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修訂版)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修訂版)

  • 定價:588
  • 優惠價:8751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是一部經典長銷、影響深遠的哲學思想史作品。初版於1972年,以后屢次修訂、充實。除了兩個挪威語版本(尼諾斯克語和博克馬爾語)、三個北歐其他語言的版本(瑞典語、丹麥語、冰島語)之外,還相繼被譯成德語、俄語、英語、烏茲別克語、漢語、塔吉克語、土耳其語、阿塞拜疆語、法語、阿拉伯語,最近還推出了波斯語和阿爾巴尼亞語的版本。作為教材和參考讀物,該書已得到數十年時間和近二十個語種的檢驗。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作者是當代北歐哲學家,在哲學史和哲學理論兩方面皆有深厚造詣,其運思以融會分析哲學傳統和大陸哲學傳統為特征。本書通過對諸多哲學傳統的比較來展現西方哲學的概貌,通過對哲學歷史的敘述來揭示哲學思維的特點,通過結合社會政治和科學人文的背景來勾畫各哲學流派的發展脈絡。全書圍繞哲學核心問題,不僅着眼於歷史語境,與過去的哲學家展開對話,而且將視線延至當下,與羅爾斯、羅蒂和哈貝馬斯等當代哲學家進行對話。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的中譯本(2004,2012)根據2001年勞特利奇出版社的英譯本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譯出,並根據作者建議,把2000年挪威語版所收原著的中譯附在各章末尾。2015年作者對原書有關章節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和補充,譯者也梳理了讀者對前兩版中譯本的反饋意見,對有關譯文作了仔細修訂,推出這版《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修訂版)》

奎納爾•希爾貝克,1937年出生,當代北歐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曾擔任著名哲學家赫爾伯特•馬爾庫塞的助教,現為挪威卑爾根大學榮休教授、挪威科學院院士、德國柏林大學和中國華東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從《虛無主義?》到《現代性的實踐學》,再到近期出版的《時代之思》、《多元現代性:一個斯堪的納維亞經驗的故事》等,希爾貝克已經用挪威語、德語、英語和法語出版了十幾部著作。

尼爾斯•吉列爾,1947年出生,挪威卑爾根大學榮休教授,著作有《巫師與人文主義者》等。

奎納爾•希爾貝克,1937年出生,當代北歐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曾擔任著名哲學家赫爾伯特•馬爾庫塞的助教,現為挪威卑爾根大學榮休教授、挪威科學院院士、德國柏林大學和中國華東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從《虛無主義?》到《現代性的實踐學》,再到近期出版的《時代之思》、《多元現代性:一個斯堪的納維亞經驗的故事》等,希爾貝克已經用挪威語、德語、英語和法語出版了十幾部著作。
 

