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6/7

後來,瑞士天文學家茨維奇(Fritz Zwicky)在一個三億兩千萬光年外的星系團中,觀測到類似的反常行為;他發現這些星系彼此繞行的速度,比重力根據星系內恆星的總質量,所推算出的應有速度快了許多。如果不是這些星系含有的物質必定比看得見的物質更多,不然就是牛頓的重力定律錯了。茨維奇選擇前者,把它歸為大片大片看不見的氣體。
 
團團轉
 
1970年代,天文學家針對個別星系做了類似的觀測,結果發現這些星系旋轉得非常快,快到應該會把自己扯開。起先他們選擇了茨維奇的解釋(看不見的氣體),但遇到瓶頸。如果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是由質子、中子及電子組成的普通物質,那麼我們對於恆星和星系形成的理解就是錯的:這些東西應該永遠不會迅速塌縮,形成最初的恆星與星系。
 
因此他們開始認為有其他的東西,這是一種神祕的物質,不會吸收或發出光或其他的電磁輻射,這正是我們看不見它的原因。但這種物質與重力有交互作用,因此我們看得見它對普通物質的影響。他們把它稱為暗物質。
 
如今宇宙學家認為,暗物質是宇宙的重要成分,大約占了宇宙的27%。如果少了暗物質提供的額外重力,星系就不會那麼快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星系團及超星系團也不會形成。
 
暗物質主要集中在星系周圍的球狀暈。事實上,像銀河系這樣的螺旋星系,大部分的質量不在恆星和行星上,而是集中在環繞這些星體的無形物質裡。
 
幫助弱小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我們仍然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根據現有最好的理論,暗物質是由一種叫做大質量弱作用粒子的假想粒子組成的,如果這是對的,那麼每秒一定有上兆個這種粒子通過地球。科學家已經做了許多實驗,想偵測到大質量弱作用粒子或在實驗室製造這種粒子,但都沒有成功。
 
而且,天文觀測越詳細,事情就越詭祕。有時候似乎有太多暗物質,就像環繞著銀河系的矮星系發生的情形。這些星系旋轉得非常快,因此必定充滿了暗物質,但這和我們從星系形成理論了解到的事理恰好相反;星系形成理論告訴我們,星系中的暗物質總量和星系大小應該是大致成比例的。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