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帥的所有評鑑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1/01

我買康永哥的第一本書,是1996年的《再錯也要談戀愛》。距離康永哥做“康熙來了”還要再早8年。當時他書裡的文字常跳脫常理但又言之有理,在你相信他之後,他用反面論述再說服你一次。當時會覺得康永哥很機智,但有時又會有為說服你而詭辯的感覺。(如同“為你自己”這本書說的,康永哥真的是很喜歡抬槓的人🤣)
而這次“為你自己活一次”算給我截然不同的感覺,有種康永哥告訴別人“這就是我的忍道”的fu:關於他如何面對自己、面對情緒、面對各種似是而非說法的辯證。最終,我們都得找到與自己、與世界相處的方法,好好把人生過完。
康永哥的FB我曾追過一陣子。他曾在某篇質疑過“情緒勒索”這個詞!他認為“情緒勒索”這四個字已經設立了一個前提:關係中的錯和不舒服是別人造成的,與自己無關。但社會上人與人的相處,合則在一起,不合則分,大多包含著你情我願的成分。我覺得這想法跟我很相近,“情緒勒索”已經被無限上綱,就跟霸凌一樣,這只會讓社會更糟而已。
這本書的觀點大部份我都蠻認同的,唯一的小瑕疵,就是我覺得康永哥某部分話還是太多了🤣,能有多一點空白,讓讀者去停頓思考就更棒。但這只是我個人喜好而已。這本2018年11月初版,2019年9月就45刷,真的很厲害啊~我也許該買康永哥的第二本來看看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2 人(66.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攀樹人:從剛果到祕魯,一個BBC生態攝影師在樹梢上的探險筆記

攀樹人:從剛果到祕魯,一個BBC生態攝影師在樹梢上的探險筆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1/0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作者詹姆斯找到他人生的歌利亞(命定之樹),從此熱愛上攀樹。他攀的樹少則40公尺,高則爬上澳洲88公尺的咆哮瑪格!在樹冠層看到的美景與生物,在在讓人感到人類的渺小。看著銀背大猩猩爬上絞殺榕採取榕果;還有揮舞著垂到地上的象牙,朝著你衝過來的大象;凌晨於叢林中行走,卻聽到獵豹的嚎叫聲越來越近;樹上清晰的爪痕,顯示樹冠層有某種大型的生物;還有被蜜蜂攻擊到只能憑本能逃跑,和長在身上的膿瘡竟然是...;更別提在雷電交加的暴風雷雨到達時,自己竟然在40公尺高的樹頂!這些冒險過程常讓我趕快把書放下🤣,因為太驚悚了!而這些卻是詹姆斯的攀樹經歷之一而已(然後他還是愛著攀樹🥴)
詹姆斯文字描寫之優美,我想他應該常常紀錄自己攀樹的過程吧!不然為何能讓我有跟著他攀樹,看著同樣的美景,身上也掛著掛繩和勾環的感覺?果然到了後記,詹姆斯提到自己有寫日記時,我內心大喊“我就知道!看吧!看吧!”
我想用三個詞總結這本書想說的:連結、平靜、感恩。詹姆斯在樹上與自然產生連結,我們觀察著生物,生物也在觀察著我們。甚至他在歌利亞上,和過往的自己也連結了起來。當我們找到自己的命定(如樹上),處於其中就能感受安穩與平靜。當感受這一切交融在一起,我們只是其中的小份子,感恩之心就會充滿其中。這本書真的超棒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無框身體:婦產科醫師寫給妳的身體指南,破除性別限制與生育迷思,陪妳一起愛自己

無框身體:婦產科醫師寫給妳的身體指南,破除性別限制與生育迷思,陪妳一起愛自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8/29

