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一流企業如何打造致勝文化:對手偷不走、危機擊不倒的隱形優勢,寫給領導者的團隊文化實戰指南

一流企業如何打造致勝文化:對手偷不走、危機擊不倒的隱形優勢,寫給領導者的團隊文化實戰指南

Culture Is the Way: How Leaders at Every Level Build an Organization for Speed, Impact, and Excellence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在後疫情時代下,領導力、組織變革、人才、團隊績效等重要議題如何思考、如何徹底執行的終極解答
  這是一本寫給領導者的團隊文化實戰指南
 
  你的策略可能被競爭對手剽竊抄襲。
  對手能夠試著模仿你的銷售流程、複製你公司絕大部分的日常運作方式。但沒人能照搬或仿效你開創的企業文化。
 
  打造企業文化不是選項,而是領導者的日常。
  而領導者最重要的職責就在於──為團隊與組織推動企業文化。
  這是高瞻遠矚的領導者示範的卓越思維,也是世界一流企業的共同點,
 
  本書內容│
  領導者如何建造看不見的企業護城河?
  如何讓企業文化成為員工的最強動力?
  領導者如何帶人又帶心,發揮巨大影響力,
  創建組織內高績效贏家文化,最終帶領企業獲取長期勝利?
 
  本書作者麥特.梅貝里為世界30名領導力思想領袖之一、全球知名領導力教練,曾為打進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美式足球員,他將在球隊經歷到的團隊文化薰陶化作企業文化、領導力、組織績效等管理學養分,為力圖打造卓越文化的所有階層領導者,寫了這本具有實際做法,且臨場感十足的實戰指南。
 
  ★為什麼「打造企業文化」如此重要?(見第1章)
  疫情後,近八成的員工認為企業文化是選擇該公司的關鍵因素。文化是組織臻於卓絕的命脈、核心、能量和基因密碼,更是吸引人才、留才的關鍵因素。
 
  ★領導者在打造優質企業文化之前,需克服哪五大障礙?(詳細實作內容,請見第4章)
  1.領導階層不支持、沒有參與熱忱
  2.高喊口號卻無實際作為
  3.想要立即滿足的慾望
  4.分心和曲解
  5.沒有發生骨牌效應的連動改變
 
  ★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文化?(詳細實作內容,請見第5章)
  步驟1:先定義企業文化
  步驟2:協作和激勵人心
  步驟3:啟動、逐層傳遞、深植人心
  步驟4:長期影響
  步驟5:領導者一定要帶頭先做!
 
  ★大規模轉型的企業文化作戰(詳細實作內容,請見第8章)
  一號作戰:推動協調一致性
  二號作戰:行為宣言
  三號作戰:企業文化傳播策略
  四號作戰:策進新企業文化相關路徑圖
 
本書特色
 

  1.詳細實戰舉例:書中舉列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例證、各式故事,以及全盤翻轉組織績效的、成功建構企業文化的日常訪談。

  2.作者權威背景:曾為打入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美式足球員,將球隊中經歷到的珍貴文化薰陶化做管理學養分,現為各大企業專用商業諮詢師及教練。

  3. 傑出領導者都在看的行動指南:步驟化、具體實際做法,告訴你哪裡會失敗,避免誤觸的行動地雷、打造一流企業的五步驟、文化實踐使用手冊……等。

  4. 後疫情時代的高績效組織之道:經全球職場工作者都遇到的「大隔離」困境,領導者如何跨越空間藩籬,運用看不見的影響力──企業文化,維持團隊競爭力於不敗之地,並且在士氣低迷之際打造高績效工作力。
 
一流推薦


  李瑞華              政大商學院教授
  盧世安              人資小周末創辦人
  胡馨如              前P&G亞太區對外溝通部總經理、500強企業高管教練
  丹尼爾.品克 《後悔的力量》作者
  強.高登         《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作者
 
  「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操作方法,那是「術」的層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感悟其背後更深層次的「道」,以及他如何巧妙地道術結合。」──李瑞華,政大商學院教授
 
  「這是一本很『實做型』的書,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企業文化評估的方法論,提供了一系列具體的行動計畫和工具來幫助有心的讀者,如何有效改善其企業文化。」──盧世安,人資小周末創辦人
 
  「麥特在這本書裡分享的觀點與做法,我不只十分認同,還要推薦給高階主管們都讀一讀、學起來、用起來。」──胡馨如,前P&G亞太區對外溝通部總經理、國際企業五百強企業高管教練
 
