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骨科自我保健教科書:骨骼、肌肉、關節&日常運動傷害全解析!教你認識身體的運動器官,自我診斷生活中常見的運動傷害與骨骼疾病

骨科自我保健教科書:骨骼、肌肉、關節&日常運動傷害全解析!教你認識身體的運動器官,自我診斷生活中常見的運動傷害與骨骼疾病

運動・からだ図解 運動器・骨科の基本

  • 定價:460
  • 優惠價:79363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彩色全圖解】身體骨骼、肌肉、關節的解剖知識
  常見的骨科、運動傷害大解析!

  認識運動器官受傷的部位和原因,及早應對,
  預防退化、二度傷害的自力照護手冊!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戴大為醫師 審訂——

  所謂的運動器官,就是指身體活動時所需要的組織與器官的總稱,由骨骼、關節、肌肉(骨骼肌)和神經等組成。數種組織和器官相互合作才能促使身體活動,只要某個部分受損,整體功能便無法順利運作。

  運動器官出現障礙的狀態,稱為運動器官疾病。

  人體的運動器官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老化。除了腰腿虛弱,膝蓋、腰部和髖關節疼痛外,還有骨骼逐漸變脆弱、造成死亡率比罹癌高的骨質疏鬆症!不少人因為骨折、腰痛、肩膀僵硬、扭傷、脫臼、韌帶損傷、運動傷害等運動器官疾病而接受骨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併發的還有各種退化性疾病、發炎性疾病、代謝疾病等。
 
  現今迎來了超高齡社會時代,必須面對的運動器官疾病愈來愈多,而未來相關的診斷與治療也更加重要。若是能了解自己的身體,在病兆發生之初有所察覺、及早治療,就能避免臥床或無法行走的境況!

  作為一個有自覺,及早預防運動器官老化的人,必須:
  1、要了解肌肉、骨骼、關節及其活動時的連動關係和基本構造
  2、時時測試「基本姿位」和「功能性姿勢」,讓姿勢回正,注意自已的關節活動度(ROM)是否逐漸減小
  3、若有疼痛、發麻、腰痛的狀況就是警訊!要及早就醫
  4、了解每一個常見病症,比如退化性髖關節炎、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五十肩等,好發於什麼年齡層或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提醒自己及早預防

  本書還包含易讀入門的特色:   
  1、收錄大量彩色插圖,以利輕鬆理解艱深知識
  2、在各單元的一開始,以條列方式歸納該單元的重點內容
  3、文中的重要用語以紅色字標示
  4、以常見的專門用語、備忘錄、關鍵字的形式來註釋解說重要用語
  5、以專欄方式補充疾病與建議讀者熟記的各項相關資訊

  學習骨科自我保健,不只為了預防受傷,還是為了延長「健康的壽命」,一旦運動器官退化受損,距離真正離世之前, 多半會需要他人照護、臥床不起,不管再怎麼長壽,這段臥床的時間也無法盡情享受人生,還會造成家人們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為了提高「餘命的健康時間」,認識運動器官、學習骨科知識,才能讓你「健康的長壽」。

  本書特別針對一般患者、健身教練、自主肌力訓練者、護理師或醫學生、物理治療師、運動按摩師、整復推拿師等醫護人員及專業治療者所著,而希望深入學習、了解自身疼痛的讀者也能短時間內學習骨科相關的基礎知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石井賢


  國際醫療福祉大學醫學部骨科系主任。成田醫院副院長、骨科部長、脊椎脊髓中心主任。三田醫院骨科部長、脊椎脊髓中心主任。

  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從美國喬治城大學和哈佛大學留學回來後,曾先後擔任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專任講師和約聘專任教授,而後轉任現職。同時也擔任日本骨科學會代表、日本脊椎脊髓症學會理事、微創脊椎治療學會理事長、抗衰老醫學會理事。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運動器官和骨科方面的相關知識,因此經常受邀登上電視節目、廣播節目、報章雜誌等媒體。

審訂者簡介

戴大為


  成大醫院骨科部資深主治醫師,專長為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治療及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戴醫師亦熱衷於骨骼關節保健知識的衛教,經常撰寫衛教文章或拍攝影片放置於個人網站或同名YouTube頻道「骨科戴大為醫師」。

