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形而上學:研究所有哲學的基本問題之學問(2版)

形而上學:研究所有哲學的基本問題之學問(2版)

  • 定價:720
  • 優惠價:9568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64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亞里士多德全面系統地整合了古希臘數百年自然哲學與精神哲學的成果,進而提出「存在是什麼」的問題,對存在本身進行追問,從而將古希臘哲學提升到純粹形而上學的層面,是亞里士多德研究的心血結晶。

  本書包括三大部分,共14卷。
  第一部分(卷1~4):為形上學導論。
  第二部分(卷5~11)為「實體論」。
  第三部分(卷12~14)為自然神學及其他補充。
  即「存有學、實體學、神學」等三個主題的轉折。
  本書另附有章節分析、索引和參考書目,以供研習哲學與哲學史者,以及研究希臘學術與西方學術史者之查考。

  無論是柏拉圖或亞里斯多德,他們都同意哲學的目的就是探究事物,並獲得共相。而形上學即是最佳的研究成果。柏拉圖代表一種唯心論的思考模式,而亞里斯多德則代表另外一種以經驗做出發點的實在論的思考模式。這是值得我們去效法其治學態度與學習其宏觀的學術視野。

  亞里斯多德著作裡並沒有名為《形上學》的論著,這名稱是安卓尼庫斯所命名。亞里斯多德把這部著作的內容認定為「第一哲學」或「神學」。

  形上學,是研究事物存在及本質的學問,也被哲學領域視為「第一哲學」,即研究所有哲學的基本問題之學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里士多徳(西元前384年~前322年)


  出生於希臘,父親為馬其頓王國的御醫。亞里斯多德於17歲時到雅典加入柏拉圖學院學習,直至柏拉圖去世(約西元前347年),為時20年之久。

  柏拉圖去世後,學院由其姪兒接掌,於是亞里斯多德離開雅典來到特洛德建立分院。過了四、五年,亞里斯多德應馬其頓國王菲利浦二世之邀成為王子亞歷山大的導師,直至亞歷山大登基。其後亞里斯多德返回雅典創建自己的學院,其思想逐漸擺脫柏拉圖的理型論,轉向注重經驗觀察的經驗論。亞里斯多德經常與其弟子漫步在學院的迴廊,在漫步中討論哲學問題,後來被稱為「漫步學派(Peripatetics)」。

  亞歷山大大帝駕崩時,雅典掀起反抗馬其頓的風潮,亞里斯多德因為亞歷山大之師而受迫害,被控「瀆神」罪名。亞里斯多德出逃雅典至歐坡雅的查齊斯,曾表示不願讓雅典再次危害哲學。(蘇格拉底因為服從雅典法律而甘願受死,不肯脫逃。)亞里斯多德於隔年因病去世。

  亞里斯多德的早年著作多已佚失,現今流傳係屬在學院期間的著作,包括兩部分:一是以一般大眾為對象而寫作的對話體作品,現已流失;一是學院內的教材,這是目前我們所可接觸到的亞里斯多德著作的原本。亞里斯多德死後,其著作手稿曾為了避免被當政朝廷強索,而藏匿200多年。當今亞里斯多德著作是源自漫步學派第11代傳人,安卓尼庫斯(Andronicus of Rhodes)編纂出版。

譯者簡介

吳壽彭(1906-1987)


  在無錫出生,號潤佘。192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29年東渡日本考察「明治維新成功的緣由」,尋求強國富民之道;先後在江、浙、湘等省軍政機關任職;曾任海塘緊急工程處處長、工程局副局長;在北京、青島等地任鐵路、水利、航業、化工、有色金屬等企業中任專業工程師。精通古希臘文,曾翻譯亞里斯多德等人的著作,並獲推崇為「亞里斯多德著作翻譯第一人」。
 
 

目錄

形而上學1
卷(Α)一1
卷(α)二36
卷(Β)三42
卷(Γ)四64
卷(Δ)五94
卷(Ε)六133
卷(Ζ)七141
卷(Η)八180
卷(Θ)九192
卷(Ι)十211
卷(Κ)十一233
卷(Λ)十二263
卷(Μ)十三287
卷(Ν)十四321
附錄一342
綱目(章節分析)342
譯者附志367
附錄二371
索引一人名、地名、神名等371
索引二本書各卷互涉及關涉亞氏其他著作者375
索引三名詞及題旨376
附錄三398
參考書目398
譯後記403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61196
  • 叢書系列:經典名著文庫
  • 規格:平裝 / 516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導讀
 
尤煌傑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 亞里斯多德生平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 C.)出生於希臘北疆的瑟瑞斯(Thrace)地區的史塔傑拉(Stageira)城。父親尼高馬庫斯(Nicomachus)為馬其頓王國的御醫。亞里斯多德於17歲時(約367 B. C.)來到雅典加入柏拉圖學院學習,直至柏拉圖去世(約347 B. C.),親炙柏拉圖教導達20年之久。
 
柏拉圖去世後,學院由其姪兒史博希普士(Speusippus)接掌,於是亞里斯多德離開雅典來到特洛德的阿梭斯(Assos, Troad)建立分院。過了四、五年(約343B. C.),亞里斯多德應馬其頓國王菲利浦二世(Philip II of Macedon)之邀請成為王子亞歷山大(Alexander)的導師,直至亞歷山大登基(約335 B. C.)。其後亞里斯多德返回雅典創建自己的學院於利西翁(Lyceum),其思想逐漸擺脫柏拉圖的理型論,轉向注重經驗觀察的經驗論。亞里斯多德經常與其弟子漫步在學院的迴廊,在漫步中討論哲學問題,後來被稱之為漫步學派(Peripatetics)。
 
亞歷山大大帝駕崩之時(約323 B. C.),雅典掀起反抗馬其頓的風潮,亞里斯多德因為曾與亞歷山大的師徒關係而受迫害,被控「瀆神」罪名。亞里斯多德出逃雅典至歐坡雅的查齊斯(Chalcis, Euboea)。據說亞里斯多德出逃時,曾表示不願讓雅典再次危害哲學。(蘇格拉底因為服從雅典法律而甘願受死,不肯脫逃。)亞里斯多德於隔年因病去世(約322 B. C.)。
 
亞里斯多德的早年著作多已佚失,現今流傳之著作屬於在學院期間的著作。著作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以一般大眾為對象而寫作的對話體作品,現已流失;另一部分是學院內的教材,這是目前我們所可以接觸到的亞里斯多德著作的原本。亞里斯多德死後,其著作手稿曾經因為避免被當政朝廷強索,而被藏匿二百餘年。當今亞里斯多德著作是源自漫步學派第11代傳人,安卓尼庫斯(Andronicus of Rhodes)編纂出版(約60-50 B. C.)。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