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帥的所有評鑑

萬物生長:十個故事裡的中國

萬物生長:十個故事裡的中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1/16

薄薄的一本書,卻描寫著人生不同的側臉。每個人的側臉或許並不相同,但在這塊土地上面臨的種種壓力,卻是相通的。
中國與台灣隔著台灣海峽,語言與傳統雖然相通,但因為體制的不同,在台灣的我們還是難以了解中國面臨的問題與壓力是甚麼。這本書很薄,但挑選的10個故事卻都很有力道。故事並沒有批判好與壞,只描述幾個當事者的感受,然後用記者訪談、側寫的角度將故事娓娓道來。故事像是一把刀,切開表面的表象,露出裡面充滿掙扎與血淚,人們真實的情緒。
當政治與權力是不透明的,底層的人們該如何力爭上游,自力救濟?或者走另外一條路,發言前先通過內心的小警總審核,為了符合大局的時勢與氛圍,一切變成膚淺的假象?
如果我在那個環境我會怎麼做?呂世浩老師的話在我內心響起。或許這一切的答案都在故事裡吧。

ps:這裡的故事當然不足以代表全部中國大陸的人民,但不可否認這每一篇都是確實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如果是你在這個環境,你會怎麼做呢?這答案留待每個看過這本書的人回答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7/23

瑪姬‧克爾(Margee Kerr)為一位社會學博士,但你以為這本會看到滿滿的社會學理論跟實驗?那你真的大錯特錯了。

你以為這本書關於產生恐懼的學理與原因?事實上更貼近作者本身探索恐懼的經驗。
你以為作者只是一位在匹茲堡大學研究的社會學博士?
可是她卻是在鬼屋工作並研究人們恐懼多年的女性實務工作者。
你以為這本書關於作者對於恐懼喃喃自語與想像?
事實上卻有很多大腦與生理機能關於恐懼的實驗與本身經驗的結合段落。
你以為恐懼只是一種讓人造成恐慌的負面情緒?
事實上作者想告訴你恐懼其實在某些狀況下卻能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道德上的分析論述,而是基於實際上的體驗與生理反應),也提供了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人看恐怖電影或去鬼屋嚇自己的原因


我覺得作者瑪姬很了不起。她畢生浸營的課題-恐懼,是從自我的經驗出發。包括去西恩塔把自己丟在只有一根繩索的大樓外40分鐘,去體驗金氏紀錄的雲霄飛車,獨自去日本的自殺森林甚至去廢棄的監獄和危險的街道。但又結合了身體面對恐懼的生理機制(神經路徑傳遞、不同大腦區域如何控制、身體的生理反應等),所以你讀來並不覺得整本書只是作者的喃喃囈語。譯者的功力也很好,讀來順暢,有些段落(當面對自己與恐懼獨處時)能觸動人心,這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所揭示,在安全的狀況下面對恐懼能讓人成長。(突然為作者那些經歷恐懼的片段感到害怕,因為有些狀況並不是那麼安全)她也更用自己所學,把它應用在自己設計的恐怖屋"地下室"並獲得了很大的迴響。

這本書很難定義,尤其看了八竿子打不著莫名其妙的封面。若你是因為封面或社會學內容而買書或看書的,那你可能大失所望。但這不影響這本書的精彩,關於一位女性如何面對恐懼,並從恐懼中解脫獲得成長的故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人生相談。

人生相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7/18

作家張渝歌(章魚哥?)認為,這本是黑暗版的"解憂雜貨店"。個人非常同意,因為這些看似各個不相干的故事,都是由〈大洋新聞〉的《萬事好商量》專欄投稿文章串起來的。
甚麼是《萬事好商量》呢?就是將自己的問題投稿到專欄,由專人回答您的困惑。這不就是與解憂雜貨店類似嗎?
人生相談很難被歸類為哪種小說,雖然被歸在偵探推理,但裡面沒有偵探(雖然後期有,但很快就....),看完之後你也很難找到所謂的"兇手",甚至連死掉的人沒有看到最後你也猜不出來是誰。唯一被歸類為偵探小說的原因,可能是這本書讓我看了第二遍,貌似讓我成為了"偵探"。為了瞭解各故事彼此千絲萬縷的關係,我花了一天洋洋灑灑寫了10張的人物關係表吧XDD

看了第二遍,才發現原本以為的故事內容,其實正是中了作者故事埋下的陷阱!除了作者直接告訴你的故事外,其他的關係經過前後比對之後才發現"嘿~~~(日本誇張語調)~~原來是降阿~~~"看了第二遍覺得被騙了,卻只能捶心肝不能怪作者,因為她已經埋梗告訴你了。在茫茫字海中,你看了第二遍才知道原來這1~2個字其實是重點,只是被海量的資訊被淹沒了。