譯者簡介

龔亭芬


  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作品累積達上百本。喜歡優游於文字世界裡,從中吸收與摸索各種新知識,尤其偏好醫學保健、美食與推理犯罪。譯有《透視人體圖鑑》、《推拿師的解剖生理&伸展教科書》、《足部、踝關節痛的物理治療大全》、《宇治田潤的法式甜點驚豔配方》、《人氣拉麵店烹調技術》等書籍。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方法    

序章    解剖學的基礎知識
何謂運動器官    
全身的肌肉    
肌肉的種類與功用    
全身的骨骼與關節    
關節的構造與活動    
何謂解剖學    
【專欄】    解剖學的歷史    

第1章    骨骼與關節、肌肉、神經的構造
頭部    
顳顎關節(骨骼與關節)    
顳顎關節(肌肉)    
頸椎(骨骼與關節)    
頸椎(肌肉)    
肩胛帶(骨骼與關節)    
肩胛帶(肌肉)    
肩關節(骨骼與關節)    
肩關節(肌肉)    
肘關節(骨骼與關節)    
肘關節(肌肉)    
手腕關節(骨骼與關節)    
手指(骨骼與關節)
手腕關節、手指(肌肉)    
脊柱(骨骼與關節)    
脊柱(肌肉)    
胸廓(骨骼與關節)    
胸廓(肌肉)
髖關節(骨骼與關節)    
髖關節(肌肉)    
膝關節(骨骼與關節)    
膝關節(肌肉)    
踝關節(骨骼與關節)    
踝關節(肌肉)    
腳趾(骨骼與關節)    
腳趾(肌肉)    
【專欄】    哪些器官對人體沒有用處?    

第2章    骨科疾病與治療方法
基本姿位和關節活動度    
運動器官疾病的主要症狀    
檢查種類    
骨科領域的治療方法1  非侵入性治療    
骨科領域的治療方法2  藥物治療    
骨科領域的治療方法3  手術    
【專欄】    X光的發現及其發現者倫琴博士        

第3章    運動器官疾病(上肢)
五十肩    
旋轉肌袖破裂    
扯肘症    
希伯登氏結節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腱鞘炎    
掌腱膜攣縮症    
腕隧道症候群    
肘隧道症候群    
槌狀指    
遠端橈骨骨折
【專欄】    備受矚目的運動醫學    

第4章    運動器官疾病(下肢)
股骨頸骨折    
退化性髖關節炎
股骨頭壞死    
半月板破裂    
阿基里斯腱斷裂
拇趾外翻    
前十字韌帶損傷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
【專欄】    兒童運動器官健檢    

第5章    脊椎疾病
椎間盤突出    
頸椎退化性脊髓病變╱神經根病變    
腰椎管狹窄症    
椎弓解離症    
斜頸症    
頭部下垂症候群    
後縱韌帶骨化症(OPLL)    
黃韌帶骨化症    
脊柱變形、脊柱側彎症╱脊柱後彎症    
廣泛性特發骨質增生症(DISH)    
僵直性脊椎炎(AS)    
脊椎損傷    
胸腰椎損傷    
【專欄】    延長健康平均餘命,以迎接人生100年時代    

第6章    其他疾病
骨質疏鬆症    
佝僂病╱軟骨症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RA)    
自體免疫疾病    風濕性多發性肌痛症(PMR)    
腱鞘囊腫    
骨骼軟組織腫瘤    骨肉瘤    
骨骼軟組織腫瘤    伊文氏肉瘤    
肌少症、運動障礙症候群、衰弱症    
軟骨發育不全症    
多指症╱併指症    

索引   
 

自序

  現今迎來了超高齡社會時代,骨科必須面對的運動器官疾病愈來愈多,而未來相關的診斷與治療也更加重要。我想各位讀者之中應該有少人曾經因為骨折、腰痛、肩膀僵硬、運動傷害等運動器官疾病而受骨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運動器官與骨科疾病就是如此貼近我們生活。

