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當代戲劇

當代戲劇

  • 作者:馬森
  • 出版日期:2016/03/28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國內舞台劇的回顧與前瞻】
 
首先為本文的舞台劇下一個定義,此處所談的舞台劇不是廣義的所有在舞台上演出的戲劇,而是專指狹義的由西方移植而來的以對話為主的「話劇」。
 
談到話劇,論者多以1907年起「春柳社」在日本演出中譯的西方戲劇開始。其實在十九世紀末期,在上海的教會學校已經演出過中譯的西方戲劇,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引起社會的注意罷了。「春柳社」之所以引起了廣泛的注意,是因為當時在日本參與演出的成員多為知識分子,回國後又繼續從事戲劇活動,而且做出了相當的成績的緣故。
 
我想開始的時候這種新興的劇種之所以引起年輕知識分子的興趣,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傳統的劇種學習非常困難,不是業餘玩票的人所可以勝任的。而且被稱作「戲子」的演藝人員社會地位非常低,也不是知識分子輕易敢於嘗試的。話劇,開始的時候誤以為只要會說話的人就可以上台,不需要嚴格的訓練。同時演新戲的地位與演舊戲的不同,大膽的年輕知識分子敢於嘗試。第二、舊戲有其固定的傳統與成規,不能任意加入新的素材,也難以與當下的時事相結合。新劇則正好可以加入新的素材,與當下的時事相結合。二十世紀初,中國正處在一個大變動的時代,新戲正可以成為一種傳達訊息、宣傳教化以及改革社會的有效工具。至於其娛樂價值,倒是在發展成為「文明戲」以後才漸漸注意到的。
 
什麼是「文明戲」呢?「文明戲」就是以話劇的形式,攙入了一些傳統戲曲及街頭藝術的素材,而形成的一種半新不舊的形式。歐陽予倩解釋說:「春柳劇場的戲是先有了比較完整的話劇形式,逐漸同中國的戲劇傳統結合起來的。當時上海的其他劇團,最初對話劇的形式並不熟悉,更不習慣,他們就按照從學校劇以來的經驗,只在舞台前掛上一塊幕就搞起來了。當時他們所能看到的只是京戲、崑戲;他們所能看到的劇本,大多數只是街上賣的唱本一類的東西;在表演方面,就他們所耳濡目染,不可能不從舊戲舞台上吸取傳統的表演技術;至少是不可能不受影響。」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