為何作者這位兇手能安排這樣的劇情誤導我們這些偵探呢?個人推測作者使用了三種手法讓我們產生誤解。第一個手法是:不停再現的符號!如隔壁房間的噪音,裡面至少出現三對不同地點的噪音困擾,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是隔壁傳來的噪音問題,我們以為寫信的採茶姑娘是誰,但其實最後作者告訴你之後,你還是詫異怎麼不是我想的那個。同樣的符號前後出現,但卻有不同的意義,導致我們混亂,這是兇手的詭計!(類似的符號還有:攪拌食物、小孩被打、脂肪、西餐廳、酒店、算命、...等等)

兇手第二個誤導我們的手法是:描述時間的交錯。有時候跳到16年前的1998年,有時候描述的是現在的2014年,更不用說還有更早的盜領事件的1993年(投稿的時間不同)。藉由描述時間的轉換,增加我們偵探了解故事真相的難度。最後第三個手法:瞎子摸象描述法。其實是同一故事,但是描述的部位角度不同,讓我們以為是不同故事。同樣的手法也用在人身上!配合上第一個手法,就可以操弄讀者偵探讓A以為是B,或以為是獨立事件,但其實彼此皆相關,燒腦程度大大增加!

故事內容與題材趕上流行時事(搭上解憂雜貨店的潮流),但其實其手法更值得欽佩,榮登偵探小說實至名歸,如果你喜歡燒腦,發現作者埋的小彩蛋,那你一定得嘗試這本"人生相談"!

----------題外話------------------

1.不知是否是日本小說(社會?)的特徵,這本書也讓我看到村上春樹中常出現的"父親的缺位"!故事內幾個重要的家庭,都是單親,失去爸爸。身為男性其實會去深思此狀況背後的深意為何。
2.有個小疑惑是這本書翻譯有的人名是中文(如原田和子、武藏野寬治等),有的卻是音譯(如酒店紅牌Akina,Kanon,Naomi,按摩店服務生Megumi)。不知道為何要如此處理名字?是否有其他含義不可而知。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7/12

「只想好好生活」這是作者慧慈自序的標題。曾幾何時這個普世的標準,已經變成了願望。
貧窮的人就是不努力阿~清潔隊員就是不念書才去當的~做工的人就是沒水準的人~
多少的刻板印象灌注在這些人身上,但就像慧慈說的「努力,彷彿成為年輕人唯一的目標,沒錯,是目標,而不是達成目標所要付出的代價」(p.23)
有些年輕人的確不努力,但不能否認有些年輕人很努力。像慧慈在困苦的環境底下,卻能一邊打工一邊拿獎學金(有書卷獎、也有清寒獎學金),還把她的獎學金拿去付弟弟的醫藥費。你覺得她不努力嗎?但在書裡你很少看到她抱怨,卻常用幽默或吃來化解人生的無奈。

在22K的社會,當說著不爽不要做,不爽就努力出國阿的這些人~卻沒有想到這社會其實虧欠著年輕人,一份她應值的薪水!當一個便當吃不飽,為什麼不吃兩個便當呢?當吃樹根吃不飽,為什麼不吃肉糜呢?當22K的薪水嫌不夠時,為什麼你不出國呢?不爽不要做阿~彷彿造成22K是年輕人自己的錯。但台灣不是曾錢淹腳目嗎,為何留下給現在年輕人的,卻是22K呢?22K是年輕人的錯嗎?為什麼現在承擔的卻是年輕人?當優秀的年輕人真的到國外工作,永遠無法回到家鄉,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有些事情是大環境的錯,不是老闆的錯,也不是勞工的錯;不是老一輩的錯,也不是年輕人的錯。但我們要多些體諒,我願意相信老闆願意發4萬或5萬的薪水,只要老闆能做;我也希望老闆能體諒年輕人,在這環境出生不是他們願意的,不要用不爽不要做撕裂世代的感情。畢竟是在老一輩的人手上造成22K的,年輕人並沒有錯。

慧慈並沒有怨恨命運,她反而對年輕人說「你們可以怪社會,可以解放自己,但不要從此憤世忌俗,要讓自己快樂」(p.176)

「咬一口馬克思的包子,可能被燙傷,可能內餡不多,但我終將剝開外皮,面對社會。但至少,能夠食用。」(p.23)
我想說的是,吃一口慧慈的馬克思包子,可能被感動,可能含著淚水,但終將剝開外皮,面對現實。但至少,能夠堅強的微笑。

-----------------------題 外 話 --------------------------
把黃色的封皮拆開,在那個封皮燦爛的笑臉底下,是樸實無華的再生紙厚褐色書皮。
彷彿就像她書內容講的,在台大社會學系碩士班的光環下,那顆想要改善自己經濟,也不要再申請清寒獎學金的務實的心。也像藏在她幽默的外表下,那個想好好活下去樸實無華的願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6 人(85.71%)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讀畫搞懂世界經濟史:22個主題,看見全球貿易是如何進化的?