身為一個生理與內心都是直男的我🤔,這本2021.8月出版,由婦產科醫生寫給生理女性,關於女性生理的書(會不會性別平權到繞口令?),到底為什麼我會買回來😳,然後現在把它看完了?
其實並不是我有什麼子宮、卵巢或月經的問題(喂!),而是第一我對作者:烏烏醫師很欣賞;再者就是我也是一個好奇寶寶,想知道烏烏醫師出書想跟大家說什麼;最後就是身為生物老師,書內知識面的內容應該大部份都學過,門檻相對降低許多。所以就買來啦~
果然,這本書蠻值得看的。首先,這本書的內容包含很新的知識,如第112頁烏烏醫師回答了“打COVID-19疫苗會影響月經嗎?”這個問題。的確臨床上打疫苗後月經週期會改變,但烏烏醫師嘗試解釋了後面的因素,也讓人安心許多。書裡也讓男性的我了解子宮腺肌症、巧克力囊腫和肌瘤的原因與如何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它。
沒錯!這本書我覺得重要的其實不只是知識面的衛教知識,更是藉由正確的認識自己身體,來破除常見或傳統的一些迷思與對女性的偏見!我猜這也“無框身體”這書名的由來。
在華人重男輕女的傳統社會中,女性常因家庭角色或認同而處於弱勢。雖然現在平權的概念已經慢慢提升,但很多根深蒂固、理所當然的概念,其實還是建築在重男輕女的基礎上。婦產科的烏烏醫師藉由國內外醫學的研究寫出這本書,想告訴女性拋棄某些沒有根據的屁話吧!雖然我們有子宮與卵巢,但這不是女性的原罪,女性認識自己身體後,其實可以過的更自由!至於那些是沒有根據的屁話,就請您自己閱讀這本書吧👍。
至於身為男性看這類關於婦產科的書,到底要幹啥🤔?其實我們身邊一半的人生理上就有子宮與卵巢,我們用正確的觀念去理解身邊一半的人,這不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嗎?事實上男性更常以不正確的屁話去約束女性,破除迷信與偏見也是男性的事,不是嗎?都講到這了,還不買一本就太過份了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思考的框架:席捲華爾街的思維鍛鍊,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把經驗提煉成智慧

思考的框架:席捲華爾街的思維鍛鍊,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把經驗提煉成智慧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7/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說真的,這本2021年3月出版的書,榮登我2021年目前最值得推薦的思考鍛鍊書,真心不騙!上次看到這麼讚的書,應該是2019年看的“高勝算決策”。有趣的是🤣,上次的那本我覺得很讚的高勝算決策,書評一樣很多人評1~2顆星,這本也不例外🤣。我是不太懂評分評很低的原因是什麼,但我可以寫一大篇為什麼這本書很讚,就像我高勝算決策的書評一樣❤️。
首先,所謂思考的框架應該指的是“思考的模型”,而這些模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貼近現實”!書中用地圖來舉例!地圖是來描述“現實”的,地圖可以隨意亂畫嗎?當然不行,因為人們被指引時,就會有許多的災難。
我們平常也常有很多思考的方向或成見,譬如國民黨不倒,社會不會好!民進黨不倒,社會不會好!這些思考模式是真實嗎?書中就提供了很多模型來檢視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用“漢隆剃刀”來檢視以上的想法,就會發現一直把立場不同的人當成充滿惡意,其實是一種迷思(當然有這種人,但真的沒有很多)!但如果你不看這本書,你不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模式,跟現實有多遙遠。而當你常用錯誤的模型(想法)去描述現實,那麼最後你的大腦就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
但書中也特別澄清,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因為模型(或地圖)有用,就誤認為模型和地圖就是現實!因為地圖不可能包含現實的所有資訊,也不要認為地圖永遠是對的(因為圖資需要更新,不能墨守成規),我們必須不斷學習。
雖然模型有百百種(有些還是錯的),但書裡還是介紹很多好用思考的模型給我們。這些有用的模型(如目錄所示)我個人感覺就像數學公式一樣!數學題目可能不只一種解法,我們可用座標平面、方程式、三角函數、微積分、向量或幾何...等,不同的方式來解題,用不同的模型來思考現實。這些模型就像數學公式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讓我們來思考現實的狀況。當我們學到越多的工具(模型),就越容易看出事情的答案或本質。
這裡面其實很多方法我平常就用在處理事情上,只是這本書提供更有架構的描述,常常讓我點頭如搗蒜。譬如二階思考我以前就常在當學校行政時使用:當一個政策要實行,組長、主任要先預想老師會有怎樣的反應,還有預想怎麼做才會遇到最小阻力但有最好的成果。就像我當導師,常在想怎麼做才能給家長最少的負荷,但又能快速完成上頭交代的任務。這就是二階思考的用處,當人與人有了互動,就絕對不是本位思考,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裡面唯一比較卡住的地方就是機率思考的那篇,因為描述的很簡略,我只好上網找資料確認作者想描述的是什麼,然後再將網路的資料抄在筆記上。其他都讓我讀到欲罷不能🤣
我知道這樣的理論書對某些人來說很硬,但如果你想學好用又貼近的思考模型和思維方式,強烈建議推薦你看這本“思考的框架”!其實並不厚,只是我每句話都想抄🤣,所以才看那麼久(看了八天,抄了25頁筆記),誠心推薦❤️。
Ps:其實我每個模型都可以打一大篇喜愛的地方,但我還是留給有興趣的人去看好了,暴雷就沒有驚喜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獺祭」的挑戰:從深山揚名世界的日本酒傳奇

