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

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本書特色

  1.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老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大眾文化,也讓人看見台灣最具地方傳統技能與職人精神的文化特色與深度。

  2.以年輕的中生世代視角,拜訪台灣各地老職人及其生命故事,以精湛的攝影視覺,尤其以工序流程方式,呈現老行業空間與老職人工作情形,藉文字與畫面展現一生懸命的老絕活之現場氣氛。

  3.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風景,今已包括一地區的老行業,以及傳統職人魂一生無悔的堅持精神。傳承對老職人而言是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地方深度旅遊除了新奇視野,若能遇見並體驗傳統的百藝與技能絕活或美食,更是值得回味的旅程。

真摯推薦

  王浩一∕公視「浩克慢遊」節目主持人、府城行家

  終於得見這本書出版,心頭滿是激動,一張張老職人照片躍然紙上,彷彿看見了時代的精神,生命的光影----------鄭宇庭∕新手書店主人、友善書業理事主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
 
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目錄

[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    鄭宇庭
[自序一] 台灣街頭巷尾的鍊金術師   莊文松
[自序二] 期待未來的老時代   林珊
[自序三] 回到本質──堅持及傳承   黃名毅
[導言 ]職人哪裡來,何處去?   莊文松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文∕莊文松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文∕莊文松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鈑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文∕莊文松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文∕莊文松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文∕莊文松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文∕莊文松
不只是賣冰──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文∕林珊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文∕林珊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文∕林珊
方與圓──正莊麻糬……文∕莊文松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文∕莊文松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文∕莊文松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文∕莊文松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文∕莊文松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文∕莊文松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文∕莊文松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文∕林珊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文∕莊文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宜蘭三合成新藝館)……文∕莊文松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文∕莊文松

參考資料
 

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


  終於得見這本書出版,心頭滿是激動,一張張老職人照片躍然紙上,彷彿看見了時代的精神,生命的光影。

  或許是因為台灣正面臨經濟轉型,某些反璞歸真的創業性格,重新又開始在人民意志裡流轉著,近幾年經常在報章媒體上看著所謂各行各業的﹁職人﹂或﹁職人精神﹂,我們必須真正理解,此一詞語,究竟是一個外來語,講述的是透過自己熟練的技術與雙手,打造作品/產品/商品的行當。

  於是我們應該這麼說:當個職人,堅持與努力,非常重要。

  這本書裡,真金不怕火煉,至今仍在桃園八德,大隱隱於市的徐聰明板金師傅就是一個好例子。他自述跟從日本人的職人精神當一名學徒,師傅白天就要求學徒整理好晚上使用的實習工具,晚上才開始真正的教學,他也苦口婆心的勸說:活化老產業,一定要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如此真實懇切的說話樣貌,就這麼輕描淡寫又鏗鏘有力的帶出他的擔憂。

  我們也必須理解:當個職人,變通與延續,非常重要。

  台中的陳彫刻處由第二代接手,他們告訴自己不勉強要學會,但要學習並且接受生活型態的改變,陳文才師傅改以享受的方式雕刻木工,特殊匾額製作、廢棄匾額改造家具,每一次的接案都是一次挑戰,在變化多端的雕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緩步生活。台南的華谷理容院更是一個轉型成功的好例子,是第一個將理容院打造成休息空間,可提供旅人一處歇息之處,重點是把老派紳士的浪漫精神,灌注於行業之中。

  一定強調的是,當個職人,手藝與巧手功夫,非常重要。

  北港朝天宮旁,五代傳承的森興燈籠店由林聰賢師傅繼承後,開始承接大量的業務,完全沒有基礎,也不具備繪畫能力的他,將精神完全投入創作,一路摸索、跌撞,好不容易闖出成績,今日朝天宮內的紙燈籠與布燈籠,都出自林聰賢手筆。

