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給失去「自我」的媽媽們,找回完整自己的心靈處方箋!

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給失去「自我」的媽媽們,找回完整自己的心靈處方箋!

엄마 마음 약국:‘나’를 잃어버린 엄마를 위한 마음 돌봄 처방전

  • 定價:340
  • 優惠價:79268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懂得愛自己,才能成為好媽媽。
 
  給失去「自我」的媽媽們,找回完整自己的心靈處方箋!
  韓國YES24網站9.5分盛讚好評!
 
  沒有快樂的媽媽,
  就沒有快樂的孩子。
  只有媽媽的心治癒了,
  才能為孩子帶來幸福!
  
  ‧有了孩子之後總是覺得好累,懷孕時跟現在比簡直是天堂!
  ‧白天看到孩子就想哭,晚上看到孩子卻覺得幸福。我,到底怎麼了?
  ‧為了照顧小孩,日子已經過得狼狽不堪,還是擔心自己沒把小孩養好。
  ‧怎麼辦,我好像缺乏母愛!為什麼我無法對孩子產生情感連結?
  ‧有了孩子之後,我的人生好像還沒開始就結束了,該如何面對內心的失落?
 
  如果這些心情,身為媽媽的妳都曾經歷,那麼妳需要的不是休息,而是找回「妳自己」!只要是人都希望被愛,但女人從成為母親的那一刻開始,就彷彿失去了追求「自己」幸福的資格,就連身邊最親密的另一半,有時都無法理解這種心情。當壓抑成為慣性,傷痕也會在心中越刻越深……
 
  資深臨床心理師李賢秀認為,媽媽內心的傷口,會對孩子產生立即性的影響,許多人卻缺少家庭的後盾、專業機構的幫助,因此比起被動接受幫助,若能藉由打開「內心的恢復開關」,培養「自我治癒」的力量,才是最佳的解方。
 
  本書透過22則直面內心壓力的心靈處方箋,幫助妳走上全方位的自我修復之路,當妳能夠放下「媽媽」的角色,把焦點轉移回到自己身上,正視潛意識的呼救,就能開啟改變、治癒內心的傷口、重新找回自己的能量,為自己和孩子帶來真正的幸福!
 
暖心推薦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王浩威
  【作家】羽茜
  【愛情作家】柳喪彪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諮商心理師】黃之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賢秀(이현수)
 
  畢業於高麗大學心理學系,並獲得臨床心理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擁有臨床心理專家、精神健康臨床心理學家一級證照。在醫院身心科擔任臨床工作逾二十年,致力於讓病患回復心靈健康狀態,無須再仰賴藥物與治療。目前擔任治癒心理學院院長,以長期的諮詢經驗和腦科學研究為基礎,提供兒童、青少年、成人不同階段需要的心靈療癒法,並於心理諮詢、演講、教育以及書籍創作等多有涉獵。
 
譯者簡介
 
丁俞
 
  翻譯就跟人生一樣是個不斷拆解再重組的過程,一個拆的是文字,另一個拆的是自己。
 

目錄

CH1 成為媽媽後,身體會最先感到疲累
育兒這個課題的重量    
初次經歷的勞動世界    
撐起我們生活的勞動    
身體的疲累終究會結束    

CH2 成為媽媽後,心會比身體更痛苦
各種糟糕情緒的起點:產後憂鬱    
媽媽自己也不了解的脆弱    
那些比育兒更大的壓力    
唯有媽媽才懂的生命的重量    
把痛苦說出口    

CH3 對媽媽來說,格外艱難的育兒煩惱處方箋
對孩子發火的真正理由:看到孩子就會莫名感到生氣    
媽媽的育兒焦慮:我總擔心孩子無法好好長大    
名為完美育兒的陷阱:總是執著於完美的育兒方式    
母愛缺乏情結:發現自己沒有母愛,讓我感到很憂心    

CH4 心靈藥房的難關:夫妻間矛盾的處方箋
夫妻的心靈藥房是共有的    
為什麼現在要談夫妻間的依附關係?    
從依附理論的視角看夫妻關係    
結婚是第二次的依附期    
重寫家庭故事    