目錄

導論1
第一章前蘇格拉底哲學,附帶瀏覽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國思想1
第一節古希臘城邦——共同體中的人1
第二節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國思想之一瞥22
第二章智者派和蘇格拉底35
第一節智者派35
第二節蘇格拉底44
第三章柏拉圖——理念論和理想國52
第一節知識和存在53
第二節柏拉圖的《理想國》和善63
第三節藝術的倫理責任70
第四章亞里士多德——自然秩序和作為「政治動物」的人79
第一節理念或實體80
第二節本體論和認識論82
第三節亞里士多德和生態學89
第四節知識和實踐91
第五節藝術——摹仿和凈化101
第五章后期古典時期109
第一節確保個體幸福109
第二節伊壁鳩魯主義——確保個人安康112
第三節斯多葛學派——確保個人幸福113
第四節新柏拉圖主義120
第五節懷疑論121
第六節古代的科學和其他學科127
第六章中世紀136
第一節基督教和哲學136
第二節教皇和國王——一國兩主139
第三節奧古斯丁: 信仰與理性142
第四節共相的問題,以及經院學派153
第五節托馬斯•阿奎那——調和與綜合157
第六節帕多瓦的馬西略和奧卡姆的威廉——從綜合到懷疑論174
第七節馬丁•路德——意志主義和唯名論: 惟有信仰177
第八節大學傳統180
第九節阿拉伯哲學和科學185
第七章自然科學的興起192
第一節方法之爭192
第二節天文學——哥白尼和開普勒199
第三節物理學——伽利略和牛頓203
第四節生物科學213
第五節作為主體的人215
第八章文藝復興與現實政治——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223
第一節馬基雅弗利——作為權術的政治223
第二節基於契約的政治和基於自然法的政治——阿爾特胡修斯和格勞修斯228
第三節霍布斯——個人和自保230
第九章懷疑和信念——處於中心的人248
第一節笛卡兒——有條理的懷疑和對理性的信賴248
第二節帕斯卡爾——人心的理性256
第三節維科——作為一個模式的歷史256
第十章作為一個體系的唯理論268
第一節斯賓諾莎——神即自然268
第二節萊布尼茲——單子和先定的和諧276
第十一章洛克——啟蒙和平等281
第一節認識論和知識批判281
第二節政治理論——個人及其權利289
第十二章經驗主義與知識批判303
第一節貝克萊——對經驗主義的內部批判303
第二節休謨——作為批判主義的經驗主義309
第十三章啟蒙運動、自由主義和功利主義329
第一節啟蒙運動——理性和進步329
第二節對啟蒙運動的逆反340
第三節經濟自由主義351
第四節功利主義——功利計算和法律改革355
第五節社會自由主義,以及作為合理性的一個條件的自由359
第六節政治自由主義367
第十四章康德——哲學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380
第一節先驗哲學——認識論380
第二節先驗哲學——道德理論389
第三節政治理論395
第四節判斷力——目的論和美學400
第十五章人文學科的興起408
第一節背景408
第二節赫爾德和歷史主義409
第三節施萊爾馬赫和詮釋學413
第四節歷史學派——馮•薩維尼和馮•蘭克414
第五節德羅伊森和狄爾泰——人文學科的獨特性416
第六節歷史學派的解體421
第十六章黑格爾——歷史和辯證法425
第一節反思,辯證法和經驗425
第二節主人與奴隸——為了承認和社會認同而進行的斗爭432
第三節作為理性的傳統——普遍和特殊之間的張力434
第四節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437
第五節評論和回應——對黑格爾的種種責難439
第十七章馬克思——生產力和階級斗爭446
第一節辯證法和異化447
第二節歷史唯物主義451
第三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456
第四節剩余價值和剝削457
第五節評論和回應——對馬克思的種種責難459
第六節恩格斯——從馬克思主義視角考察家庭463
第十八章克爾愷郭爾——生存和反諷469
第一節直接交往和生存交往470
第二節生命道路的三個階段472
第三節主觀性即真理478
第四節民主政治是蠱惑民心479
第十九章關於我們對人的看法的爭論483
第一節達爾文——遺產和自然選擇484
第二節尼采——上帝之死490
第三節弗洛伊德和無意識502
第二十章社會主義和法西斯主義525
第一節共產主義——列寧: 政黨和國家525
第二節社會民主主義——社會福利和議會主義531
第三節法西斯主義——民族主義和秩序532
第四節現代國家的意義——弗朗西斯•福山539
第五節政治化的宗教——作為傳統和現代性之奇異結合的伊斯蘭教541
第二十一章社會科學的興起547
第一節背景547
第二節奧古斯特•孔德——社會學的「大祭司」547
第三節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550
第四節費迪南•滕尼斯——共同體和社會551
第五節格奧爾格•西美爾——社會組織554
第六節愛彌爾•塗爾干——社會和社會凝聚力556
第七節馬克斯•韋伯——合理性和「英雄式的悲觀主義」559
第八節塔爾科特•帕森斯——行動和功能569
第二十二章自然科學的新進展577
第一節愛因斯坦和現代物理學577
第二節科學分叉和技術發展——科學的應用和跨學科的進路582
第二十三章當代哲學概觀593
第一節實用主義——最好在共同體內部尋求知識593
第二節邏輯實證主義——邏輯與經驗主義595
第三節卡爾•波普爾和「批判理性主義」601
第四節托馬斯•庫恩——科學中的范式轉換607
第五節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作為實踐的分析哲學609
第六節日常語言哲學和言語行為理論——奧斯丁和塞爾614
第七節現象學和存在主義——胡塞爾和薩特616
第八節認同和承認——西蒙•德•波伏娃與女性主義哲學624
第二十四章現代性和危機634
第一節現代性之批判634
第二節馬丁•海德格爾——經由詩藝636
第三節漢娜•阿倫特——積極生活(Vita Activa)639
第四節加達默爾——詮釋學傳統644
第五節德里達、福柯和羅蒂——解構和批判648
第六節於爾根•哈貝馬斯——經由論辯652
修訂版譯者后記660
 

為什麼要研究哲學?一個簡單的回答是:我們之所以研究哲學,是因為在我們隨身攜帶的精神行裝中,就已經包括了哲學——不管我們是不是已經知道了這一點——所以,我們最好還是對它多一些了解!

