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4/7
家長只有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然而這個孩子被夾在母親和父親兩個榜樣中間母親也許並不能算整理過度,而父親卻是非常「無序」。當孩子想要在兄弟姊妹面前保護好自己珍貴的東西時,他就會學習收拾自己的東西。現在就要回到之前提到的話題了:孩子要有一個能夠用鑰匙把東西鎖起來的地方。母親可以對兒子說:「你想找的東西,自己想辦法去把它們找出來。」接下來,母親可以每個星期都高聲喊大家稍微整理一下。
 
奇怪的是,孩子快到十五歲的時候,就會養成每個成年人該有的秩序感。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才能真正地學會以一種既非強迫也非成癖的方式來整理物品,來讓生活變得更便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秩序感,所以要用屬於自己的方式來收拾整理!為此,一個母親才不可以把自己整理的方式強加在孩子身上。每個人在十四歲、十五歲的時候就會找到自己的秩序感。
 
不過,我再回到「無序」的問題上來。這是不是性格中的一面呢?或是本性中無可救藥的某個組成部分呢?
 
兩者都不是――這其實是生活方式的問題。大家是否在思想方面也會混亂無序?有些人在思考時非常有條理,可是在實際生活裡卻非常邋遢,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情況又正好相反。對這一點我無法多說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
 
還有第三封關於「有序」和「無序」問題的來信,其實更可以看作是對這個問題的一種反思。您看了一眼來信的書寫方式,就說來信者的心態一定很年輕。不過這位來信的聽眾是一位幼兒園的退休教師,她給您帶來了一個案例……
 
……對,一個很棒的案例。
 
我想我們會花不少時間來談這個案例。她首先寫道:「無序分兩種,真正的無序是:一個人找東西卻不知道東西究竟放到哪裡了,只找到一半的東西……」她認為這是犯懶、犯傻的壞習慣。
 
是的。這是內心混亂的外在表現,這樣的人也會因此備受折磨。
 
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成年人所謂的孩子「無序」的情況,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無序。她講了一個當自己還是年輕的幼兒園代課老師時的小故事:我到一所幼兒園代課,他們讓我去帶娃娃班……
 
年紀最小的班。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