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她不是也共他在青山綠水間吟詩作賦、逍遙暢遊的嗎? 無奈,他們終是無法白頭,徒留得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 只餘感慨萬端,都化作粉壁間哀慟欲絕的〈釵頭鳳〉。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more
一瓣紅妝逐水流,不知香豔向誰收。 雖然零落隨風去,疑是凌波洛浦遊。 從清新靈秀閨閣詞作到林黛玉的創作原型, 探索明代才女文化的時代映照 「王夫人林下之風,顧家婦閨房之秀,兼有之耳」 ──明代閨閣第...more
從掖廷奴隸到巾幗宰相, 斐然詩才×女性執政…… 跳脫「悲情才女」的框架, 以政治謀略與文學才華闖出的異類人生! ▎掖庭起步:一個悲劇開端 上官婉兒的故事從悲劇開始,襁褓中的她因家族受牽連遭滅門,與...more
春花秋月、愛恨離愁 詩中有景,景中有情 一城牡丹盛開時節,一曲琵琶江頭奏響 體會人間煙火的浪漫 ➤作為文化象徵的詩人 本書以白居易的生平為切入點,全面呈現這位偉大詩人的文化價值。白居易自幼聰...more
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以《第五號屠宰場》、《貓的搖籃》奠定大師地位 「真正的藝術家」、「美國最好的作家」馮內果 1997年宣布封筆後第一部作品,也是2007年驟然辭世前的最後遺作 ★ 最經典、改變世代思維的...more
從三毛相關的物品切入回憶,如三毛的按摩石、畫作、牛仔外套、口琴等, 收錄未公開的三毛過往;重新探訪三毛故居,帶回第一手故事! 「三毛只是一個啟發,一個不同人生的想法和經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more
詩壇才女淪為階下囚…… 紅塵與詩情交織而成的悲歌 歷史的煙雨中,如彼岸花般殘豔地燃盡一生 魚玄機──大唐最耀眼卻也最孤獨的名字 ➤一位被忽略的傳奇女性 本書聚焦於唐代才女魚玄機,以詳實史料呈現了這...more
「楊絳先生晚年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即是將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全部親自予以銷毀。雖然我覺得這實在太可惜,曾多次勸阻,未能使她回心轉意。」這本書收錄的,是楊絳看了...more
本書以時間為軸,詳細梳理了各歷史階段的重要文學成就與流派。 深入了解文學大家如何在文學風潮中錘鍊自我。 此書不僅是中國文學史的回顧, 也是對文學如何反映與影響社會變遷的深刻探討。 本書不僅呈現各...more
莫道不銷魂,亂世詞人李清照的獨白 ──詩意、漂泊、愛戀、情懷 從婉約詞風到豪情壯志,細說李清照生命中的詩與遠方 ▎詩詞之魂:李清照的婉約與豪情 李清照,被譽為「一代詞女」,其詩詞清麗婉約,卻又...more
【在平凡中見深意,在自然中尋哲理】 深度剖析王維詩歌的「和」與「靜」 盛唐詩人的多變風貌與超越塵世的靜謐之美 ▎王維與「三十二相」的比喻 以「三十二相」為書名,取自佛教中的聖者形象,藉此比喻...more
且恁偎紅翠,歌盡風流──柳永詞中的紅顏往事! 柳七筆下的愛恨嗔痴, 描繪南宋才子在愛情與命運間的交織與悲歡! ▎風華絕代的詞人:柳永的愛恨情仇 本書以南宋詞人柳永為中心,描繪了他一生的風流才情和...more
★榮獲2016年美國指標性傳記寫作獎項「斯珀伯圖書獎」(Sperber prize) ★2015年《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及《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最佳圖書名單 ......more
清廉正直,詩骨如蘭 以詩為志,以正為心 官微志遠,清風長留 不只是寫詩,他寫的是自己的一身風骨 不只是為官,他守的是心中的明公正道 ▎孤高不屈,潔身自退 王之渙為人剛正不阿,堅守正道。雖然身處...more
葉靈鳳是現代著名作家、畫家、編輯出版家和愛書家,他一生橫跨上海和香港兩個「洋場」,文名卓著,經歷傳奇。葉靈鳳的「隔代知音」李廣宇專注於葉靈鳳生平和作品的追蹤考索,本書即為其最新研究成果。或者...more
經歷金榜題名、烏臺詩案、喪妻喪子、貶謫海外,曾和帝王縱論古今,曾和政敵笑泯恩怨,也曾和摯友反目成仇。一生曲折的東坡先生,如此形容自己走過的人間:「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佛光文化新書《...more