  「這是一本切中要害的書。作者麥特.梅貝里曾為職業運動員,他從親身經驗和企業眾多案例之中擷取精華,為力圖打造卓越文化的所有階層領導者,寫成了這部發人深省的指南。」——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後悔的力量》等《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領導者最重要的職責在為團隊與組織策進文化。企業文化不只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切。這部精湛無比的書將教導你,如何採取行動來創建冠絕全球的企業文化。我極力推薦這本書。」──強.高登(Jon Gordon),《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The Carpenter)暢銷書作家
 
  「作者麥特在本書中清晰地闡釋了,為何組織各階層領導人理應打造優質企業文化,使員工能夠深度參與、致力於造就企業贏得成功。心繫公司的員工將具有更高效的生產力、更加專心致志,也更富於合作精神。麥特為企盼建構卓越文化者寫出了扣人心弦的手冊。它是所有領導人必讀之書。」──吉姆.林奇(Jim Lynch),歐特克(Autodesk)公司建設解決方案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
 
  「麥特號召全體領導者開創傑出文化的勵志呼籲實在振奮人心。他以原創的、啟發人心且富洞見的方式傳達了訊息。在本書每個章節裡,你將發現自己正妥善進行的事情獲得了肯定。更重要的是,它指引並啟迪你去辨識和實行更多創造優異團隊文化的新方法。對於任何期望改造團隊、組織和自己的人,我極力推薦這本書。」──喬.沃爾許(Joe Walsh),直接聯邦信貸聯盟(Direct Federal Credit Union)總裁暨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特.梅貝里(Matt Mayberry)


  世界30名領導力思想領袖之一/前NFL明星球員/演講家

  高中擔任美式足球運動員,表現優異榮獲19份獎學金,後來選擇印第安納大學並擔任線衛四處征戰。大學四年的輝煌成績單讓他得以順利進入芝加哥小熊隊,成為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職業球員,但某次賽中不幸骨折,含淚放棄NFL職涯。

  他將球場上的經歷轉化為企業培訓教材,成功轉職為企業教練。曾被Global Gurus評為全球30位領導力思想領袖之一。現為全球知名領導力教練、高階主管教練、管理顧問,亦是國際知名的主題演說家。

  他在《富比士》、《財星》、《商業內幕》、《創業家》、全國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福斯財經網、ESPN等媒體,針對領導力、文化和企業績效發表獨到創見。每年為財富500 強公司、NFL 和NBA 球隊、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專業人士等10萬名以上聽眾演講。

譯者簡介

陳文和


  輔仁大學法語研究所肄業,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編譯,譯有《有錢人與你的差距,不只是錢》(商業周刊出版),合譯《活出歷史》、《無敵》、《抉擇》、《應許之地》、《我們身上有光》等書。
 

目錄

推薦序 讓人才如魚得水,績效才能如魚得水 李瑞華
推薦序 一本人資工作者必讀經典之作 盧世安
推薦序 看不見的三四%影響力 胡馨如
 
第01章 企業文化真那麼神?向美式足球教練請教       
第02章 到底什麼是「企業文化」?       
第03章 兩難的陷阱
第04章 企業文化卓越的五大障礙   
第05章 五步驟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文化   
第06章 企業文化目的宣言       
第07章 贏得人心、發揮影響力       
第08章 企業文化實踐戰術手冊       
第09章 狂熱地追求永續影響力       
第10章 變革領導力是最終致勝關鍵
第11章 高效執行力
第12章 成為企業文化推動者
註解       

 

推薦序

一本人資工作者必讀經典之作
文│盧世安

 
  「什麼是企業文化?」
  「為什麼企業文化對一家公司非常重要?」
  「人資工作者在塑造企業文化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上述三個很難回應的問題,都在本書作者麥特‧梅貝里(Matt Mayberry)的《一流企業如何打造致勝文化》提出了具有說服力的論述以及精闢入釐的觀點。
 
  麥特‧梅貝里作為一位專注於組織行為和企業文化的知名企業教練,旨在幫助企業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他在本書將企業文化定義為一個組織的「靈魂」,強調核心價值觀在塑造文化中的重要性。他認為員工參與是企業文化成功的關鍵,但領導者在塑造文化中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麥特信手拈來舉出多個實際案例證明觀點。
 
  同時,麥特也在書中不斷強調:企業文化不僅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是一個具體影響組織績效的因素。他認為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在書中他用許多實際案例來說明,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諸多效益。更難得的是,這是一本很「實做型」的書,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企業文化評估的方法論,提供了一系列具體的行動計畫和工具來幫助有心的讀者,如何有效改善其企業文化。書中還探討了不良企業文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後果,但書中也強調企業文化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這對於企業在人力資源的長期計畫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
 