「獺祭」的挑戰:從深山揚名世界的日本酒傳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7/0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博客來買書,我通常都有已經想買的幾本書,然後我會再亂逛,再買些臨時看到的書。這本就是屬於亂逛看到而買的書。這本2021年四月初版的書,為什麼進到我的購物車裡?我想就是“獺祭”兩個字吧!
我第一次喝到獺祭,其實是很久以前我們去高中同學陳醫師家的時候,他拿出來請我們喝的。喝的時候還用特製的清酒瓶喝(可以冷卻卻不會混到冰塊融化的水),喝了一口覺得驚人的好喝!在那麼久前,只要熟識的朋友去日本,陳醫師就已經會請他們帶獺祭回來,據說後來也有人開始搶購,獺祭的價錢就越來越高!在臺灣的獺祭,就是把標價的日幣直接當臺幣賣。
其實人紅就會是非多,遠在臺灣的我也曾聽說獺祭的酒味道都很固定,因為是機器釀的酒。獺祭也是被炒作起來的酒,其實根本沒那麼有價值。雖然我也曾看過這樣的說法,但依然無損我去日本北海道和沖繩時,都去找一瓶獺祭帶回來🤣🤣。只要好喝我不介意是機器釀的,更不介意,其實獺祭是1995年才新創出的酒(很難想像這麼夯的清酒,今年年齡才26年而已)。
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一直起雞皮疙瘩。除了是知名島耕作的畫家弘兼憲史畫的之外,覺得社長櫻井博志真的有其獨到的眼光,對於製酒產業未來真的看的很深。光是突破冬季才能製酒的傳統就不簡單;社長也看到日本老年化,說出如果海外的營收不能突破九成,清酒之後將很難生存的話,然後把自己的兒子派到美國,後來又調到法國,負責國外業務。
我想對於獺祭的批評真的很多,因為它打破了很多日本製酒的傳統,不用杜氏而用儀器與雲端資訊,但仍保留人工洗米、種麴菌等等,領先技術做出二割三的大吟釀(一粒米只留中間的23%,磨去外面的77%來釀酒)。看到一半,突然想到這本書其實是獺祭破除這些批評的誠懇之書。可以說將釀酒的過程公布與漫畫之中,畫家弘兼憲史更在後面留下一段文字補充,提到他與社長結識的過程,也提到社長為了釀出獺祭而做出的一些努力,真的很不錯。推薦這本書給想瞭解獺祭的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你可以敏感,但不要被敏感控制:在生活中找到駕馭自己,增加能力的高敏感族練習題

