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1/5
想像一個陌生的空間,到處都有桌椅,看起來就是一個教室或辦公室,實際上也是。有天,來了一群彼此不甚相識的人,他們會聚集在那裡,是基於某個社會上認可的行為,例如:上學、上班等等。

每個人都知道:彼此將要相處一段不算短的時日,所以不能為所欲為,不能以過客心態去面對這一堆陌生的臉孔與陌生的環境,要不然,接下來的日子可就尷尬了。從一開始,就留了一個好印象給別人,將來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會事半功倍。通常,絕大多數人會這麼想,行為上也會這麼做。可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橫在眼前:大多數人我都不認識,怎麼辦?

面對每一張新面孔,人們就開始思考:「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該如何應對?我該熱情的跟他打招呼嗎?還是裝做沒看見?如果不得不面對面,我該主動開口嗎?我眼睛該看哪裡?又該說什麼?我才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建立起我未來良好的人際關係?」由於害怕無法獲得對方的好感,自然就會擔憂自己表現好不好。然而,對方的行為中,哪些代表友善?哪些代表不滿?你並不清楚;反過來說,對方一樣不知道你的行為裡,哪些代表善意?哪些代表敵意?

你們彼此了解得太少了。因此,當你試圖伸出友誼之手時,對方的笑容必然僵硬許多,反應也遲滯許多,因為對方需要時間來判斷你的用意。光是這點,就足夠讓許多容易緊張而沒自信的人怯步了,而對方終於傳來的反應,你一樣會小心翼翼的去解讀。你不清楚自己是否能被對方接納,自然會擔心你的表現不好,表現出來,就是焦慮,嚴格來講,是所謂的「社交性焦慮」。

一個人焦慮不打緊,要是一整群人都在焦慮呢?你的故事就是開始於集體焦慮狀態的──陌生的一大群人必須長期待在一個陌生的環境。

表面上,整體的氣氛是客氣、緊密、友善而敏感的,然而,只要細心去體會,就會發現:每一種氣氛都被不合裡的誇大了,變成了「過度客氣」、「過度緊密」、「過度友善」與「過度敏感」,從精神病理學來看,這象徵著整個團體有相當大的壓力,就像龍捲風出現前的那一片母雲:又濃又黑、雷電交加,雖然龍捲風還沒出現,但能量已經快速在增強中。

在心理問題逐漸獲得重視的今天,大多數人都明白:一個人不能長期處在焦慮狀態下,否則身體是會垮掉的。個人焦慮如此;集體焦慮也是如此。集體焦慮必須找出口宣洩掉,否則團體會崩潰。但是出口在哪裡?如果沒有,那只好做一個。怎麼做?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