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5/5
尤有甚者,羅伯特承認在第一次事件之後不久,又被另一個聊天機器人騙了。這一次甚至不是他自己發現的,而是這個聊天機器人在英國的程式設計人員找上他,那個程式設計人員寫信表示,他知道羅伯特是誰,而他必須告訴羅伯特在這段時間以來都是在和軟體程式往來通訊。
 
沒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聊天機器人滲透到約會網站與社群媒體網站,但是專家同意,數量大概在一百萬以上。近幾年來,這些程式的數量和成熟程度進步十分可觀。根據二○一四年的一份調查估計,五六%的網際網路流量是由機器人程式產生,這些程式是設計來執行高度重複性的作業。調查指出,這些流量約有一半來自好的機器人,但是約三○%則是由惡意機器人產生,如網路爬蟲(web scrapers)、駭客工具、垃圾郵件發送器,以及模擬身分程式(impersonator)。研究估計,網際網路流量有整整二○%源自於各式各樣的模擬身分程式,包括聊天機器人。這類程式花招百出,用於不斷擴張的網路犯罪領域。
 
如此看來,隨著人工智慧愈來愈成熟,也愈來愈能理解並回應情緒及非語言信號,所有人類將會變得何等脆弱?
 
隨著情感運算科技普及,並且在不同領域中找到應用方式,我們可能也要面臨許多發展期的困難。當成工具用於執法工作或蒐集情報可能成效卓著,因為有了解及預測罪犯與嫌疑人行為的需要。但是,這些科技會如何改變,還是加深公務員對公民自由的潛在侵害?這些似乎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情況。
 
提供情感運算工具給負責保護我們的人肯定有好處。警察、情報人員及海關人員的工作,一向都要和欺騙行為打交道。歸根究柢,欺騙是所有犯罪的基礎;沒有欺騙,大部分的犯罪都不可能成事,或是很快就會暴露了。欺騙的定義是為了創造或不斷延續錯誤的觀感或信念,而刻意傳遞訊息。努力看穿欺騙並查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企圖,依然是執法工作的基石,而能夠成功測量或解讀情緒的科技則是達成這個目的之強大工具。
 
5上一頁 1 2 3 4 5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