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3/8
簡短版本的答案是:「夠,但絕對和你猜想的不一樣。」就在不久前的上個世紀末,主流科學對動物的智力仍抱持著極度謹慎和懷疑的態度,絕大多數的學者將動物的意圖與情緒表現歸類在不值得相信的民間謠言或道聽塗說。因為「我們科學家懂得比較多!」,科學家才不會深入研究「我家的狗會嫉妒」,或是「我養的貓知道她要什麼」之類的問題,更別提什麼追憶過去、感同身受這種複雜的情感了。研究動物行為學的學生要不是不在意動物的認知能力,就是積極反對所有相關的見解;大部分的人根本不願意碰觸這個主題。幸好凡事都有特例,而我會盡力細讀這些資料。畢竟這是我的研究領域,再加上我熱愛與這個領域相關的科學史。我發現,當時兩個主流的學派,無非將動物視為「追求獎勵、避免懲罰」的刺激反應式機制,或僅是由遺傳本能操控的機械行為。即使學派間相互撻伐並鄙視對方視野狹窄,但它們的觀點基本上非常雷同:動物的機械觀。因此,擔憂動物內在世界的人不過是多餘的關心,這些人只是把動物擬人化、一廂情願或不科學罷了。

難道,我們註定要經歷這段遲滯的研究時期?其實在更早以前,有關動物智能的想法反而比較開放。達爾文便曾廣泛論述過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許多十九世紀的科學家也渴望在動物身上尋找更高等智力的證據。為什麼學界的這些努力一度中止?為什麼我們自願在生物學的進程畫地自限?至今這依舊是個謎。偉大的演化學家恩斯特.邁爾(Ernst Mayr)就曾把笛卡兒的動物觀形容為「愚蠢的機械論」。隨著時代改變,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在過去短短的數十年內,新知不斷湧現,並透過網路迅速傳播。幾乎每個星期都可以看到有關動物複雜認知能力的新發現,同時多半包含有力的錄影紀錄加以支持佐證,其中包括老鼠對自身做出的決定感到後悔、烏鴉製造工具、章魚辨識人臉、特定的神經元協助猴子從其他個體的錯誤中學到教訓等。時至今日,我們公開討論動物的文化、同理心、友誼,甚至一度被視為我們得天獨厚的「理性」也不再是人類的專利。界線已然消融。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