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加碼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 【2月讀書日】艾爾文:我為自己找到力量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來指引道路

    文/艾爾文2016年02月27日

    2016年2月.讀書日召集人艾爾文交通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上市公司電子工程師;現為自主投資人、富朋友理財筆記站長;著有《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下班後賺更多》《從零開始穩穩賺》等書。從16歲開始閱讀理財書籍,累積近20年的理財經驗,29歲即離開職場專心投資,成功實現「不上班,也有錢」 more
  • 善用習慣的力量,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

    文/莽斯特2012年10月02日

    有個懶惰邋遢的人,因為收到朋友送的花瓶,而啟動生活一連串的改變:剛開始,只是為少了點什麼的花瓶插上一朵美麗的花,卻發現花與髒亂的桌子不相襯,於是動手清理桌面,然後因為整體環境與清理過的桌子不搭調,便又動手清掃整個居家環境,懶人受到環境的鼓舞,從維持環境的用心細心,拓展到生活其他 more
 

內容簡介

  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讓你不再好習慣學不會、壞習慣改不掉
  《紐約時報》排行榜、amazon書店暢銷書

  本書2012年初一出版,就引起歐美主流媒體爭相推薦,暴紅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二名,並且熱賣至今,高踞排行榜不墜。作者也親自拍了精采的宣傳影片,解說如何有效地診斷並改變習慣、進而改造生活與事業。

  一流企業(寶僑、微軟、Google等)與世界級大學(哈佛、耶魯、劍橋、MIT等)都在研究的最熱門學問——「習慣的力量」

  不論你想聰明理財、規律運動、成功減重、養育小孩、增加工作效率、革新企業組織都能利用「習慣的力量」達到目的

  一名年輕女子走進實驗室,過去兩年她整個人改頭換面,不但不再抽菸,開始跑馬拉松,工作也一帆風順。神經學家發現,她的腦部活動模式已經完全改變。

  寶僑公司的行銷人員觀察家庭主婦鋪床的過程,他們想知道新產品該如何廣告才能打動人心,之後發現一個細微到幾乎無法察覺的行為模式,於是稍稍改變一下廣告內容,最終一年賺了十億美元。

  ◎寫「飲食日記」可以減肥?
  ◎失去記憶的人畫不出住家位置圖,卻能順利走回家?
  ◎工廠注重安全措施,結果增加營收與獲利,股價大漲?
  ◎星巴克如何讓一個EQ有障礙的人成為明星級店長?

  其實,它們都是透過改變日常「習慣」而達到的。
  原來,人每天的活動中,逾40%是習慣,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

  譬如:我們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出門前會跟家人說的話、走哪一條路到辦公室、上班時組織思緒或安排作業程序、上餐館會點什麼菜、多久運動一次等等,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很少不是因為習慣。

  習慣的定義為: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一開始,我們會動腦決定自己該吃多少,在辦公室該專心做什麼,該多久去小酌一次,或什麼時候該去慢跑。不過一陣子之後,我們不再深思,也不再選擇,一切變成自動自發。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習慣成形後,人腦便停止全心全意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是意識到其他新習慣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啟動上路。

  幸好,習慣強而有力,卻也脆弱易摧;習慣會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出現,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常未經同意便自行探出頭來,卻也能被拆卸重新組裝。本書作者引用近二十年科學家與商業界的「習慣學」研究,包括數百篇學術研究、三百多位科學家與企業主管的訪談,以及數十家企業的實地研究結果,分成三部分來探討個人的習慣、成功企業或組織的習慣以及社會群體的習慣。他教我們:只要掌握「習慣迴路」,學習觀察生活周遭的提示訊號與獎酬,就能輕鬆拆解習慣的步驟,達成每一件你想做到的事。

  只要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就能讓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

  本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點在於每個人的習慣到底從何而來,深入探索習慣養成的神經學原理,新習慣如何養成,舊習慣又該如何戒掉。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成功企業與組織的好習慣,譬如一家面臨瓶頸的公司如何靠著一個核心習慣而成功轉型,變成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裡的第一優等生;也說明當組織慣例亂了調,會犯下怎樣要命的失誤。

  第三部分檢視社會的習慣,看一位精神領袖如何替人們建立新的習慣而成功改良社會觀念與風氣。最後還深入探究棘手的道德問題:英國一位殺人犯若能頭頭是道說服他人自己是因習慣而殺人,能否因此重獲自由?