讀畫搞懂世界經濟史:22個主題,看見全球貿易是如何進化的?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7/08

這本有趣的書竟然沒有人寫書評?真是太可惜了~
最近很流行"斜槓"兩個字,其實"斜槓"對我來說就是跨領域,又專精的人,這本書的作者宋丙建教授正好符合這主題。
在首爾大學修經濟學系,再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史,本身又喜愛博物館和美術館。這本書將藝術、經濟、歷史和全球化的主觀都關聯在一起。宋丙建教授用畫來看經濟的22個主題,想展現全球化貿易在人類的歷史上是如何存在與改變的。

每每從畫中提出一個有趣的話題,引領我們去思考,如:
1.獅身人面像的鼻子(被打掉)與拿破崙戰爭有關嗎?
2.佛教傳入中國是西元後的事,但一幅西元前115年敦煌莫高窟的壁畫,竟然出現漢武帝膜拜佛像的儀式,漢武帝拜的是佛像嗎?
3.在新世界中,愛爾蘭出身的人佔有不少比例,為什麼呢?
4.聖誕老人原本是穿著綠色衣服的形象,到甚麼時候變為穿紅衣的白鬍子老人呢?
5..........

雖然討論的是經濟,用的媒介是畫,但宋丙建教授卻仍是用歷史學家的角度來書寫,他在裡面提到"我們必須仔細觀察是誰,何時,抱持甚麼目的作畫。此外,受到誰的資助作畫,特別想到誰作畫,受誰影響而作畫等都很重要""透過視覺資料來看經濟史,特別是從「全球化的進化過程」觀點,娓娓道出故事,並是此書的目的"

看到這本書,我想到宋丙建教授彷彿化身為達文西密碼中的羅伯蘭登教授,抽絲剝繭地解開畫作中關於全球化的謎題。全球化,這個停不下來的潮流與巨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若您看到最後的276頁,或許您就看到教授自己的答案。再想想美國大叔的We want you的經典海報,和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政策,或許我們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聽說桐島退社了

聽說桐島退社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2/02

聽說桐島退社了,這本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開始。
特別的原因是,我看了第一遍後,其實看不懂這篇故事的主旨是甚麼。一堆青年、少女因為這本小說從來沒出現的桐島退出排球社後發生的改變。看似寫桐島退社對他們的影響,但其實卻都只是各篇各篇寫著自己的事情。這樣的寫法對我來說很新穎,但就如同流水帳,我看不出來主旨。
直到我看完了電影(是的,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我才看懂一點點這本小說想說的是甚麼。雖然電影可能改編成另一個比較容易呈現的版本,我覺得跟小說可以說是說著相同主題但不同的故事。之後我再回去看小說,真的是非常好看啊!這樣的落差感受讓我印象深刻,明明是相同的故事,卻因為帶著不同的視角去看,感受卻如此不同。
是的,桐島就是一個青少年心中那個完美的角色(完形角色),但人總有缺點、徬徨、或懦弱。桐島也像這本小說所嶄露的,那位完形人物從來不曾出現生活中,只出現在每個人心中。這本書裡談到小團體、愛情、階級、家人、避風港和夢想,出現在各故事的隻字片語中。當我們去抽絲剝繭,我們才能又回到青少年那徬徨又多愁善感的感情中,更貼近了他們一點。這本書真的不錯,帶給我一個全新的視野與體悟,希望你也會喜歡。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Power錕的大人學:不吃苦,哪來實力!臺大最狂教授的14堂叢林生存課

Power錕的大人學:不吃苦,哪來實力!臺大最狂教授的14堂叢林生存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9/10