你可以敏感,但不要被敏感控制:在生活中找到駕馭自己,增加能力的高敏感族練習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2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書第一次看到它,是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老師在FB推薦的。洪老師常推薦一些心理相關的書,而這本2021.04.01出版的新書也在推薦之列。
其實我並不是高敏感族,但在疫情和新聞紛紛擾擾的轟炸之下,即使神經大條如我,有時也必須把手機先藏起來,不然也會莫名焦慮。也許當時就是如此才手滑買了這本書🤣。但雖然我不是高敏感族,也從這本書收穫不少,也因此我也會推薦別人這本書。
心得與感想:
1.人人都有極限,人生在世本來就要面對這些限制,並找出可行之道(p.33)。我覺得作者的心態非常健康👍
2.看到p.52發現高敏感族還蠻容易過度解讀的。那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擔心的有道理或是過度憂心呢?🤔
3.其實劃定界線對情緒穩定很重要!劃定界線我的看法是要能區分什麼是別人和自己的事(別把別人自己該付的責任往身上攬),區分什麼是自己可以掌控和無法掌控的,劃定好界線就能減少焦慮。這也是“被討厭的勇氣”教我的。
4.請記得,談一段長期而專一的感情,並不是一種健康的人生主要目標...請記得自我價值並不取決於感情...假如你目前有對象,請切記,你的伴侶不包括在你的完整性裡(p.68)。我的感想是感情是兩人的互動,與自己的完整性無關。當把外部的責任(兩人感情一定要美好)變成自己要擔的責任,常就是痛苦的開始。就這點我覺得作者有突破我的盲點,讚👍
5.作者在p.74的例子,使用伴侶一和伴侶二,很性別平權阿,讚👍
6.如果想專研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作者推薦另一本書《孩子,你的敏感我懂》(遠流,2015),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7.p.96~97的親子教養目標很不錯!
8.調整內心的期待,是維持友誼的關鍵(p.98)。你的友誼是一種有限資源,彌足珍貴,必須審慎分配(p.99)。這兩句話我會推薦給國高中生😃,說的真好。
9.唯有怪罪能鞭策你更善待別人,和修補一段關係的裂痕時,怪罪才有實用性可言(p.101)。非常有道理。
10.允許自己能夠不完美,並允許自己能活到老學到老,可以讓你有空間成長和善待自己(p.178)。❤️♥️

結語:本書認為靠重新認識自己、劃定界線、內觀情緒、改寫自己的敘事、正念...等等方法,可以扭轉被高敏感個性掌控的人生。書中也提供各種方法,step by step的讓我們練習,將高敏感的特質轉向於幫助自己的方向,很符合“你可以敏感,但不要被敏感控制”這本書名。譯者梁若瑜也翻譯的非常通順易讀,感謝譯者翻譯的功力👏👏,收穫很多。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

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3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作者Rober D. Hare 開宗名義就說,書中的案例是依他的專業判斷符合精神病態的特徵,但也不會百分百就認為一定是精神病態者。所以若您周遭有出現類似特質的人,請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助,而不是直接貼標籤在別人身上。

那麼摘要與心得開始:
1.精神病態的人深具魅力,為了遂行己欲從不留情面,騙取許多人的芳心或錢財。這種人完全沒有良心,對別人毫無感情,想怎樣就怎樣,想要的一定要到手,即使違反社會規範和期待也毫無愧疚或悔意(p.7)。
2.我一開始以為精神病態者是知覺失調或反社會者。但作者提醒,精神病態者具備理性,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為何這麼做,他們的行為是行使個人意志所做的決定(p.39)。而反社會人格障礙指一連串犯罪和反社會行為,但精神病態的定義包括人格特質和行為異常,也有不少精神病態者終其一生遊走法律邊緣卻不曾坐牢(p.43)。所以仍是不同的。
3.1941年Herver Cleokley所寫的公認經典-《常人的面具》,在可以明顯感受到書中摘錄的精神病態者,是擅於操縱人心且難以教化的。
4.我們不知道為何精神病態者的良心(假如有的話),但以下是幾項合理推測:第一、精神病態者較無體驗情緒的能力,尤其是恐懼和焦慮,這兩種是啟動良知的發條;第二、精神病態者的「內心聲音」缺乏情緒上的感染力;第三、精神病態者較缺乏「設想」行為的後果(p.116)
5.作者有一段譬喻,我覺得非常精妙。一如色盲缺乏辨色力,精神病態者缺乏情緒經驗這個要素。卻學會了其他人用來描述或模擬這類經驗的字彙,儘管他無法真正了解(p.191)。他能學會情緒的字彙,也能適當演出這類情緒,但情緒本身並不存在。
6.書中後段對於精神病態者的成因有介紹與解說,但目前仍眾說紛紜,也因此不容易對症下藥。但作者認為現今的輔導技術如心理動力學、潛意識過程與衝突、防衛機制等,對精神病態者是無效的(p.8)。
7.最後有一點我和作者意見不同,就是精神病態者到底有沒有同理心?作者認為沒有,我認為有。我認為有的理由是即使他們沒有同理心-感同身受的情緒,他們仍能投其所好,利用人心弱點,沒有同理心的人是做不到的!而同理心有沒有情緒是否重要?我們判斷別人是否有同理心,其實也是依據表現的行為來判斷,我們也無法得知安慰你的人,到底是真的有同理心,還是只是要騙你啊🤣。所以我是認為這些人是能設身處地的同理,只是他們的同理是要躲避處罰或欺騙你而已。