  「個體性」與「團體性」教練

  有鑒於這是一本由企業教練所撰寫的書,所以接著我想切換視角小談一下:關於企業教練的「個體性」與「團體性」兩者差異。
 
  傳統上,企業教練的對象就是個人(個體),並不存在將「團體」作為教練的對象。也許你曾聽過「團體教練」模式,但這個模式主要還是指用教練「個體」,擴張運用在一個團體(其實往往是一個人數不多的小組)。而本書作者則是開拓了企業教練「邊界 」,將企業教練的指涉範圍,擴張到「團體」(抑或組織)的層面,這個突破讓我不禁忍不住小小整理了一下,企業教練的「個體性」與 「團體性」的對比。
 
  企業教練所謂的「教練個體性」是指:在個體層面上,企業教練主要關注被教練者的個人能力發展和思考啟發。而所謂的「教練團體性」是指:在團體層面上,企業教練關注協助團隊合作和增益組織文化;個體性教練會根據每個被教練者的需求和特點來定制教練計畫,注重與被教練者建立深度的情感連接與深度互動;團體性教練則傾向於使用一些標準化工具和方法,更注重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廣度互動和合作互動。另外,個體性教練通常是短期和目標導向的,而團體性教練則更注重長期組織發展。個體性教練常用的衡量指標,包括員工滿意度和個人績效,而團體性教練則更多地使用團隊績效和組織健康度作為衡量指標。
 
  綜上所述,企業教練在個體性和團體性,是不同層面上的兩種角色。以往企業教練關注的重點都在受教練「個體 」上,但未來企業教練恐怕需要更關注在組織「團體 」上。要如何集體接受教練的啟迪,追求平衡個體性與團體性在企業教練中的應用,並且透過「個體性」和「團體性 」的連結,來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本書作者麥特就做了一個極佳示範。
 
  多角度剖析企業文化

  除了作者麥特在教練領域的突破之外,讀完本書後,我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企業文化的書,更是一本跨學科的著作。它涉及到心理學的員工滿意度,經濟學的成本效益,社會學的組織行為,甚至政治學的領導與權力動態。本書都提供了深入視角,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企業文化的多面性和重要性。
 
  對於像我一樣專注於人資管理的工作者來說,這本書對「企業文化」主題不僅提供了實用工具和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在多個層面產生積極影響,從提升員工滿意度和生產力,到降低風險和提升企業形象。因此,作為人資工作者,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的框架,用一個更全面和跨學科的視角來看待和管理企業文化,挑戰了我們對企業文化的固有看法。
 
  總之,無論是人資工作者、企業領導者,還是對企業文化有著濃厚興趣者,我都強烈推薦你閱讀此書。它將會改變你對企業文化的看法,並提供需要的相關工具和知識,以應對這個不斷變化的商業世界。
 
  (本文作者為人資小週末創辦人)

看不見的三四%影響力
文│胡馨如


  有幸搶先一步看完知名企業教練麥特‧梅貝里的大作,心裡直呼太讚了!我的職志就是在幫助高階主管們工作輕鬆、績效高,從過往輔導經驗來看,領導者與經理人雖然專業技術厲害,但影響績效高低的關鍵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對人有更大影響力的領導者,績效更好。因此,麥特在這本書裡分享的觀點與做法,我不只十分認同,還要推薦給高階主管們都讀一讀、學起來、用起來。
 
  企業文化=班風

  麥特提出的關鍵點是:組織績效的成與敗,是領導者或經理人帶出來的組織文化所致。如果你覺得「組織文化」這個字眼很學術味,不妨把這個字眼代換成「班風」。以前上學時,每個班級都有自成一味的風格,這個班級比較沉悶,那個班級比較不拘小節,這就是班級特質。班風雖是集體造就的,但關鍵人物比如班導師、班長對班風的形塑影響很大。
 
  班導師、班長相當於企業組織裡的CEO與高階主管們。組織文化會自然形成,但也可以經過特意引導並為企業組織所用,進而成為企業組織的競爭優勢。要形成這樣的競爭優勢,其實十分考驗CEO與高階主管們的領導力。
 
  權力並非領導力

  有次,某位二代企業家告訴我麾下一位總經理管理帶領團隊的方式,我分析道:「這位總經理所展現出來的是官僚型領導風格。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總經理這個頭銜,他根本叫不動任何人,與其說是領導力,正確地說,這位總經理只是擁有了權力。」
 
  權力不是領導力。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解釋過領導力的重要性.他說:「如果有一件事是大部分管理者非學不可的,那就是如何好好處理當權威、秩序都不存在時的關係。」
 
  企業文化為何常被忽略?