「我們一生複雜,一生追求,總覺得幸福遙不可及, 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臺上, 你那麼忙,當然看不見了……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在無羈歲月中的流浪與追尋,作家三毛的孤獨行旅 ...more
蘇東坡曾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親情、友情、愛情,一顆顆真心實意 師長、文友、弟子,一段段惺惺相惜 繫獄、流放、墾荒,一場場危厄橫逆 蘇...more
本書編者群針對方耀乾教授65華誕和榮退祝賀為主題,廣邀各界人士書寫祝賀文,內容以方教授的行誼、或與教授的交遊、教授對本人的教導和啟迪、教授的貢獻與影響。同時,編者們收集數篇以方耀乾教授的作品或...more
#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為紀念聯經出版成立 50 週年,精選過往出版品,推出經典書衣限定版。 經典書衣以行書「文、史、思」為設計元素,聯經出版設計團隊, 分別以熱情亮紅、內斂青藍、典雅深黑,賦...more
#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為紀念聯經出版成立 50 週年,精選過往出版品,推出經典書衣限定版。 經典書衣以行書「文、史、思」為設計元素,聯經出版設計團隊, 分別以熱情亮紅、內斂青藍、典雅深黑,賦...more
【許我忘年為氣類,風義生平師友間】 清末民初、東西交流、思想衝突、文人境遇 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寄情懷於文字,在新舊更迭中的矛盾哀戚 ▎王國維思想學行傳論 說來也是靜安先生為學的幸運,早年致力於...more
著名文學評論家、專欄作家司徒衛於2003年辭世,距今(2023)已二十載。 司徒衛(1921-2003),本名祝豐,字茂如,原籍江蘇如皋,1947年來臺,曾任教成功中學、文化大學,著述甚豐,為臺灣著名書評家、專欄作...more
「中國戲」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被知識分子視作中國與西方建交的橋樑,雙語作家熊式一以民間故事和京劇為藍本創作的英文話劇《寶川夫人》更從1934年開始在英國掀起「中國」熱,成功地向西方國家展示中國...more
如何打磨英雄? 曾國藩╳梁啟超 書劄 家書 家訓 日記 文集 ☑職場避雷 ☑人生避險 ☑亂世避兇危 文白對照★古今對鑒 ◎為什麼要讀曾國藩?當時局動盪、戰亂頻仍時,就該讀曾國藩! 曾國藩為晚清一代名臣,...more
每一個中國人,心頭都縈繞着蘇東坡的詩詞,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比如「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比如「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比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more
人是為明天活著的,因為記憶中有朝陽曉露; 假若過去的早晨都似地獄那麼黑暗醜惡,盼明天幹嘛呢? 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實在撐持著, 新夢是舊事的拆洗縫補。 童年、求學、創作、旅行、政治觀感、晚年思考…...more
蘇軾(1037~1101年),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在詩詞、散文、書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和突出的成就,本書講述中國歷史上最接近大眾而又最璀璨奪目的文學家蘇東...more
王韶生(1904-1998)與鍾應梅(1906-1985)皆粵地出生,後遷香江。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著作等身、卓然有成,享譽學林,堪稱鴻儒碩學。本書作者博覽文獻,爬梳資料,纂輯王、鍾相關論著,蒐羅閎富,綱舉目張,...more
「人世匆匆, 有什麼可怕的。」 她現在真的回到她永久的家:她創作的書本。 只要敲門,現在,將來,她就會接待大家,為大家,講小說,讀詩。 讓我們知道,我城,幸好有過像她這樣的一個女子, 在...more
康拉德在剛果目睹真正的恐怖、 亞瑟.柯南.道爾找到埋葬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安徒生去了義大利才成為小說家、 伊薩克.迪尼森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路易斯.卡羅在俄羅斯發現仙境、 費茲傑羅在...more