這本還是蠻不錯的,推薦給教育現場的老師或身邊有精神病態癥狀的人看,或許我們也可以找到自保的方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用力的活,燦爛的死

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用力的活,燦爛的死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19

這本2021年2月出版的《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其實滿容易閱讀的,不到一天就看完了。推薦嗎?以我學生物的角度來看,其實有四顆星。但以不是生物本科的人來說,我覺得不好說。請聽我娓娓道來。
心得開始:
1.純論生物的知識來說,還算不錯。因為裡面也有講到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識,所以還是有學到東西的,所以以學到東西來說,我給四顆星-推薦。裡面的內容就是用很多生物來說明副標-他們如何用力的活,然後燦爛的死。
2.這本書主要想告訴我們,不同種的生物為了傳宗接代,他們的族群(父母或兄弟姊妹)做了什麼犧牲。某些篇章我的確有被touch到,例如:蠼螋、海龜、白蟻、士兵蚜蟲、斑馬與獅子、象...等,但說實話,我並不會覺得非常感人😶。
3.這些生物的例子若以人類的角度去投入,或許父母犧牲的情操的確滿感人的。但對學生物的人來說,生物個體為了延續族群和生命的目的而去犧牲個人,這其實是在正常不過的事。而生小孩對父母來說的確是一種犧牲,我想大多的父母其實也都同意。因此這本書touch到我的,反而不太像感人,更多比較像“人生無常”的感覺。
4.我也反思,在這個越強調個人主義(著重個人)的社會趨勢下,我們的孩子是不是越朝向不生小孩的方向走?畢竟愈個人主義的人,愈不可能犧牲自己的福利。更何況在“窮爸爸富爸爸”的概念下,孩子可是現金流的負資產呢!所以我們越強調孩子的主體性,他們可能就更不願意生孩子。當大腦(不想生孩子的念頭)克服了我們基因的控制(去傳宗接代延續族群),或許少子化也是個可預期的結果。
5.最後我想說日本人寫東西,是不是都會刻意去營造一個什麼氛圍?為了達到讓讀者感人的目的,在文字間可以感受作者引導讀者朝向某個方向,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一個不太符合但我想不到更好的說法是--在“說教”吧🤔。總之我個人感受是敘述的目的性太明顯了,反而又讓我覺得更不感人🤣。
但你問我推薦嗎?就生物的內容來說其實講的蠻好的,但感不感人,就滿吃個人特質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1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真的讀不太下去。吐槽的點有點多,總之還是評論吧~
1.先說結論,如果你要知道這本書,建議直接去看最後一章Ch9就可以!前面的章節有些前後不一致,又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斷章取義,講得不清不楚真心覺得累。
2.斷章取義的部分譬如第六章,開頭標題就是“放棄”兩個字🙄。說能果斷放棄是大器晚成的人必須做的,我看了滿頭問號。分析了他舉的例子,原來他在說“過度努力”這件事!如果是過度努力的話當然需要休息,但這個前提不說清楚,很多人根本就是想偷懶,不想那麼累,看到“放棄”兩個字就很開心啊!但作者敘說的不清不楚真心覺得煩。作者又提到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我真的確信了作者提“放棄”是有前提的,是在有更好的實現未來選項時,果斷放棄現在的選項。但敘說並沒有強調這點,很容易被沒看懂的讀者認為,好的,我不喜歡現在的選項(念書),所以我就來放棄吧(反正我一定可以大器晚成嘛)。但是很多人放棄的當下並沒有更好的選項,他只是不喜歡現在的生活,卻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目標,放棄的結果就是兩頭空。
2.不一致的部分,譬如開頭講社群網路與智力測驗的興起,造就很多年少得志的少年神通(p.29~35),後面又提到獲獎的科學家、創新者和企業家的年紀卻比以前來得大(p.130)。讓人懷疑是不是作者只是找有利的證據,卻沒發現前後矛盾?
3.作者重複提到因為青少年大腦的前額葉還沒發育好,所以年輕人成熟的年紀要越來越晚。但是矛盾的是,我們不是最近20年年輕人前額葉才發展慢,而是從原始人類開始大腦就是這樣發育,為何以前年輕人不晚熟?現在的年輕人卻越來越晚熟?用大腦前額葉發展來看,無法解釋跨世代的年輕人為何不同啊!而且前額葉跟抑制衝動最有相關,而晚熟只是因為衝動無法抑制嗎?WTF?
4.再者,我看完這本書,還是不知道作者指涉的“大器晚成”,究竟是尚未有成就的人,還是已經有成就的人?我們看以下這句話“許多大器晚成的人,在面對人生起伏時,會更有同情心。他們更懂得反思深省,較不會以自我為中心”(p.148)如果你是尚未有成就的人,你不懂反省,對別人沒同情心,抱歉我不是在講你;如果是在講已經有成就的人,抱歉,如果你還沒有成就,我還是不是說你唷。所以這本書提到的“大器晚成”究竟他是要討論已經大器晚成的人有什麼特質,還是每個人如何大器晚成?我看完這本書還是不知道他指的是哪個啊🙄。
5.這感覺很像《反智》舉的一個例子,A說:因為聖經說的,所以是對的!B問:為什麼是對的?A說:因為寫在聖經上。這本書給我大部份都是這種感覺。大器晚成的人如何如何...,為什麼?因為他大器晚成😮。然後給人很重的一刀切二分法,要嘛小時了了長大不開心,要嘛現在放棄之後大器晚成!我不能小時了了又大器晚成人生勝利組嗎?難道不能現在放棄,以後一樣一事無成嗎?為什麼一定是一刀切?
6.我看這本書看得很痛苦,最後我只能把這本書歸在“心靈雞湯”類,因為立論無法說服我。如果你想看類似的書,曾彥菁的“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寫的比他好多了,甚至“黑馬思維”這本書也更好,這本書應該改成“活到老學到老,達到你不同階段的認知高峰”,更符合這本書想說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9 人中有 9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摯友