CH5 打造穩固心靈藥房所需要的四大支柱
第一個支柱:體力    
第二個支柱:智力    
第三個支柱:情感    
第四個支柱:靈性    

後記 媽媽們需要安慰    
 

作者序
 
為了治癒受傷媽媽們的
心靈藥房開張了
 
  育兒真的是件很累人的事,先不說身體的勞累,就連在面對自己最珍愛的孩子時,心中有時也會冒出「孩子阻擋了自己得到幸福」的想法,這樣的狀況總讓人無助得想哭。媽媽們的心被沒有人理解自己的辛苦與價值的極致孤獨感給占據,但凡是人,心中不免會渴望當一個備受寵愛、能得到尊貴待遇的人。但媽媽們從成為母親的那一刻開始,就彷彿是被禁止了懷有這種渴望的權利,被擠到這世上的角落。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媽媽會拚命找尋自己存在的價值,但這樣的舉動反倒會讓某些人在她們頭上扣上像是「好勝心過強的媽媽」等評論的大帽子。這些媽媽們為找尋自己價值所做的努力,最後只會化成另一枝箭,再次射向她們自己。她們身邊的人,甚至是理應最親密的另一半,有時都無法理解這些媽媽們為什麼總是要這麼拚命,這樣的不理解往往讓媽媽們的心傷痕累累。
 
  但我想,媽媽們周圍的人並不是刻意要傷害她們的。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媽媽們身旁的嬰兒太過脆弱了,相較之下,媽媽就成了一個無比強大的存在,這讓周圍的人忘了媽媽們也需要關心和安慰。家中的第一個孩子之所以會感到委屈也是同樣的道理。原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在有了弟弟妹妹之後就會被「打入冷宮」,因為剛出生的弟弟或妹妹看起來實在太弱小了,排行老大的孩子相較之下就會像個巨人,被大人們要求必須自己把事情做好。
 
  總之,人只要受了傷都應該要得到安慰和治療,而媽媽們的傷口更應該盡快處理。因為當媽媽們受到傷害時,痛苦的不只是她們自己,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媽媽們所受的傷都會立刻對孩子造成影響。我每天都會在諮商室裡與許多媽媽們相遇,我發現她們之中大多數人都無法從周圍的人身上得到溫暖和安慰,甚至在和家人相處時也是如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求助專業機構,也很難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假如要讓因為心中的傷變得鬱鬱寡歡的媽媽們重新站起來,家人和社會就必須成為她們最堅強的後盾,但家庭裡的成員們光是要解決自己所面對的課題就很吃力了,而就現實面來看,我們的社會也沒有辦法照顧到每個媽媽受傷的心。我針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最後想到了一個方式,那就是幫助媽媽們重新獲得自我治癒的力量。
  
  聽見到頭來還是必須培養自我治癒的力量,妳是否已經感到有些洩氣了呢?但我們一起冷靜地思考一下:這麼久以來,那些請求他人理解自己、幫助自己的吶喊是不是都成了一陣陣空蕩虛無的迴聲?當妳越渴望從他人身上得到幫助,心中的無力感是否就變得越強烈呢?從現在起,已經沒有可以倚靠的地方,身後也沒有退路了。
 
  各位可能會想,自己是否真的有那種力量?這個答案是無庸置疑的。每當孩子肚子痛的時候,媽媽們經常都會施展「媽媽的手是最好的藥」這個魔法,用手揉揉孩子的肚子,這麼一來孩子就會奇蹟似地不再感到疼痛。之所以會發生這麼神奇的事,是因為媽媽們的身體裡有間藥房,如果要說得更準確一些,那間藥房的所在位置就在媽媽們的心裡,只是之前我們沒能好好運用這股存於內心的力量而已。只要能夠從媽媽身上感受到愛和溫暖的關懷,孩子們就能恢復活力,即便是已經長大的我們,在身心都感到疲憊不堪的時候,如果能夠感受到同樣的關愛,就能夠立刻重新站起來,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渴望似乎有些不切實際。既然從他人那裡行不通,我們就自給自足,好好愛自己吧!這也正是我們必須要有媽媽心靈藥房的理由。
 
  就像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常備的急救箱一樣,我希望媽媽們在身陷痛苦時,也能馬上在各自的心靈藥房取得最合適的藥。
 
  試著在媽媽心靈藥房的匾額上寫下「自重自愛」吧!就算有時會對著孩子和丈夫破口大罵,妳依然是個非常珍貴的人;即使蓬頭垢面,穿著隨意套上的寬大衣物,妳依然是個可愛的人。別把暫時因為壓力變得一團糟的自己當成是妳原本的樣子,那些看似有些狼狽的模樣其實只是一種提醒,告訴妳現在的生活中有某些問題需要去解決而已,並不能破壞妳的價值與存在本身。希望各位都能真心地愛自己、珍惜自己。先做到這點,才有可能達成「他重他愛」。那麼,現在就跟我一起打造媽媽心靈藥房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81638
  • 叢書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2.8 x 18.8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歡迎光臨心理相談所