從錫錕老師影片看到現在,總算看到老師的書了。常言道:"說的比唱的好聽",書肯定比不上老師說的好聽,但卻可以更看得出其背後的思考邏輯與脈絡。
從前言老師就從一個12歲學童的經驗談起,天啊~這就是個說書人的開場阿,彷彿看到錫錕老師坐在天橋下,一邊搖著扇子,一邊將故事抖開來~
之後第一章開宗明義就從哲學開始!可見老師上課影片上所講的,其實就是將生活經驗與所學之哲學的想法融合,進而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Power。也可見老師知識底蘊的深度。
錫錕老師想告訴我們的,很多地方透露著一個概念--"等價交換"。你想過美好人生,想要充滿Power,就要去奮鬥,去爭取,去付出。"付出-獲得力量"是一種等價交換。P.79老師說到:"當超人有超人的Power,必然有超人要付的代價,對超人來而言,這個代價是慘烈的"
另外,我們會回想以前的記憶,但是卻從現在去賦予記憶一個新的意義(再詮釋),這就是老師所說的「永劫回歸」。對強者而言,永劫回歸讓他更強,對弱者而言,讓他更弱。當我們沉溺在情緒無法走出,當我們總是記起以前的失敗,我們就是「永劫回歸」下弱者。強者會賦予「永劫回歸」新的意義,去奮鬥,去突破,反而讓自己獲得了新的Power,變得更強。老師的這段話我非常的認同阿~思考轉化為行動,行動演變為習慣,習慣形成人生,可見正面思考的人為何容易成功,錫錕老師的書已不言而喻了。
Suffer(痛苦)-Struggle(奮鬥)-Superiority(卓越)。想學到Power錕老師的Power嗎?想要霸氣外露嗎?除了看影片之外,看錫錕老師的書也是不錯的選擇阿~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3 人(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7/12

我們必須體認,有些人是無法說出自己的故事。可能是他們不熟悉我們的習慣語言(如職業中缺乏能掌握知識、能說故事的人),或者可能是他們正是比較弱勢的人,被忽視甚至壓抑、醜化的一群人。「做工的人」恰巧兩者都符合,誰又能說出他們的故事?恰巧這本書的作者立青老師可以(我喜歡稱乎言之有物的作者為老師)!
這群做工的人可能因為拋棄了念書這條路而學了一技之長,反過來卻也被學校拋棄。這裡拋棄的意思是--失去話語權,無法為自己發聲。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因其無法發聲,也就不停地被我們強化這些刻板印象。立青老師正好作為一個領班,恰巧身在其中,述說著做工的人的故事,比採訪或訪談更接近"真實"的視角,因為立青老師正說著他們的故事,也像在說自己的故事,這是作為一個領班獨特的視角。也才讓我們了解實際上做工的人與我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我喜歡立青老師敘說的方式,不帶說教地呈現脈絡卻又帶領我們思考、富含深意。好的故事並不是要批判誰對誰錯,或是找出罪魁禍首,而是將我們帶入故事的困境,讓我們產生同理心,去了解做工的人視角與立場,進而讓我們理解、了解彼此。我覺得這本書做到了,也因此它值得我大力推薦。
看著書的封面,我總想起被嘲諷的「聞腋青年」連勝文。這兩個壯碩的身影有些許相似,但其生活環境卻天差地北。或許這社會本就無所謂公不公平,但只要我們願意去聽聽別人的聲音,願意去改變,即使只有一點點,或許這社會就能公平一點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6 人中有 12 人(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2/19

這一本應該是關於甚麼的書?裡面很多都是已經是成人,來心理師(也就是本書作者)諮詢的案例。我想也因為是成人,所以才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可是這些感受(或傷害)卻是從很小就造成了,甚至到成人還不停的困擾著他們,也因此他們成為此書一個又一個的案例。
一開始,我以為這本書寫的是那些內心孤寂的「假性孤兒」,後來發現其實某部分也在寫他們的父母,某部分其實也是在寫看書的自己。
我從此書中的概念下個結論:「情感缺失的父母,造成了情感缺失的孩子」。延伸的一句是「這些孩子雖然長大了卻仍像是幼兒,最後成為了別人的父母」。我們怎麼能脫離此惡性循環?當我們感受到像孤兒般孤寂或難受,我們必須了解這並不是我們的錯,只是父母用錯誤的方式對待我們。我們回應父母愛的最好方式,就是從自己改變(因為父母比你活得更久,更難改變),讓自己完整,等有能力時再去愛他們。而不是用他們錯誤的期待去回報他們,這並不是愛。
就像書裡提到的:「雖然是一家人,但誰也無法糟蹋別人」p.218

