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最「潮」中醫史:以形補形行不行,古人醫病智慧超展開

最「潮」中醫史:以形補形行不行,古人醫病智慧超展開

The “Trendiest”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ld Wisdom and New Insights

  • 定價:430
  • 優惠價:9540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8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國醫療史祕辛大公開!

  眾多耐人尋味、令人拍案驚奇的醫藥小故事

  ◎你身體內的那些東西,就算高唱「你是我的眼」,依舊看不到,那古人是如何發現及解讀?

  歷史上神醫華佗明明神乎其技、無所不能,卻仍舊無法拯救吐蛇病人。病人吐的是蛇還是蟲傻傻分不清?

  現在人總說讀書讀到腦筋壞掉,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就連古人也認為讀書太專注會傷身!(是不是找到藉口可以不念書了呢?)

  血液在古代東西方文化中是神祕且具有力量的元素,經血、精液在中國更被視為追求長生與健康的祕方,甚至有皇帝差點因為經血引起暗殺。宮鬥劇必備的「滴血認親」到底是劇情烘托橋段,還是確有其事?

  ◎長壽之道、養生祕方百百種,古人是如何避免踩雷、輕鬆入門?瘟疫時不時刷個存在感,古人是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命?

  免驚!一本《老老恆言》在手,養生達人就是我,舉凡睡眠障礙、起居衛生、飲食等,養生小智慧幫你全部包辦。

  關於防疫,其實古人比你想像的還要先進,清冠一號的構想來源,即是古代防疫治療之方。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我們常吃的豬肉居然有毒,吃豬腦不一定補腦還可能導致腎虛?我們所知的民俗食療和中醫的食療並不一樣!(所以不能亂吃豬肉?)

  ◎近代中西醫相遇,雙方是相互對立還是合作?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中醫該如何朝新時代邁進?

  清末中醫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嘗試用西醫理論,來證實古代醫學學說,重新詮釋中國醫學的技術與身體觀。而隨著近代中國對外戰爭失利,西醫與強國健身概念結合,擔負起新時代責任,卻使中醫轉而被視為落伍、不科學,甚至一度被官方廢除!

  本書寫作題材包羅萬象,上至神醫華佗、針灸穴道,下至民俗食療、刮痧放血,沒有生僻冷硬的歷史,只有你想像不到的各種有趣故事!不僅內容極具延伸研究價值和閱讀趣味性,同時收錄了醫療史研究方法及總體視野的文章,是一本既符合大眾史學寫作精神,卻又不失嚴謹學術性的醫療史讀本。
 
專文推薦

  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麒方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好評推薦

  寺澤捷年 東亞醫學協會名譽理事長/日本東洋醫學會名譽會長|
  胡峰賓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暨發行人/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臺灣醫事法律學會秘書長|
  馬逸才 中華民國中藥商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張永賢 中國醫藥大學榮譽教授|
  崔昇勳 國際東洋醫學會(ISOM)會長/美國Emory Univ.講座教授|
  陳潮宗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Dr.Nice中醫醫療系統總院長|
  黃怡超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黃書澐 耕莘醫院中醫科主任|
  黃澤宏 長庚醫療體系中醫發展召集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
  楊政達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特聘教授|
  瞿瑞瑩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發言人|
  蘇上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皮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史學方法、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著有《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2019)、《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2020)、《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2022)、《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2022)、《晚清身體診療室——唐宗海與中西醫的對話》(2023)等學術專書十數本,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及期刊,並榮獲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獎勵、中央大學新聘卓越教研人員獎、全校優良導師獎等榮譽。
 

目錄

推薦序    一本兼顧學術卻又雅俗共賞的醫學史    林昭庚
推薦序    博古通今論講醫史    陳麒方
序論

Part 1    你身體內的那個東西?
一    外科神醫大戰寄生蟲?――不為人知的華佗醫術
二    如何感知「身體內長的東西」?――古代婦女的下腹腔腫瘤
三    傳統中國對「癌症」的認識
四    中醫與中國文化中的「情欲」傷身論述
五    中國「血」字的身體觀與醫療史

Part2    食與藥:從養生到衛生
六    古代老人怎麼過好生活?――清代《老老恆言》的養生智慧
七    近代中國人追求「衛生」的故事
八    談談古人如何「防疫」?
九    豬事大吉――豬肉的補養與飲食史
十    補身兼治病――近代中國服用維他命的歷史

Part 3    歷史上的醫者與醫學
十一    對望中西醫――近代東西方醫學的相遇
十二    民國時期反中醫與反傳統的文學家魯迅
十三    研究醫療史的捷徑與階梯――從《中文醫史研究學術成果索引》一書的出版談起
十四    二十世紀初期東亞醫病關係之一隅――《醫師開業術》的源流與內涵
十五    讀《抗戰時代生活史》――戰爭時的中醫、患者與眾生相