  骨科常見疾病的種類非常多,像是扭傷、骨折、脫臼、韌帶損傷外傷,以及伴隨年齡增長而來的退化性疾病、發炎性疾病、代謝疾病、先天性疾病、運動傷害等,有多種疾病與內科疾患有著相似的症狀,因此診斷時,疾病的鑑定更顯重要。為了進行精準的診斷,必須習基本的運動器官相關知識。

  為了方便讀者理解運動器官疾病,本書以簡潔扼要的方式彙整最基本的解剖學知識,以及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本書特色包含:➀收錄大量彩色插圖,以利輕鬆理解艱深知識;➁在各單元的一開始,以條列方式歸納該單元的重點內容;➂文中的重要用語以紅色字標示;➃以資格考中常見專門用語、備忘錄、關鍵字的形式來註釋解說重要用語;以專欄方式補充疾病與建議讀者熟記的各項相關資訊。尤其對一般患者、護理系或醫學系學生、治療師、護理師、實習醫師等醫療相關人員來說,這是一本能在短時間內學習骨科基礎知識的入門書,透過平易近人的方式解說,讓所有人都能夠輕鬆理解書中內容。而希望更深入學習的人,建議在讀完這本書之後,進一步參閱各領域的專門書。另外,這本書的大小方便隨身攜帶,希望大家能在臨床工作中多加運用。
 
2022 年7 月
國際醫療福祉大學醫學部骨科
系主任 石井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86142
  • 叢書系列:Healthy Life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解剖學的基礎知識
全身的肌肉
重點
●人體全身約有400多塊骨骼肌。
●依肌肉形狀分成數種類型。
●骨骼肌由肌原纖維、肌纖維、肌束構成。

分布於人體全身的肌肉
所謂肌肉(骨骼肌),是指活動身體時所需要的肌肉組織。基本形狀為兩端尖細,中間寬大的紡錘狀肌,多數骨骼肌都是這種形狀。中間寬大鼓起的部位稱為肌腹,兩端尖細部位的末梢側稱為肌尾,對側稱為肌頭。肌肉尖細末端連接至肌腱。

骨骼肌透過層層重疊以活動身體。淺層肌肉包含覆蓋於肩膀的三角肌、位於胸部的胸大肌、從頸部延伸至背部的斜方肌、從背部延伸至腰部的闊背肌、位於臀部的臀大肌等一些面積較大的肌肉。另一方面,深層肌肉包含位於斜方肌深層且附著於肩胛骨的大/小菱形肌、位於腹肌最深層的腹橫肌、位於腰背部最深層的多裂肌等面積較小的肌肉。

肌肉構造
據說全身上下共有400多塊肌肉,由肌內膜、肌周膜、肌外膜三層肌筋膜包覆。骨骼肌最表面有一層堅固肌筋膜包覆,稱為肌外膜。肌外膜裡有許多覆蓋於肌周膜下方的肌束,而肌束又是由許多成束的肌纖維構成,肌纖維則是由多數肌原纖維所組成。好幾束肌束集結在一起即形成骨骼肌。

資格考中常見專門用語
肌肉組織
指的是形成骨骼肌的組織。

紡錘狀肌
大多數骨骼肌都是呈紡錘狀。

關鍵字
肌腹
紡錘狀肌中間寬大鼓起部位。

肌頭和肌尾
指的是肌肉的兩端,從肌肉方向來看,固定於靠近身體中心部位的近端側是肌頭,附著於對向遠端側,活動性較大的是肌尾。

肌腱
纖維性結締組織,連接肌肉和骨骼。

【解剖學的歷史】
解剖學在現代醫學的發展上功不可沒,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解剖學深入闡明人體結構,促使醫學取得莫大進展,尤其是在診斷學和外科治療方面。

起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的西方醫學開始透過解剖來探究人體構造。據說史上第一個進行人體解剖的人是西元前300多年的希羅菲盧斯醫生(Herophilus,西元前335~西元前280年),他基於人體解剖建構解剖學理論,被稱為「解剖學之父」。另外,希羅菲盧斯還發現腦是神經系統的中樞,是智力所在,他甚至還將神經區分成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在此之前的古希臘,普遍認為精神存在於心臟,因此製作木乃伊時,會特地將心臟另外單獨保存,有別於其他內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