好好吃飯,好好看書 時代艱難也引人入勝 長沙—上海—香港:女作家的人生地圖 飲食.離散.文學的況味 「故城,是故鄕的城,是故往的城」 「記憶在這裡發酵,蒸發、膨脹,刻骨銘心。」 ——王璞 *** ...more
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做一時君子易,做一世君子難,胡適真的就做了一世君子,胡適是中國現代思想史承前啟後的第一人,是宣導文學改良的代表人物,是中國近代第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本書精心...more
林語堂為二十世紀學識淵博、語言通達、幽默風趣、學貫中西的文學家,曾自言:「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為中華文化的世界化作出了非凡貢獻,豁達率真的人生觀,中西合璧的審美觀,爐火純青的文...more
史上首部【作家辭典】 ★ 收錄29位中國近現代作家們未曾對外公開的野史軼文★ 你所不知道的【五四文人私生活】通通在這裡 ──由民國女作家謝冰瑩親訪當事人,或拜訪其摯親好友、蒐集史料 近身觀察民...more
──國際知名作家書寫傳奇不朽的文青女神── 回憶寫作中的代表之作 呈現更「蘇珊」的人性面向 一個躁動不安、才華洋溢的靈魂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摯友》、《你受了什麼苦》作者──西格麗德.努涅斯 懷...more
文列班楊伯仲間,北宋一燈傳作者 南豐先生,雖然早已隕落在歷史的星空下 但他的文字卻在中國文學史上永遠熠熠生輝 「七子」也好,「八家」也好,曾鞏大名始終列於其中 ▎初到濟南:喜有西湖六月涼 湖面...more
生前尚未出版文稿×首次對外公開的通信 從一生所有信件、日記、演講稿到作品手稿, 由愛默生及家族唯一授權的作家真實呈現── 【傳記作者談本書】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與朋友們更加深入了解...more
以更詳實的資料評估愛默生的人生, 不加入任何超乎事實理解範疇之外的評論…… 從超驗主義演說到出版隨筆, 研究拉爾夫‧愛默生與其思想的必讀經典 愛默生家族認為最客觀、最接近其一生哲學體系的傳記 【名...more
蘇軾、陸游,一前一後,皆為宋代著名文人。二人也經常被同時提及,並有「蘇陸」之稱。然而,他們的相似之處,並不僅止於對宋代文學的貢獻。首先,二人同樣面臨了仕途的顛簸:東坡身處凶險複雜的官場,放翁...more
來到人間,是為了替黯淡的夜空增添一道耀眼的光芒 離開世界,是為了向貧瘠的大地遺留一卷風雅的華章 為官者,公正無私,依法守紀; 為文化傳承者,鏟削巧利,滌濯滓垢; 他內心簡明疏曠,清澈坦蕩,品格堪...more
現代文學的讀物充斥市面,但是沒有古典文學的基礎,現代文學如同一棟缺乏地基的建築,隨時有傾倒的危險,正因為現代文學是接續古典文學而產生的,所以我們亦應具備古典文學的素養,同時以古典文學彌補現代...more
現代文學的讀物充斥市面,但是沒有古典文學的基礎,現代文學如同一棟缺乏地基的建築,隨時有傾倒的危險,正因為現代文學是接續古典文學而產生的,所以我們亦應具備古典文學的素養,同時以古典文學彌補現代...more
她的照片像一部小說 背後有一個華麗摩登的上海灘 還有一個山河浩蕩的民國世界…… 張愛玲始終是華文圈熱門話題,本書是海派作家陶方宣在出版了多部有關張愛玲的專著之後,又推出的一部厚重之作。全書...more
◎一本適合青少年、社會大眾品味的大師小傳 穿越時空,看大師的年少輕狂!看大師的求學精神!看大師的創新魄力! 另選錄胡適《嘗試集》膾炙人口的白話詩作,一覽大師文采! 胡適十分重視傳記文學,曾在北...more
曾以兩闋〈如夢令〉名動京城的詩書門第之女, 「綠肥紅瘦」的清新詞作無不教文士、詩家拍案稱賞; 作清絕之詞、評詩家高下、懷天地家國 無以如君子般「倚南窗以寄傲」,便以「審容膝之易安」自勉 兩宋婉約...more
「媽,還記不記得屏東老家前院檳榔樹上的檳榔,您有沒有嚐過檳榔是什麼滋味兒?」我握著臥病多年,彌留中,年邁母親的手,聊小時侯屏東的事兒給她老人家聽,不管她聽的見與否,母親這一輩子,以在屏東的日...more
偏重於瑣碎的鉤沉,講點小人物的故事 歷史往往是小人物、小配角書寫的 他們的存在使得時代敘事更有活力、更加豐滿 「我承認,我有考據癖,讀書中發現那些少有人關注的配角,總想探個究竟,並樂在其中。...more
~異端份子的奇異傳記~ ★國王、貴族、間諜、騎士,潛藏在光榮身份下的變態異端 ★帶給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作家種村季弘、劇作家寺山修司、動畫導演押井守、小說家高橋克彥等多位名家黑色啟發。 「無...more