  足球隊教練做的事,跟CEO要做的事完全一樣。CEO的主要職責是帶領團隊,承擔成敗,透過眾人之力達成企業組織的目標。績效是靠人做出來的,員工的表現就是CEO領導力的成績單。但不同的是,教練會對球員們不斷地訓練、提高、再訓練,反覆檢討每次球賽中每個球員的表現,以及自己作為教練的表現。教練很在意自己的領導力表現,畢竟球賽的結果一翻兩瞪眼,贏就是贏,輸就是輸,這中間沒有模糊空間。
 
  但商場上沒有球季on 與off的概念.這一季績效沒達標,那就下一季追回來.導致建設團隊文化這麼重要的事就被忽略了。
 
  麥特把在美式足球隊的經驗轉化為商場應用的做法。為了幫助領導者領略領導力如何塑造組織文化,麥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案例,包括波音、福特、百視達、谷歌、星巴克等曾經走過的路,並且以輔導過的企業為例,說明該如何成功打造公司組織文化的全過程。
 
  除此之外,麥特還大方分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文化五步驟流程(第5章),以及一些相應的工具如:企業文化卓越的五大障礙(第4章),與攻破障礙的策略與步驟、領導者啟動文化變革之旅的行動方案(第8章)、企業文化實踐上的六大痛點(第6章)等等,對有心打造企業文化者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領導者的三四%影響力

  組織文化從來都不是口號,領導者透過建設組織文化,進行組織蛻變,凝聚人心,激勵團隊贏家心態,增強對自身能力的信心,以及鼓舞組織邁向卓越。傑出的體育教練深諳團隊文化的力量,商場上CEO們若能懂得其中奧祕,必然能調動團隊裡的每一個人,績效自然會提高,自己也會輕鬆很多。
 
  當我們提到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軟實力,如組織文化與CEO的領導力有多重要時,往往讓人很難信服。然而,本書也在第4章以勤業眾信(Deloitte)的一項領導力研究,給出確切答案。研究發現:那些被認為具備強烈領導力的企業平均股價溢價達一五%,而欠缺有效領導力的企業平均股價折價為一九%.這股價一上一下的差距就高達三四%幅度,夠具體了吧,而這就是領導者看不見的三四%影響力。
 
  (本文作者曾任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大中華區公關部總經理、P&G亞太區對外溝通部總經理,現為國際企業五百強企業高管教練,客戶為微軟、麥當勞、海尼根等企業)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52802
  • 叢書系列:金商道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2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企業文化真那麼神?向美式足球教練請教

我最初是從美式足球「團隊」學習到企業文化。身為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美式足球隊員時,我首度發現了企業文化的非凡力量和潛能。當年球隊的總教練泰瑞.霍普納(Terry Hoeppner)是我有幸認識的最卓越人士之一。我曾在首部著作《事業與人生克敵制勝之道》(暫譯,Winning Plays)裡,廣泛地談論這位不同凡響、激勵人心、熱情洋溢的男人。

我們稱他為「霍教練」。當霍教練初來乍到時,印第安納大學校隊在美式足球十大聯盟(Big Ten Conference)還是個笑柄。眾所周知,我們最擅長的是舉辦車尾野餐派對(tailgate parties),而不是帶給球迷振奮人心的觀賽體驗。

在霍教練接掌之後,印第安納大學美式足球隊開始變得活力十足,而且對未來滿懷憧憬。霍教練帶有近乎神奇的光環,當人們與他相處時,能夠感受到他的開放、親切和友善。他相信我們的球隊深具潛力,有朝一日將會大放異彩,而且他據此採取相應行動,堅持不懈地對我們闡明,球隊推行企業文化變革的重要性,還為球員們設定嶄新的預期目標。他做的每件事情,不論是在團隊會議前分享最愛的詩作或名言佳句,或是每有機會就激勵和教導我們,一貫地為球隊的未來願景破除種種藩籬,並使我們在革新陳舊信念上做好準備。

霍教練後來在我大二時因宿疾逝世。我確信印第安納大學當時每人都因他驟然辭世而潸然淚下,畢竟他是校內最傑出的一員,更留給大家衷心懷念的回憶,以及永難磨滅的印象。

我們球隊把即將來臨的球季獻給可敬的霍教練。我們在球場上延續他的熱情、願景和精神並且在那一年最終打進季後賽,是我們校球隊睽違十四年後,首度重返季後賽。是的,整整十四年!當時我們的球技並沒有極度提升,因此不是憑天分為球隊破除了魔咒。而且和我們對戰的依然是一些最頂尖的大學美式足球隊,當中包括俄亥俄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等常勝軍。所以我們異軍突起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遇上較弱的對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