作者簡介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紐約時報》得獎記者,二○○六年加入《紐約時報》,曾主筆或協助進行系列報導,包括檢視企業如何試圖占高齡美國人便宜的《黃金商機》(Golden Opportunities,2007)、研究金融危機前因後果的《罪惡的代價》(The Reckoning,2008),並以《毒水》(Toxic Waters,2009)探討美國水質污染惡化問題與執法者的回應。他近期特別追蹤研究蘋果公司。

  杜希格得過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全國新聞(National Journalism)、喬治.波爾卡(George Polk)、傑洛德.羅布(Gerald Loeb)等單位頒發的新聞獎項,並曾入圍普立茲獎二○○九年決選。他上過《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吉姆.萊勒新聞時間》(The NewsHour with Jim Lehrer)與《前線》(Frontline)等節目。

  杜希格為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成為記者前在私募股權業工作,並在舊金山當過一天驚險的腳踏車快遞員。杜希格先生會在幾分鐘內沾染上壞習慣,尤其是油炸食品。他和擔任海洋生物學家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兒子的習慣包括清晨五點醒來、晚餐時間亂扔食物,以及露出迷人的笑容。

譯者簡介

鍾玉玨

  台大外文系畢,夏威夷大學傳播系碩士,目前擔任國際新聞編譯。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心理、管理,譯有《無敵》、《失業並非壞事》、《活出歷史》、《我的一生:柯林頓傳》等書。

許恬寧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專職譯者,譯有《蘋果內幕:後賈伯斯時代,蘋果還能紅多久?》等書。目前正在努力運用本書方法,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讓習慣成為助力而非敵人。

 

目錄

序 習慣療法

第一部 個人的習慣

第一章
習慣迴路:習慣如何運作?

第二章
大腦的渴求:如何建立新習慣?

第三章
改變習慣的黃金律:為何轉變會發生?

第二部 成功組織的習慣

第四章
核心習慣:哪些習慣最重要?

第五章
星巴克與讓人成功的習慣:如何讓意志力自動運作?

第六章
危機就是轉機:領導人如何經由意外來打造習慣?

第七章
連鎖零售商搶先知道你要什麼:企業如何預測與操縱習慣?

第三部 社會的習慣

第八章
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社會運動如何發生?

第九章
自由意志的神經學:我們該為自己的習慣負責嗎?

附錄 習慣改造指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3736
  • 叢書系列:FROM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序 習慣療法

她是科學家最愛的研究對象。

根據莉莎.艾倫(Lisa Allen)的檔案資料:她現年三十四歲,十六歲開始抽菸喝酒,一輩子都在努力甩肉,和肥胖纏鬥。她曾借債度日,二十五、六歲時,討債公司對她窮追不捨,逼她還清積欠的一萬美元(約台幣三十萬)。履歷表上的工作經驗,最長的一次不超過一年。

今天她站在研究員面前,身形精瘦、充滿活力、有一雙跑步健將的腿。她本人比檔案照片年輕了十歲,體能好到可以輕易擊敗屋裡任何一個人。根據檔案裡的最新資料,莉莎已無任何負債,遠離菸酒,並在一家平面設計公司待了三十九個月。

「你戒菸多久了?」一位醫師問道,繼而要莉莎回答清單上的一系列問題。這也是莉莎每次到馬里蘭州貝塞斯達這間實驗室時必做的例行公事。

「快滿四年,」她說:「而且我瘦了二十七公斤,也從那時候開始跑馬拉松。」她還讀了研究所、買了房子。今昔對照,判若兩人。

在座的專家來自諸多領域,包括神經學、心理學、遺傳學、社會學等等。過去三年來,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助下,這些專家對莉莎以及其他二十多位曾染上不良習慣的受訪者,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與研究。不良習慣包括抽菸、長期暴飲暴食、酗酒、買個不停的購物慾等等。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都能在短時間之內改寫人生、爬出谷底。研究員忍不住好奇,亟欲找出原因。他們記錄受訪對象的重要生命跡象;在他們家裡安裝攝錄影機,監測每人每天的生活模式;分析某段DNA的序列;靠先進科技協助,深入受訪者腦袋,同步觀察他們腦袋的活動,分析他們在香菸、大餐的誘惑下,腦部裡血液與電脈衝的變化。研究員希望釐清習慣如何透過神經系統運作,以及用什麼方式可改掉積習。