結語
徵引書目


 
 

序論

  臺灣醫療史研究之發展,歷史悠久。套一句呂芳上在《民國史論》的見解,現代臺灣的歷史應該有一「Y」軸線的發展歷程, 它同時匯集了民國時期和日治時期兩個異地發展的時代,在1949 年之後共同成為我們今日的歷史思想源流。民國時期,現代醫學史的研究開始萌發,中國醫學被納入現代史學發展的一個專題史項目, 是頗為重要的開創時期。而戰後臺灣,杜聰明(1893-1986 年)已在高雄醫學院講授中西醫學史,首次在臺灣將中國醫學史納入西醫的課程中,更是創舉;他的名言「樂學至上,研究第一」,是否也包含醫學史研究呢?不可否認的是,杜氏絕對沒有忽視中國醫學在歷史上所積累的知識,他曾書寫《中西醫學史略》,認為醫學史的知識、研究乃至教學,是醫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臺灣的醫學院教育似乎已經忘了這份初衷。杜聰明曾說:「余讀醫學史時,感覺醫學之發達,均由傳統連綿而生,又由於有偉大醫學者,以其發明與發見,促進一時代之劃期的進展,而且其高潔之人格,常能感化門生後學之治學精神不鮮。」可見醫學史的探究具有非常深刻與實際的價值,放在醫學教育的發展中來看,其背後意義也是高尚且遠大的。另外,我想起了臺灣師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的學長陳勝崑(1951-1989 年),他是1970 年代後臺灣醫學史研究的先導人物,力主在本土醫學刊物和當時臺北醫學大學的「醫學人文社」內推展醫學史研究。隨後,更以醫師的身分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在當時頗不為身邊親友所認同,但他堅持為臺灣醫學史留下記錄,希望透過書寫醫學史來填補當時醫學院課程的空白,豐富醫者的心靈,而他研究的主體,其實是以中國醫學史為主。

  筆者身處在這樣的研究環境和氛圍中,感到幸運且感恩,在學術生涯中能依著自己的興趣,發表一些中國醫學史的學術文章,夫復何求?當然,我也在不斷追尋中國醫學史知識的普世價值與意義,不要只將其限縮在狹窄的廟堂史學中。今年初,我撰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出版,書寫的部分大概都圍繞在醫療史、疾病史、科技與社會發展等幾個篇章。即便醫療史的內容已經進入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課程加深加廣的專題中,但學子們能夠參考的讀物卻不多;再進一步,大學生無論在修讀歷史系專業課程或通識課程時,若遇見醫療史相關課程,也先入為主地認為醫療史帶有一種難度與門檻,不敢輕易跨越。這些年,筆者受邀進行一些演講,驚訝的發現,儘管學界具體研究成果已不少,但多數的國、高中生、老師、中醫師乃至對中國醫學有興趣的大學生和社會人士,卻極少閱讀相關的研究著作。

  換個角度來思考,若能從科普、史普的角度來思考高中生、大學生,乃至是醫學院學生之需求,讓那些對中國醫學人文與身體觀有興趣的年輕讀者,在日常閱讀上能擁有一本不那麼生硬難懂的歷史讀本,應有其必要性。我一度認為,山高水深,學術書大概本來就不是訴求讓一般人讀得懂的,專業論文和專書是給極少數同領域的專家來審查、升等用的工具,但將知識轉譯給更多讀者知曉,彰顯人文價值,難道不應該有學者參與其中?事實上,很少學者會注意到一般讀者的閱讀需求,思考生產有趣的故事以饗更廣泛的讀者群。那麼,如果我們不邁開腳步來嘗試歷史學的非虛構寫作,導致人文學中長期缺乏思想與大眾心靈之對話、接觸,僅尋求孤芳自賞,那又何以稱為「人」文呢?值得當代學者省思。

  現在數位化、資料庫已如此興盛,在查找資訊如此方便、知識更新如此快速的時代,傳統的知識探索權力完全下放,每個人都可以運用新的資料庫,書寫各種主題的歷史,這是一個更加「大眾史學化」的時代,大部分的知識,已不需要靠長篇大論;反觀需要長篇大論的某事,往往跟不上新穎知識的出現與汰換,無法讓一般人知悉。是以長篇大論,其事實對於多數人的意義幾乎等於零,正因為「不讀不看」,歷史乃成為一門枯燥的學問,愈加乏人問津。試觀近年來歷史乃至人文領域的系所,招生缺額愈加嚴重,能不加緊反思歷史書寫與呈現的方式嗎?現代人或許更需要簡短的讀本,但又不能是運用網路「剪刀糨糊」工法、ChatGPT 式的剪剪貼貼,那就真是沒意思了,還不如去看維基百科。AI 時代,人文科學之所以具備不被AI 取代的優勢,就是我們能與時俱進,用稍微加速的方式生產新知識,而且還是要重視知識的含金量與創新,這是學術的最基本要求,不能退讓,也是最不會被AI 取代的能力之一;AI 可以複製、學習數字、公式、趨勢、學說,卻無法創造深層且複雜的思考,而歷史學的訓練與技藝,正在此關鍵上展現其價值。