為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悖論作為例子。有些人相信他們不應該奪取人類性命。但同時他們又相信他們應當保衛他們的國家。那麼當戰爭爆發時,他們該做什麼呢?如果參軍,他們將與「不得殺害他人」的規則發生沖突。這個悖論有沒有一個解答?比方說,是不是其中一個規則比另一個規則更基本——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為什麼?這些人還必須問,特定情境下的軍事行動在多大程度上將拯救生命;他們必須對自己的各種規則作徹底檢驗。對這些問題,我們追究得越深入,我們的工作就越富有哲學意味。

以這種問題和回答的形式出現的種種哲學預設,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它們的存在。領悟這些預設,借助於這些預設而進行思維,這不僅涉及某種個人性質的東西(我們設法使自己變得更好),而且涉及某種普遍的東西——我們是在盡可能尋求一些稱得上真理的洞見。如果我們這樣行事,我們就是以哲學的方式行事了。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從別人已經想過的東西、已經做過的事情那里獲得教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研習哲學」的緣故。

我們還可以問:哲學可以教給我們什麼?今天,凡我們能認識的東西,難道不都是由科學教給我們的嗎?即使科學無法為規范和價值提供理由,我們也可以通過訴諸法律來解決這些規范性問題。比方說,我們的社會已經取締了種族歧視——這樣的話,還有什麼留給哲學來做呢?
但假如有一個社會還把種族歧視當作合法的事情,假如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我們是不是還必須尊重這樣的歧視呢?如果我們不願意這樣做,我們或許可以訴諸禁止種族歧視的國際人權決議。但我們如何來說服那些拒絕人權決議的人呢?我們或許還可以在尋求辯護的道路上再往前走一步:我們可以訴諸宗教信念,或者一些我們認為不言自明的基本的正義原則。但我們如何才能說服那些具有不同宗教信念的人,或那些把其他原則當作不言自明的人呢?

為尋找一個可能的答案,我們可以先做以下的反思。知道什麼和相信自己知道什麼,這兩者是不同的;它們之間的區別,相當於這樣兩種情況的區別:一是擁有充足的理由去主張某事是真的、對的,一是並沒有這樣的理由來做這樣的主張。

這樣,在多大程度上我們可以知道某些規范是具有普遍約束力這個問題,就成了我們是否擁有充分理由來主張這些規范之普遍性的問題。但這樣一些理由並不是單屬個人的:一個理由假如是有效的,那就是對每個人都有效的,而且不管它是由誰來表述的,都具有同等的效力。一個使我們有權利聲稱擁有知識的理由,因而就是一個在批判性檢驗和相反論據面前站得穩的理由。只有那些經受住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的自由而公開檢驗的主張,才稱得上是有效的主張。「一個合理的主張會是什麼」,有關這個問題的一個看法,我們由此可以得到一點了解了;在這個看法中,就可能包括着一些哲學的(倫理的)問題。

人們通常把「是什麼」的問題和「應當如何」的問題區別開來,並且說科學是對「是什麼」的描述和說明,但它無法解釋為什麼「應當如此」。這個區別聽起來好像滿有道理:科學(比方說)可以描述我們是如何學習的,但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應當學習。

也就是說,科學可以向我們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要達到一個特定目標(比方說,以盡可能好的成績通過考試),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一些東西。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麼如果想要得到某份工作,我們就應當參加那場考試。但是,這些「應當」的問題包含着一些相對的目標,這些目標對於其他目標來說是手段;而我們為什麼應該選擇這個手段——目標系列中的那個最終目標,卻無法由科學來提供答案。

但是,通過澄清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也就是說,通過說明推動我們的動機是什麼、我們的行動的后果是什麼、存在着哪些可以選擇的方案,科學仍然可以對我們的態度和行動產生重要影響。而且,科學可以搞清楚,人們通過他們的言行表明他們相信什麼是對的、好的,因而揭示規范在社會中是怎樣發生作用的。但從所有這些有關規范的事實,並不能推出結論說某些規范就是具有普遍的約束力的。

因此,當(比方說)人類學家在描述一個社會中的規范的時候,他們的意思是這些規范在這個社會中是「有約束力」的。但這並不是說這些規范對於我們是有約束力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同的社會中;這也不是說,這些規范就因為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人們相信是有約束力的而真的就是有正當理由的(比方說,用人作為求雨的祭品)。舉個例子說,有一個社會實行將生理或心理不健全的嬰兒遺棄的做法,我們可以對這個社會的規范作出理解,但不認可這些規范是正當有效的。承認某些規范在發生作用,就好像它們具有約束力一樣,與認可這些規范是普遍有效的,不是同一回事。

我們將不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討論,否則我們就是在導論中寫整部教科書了。我們只希望表明這樣一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規范性問題,可以把我們引向各個不同學科部門,也可以把我們引向哲學。這樣做的目的,是表明從事哲學的研習是有意義的。

關於科學和哲學的關系這個復雜的問題,我們想補充一個簡短的評論:科學的成果,是由構成有關科學項目之基礎的種種概念預設和方法論預設所共同決定的。為說明這一點的實際意義,我們可以來看一個具體問題,比方說建造一個水電站;這個問題既可以從經濟的角度來分析,也可以從生態的角度來分析;既可以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也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或者,也可以從不同的群體的角度來分析。