  所以我們該如何認識這本書呢? 建議是帶上這本書,走去親自跟職人們打招呼,坐下來想想,一樣是雙手雙腳去工作充實自我,職人們用心靈與精神在物件背後犧牲奉獻,才成就民間文化的多元樣貌,也同步展現了台灣人民的生活風格。
 
新手書店主人、友善書業理事主席
鄭宇庭

自序一

台灣街頭巷尾的鍊金術師   莊文松

 
  台灣與其他國家相較,儘管土地不大,肥沃的土壤卻孕育諸多形色的職人與行業,如斯精采;他們傳承著上一代或更久遠的記憶與技藝,發展出各自的人生史詩,篇篇令人撼動。

  說起老職人和行業,交通不便的昔時,常看見到府收購雞毛、兔毛等五花八門的商人,以及小販滿載日用雜貨的拼裝車,還有用武車載著鮮魚四處兜售的魚販等。而如果另說起職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當然是那個賣豆腐的人。他住在隔壁城鄉,每天早上天未全亮,不管晴雨的清晨時分,他的聲音便清亮拉長的響在屋外:賣豆腐喔……。時至今日,我還沒吃過比他手做更可口的豆腐,綿密而嫩滑。許多年後,讀到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這本書,雖然內容講的是拍電影的專業,但如果套在童年那個賣豆腐的人身上,也說得過去;不同的是,他是一個做豆腐也賣豆腐的人。

  當然王樂仔仙,也是一個賣膏藥的有趣老行業。他們像流浪的藝人,常在村子廟口擺攤耍雜技、賣膏藥。當然,在資訊不發達、教育不普及的年代,這種行業售出的藥品實在讓人堪憂,但他們流利便給的三寸不爛之舌,卻著實令人佩服。還有一項令人難忘的行業,就是幫母豬配種的「牽豬哥」。從前隔壁同學家養的母豬,為了生養基因好的小豬,會請一位駕駛拼裝車,載著一頭渾身滿布豬屎味公豬的人,來幫母豬配種。牽豬哥的人,穿雨鞋、持藤條的形象鮮明,我們總看著他在豬舍外的空地驅趕著公豬。時移事往,現在養豬業的技術精進,牽豬哥的職業早已跟隨農村時代的沒落,被埋在時代的洪流裡了。

  《男的民俗學》書中談到:「我深受他們的勞動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市井工匠所承繼的傳統文化吸引。……,以及庶民各式日常工具的精細功能和獨特創意中所蘊藏的職人風骨及高超手藝,都可以見到深植於風土民情的共通文化穿流期間。」這些語言談的就是市井風情。

  文明發展的長河何其悠遠,我們何其有幸,能夠留守住這些前人的遺物並享受。從食衣住行等日常器具與食物裡,在在承襲著老祖宗的智慧與巧思,而且其創造歷程總帶著歲月的氣味,我們在咀嚼、品味、摩娑後,總識得出歷史沉澱的濃厚色澤。像被蒙塵的寶物,它們一經勘掘,再也無法阻擋身上散發的光。

  此回走訪十數職人、行業,除了令人訝然,他們大多隱身在街頭巷尾內與偏遠的他鄉僻壤外,更讓人驚艷的是,原來台灣還有如此多元而豐富的老行業存在著。此行,我看見:鶯歌的老師傅仍耐著高溫,從早到晚守著鍋灶,堅持以手工產製豆皮;在三重的巷衖內,還有中生代師傅固守著已逝師傅教授的、曾經代表一個時代的絢燦及都會繁榮標誌的霓虹燈管;將工作室搭築在嘉義溪口鄉鄉野間的布袋戲佈景彩繪師傅,在繽紛的油彩背後,原來他曾經走過那麼艱辛的長路;如果不是因為要尋找鼓而踏上彰化線西鄉,大概永遠不瞭解製造一面鼓,製鼓師傅原來必須耗費那麼大的工夫;居住桃園八德市的板金師傅,從戰後初期在台北城開始他的汽車板金生涯,直到今日,他仍精神奕奕地傳承著板金拿手絕活……。

