史的反映,建築師是幸福的,因為他可以...more
masking tape原本用於汽車烤漆時防護貼或裝修工程中玻璃膠邊口的保護貼。在日本,這種masking tape以烤漆時避免誤噴到其他部位為考量,皆以開發使用完即撕掉、不易損害黏貼部位的商品為主,主要以日本和紙...more
由影評人執筆, 為香港女星繪出個人肖像, 呈現眾星繁花似錦的集體景象。 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新舊交替,新浪潮之後更冒起了新一代的女星群。當中有實力派、女神、性感尤物、打女、樂壇天后、玉女、女笑匠...more
本書原著《壽山石誌》於八十年代首次出版,旋即引發熱潮;作者以此為基礎,增訂大量內容及加插圖片,編寫了這本更深入、更全面的壽山石專書,網羅全面,涉古通今,涵蓋了壽山石的專門知識,學術性與實用性...more
四十套東西方文學改編電影評論 研探電影與文學的互轉關係與技巧 改編不只是增多刪減或是借用或是忠於原著的轉換手段,情況似乎更加複雜,尤其連結到風格、影像、鏡頭、場面調度、人物塑造、音樂運用、場...more
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 建築反映當時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觀, 每幢建築物都訴說著不同年代的故事。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隨著城市不斷發展,一幢幢的建築物例如住宅、學校、辦公樓、工廠、...more
張擇端,宋代人,畫家,畫出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圖》。趙廣超,現代人,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他們在一本書裡相遇了! 本書作者趙廣超以電腦摹畫的方法,分段聚焦《清明上河圖》中的場景人物,讓讀者逐...more
澳門年輕畫家霍凱盛 用地圖穿梭五百年時空 作品入選堪稱插畫界奧斯卡的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 霍凱盛採用仿歐洲古地圖的畫風,展現對澳門的現狀、前殖民城市的發展,以至當下生活的緊張,抒發所思所感。 ...more
楊千嬅──唱著自己身上的柔和韌 不少人都認為楊千嬅的歌曲特色是「人歌合一」,以歌曲演繹人生,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楊千嬅〉、〈勇〉;後來她歌而優則影,電影公司亦依循這「法則」,為楊千嬅度身訂造電...more
本書為晏如居收藏明式黃花梨家具精品鑑賞圖錄,全書收入七大類藏品合共95件,包括床榻、椅凳、桌案、櫃架、箱盒、香幾及台屏和雅玩小件。品鑑旁徵博引,並配以精美的古籍版畫、書畫等,以描繪出明式家具與...more
輯錄小克五十多首詞作,他會親身以文字解說,坦誠公開每首詞背後的靈感來源及創作故事。此外,他也會分享每首詞,從第一稿到最後成品當中的創作歷程,以及跟每位音樂人在合作過程中的互動點滴。 隨書附...more
本書用九十年代拍攝的照片,引領我們回到那個時代,與已經消失的舊式民居、寮屋區、徙置大廈、新界和離島的村落以及街頭生活片段對話,感歎香港變化之快! 「本書輯錄的影像,均選自筆者在九十年代拍攝...more
危中,有機。誰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筆者說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巨浪翻起千堆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整個行業,甚至整個城市處於轉型期時,一班香港電影新新浪潮的中堅分子,依然...more
「帽是一件很有趣的飾物,它能修飾面形,改變形象,更可將你的時裝造型提升至另一層次。所以我覺得hats are poems,帽是頭上的一首詩,而我,就是『帽子作家』。」──Jaycow 身為香港首位高級手造帽的工...more
書中收錄了三十首動人的歌詞,都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蘊含了詞作者的心思,是以成長往事、專業經驗和生活經歷釀製的成果。透過創作緣起的剖白及精心的賞析,一起享受在詞海中悠然自得的...more
讀懂《爸爸的畫》背後的故事── 「我曾為他寫過兩本傳記,這已是第三本,一本比一本寫得暢所欲言。遺憾的是,我一年比一年老,記性一年比一年差。有鑑於此,我寫這本傳記一定要把自己記得的事一點不漏地...more
美術手帖國際版第2期的特集,介紹了發足自1950至1970年代,並於今天廣受世界關注的三個戰後東亞美術運動,即「具體美術協會」(具體派)、「物派」及「單色畫」。近年,世界各地相繼舉辦有關這些美術的展覽...more
美術手帖國際版第2期的特集,介紹了發足自1950至1970年代,並於今天廣受世界關注的三個戰後東亞美術運動,即「具體美術協會」(具體派)、「物派」及「單色畫」。近年,世界各地相繼舉辦有關這些美術的展覽...more
尋求理解衣服和裝扮如何影響性別的外觀與身分認同, 討論電影與舞台演出的美學風格, 看男變女、女扮男、亦男亦女、非男非女、反串再反反串等 種種不可思議的性別形態。 女兒身抑或男兒郎? 可曾誤會任...more
【沉澱‧審視‧再出發】 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就等同失去自己的觸覺,遺忘生活就等同遺忘自己,所以,演員必須每分每秒保持著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否則,就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名銜,只會令人成為一個...more
因著城市的發展,舊建築物被拆卸的命運可說是無可避免,除了一小部分因著其獨有價值可僥倖被保留外,大部分也無一倖免。貴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情況亦是一樣。現在能保留下來的十九世紀西式建築物少之又少...more
每一個出現和消失的人,都像在冥冥之中。 如果這電影是一朵花,化作春泥護著花的,是什麼? 「電影不停插敘亂跳時空的結構,就是我在尋找主角佳梅故事的茫茫意義,反映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命運,如何看...more
時代久遠,而電影始終發亮。 香港電影素來充滿生機。它既海納外來元素,又將之融入本地民間,形成在國際影壇自成一格的獨特文化。 此書從二十三篇專論着手,聚焦五十到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細察其從倫...more
港漫,或簡稱「公仔書」,出版歷史悠久,在世界漫畫界中長期佔一重要席位。在過去的半個世紀,港漫無論在內容、風格或行業結構上,均一直隨着香港社會和政治的發展而轉變。然而,香港市民對於港漫的興趣從...more
在每個城市裏,街貓有其獨特的生活哲學; 在每個轉角處,我們發現過街貓神秘的蹤影嗎? 一本令人難忘的街貓圖文書 讓我們翻開一張張可愛快樂的街貓照片,一篇篇清新感動的記錄文字,一起跟隨一隻隻親...more
香港:密度和空間形態的論述 盆菜式的城市化 新都市生活的先鋒 本書作者在香港發現了未來城市的發展模式:現今世界上唯一支持高強度「垂直的」和「立體的」生活的城市。實際上,無論站在香港的哪個地方...more
「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投票活動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邀請全港市民從一百項候選的香港建築物名單中,選出十項他們最愛的香港建築;同時,亦期間舉辦了一...more
荷蘭藉藝術家Florentijn Hofman創作的巨型橡皮鴨,於今年五月在香港展出引起極大轟動,全球傳媒爭相報導,二次創作、各地山寨作品和文化討論推陳出新,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更吸引了接近八百萬觀眾,全球「我...more
輯錄小克五十多首詞作,他會親身以文字解說,坦誠公開每首詞背後的靈感來源及創作故事。此外,他也會分享每首詞,從第一稿到最後成品當中的創作歷程,以及跟每位音樂人在合作過程中的互動點滴。 「小克...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