 

內容連載

媽媽的育兒焦慮:我總擔心孩子無法好好長大
 
來到諮商室的媽媽們最常有的煩惱就是剛剛討論過的「對孩子生氣」,第二多的煩惱則是「擔心孩子無法好好長大」。其中這種擔憂也是出自於太愛孩子的心,越愛就會越害怕、越不安。人生原本就充滿不安了,現在又要擔心對自己而言最珍貴的孩子會出什麼問題,整個人只會變得越來越焦慮。
 
但是和其他的不安相比,「育兒的不安」在某種程度上是能夠透過想法或行為的改變而減少的。孩子的年紀越小,能夠移動的範圍就越小,他們會像向日葵看著太陽一樣,只看著媽媽,所以只要好好地保護孩子,其實基本上不會發生什麼令人擔心的事情,媽媽們那顆不安的心才是「育兒的不安」背後的真正原因。
 
關於孩子無法好好長大這句話,我想每位媽媽的定義都不同。但在這裡,我會將這句話定義為「身體和心靈沒有正常發育,無法愉快地享受自己的生活」,以這個概念作為標準,審視育兒過程是否真的存有缺失。
 
當我們以上述這個概念作為判斷基準時,孩子可能無法好好長大的情況如下。
 
當孩子遭受虐待或被以粗暴的方式對待時
當孩子請求幫助,卻選擇無視時
對孩子放任不管,不關心孩子時
不提供孩子生活必需的食衣住行時
認為自己是孩子的所有者,過多地干涉或控制孩子的行為時
批評、蔑視或鄙視孩子,讓孩子感到羞恥時
父母親陷入過度的自我陶醉,並表現出完美主義的態度時
 
如果孩子受到虐待,不只身心會立刻受到傷害,他們的靈魂也會受傷。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親的放任、無視或過度的控制,無法完全認可自己的存在,同時也會喪失生活的目標與動機,陷入無盡的徬徨之中。曾有這些經歷的孩子們大致上會有兩種應對方式,一種是將自己的傷口深深地壓在心底,另一種則是用行動表達自己受傷了。前者可能會表現出憂鬱、畏縮和極度不安的樣子,後者則會表現出反抗、具攻擊性和復仇心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最近的電視劇或電影在描述精神疾病患者的童年時期經歷時,無一例外地都會出現遭受父母親虐待的場面。將受到的傷害化為行動的狀況如果太過嚴重的話,就很可能患上精神疾病;而壓抑創傷的情形過於嚴重的話,就會脫離現實,罹患妄想症或是產生幻覺。如果演變成這樣的情況,就真的是「沒能好好長大」了。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5/19
劇透警告
《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的作者即開宗明義告訴所有媽媽必須培養自我治癒的力量,雖然覺得有些洩氣與悲哀,但也確實是我們需要去學習與轉換心態的,就如同每個人的功課都無法讓他人代寫,即便有「爸爸」這個角色,也肯定無法百分之百理解媽媽的無助與孤單,所以媽媽要對自己的困境更有意識,如此一來才能自救或尋求外援。

最常見的狀況是孩子犯了一點小錯,原本應該是提醒孩子幾句就可以讓事情過去,沒想到自己卻勃然大怒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媽媽必須要有能力去意識到此時此刻的自己是否情緒到達了臨界點?而讓自己失控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由於媽媽平時都很忙碌,鮮少有機會去好好觀察自己的日常變化,很多時候會誤以為自己的怒氣是小孩所造成,但其實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自己過度焦慮或壓力爆棚所引起。

作者從產後的賀爾蒙開始聊起,也談到母愛缺乏與育兒焦慮,尤其夫妻之間的感情依附也會對育兒產生重大的影響,我覺得有趣的是書中提到媳婦面對婆婆的百般要求可以採取「Yes」的策略,這當然不是要我們對婆婆百依百順,而是先以接受來取代反抗,理由是讓婆婆在第一時間可以感受到接納,那事後該如何作為與因應就可以再想辦法尋求改變的空間,講白一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者認為不需要切斷關係才能解決問題,有時候圓融處世也能獲得雙贏。

我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認知到當身份轉換為「媽媽」,那所謂的「自己」肯定不會是以前的自己,千萬別執著於要完全恢復過往的生活而陷入糾結,只要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任務,「自己」始終沒有變,只是該做的事情不一樣罷了!

當媽媽拋開「失去」的思維,將會慢慢改善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也才能以愛的視角來看待萬事萬物。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