  當今在臺灣興起的大眾史學書寫,也不能單純只喊通俗、易懂,久了也容易落入各說各話乃至不知所云,甚至重複性高,貢獻度無法超越網路搜尋引擎的知識範圍,那樣對學術發展依舊沒有助益。因此,該如何進行而達到一種可能的折衷呢?我試著用一些很簡單的概念和雅俗共賞的文字來書寫這本書,當然有一些是自己較為成熟的研究,用更通俗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或是對既有研究的一種補充、延伸。另外更多的,是所謂的「探究」,要取其大眾史學化,其過程就不能求取一個很完整的問題意識提出與隨後論證過程的「大長篇」;而是自有趣的議題直接出發,用一些史料,來梳理當中值得關注的史事與現象,如此一來,書寫的方式就會比專業論文之呈現更為簡潔且易讀。不過,為了符合相當的學術規範,學者應秉持研究之精神,故仍需有必要的註釋,但文字呈現上已力求簡易好讀。原書名為《醫史碎金錄》,書名雖謙言「碎」,但其中卻有值得持續探索之含「金」量,所以我稱這本書為醫史的「碎金錄」,當然出版時不能採用這麼拗口的標題,故與編輯討論後才給這本書定了一個較為活潑的書名。

  更有甚者,吾人不必妄自菲薄,所謂的學術與事實,必有很多面向,也不是非得照著近代西方興起的學術論文來呈現;若然,大家都走一樣的道路,生產單一產線、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學術罐頭, 這門學問的生機自然消解。黃永年(1925-2007 年)在〈治學淺談〉中有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過去有的老先生讀了很多書,也很有學問,就是太謹慎,一輩子沒有寫出多少東西來,這種人今天大概不會有了。但今天有的年輕人寫起東西來又太隨便,還搶著要寫書出書,以一年出上幾本自誇,至於品質如何,真是自己的成果還是當了二道販子,就一概不管了。這種東西有什麼用呢?除了拿稿費和評職稱升等級時充數外,能在學術大廈的建築上添磚加瓦嗎?我的看法是,東西應該寫,否則豈不等於蠶光吃桑葉不吐絲,但寫的必須是自己的心得收穫,這等於蠶一定吐自己的絲而不會把別條蠶吐的絲偷來算自己的絲,否則豈不連蠶都不如?由此出發,我還認為一開始寫學術性東西應該寫論文,甚至寫短一點的讀書劄記,這樣有能力把它寫好。同類的論文積多了,到了一定年齡再寫這方面的專書,這樣此專書才真正是你的研究成果,真正代表你的學術水準。如果不想寫專書,匯印成一本論文集也很精彩。老一輩的學者多數是這麼做的,我也是這麼做的。

  從這段見解來看,黃永年是非常贊成出版個人劄記式論文集的,他所謂的「論文」,絕非今日在西方學術評比意義之下的學術論文,因為那樣的文章已經抹滅了作者的個性與文筆,有的只是審查意見改來改去後所呈現的碎片而已。可惜,今日評鑑似乎不以論文集為極重要的學術成果。而我更看重的是他所說的「寫劄記」,將一些讀書、看資料的見解與觀察,寫成一些有體系的完整文章,而這本書想做的正是這樣的事。

  民國時期的一流學者,有不少是重視以劄記、筆記的方式來呈現史料原貌和個人見解。錢玄同(1887-1939 年)曾借閱胡適(1891-1962 年)的日記來看,他驚訝胡適不到一年的時間竟然寫了六本日記之多,錢氏躺在床上一口氣看完,驚嘆:「適之精力真不可及,此六冊中關於學問之材料甚多。」可見這六冊日記都不是廢話或日常雞零狗碎的俗務,而是做學問的材料。民國時期數一數二用功的顧頡剛(1893-1980 年),更是注意看書之後的劄記抄錄,還沒事拿出來看,溫故知新,1941 年他說到:「翻看前數年筆記,找文材。」可見這些隨筆都是極其重要的創見,需要反覆的閱讀,還能有意外的收穫。