「我知道你已重複十多次自己的故事,」一位醫師對著莉莎說:「但是其他同仁都是輾轉從別人口中聽到你的遭遇,所以你能不能再說一次自己戒菸的始末?」

「沒問題。」莉莎回道。「一切要從開羅說起。」那次埃及行完全是匆促衝動之舉。出發到埃及前幾個月,她丈夫下班回家,稱他愛上了另外一個女人,決定離開她。莉莎花了好一陣子才聽懂丈夫出軌有了小三、決定跟她離婚。她開始自怨自艾,繼而瘋狂地跟蹤他,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也對他的新女友窮追不捨,半夜打電話給她再突然掛斷,然後變本加厲,傍晚醉醺醺跑到小三家,猛敲對方的門,大喊要放火燒了她家。

「那是我的低潮期,」莉莎說:「我一直想參觀金字塔,加上信用卡尚未刷爆,所以……」

在開羅的第一天早上,莉莎被附近清真寺叫喚人們晨禱的廣播聲喚醒。旅館房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尚未適應時差的她掏出一根菸。

她神智恍惚,直到聞到塑膠的燒焦味,才知道手上點的不是菸而是一支筆。過去四個月,她每天以淚洗面、暴飲暴食、失眠、羞於見人、無能為力、消沉喪志、忿忿不平。她躺在床上,完全崩潰。「悲傷彷彿狂潮,將我淹沒。我要的每樣東西似乎全變了調,就連抽個菸都跟我作對。」

「於是我開始思考,想到前夫,想到回國後找工作何其困難,想到自己一定會不勝其煩地過日子,想到自己何以老是覺得病懨懨。我從床上爬起來,不慎打翻水壺,水壺掉在地上碎了一地,我開始嚎啕大哭,覺得自己被逼到絕境,覺得自己非做些改變不可,至少有件事應該還難不倒我。」

會員評鑑

4.5
25人評分
|
2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4/26
劇透警告

無論個人、組織或是社會的運行都脫離不了習慣機制的影響。這本書帶領我們一窺企業如 Target, Starbucks 及 Cinnabon 是如何利用潛意識的習慣打開行動的開關,得到理想的營收或是它們要的結果。書中提到意志力是一種肌肉,用得越多越累、剩下來的意志力更少。難怪有些成功人士的習慣是在一大早還沒有被會議、email 打擾時,就去執行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事,例如運動、冥想、培養新技能等。書中有提到另一個觀念是:「我們這輩子的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的總和:實用的習慣、情緒的習慣、理智的習慣」。最近在看的書都有類似的概念 – “intentionality” 如果我們所思所想、說出口的和行動的都是經由有意識的選擇(也就是改變舊習)進而養成這些我們想要培養的習慣,我們就可以走出對得起自己的命運。當然習慣的養成是說的比做的容易許多,而書裡也有介紹習慣的養成迴路是提示—慣性行為—獎勵,可想而知當中還要有強大的決心才行。本書有非常詳盡的參考資料,旁徵博引找了許多真實的案例,讓閱讀增添趣味。我想養成的四種習慣:閱讀、瑜珈、感激日記、冥想,前三項已有固定習慣,冥想是我一再挑戰一再失敗的,看了這本書後我想我會好好寫下來為什麼我想冥想、冥想預期給我的好處、增加提示與獎勵行為並執行。希望在 2020 年最後一個月能把冥想的習慣養起來。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3/02/10
劇透警告

由好多小故事(事件)穿插而構成本書大部分的內容.
讀起來卻意外地順暢, 毫無停滯晦澀感.
這應該要歸功於作者深厚的文筆功底, 以及翻譯者的能力 !