  他們付諸青春奉獻給鍾愛的職業,精益求精,再多的苦都吞入腹肚,用淚與汗博取今日的成就。他們沉默地堅守崗位,每個老職人與行業不言自明,他們用精湛手藝教會我們,要懂得珍惜與保護猶如風中之燭的手工傳統價值。

  在此,感謝熱情援引職人與行業的朋友們,讓我得以更深入認識我們生長的土地,驚喜民間生命力如此生猛沛然。更感謝這些老行業職人,守護延續台灣的傳統歷史。他們是鍊金術師,他們更像是預言師,預言著未來的我們將回歸簡樸的生活。

自序二

期待未來的老時代   林珊


  我是一個怕「老」的人。

  從詞說起,大概是「老」鼠、「老」虎、「老」師、「老」闆,到小「老」百姓……等此類開頭事物。這些詞雖沒有緊密的共同意義,且也非同類詞語,或許是中文語彙喜歡給任何事物稱「老」,顯得親切還減少距離感吧。

  若要說最怕的「老」,還是「老」人了。怕老人不代表不尊敬老人、討厭老人,有時太過尊敬,以致無法好好相處和對話。我的老人緣一向都非常不好,生命中缺少與老人的互動,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段俗諺之於我的人生,像是遙不可及的空話,未曾感受過這如有一寶的經驗。

  喜歡新的事物、新的科技、新的任何一切,而「老」這個字在「新」面前馬上就狼狽不堪。這幾年世界變化太快了,大三在烏鎮西柵景區橋上,看到年邁的婆婆坐在小橋邊,流水在陽光下閃爍,拐杖斜倚在橋邊,婆婆低著頭滑著智慧型手機時,整個世界彷彿永生的場景。那天之後,每每注意到老人滑手機的畫面,新老之爭便浮上內心,到底什麼算老? 什麼算新? 尤其在媽媽的手機裡發現最新款、最潮的APP,自己卻因為過忙連下載都還沒有之時。

  時代隨時都會把你拋在後頭。

  那天看早場電影@上海國泰大戲院,二十世紀初風華絕代的電影院。約七點左右電影開播,整場只有我們是低於二十五歲以下的「新人」,其他人則目測五十左右。朋友說上海有政策,老人家看晨間電影免費或較便宜,住附近的老上海早起看場電影再回家,平常可能我們才剛醒。世界就這樣被一分為二:老人的世界∕新人的世界。

  十年過後,現在有什麼產業會變成「老行業」呢? 有句老笑話「世界上折舊率最高的新娘,隔天就變老婆了。」產業的變遷就像新娘變成老婆的時間,如此短暫。滿是老人的郵局可能有天就在你我住家間消失,而轉型的老行業就像那天在橋邊滑手機的婆婆,與時代共進退。採訪書內文章的時候正值大學期間,如今也已二十五歲半衰初老期,當嫌棄自己聽不了新歌,將把自己推入歷史時,有位九十歲的月光仙子正用行動對我說:「孩子你還年輕,我才剛開始經營instagram 而已。」有些東西會逝去,有些東西會留下。我們處的時代,對我來說是最親切的時代,新老在此交匯。千年後博物館展出一台台iPhone,我想我會愛上那未來的時代。
 
自序三

回到本質──堅持及傳承   黃名毅


  歷經人生低谷,返鄉歸零開始,農村變成我的世界,曾看不起農民的我,沒想到自己也變成農村的一份子,與家人相處的幾年,讓我個性也逐漸沉澱,放下成見,這幾年腳踏實地的與人接觸與體驗,了解身邊每個人對生活的堅持、付出,著實讓我感動,為了讓更多人能看見台灣農村的活力及不同的美,我持續幾年紀錄並收集讓我感動的人、事、物,分享給大家。