  筆者近年又受呂思勉(1884-1957 年)治史之影響,他是一位極其勤奮且樸實無華的學者,呂氏一生可謂從早到晚都在做學問,他生前沒有為盛名所累,也很幸運地沒有被繁瑣的行政職務所束縛,更無涉入政治活動之憂慮,做起學問可謂單一而純真,近代學人更少有像他這樣專一者,二十四史基本通讀三遍。當然,如果只做到這樣,我們大概也很難評斷他讀史的具體「成效」為何,基本上呂思勉讀史,心中總有一核心問題,然後在讀各種史書、史料時,勤於記述,加以排比分類,並寫下自己的看法,其實就是寫劄記。這些文字本身就已具有問題意識、史料和史家見解等三要素融會於其中,在中國史學史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知錄》、《廿二史劄記》;並且,呂思勉還不斷改寫,加入資料,他認為「史事之當搜輯,永無止息之期。」因為史料還會不斷被發掘,或是對現代、一時無用處、無意義之史料,他日卻轉瞬成為重要佐證,所以劄記中的史料,也是可以持續增補、擴充的,以這樣的意義而言,吾人當更加重視劄記形式的寫作意義。

  筆者不才,僅能從嚴耕望(1916-1996 年)之言了解,他曾讚許呂思勉書寫劄記的功夫,說到:

  撰史當溶化材料,以自己的話寫出來;要明出處,宜用小注。而他(呂氏) 直以札記體裁出之,每節就如一篇札記,是考史體裁,非撰史體裁。不過照賓四師說,誠之先生這幾部斷代史,本來擬議是《國史長編》。作為長編,其引書固當直錄原文。況且就實用言,直錄原文也有好處,最便教學參考之用。

  這是將史料與史論融為一體,具備相當多的優點,而筆者為今人,更應重視通達流暢,原始資料並不大量引用,而著重文字的流暢度,可以說是改良的劄記體,而且本書的文章確實有不少是希望留待日後繼續耕耘的,也不必諱言。

  本書內還有一些文章,曾發表在《旅讀》雜誌「老皮說史」的專欄上,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個月都要交一篇稿子,那種被時間追趕的壓力,至今仍記憶猶新,這些文章在收入本書前,多少進行了補充和修正。感謝那時總編輯張芸每個月底的鞭策,才能讓我擠出這麼多的創意,讓我這個學院派的「老學究」,也過過「專欄作家」的乾癮。最後,要感謝三民書局編輯群們的細心校對及修飾,讓書稿更加完整;毛硯平、湯欽安兩位助理,為我蒐集資料與整理書目,於此也一併致上謝意。國科會計畫〈當中醫遇上世界醫學――民國時期中西醫學史論著內的「近代」書寫〉的敦促,讓我能深入思考醫學史的寫作模式,這本書的誕生,將醫史研究推向另一種可能,也要歸功於這項計畫的支持。感謝太太和孩子整日見我呆坐於桌前寫稿,盡量不打擾我,並打理好一切家務,讓我感到日常寫作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情。本書若有任何疏漏之處,皆為筆者疏失,還請各位讀者、先進不吝指正。我的第一本書就是在三民書局出的,十幾年前,好像也是原班人馬在處理書稿,今年也已再版。在歲月的河流中拾取碎金,一路走來,謝謝這些編輯們在出版的路上持續支持筆者。最後,致敬愛書的讀者,終是開卷有益,讓我們展開一場中國醫療史的思想旅程吧。

皮國立
序於中央大學文學院
2023年5月29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76865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中國「血」字的身體觀與醫療史】(摘錄局部)
 
關於人血,另一個有趣的議題就是「滴血認親」。許多古裝劇例如「甄嬛傳」、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都常出現這些橋段,許多民眾看著有趣,但卻不知背後來歷。滴血認親在古代稱為「滴血辨」或「合血法」,憑藉血液認親的辦法,最早源於魏晉南北朝,在宋代相關文獻已有記載。辦法與電影演的有所不同,電影裡是先刺破手指將試驗者的血滴到碗裡,看血液是否融合,來判斷兩人是否具有血緣關係的技巧。宋慈(1186-1249 年)綜合前代各種法醫驗屍之法,撰寫《洗冤集錄》這部中國古代法醫的必讀教科書,其中即有記載「滴骨親」法,其言:「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親生,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在古代,還有一種情況會需要認親,就是掃墓。因為古代的墓葬形式多為土葬,墳墓修築不若今日牢固,底層民眾更是如此,先人墳墓若遭大雨、洪水沖刷侵蝕,屍骨很容易外露,無法分辨,所以這時「滴骨法」就可以發揮作用,將生者的血滴在死者的骨頭上,若有血緣關係,血會被吸進去,那就可以確定是自己的親人;或有一說是頭髮能吸附於骨頭上,當父母墳地不知在何處時,後代子孫用自己的頭髮拉在地上拖,頭髮被土地吸附住,下面即是先人骨骸,此法可能來自頭髮乃血液之延伸的觀念。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10/22
原來以前的中醫師如李時珍,並不認為吃內臟可以補身體!
滴血/滴骨認親,其實早就被推翻!
中醫在近代還曾差點被廢黜!
啤酒還曾經被認為有「滋補強身」的效用!
真的很有趣的一本書!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