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內容連載 頁數 2/5
本書可以完成得力於第二作者李家愷頗多,他是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其碩士論文《台灣魔神仔傳說的研究》就是以魔神仔為主題。此外,在研究期間,我的學生陳雅惠(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林伯奇(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翁純敏(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李茂志(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研究生)與林進旺(東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生)協助很多,陳雅惠協助計畫書的撰寫,林伯奇協助福建漳州與台灣南部的田野,翁純敏協助花蓮地區的田野。助理楊一樂(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生)也參與了到福建漳州的田野,沈佳姍(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鄭思恆(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何鎮宇(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江美瑩(美國羅格斯大學性別研究碩士,國科會助理)、嚴翰迪(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研究生),先後協助相關口訪、文獻資料的蒐集與閱讀,非常感謝上述諸人的協助。

我在研究期間曾五次對外公開演講魔神仔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是2010年11月1日應邀在日本仙台的東北大學宗教學研究室,以「魔神仔面面觀」為題,進行演講,透過東北大學大陸留學生的翻譯,得以和東北大學師生進行交流,日本東北是有很多妖怪傳說的地區,師生都有人在進行妖怪的研究,因此他們對我的研究深感興趣,也提供了許多關於日本妖怪的資訊,對我研究視野的開展也很有助益。第二次是2010年9月30日在慈大宗教所演講,所內的師生之外,還有一些大學生來聽講,反應也不錯,雖然同事余德慧教授沒有很贊成我以人類演化過程中的集體無意識的觀念來解釋魔神仔的存在(其實他主要的意見是認為容格的集體無意識不能這麼用),可是不這麼詮釋,又能有什麼更高明的詮釋可以涵蓋目前我所蒐集到的魔神仔的傳說故事?第三次是2010年12月17日在中研院民族所的民眾宗教研究群以「魔神仔的傳說故事及其詮釋」為題,進行演講,因為不需翻譯,比較能夠暢所欲言,得到的迴響也不少,更提升了我對魔神仔這個課題的研究熱度。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