  經過這些年拍攝人物及產業紀錄的經驗,傳統技藝產業及師傅們專注的神采,一直是我拍攝題材的主軸及關注的焦點,時代演進、科技進步,這些擁有數十年資歷的老師傅,卻仍始終堅持初心。也希望透過我的視角及鏡頭,分享如此美好的台灣精神之傳承;更企盼透過攝影紀錄,能將畫面永流傳,隨著時光的流轉,淬鍊成經典。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438617
  • 叢書系列:圖解台灣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3/09
劇透警告
以前是個宅宅,
基本上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即將和N出遊,
卻發現對台灣不是很了解,
書到用時方恨少,
趕快去圖書館借幾本書來惡補一下台灣的民俗、文化、歷史等。

她原本上個月就要飛來找我,
我說十二月沒這麼多時間陪她,
一月有十天可以伴她走走。
她真的訂了機票。
我說去屏東好嗎?
朋友在那開民宿,
我想待在屏東放空。
而她想去多一點的地方,
只好取消了又再訂其他旅館。
慚愧的是旅遊行程大都是她排的,
台北、高雄、台南、南投、基隆,
她都想去,
當然因時間的關係割捨了不少地方。

十天很短,
走著走著就過了。
十天很長,
要多準備一些有趣的故事分享給她。

隨著時代演變,
有些行業逐漸走向黃昏,
工時長,
又辛苦,
沒人願意當學徒。
如果老闆未來過世,
此門絕技可能就此失傳。
而有些夕陽產業還在力求轉型。

我喜歡吃豆皮,
原來透明如薄翼的手工豆皮製作耗時甚久,
對體力是一大考驗。

身為吃貨的我讀到台式貝果鹹光餅,
頓時垂涎三尺。
木頭印模、紅印章,
將看似不起眼的餅賦予新的亮光。
一口咬下,
點滴滋味在心頭。
吃一口,少一口,
華僑一吃,
淚眼汪汪。

製鼓達人做的鼓,
連我家鄉澎湖天后宮也使用他做的鼓。
二十道工序才成就一個鼓,
費時費力又費心。

佛教鼓聲較祥和,
道教鼓聲激昂如戰鼓。

早期買Toyota會送雞毛撢子,
古禮十二項嫁妝也有雞毛撢子。
早期客家人的閹雞雞毛最漂亮。

蜜豆冰,
老中青三代吃的不是冰,
是回憶和鄉愁。
老闆娘也不知道為何冰要加香蕉油,
從小阿公就這樣做。

百年傳承的漢餅,
隨著時代洪流而改變新風貌,
希望能吸引更多客戶。
中式糕餅相較西式變化較少,
轉型是唯一的出路。
推出創新口味的夏威夷豆豆塔,
以北海道鮮乳和小山園抹茶粉融合的抹茶生乳捲。
一杯茶、一塊餅,
吃得出師傅的用心。

雷公炮炙論等醫書是學習中藥材的人的必備聖經。
臺灣長期漠視中藥行,
先祖父、先父經營的瑞成中藥行也結束營業,
我這代無人繼承。
我有點後悔沒花點時間,
聽著他們說著從前的故事。
我偶爾會開玩笑說曾吃了不少苦,
畢竟我是喝中藥長大的。

看著書中照片,
先祖父就是這樣包装藥帖的。

民國八十二年後,
政府未曾再發中藥行業者執照,
全台一萬多家中藥行面臨人才斷層。

家將是一門高深民俗學問。
一般家將衣服是特製,
脫下後不洗,
以米酒含嘴噴一噴,
晾乾,
收起。
以樟腦丸伴著儲藏。

書中介紹二十個凋零或面臨轉型的老行業與職人魂的故事,
一個下午,
走過許多人的歲月,
收穫不少新奇知識。
原來我們生活周遭還有這麼多厲害的長輩。
有著耐煩的毅力,
守護著一方天地,
默默工作著,
未到生命盡頭不罷休。

書讀到此時,
她梢了訊息:
要不要帶伴手禮給你?