---------------- 以上是心得,以下是感想的分隔線 ------------------

裡面提了很多情感缺失的特質與案例,卻很少提到甚麼是情感不缺失(或說情感健全)的特質。所以讀第一遍時,我被書搞得越讀越焦慮,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符合它列的條目,我雖然不多,可是也不算沒有,所以我到底算不算情感缺失?直到第7章我終於受不了,直接翻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情感健全的部分放在第10章,也就是文章的最後面。我需要最後比對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情感缺失的人,而這讓我焦慮。說真的這本書的文章編排或敘述並沒有很好,就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情感缺失的案例跟特質而已,然後不停地換句話說,換案例敘說。但讀第二遍時,我整理了裡面的重點與概念,發覺裡面的概念其實是很棒的觀察與洞見,前後對照後也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對很多心中疑惑卻談不上問題所在的關係,有了一個新的視野。原來這就是「情感缺失」的特質,這特質就造成了此種特殊的相處關係,而這是不健康的。
例如常聽到的:
「與一個人相處時,如果覺得不好就用愛去改變他,讓他更好(或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果你愛我,我不說你也知道我要的是甚麼」
「某個人總是犧牲自己去配合另一半」
「對孩子只要有愛就夠了」
這些想法並不是情感缺失,但因為這本書,現在看都能理解其背後的想法為何。

底下提出一些問題,期望若有續集能解答我的疑惑:
1.情感缺失者為何常見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中?同一個人跟同事、朋友的關係卻不常會有相同的行為,為什麼?
2.「情感缺失」是一種人格特質,但這四個字究竟是病,還是一種症狀?用病形容可能不太好,意思是只要有就是不好,還是像症狀一樣嚴重了才不好,輕微其實沒有關係?這在書中都沒有說明清楚,這也是造成我焦慮的原因。
3.裡面提到當真實的自我不被父母接受時,孩子會轉而扮演「偽自我」,去因應情感缺失父母的養育方式。我想到的是,是不是當常被過度地鼓勵,肯定的孩子長大後,無法面對真實現實的殘酷時,也發展出了「偽自我」,去沉溺於自己的療癒幻想?這樣的解釋說得通嗎?

我也希望現在的社會能放過父母,不要讓父母都要出去工作才能養活一個家庭,不要讓父母只能加班才能維持住國家的經濟。讓父母回到家庭去吧~孩子才是我們的未來,當失去家庭功能的家庭越來越多時,這些孩子長大後成為另一個有問題的家長,我們還能期望甚麼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4 人中有 33 人(97.06%)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在寶島長大

我在寶島長大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1/19

這是一本甚麼書?首先,我們得先來看看作者是甚麼人!
作者龔顯耀老師(尊稱)在台灣台南出生,龔老師的爹爹於1949年隨著國民黨敗退來台,從小自眷村長大,新竹清華大學動機系82級畢業的高材生,美國麻省大學碩士,擔任過惠普、北電、思科等企業高管。曾居住北京18年,現移居上海。
查了一下,龔老師是很會說故事的人,之前曾以"我在眷村長大"在雜誌上刊登文章,也大受好評。如他所說,可能真的說的栩栩如生,聽者如癡如醉,這本關於寶島的故事書,就這樣出版了。龔老師說書的對象是誰呢?也就是這本書的觀眾設定的是誰呢?既然是以簡體字作為文字,那麼自然對象就是對岸的同胞們。再來回到主題,龔老師是以甚麼視角或站在甚麼角色去說這故事呢?這就是更有趣的點。
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發現龔老師從旁觀者的角色去說故事,如第29頁:看他們的吃法,會讓人不由得感嘆,台灣人真厲害.....,如第5頁,要是有人叫我們眷村小孩"台灣人",我們非得跟他拼命不可,可見他不以台灣人這角色出發;講到他爸爸來台,國民黨(請記住龔老師不是說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過程,或是後面談到蔣公,蔣經國也是有褒有貶,可見龔老師也不是以國民黨的立場出發,我們以為眷村子弟就是百分之百挺國民黨,挺蔣公,其實也未必;或許龔老師設定說書的角度就是一位眷村子弟,弱勢族群的軍二代(因為隨時要反攻大陸,所以不能買房,買地)自處,跟中華民國國民、國民黨員,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實在台灣每個人的立場也不同,有的人認同國民黨,有的人認同民進黨,有的人認同中華民國,有的人認同台獨,龔老師給我們一個不同的視角,以一位無關政黨的眷村子弟自處,看待寶島中發生的一切事物,說著1949年台灣被國民黨接收,結束於1982年左右龔老師退伍進入工研院電子所,這30幾年在寶島的故事。
龔老師大概快60歲了,比我媽年輕一些,他們經歷了相同的歲月,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視角。如果您想看一位台灣出身眷村子弟(還是高知識分子唷)的視角,如果你是剛接觸這段台灣歲月的人,這本書會讓你大開眼界。因為就連我也看得興趣盎然。期待龔老師的下一本書,如果不是介紹寶島,或許也可以介紹對岸大陸,這樣也很好。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9上一頁 123456789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