習慣改造指南(方法架構):
step1. 認出慣性行為

step2.做實驗找出獎勵:
做各種實驗, 以找出舊有慣行迴圈(提示->慣性行為->獎勵)中的獎勵項目是甚麼?

step3.篩選提示:
仔細找出舊有慣性迴圈中的提示項目是甚麼?

step4.訂定計畫:
制定出一套計畫, 能夠改變或替代舊有提示且不影響獎勵的行動計畫.
展開
user-img
Lv.3
4.5
|
2022/10/25

是一本好看的書,故事非常引人入勝,會一直想要看下去,舉的案例都能與生活結合,地鐵的火災、戒不掉的賭癮...看的時候會一直想到周遭發生的事物,很是發人省思。

最大的缺點是,可能書籍出版有點久的關係,紙質、印刷和排版看了眼睛有點痛,如果是電子書可能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0/05
劇透警告

如果要重塑一個習慣,你必須下定決心改變。
你必須有意識地不怕麻煩,找出驅使習慣的提示與獎勵,並找出替代方案。
你必須知道你有掌控的能力,而且自覺到使用那個能力。
本書的每章都從不同角度,闡釋為什麼事情真的可以控制。
展開
user-img
Lv.8
3.0
|
2021/03/15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B

要養成一個習慣不容易,需要方式建立,以及時間不斷的重複,然而要戒除一個不好的習慣『癮』,需要透過拔除提示,或是改變行為讓生理或心理上的滿足跟渴望以不一樣的行為取代,更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不同類型的癮存在著,反觀自己,自己對於喜愛的物品,在心深處會擔心有一天買不到,所以在擁有一個後,會一直想著要買第二或是第三個,自己從相當年輕的時後就有這樣的狀態,例如:一件毛衣不知不覺的會擁有各式的顏色,鞋櫃中同款的鞋子一定有好幾雙,這些習慣其實是母親習慣的縮小版。

自己其實會驚覺有這樣的情況,但是購買東西的過程的那種滿足甚至是舒壓的感覺,時常讓我自動忽視很多自己了解的理論跟道理。

最近,我刻意在心中的想望不停的出現時,我刻意的刪除提示來源,讓自己眼不見為淨,另外我試著改變行為,我透過讀書寫心得成功的轉化我的注意力以及得到了我另外一種的滿足感。

這是一次在自覺的狀況下成功克服『癮』的經驗,癮之所以稱之為癮,就在於心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爽感,而這個爽感深植人心,讓人忍不住會不斷的在提示後進行『慣性行為』以得到舒爽的感受。

要戒除癮其實並無法如想像中的簡單,以自己的經驗來說,透過其他的行為以得到滿足或是快樂的感覺,進行轉移是相對簡單的方式。

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作者在書中舉了許多的例子說明著,人每天的活動當中,超過百分之40是習慣,而不是主動的決定。

作者透過數個例子說明,行為的組成其實是由三個環節構成的習慣迴路,分別是提示、慣性行為、獎酬。

若想要養成一個習慣,必需選定一個簡單的提示,並且讓大腦對於獎酬有所期待。當渴望某種獎酬時,可以促進養成習慣。要改掉一個舊習,可以讓提示與獎勵維持原狀,但加入新的慣性行為。

這本書環繞著許多例子在於提示、慣性行為、獎酬的說明,但是並沒有過多的著墨在如何建立一個好的習慣或是改掉一個不好的習慣上執行的方式,所以對於應用在生活上的連結並沒有很強度的相關,對於習慣的影響說明及應用,還是在2019年的出版的『原子習慣』說明的更為架構及清楚。

Action:
建立簡單提示,讓好的行動更簡單
減少提示,讓壞習慣無法進入迴圈

#書單
#推薦書單
#管理書單
#閱讀
#閱讀心得
#書
#好書
#讀書
#書評
#閱讀筆記
#文字分享
#習慣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habit
#dragonlady
#dl
#instabook
#reading
#book
#bookstagram
#books
#booklover
#bookworm
#bookish
#bookblog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上誼全書系_領券折50
  • 時報暢銷展
  • 知遠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