我回:
帶上妳的笑容。

猜你喜歡:
1.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 貓頭鷹
2.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人客來坐版】.
3.老臺灣新人類:他們的故事我們的生活. 五南
4.禁斷惑星:從肉蒲團、漫畫大王、完全自殺手冊到愛雲芬芝……禁忌的舊時代娛樂讀本. 木馬文化
5.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 聯經出版公司
6.臺灣廟會慶典老照片. 博揚
7.文協一百點:臺灣真有力地景指南. 蔚藍文化
8.跟著廟口說書人看廟趣:聽!郭喜斌戲說彩繪╳剪黏╳交趾╳木雕╳石雕經典裝飾故事. 晨星
9.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貓頭鷹
10.台灣門神圖錄(專業典藏版). 貓頭鷹
11.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聯經出版公司
12.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馬可孛羅
13.老屋顏與鐵窗花:被遺忘的「台灣元素」——承載台灣傳統文化、世代歷史、民居生活的人情風景. 馬可孛羅
14.再訪老屋顏:前進離島、探訪職人,深度挖掘老台灣的生活印記與風華保存. 馬可孛羅
15.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鑑. 貓頭鷹
16.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遠流
17.重返花磚時光:搶救修復全台老花磚、復刻當代新花磚,保存百年民居日常的生活足跡,再續台灣花磚之美. 境好出版
18.臺灣日式建築紀行. 時報出版
19.圖解台灣民居. 楓書坊
20.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貓頭鷹
21.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貓頭鷹
22.圖解台灣神明圖鑑:第一本360度環繞特寫視野賞析、解說台灣神明像之圖鑑書.晨星
23.台灣早餐地圖. 聯經出版公司
24.茶味裡的隱知識:風味裡隱含的物質之謎與台灣茶故事,我的10年學茶筆記. 幸福文化
25.台茶好滋味:尋找台灣茶在地的感動. 四塊玉文創
26.【認識台灣茶套書】 (二冊):《台灣茶第一堂課》、《烏龍茶的世界》. 如果出版社
27.台灣地名事典【精裝典藏版】. 遠足文化
28.一本就懂台灣史【修訂新版】. 好讀
29.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尋訪33條秘境古道,了解你不知道的台灣歷史故事(北台灣篇). 時報出版
30.手繪圖解.台灣史:寶島古今全知道!在地人不可不知、外國人值得一讀,閱讀百則關鍵大事,快速掌握台灣歷史來龍去脈,原來台灣是這麼回事!西北國際
31.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 一葦文思
32.圖解台灣問俗小百科:100個日常民俗生活的問答題. 晨星
33.圖解台灣民俗【新版】.好讀
34.一起走過。 消失與重生: 感動台灣24個舊日美好, 記錄我們微小的偉大? 時周文化
35.圖解台灣廟宇戲文圖鑑:聽!郭老師廟口說演義. 晨星
36.台湾日記 Taiwan Diary: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全世界臺灣的美!時報出版
37.台灣部落深度旅遊:北部篇. 玉山社
38.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 遠足文化

跟外國人介紹台灣:
1.GOOD EYE 台灣挑剔指南:第一本讓世界認識台灣的中英文風格旅遊書(中英雙語).時報出版
2.用英語散步台灣. 上澤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用英語說臺灣文化:浮光掠影話臺灣. 瑞蘭國際
4.跟著小吃用英語晒台灣. 倍斯特
5.用英文介紹台灣:實用觀光導遊英語. 寂天
6.輕鬆用英語介紹台灣. 雅典文化
7.說英語Fun遊台灣. 寂天
8.如何用英文解釋中華文化:名勝古蹟×飲食文化×節日習俗×歷史脈絡. 崧燁文化
9. 用英文遊台灣. 聯經出版公司
10.用英文說台灣. 聯經出版公司
11.帶老外逛台灣. 玉山社
12.中西節慶文化英語. 寂天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