摯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1/2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們都認為自己的付出值得更好的回報,但,什麼才是更好的?”這句話就說明了這本小說的優美,翻譯我覺得也翻得很好。
這本書是在講一位會跟女學生亂搞的教授自殺了,而年輕時愛慕教授的主角因為跟教授還有聯絡(卻沒有親密關系),所以收養了教授遺留的大丹狗。藉由與大丹狗的互動,回憶了以前跟教授的對談,談到對於作家、對於寫作的看法。Sigrid Nunez功力深厚,看到94頁,我才驚覺主角跟教授都沒有名字!唯一有名字的是大丹狗-叫阿波羅。
看完後想說的感觸很多,如
1.大丹狗代表著什麼?教授?思念教授的感情?亡者或幽靈?亡者存留在人間的陰影?或是放下?遺忘?還是愛?抑或是受傷要治療的自己?或是訣別?
2.大丹狗也是被遺棄後被教授收養的,讓我想到村上春樹的“棄貓”。
3.主角常用“你”來代表教授,讓我們漸漸把自己就當成教授;而後期跟大丹狗的互動與回憶交織,我也漸漸分不清“摯友”指的是狗或是教授,抑或是...一種融合體。
4.裡面談到現在讀者的“政治正確”,如果書中的作者不是好人,這本就是不值得讀的爛書。而書中談到一位會跟女學生上床的教授,是不是也是一種反諷?
5.後面的劇情轉折,讓我想起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寫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故事的感動就在我們將自己投射入角色,而破壞投射這件事,作家想跟我們說什麼?
6.“作品是否成功表現了作者的意圖”(p.174)。這本書前期我很投入,關於寫作,關於在乎的事被唾棄的感受,但後期卻讓我重新思考我的這些情感,到底有沒有道理。
7.這本是少數我沒有在上面寫字的書😂,我想我應該會借給其他人就沒寫了,看來我的確有眼光。
這本是很好看的書,如果讓我說的話,這本是“暫時將我推離立足點,讓我能重新思考”的書。也是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9上一頁 123456789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