這些不同的角度照亮了所研究問題的不同方面,就此而言,單單一個角度是無法告訴我們有關那個問題的全部真相的。要理解「實際情況究竟如何」,不管是建造一個水電站,還是對學校系統作集中管理,我們都必須熟悉有關問題的不同角度。如果我們把這種對不同角度的分析稱作一種哲學反思,我們就可以說,當我們面對不同學科提出的問題的時候,這樣的哲學反思是恰當的——在一個因為專業化而原子化的文明中,它有助於我們維持某種總體視野。

上面我們設法表明哲學問題是如何產生的。當我們在這個導論中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是受了我們自己對哲學中心問題之特點的理解的引導。其他作者可能會強調其他一些問題、其他一些思維方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本書的框架就是由我們前面所指出的東西所構成的:本書是一本強調自然權利的問題、強調科學和科學合理性的擴展的歐洲哲學史概論。這張地毯上有許多絲線,但這兩條是迄今為止最長、最重要的。

與其他哲學史介紹相比,我們設法避免一些眾所周知的陷阱。一部哲學史著作總是帶着作者的學術視角、背景知識、研究領域和文化取向的印跡。因此,每一種歷史敘述都代表了先前思想的一個視角。

不可避免地,人們會強調歷史的多樣性當中自己覺得相關的、重要的東西。沒有人有能力通過中立的眼鏡來閱讀馬基雅弗利、馬克思和海德格爾。作者如果認為自己能夠從一種永恆的視角出發或者從上帝的眼光出發寫一部哲學史或任何其他歷史敘述,那是一種幻想。這是哲學史家的命運,不管他們願意還是不願意。歷史學家不是吹牛大王,不可能把自己拉出自己的學術和文化環境之外。

以往的哲學家們也聲稱自己說出了真理。他們不僅對他們自己的時代、也對我們的時代提出了挑戰。要重視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我們就必須對他們所說的東西采取一個立場。這樣做的前提,是我們有能力建立一種使我們有可能把自己的觀點與他們的觀點相對質的對話。一種從事哲學思考的哲學史之所以不同於一種對過去思想的二手重構,其緣由就在這里。

在建立與過去哲學家對話的同時,我們還設法在他們自己預設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理解。對於所說出的那些話,我們既希望去傾聽,也希望去回應。

但在有些領域中,本書區別於現行的一些哲學通史。人們通常都承認,現代開端之際的科學革命對通行的世界觀形成了挑戰,提出了新的認識論問題和倫理學問題。因此在所有哲學通史書中我們都看到對哥白尼、開普勒和牛頓的討論。我們同意這種觀點。但我們也認為,人文科學的興起和社會科學當中的革命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傳統教科書一般僅限於討論古典自然科學對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人類觀的影響,本書則再往前走一步。與達爾文、弗洛伊德、塗爾干和韋伯的名字相聯系的那些科學,都提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哲學挑戰。因此,在本書中,讀者將發現我們對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心理分析作了相當詳細的討論。
對一個哲學文本,你是可以用不同方式來閱讀的。在閱讀本書之前,記住這一點是很有幫助的,不管你決定是從一開始就閱讀哲學文本,還是等讀完了本書再讀哲學文本。這些方式包括:

1.首先,設法理解所說的內容。這里有必要強調原始文本的重要性。但為了把握哲學問題,閱讀教科書的評論常常會有所幫助。在閱讀原始文本時,重要的是要把任何原始文本都看作是它所從屬的文本整體的一部分,並且從來自思想史的一個較廣視角出發來看待這個文本。

2.但是這個文本也來自一個社會,這個社會既對這個文本產生影響,或許也受到該文本的影響。因此在一個歷史語境中看待這個文本是有好處的。這也可以包括社會學分析和心理學分析。比方說,研究家庭背景、社會地位或政治利益可能如何下意識地影響了作者及其同時代人。

3.但是一份哲學文本的主要目的是表達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為真的某種東西。要把握住這些文本中的這個哲學核心,就必須追問在多大程度上事情確實就如它們所說的那樣。這要求與文本進行某種形式的對話:你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文本中的觀點和論據進行對質。在這種對話中,被承認有分量的,只是最好的論據。哲學家們不滿足於發現黑格爾說了什麼,也不滿足於設法發現黑格爾的思想是如何受到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的影響的;哲學家們還希望知道,他的思想是不是有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

哲學的主要任務是提問,這件事情必須靠我們自己來做,但別人可以在我們提問的過程中提供一些幫助。在一本書的末尾——甚至在一本書的開頭——找到那種「終極」回答,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正如老子曾經說過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詳細資料

  • ISBN:9787532770168
  • 規格:664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
  • 浪漫小說精選3本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