一部《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發美國內戰; 一篇〈拜倫夫人真實的一生〉引起英國譁然, 透過日記及書信,本書帶你重新認識這位極具正義的多產作家 ──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 「有幸跟斯托夫人成為鄰居,...more
他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 他的學術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性質。 長期以來,梁啟超作為一個政治人物, 在歷史學家筆下褒貶不一,眾說紛紜…… 本書作者以歷史學家的冷靜和嚴峻態度剖析梁啟...more
文學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 它的創作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染── 【極具綜合性、全局性、獨創性】 本書是作者三十年李白研究的結晶, 從特定視角展開,與李白家世、生平和詩歌創作密切關連 ▎獨創性的觀點...more
──辛波絲卡誕辰100週年── 繁中世界第一本波蘭文直譯, 收錄近百幅珍貴照片及明信片,唯一完整傳記珍藏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廣受全世界讀者喜愛的詩人 辛波絲卡 唯一完整傳記 從為波蘭共產黨謳歌到堅持創...more
文革青春 X 自由香港 X 黃雀行動 「羅孚羅海星父子的經歷是閱讀中國香港隱秘歷史的切入點,周蜜蜜的書是不為人知內幕最忠實的見證。」——林道群(香港資深出版人) 「政治很險惡,人卻要留一畦無愧於心的...more
★錢穆珍藏精裝系列 附贈典雅藏書票★ 一代國學大師、史學權威──錢穆 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錢穆先生感性文字之萃集 經年累月所學所感所思一覽而盡 本書為《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二書之合編,皆為錢賓四...more
沈從文誕辰120周年紀念經典版 《沈從文自傳》召喚這個世紀的城市鄉巴佬,到那個文學原鄉沉澱塵慮,再回想所來蕭瑟之處。 在喧囂蒸騰的時代,沈從文的作品是一帖能讓人鎮靜舒緩下來的良方。──范銘如/專...more
以李商隱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死於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符合歷史「僅得中壽」的歷史論斷,也符合元和十三年十月「令狐楚鎮河陽,(李商隱)以所業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禮史性...more
熊式一(1902–1991)是20世紀海外最知名的中國作家之一,陳寅恪曾以「海外林熊」之句將他與林語堂並舉。他在1934年將中國傳統劇目改編為英文戲劇《王寶川》,在倫敦連續演出約900場,由王室到平民,家喻戶曉...more
難得一見的三位世紀文學家訪談收錄! 經典作家身前雜談小說、人生與怪癖 《海明威:最後的訪談》 第一手訪談這位定義和改變美國文學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好鬥、迷人、發人深省的作家快語! 海明威...more
《一本讀懂葉慈》×文豪系列鋼筆組 在字裡行間,感受詩人的細膩書寫, 捕捉凝鍊情感的剎那,一睹文豪不朽之魂! ★追溯回望!絕代才子的繾綣一生 揭露葉慈成長背景、愛情軼事,了解創作背後的意涵,貼近愛...more
在字裡行間,感受詩人的細膩書寫, 捕捉凝鍊情感的剎那,一睹文豪不朽之魂! ★追溯回望!絕代才子的繾綣一生 揭露葉慈成長背景、愛情軼事,了解創作背後的意涵,貼近愛爾蘭詩人的所思所想。 ★觸動人心...more
現代文學的讀物充斥市面,但是沒有古典文學的基礎,現代文學如同一棟缺乏地基的建築,隨時有傾倒的危險,正因為現代文學是接續古典文學而產生的,所以我們亦應具備古典文學的素養,同時以古典文學彌補現代...more
「逐水而居」是人類文明的起源。擁有豐富地理山貌水系的大桃園,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因而孕育諸多人文風采,文學與藝術的創作領域尤其廣袤,為桃園地區人文風氣的開展更添豐富色彩。 《游藝桃花源——文學...more
這是一位平凡的台灣人,寫下他走過崎嶇道路的記錄,這也是一位不平凡的台灣知識份子,留下他選擇文學道路的告白。 他以寫遺書的心情,赤裸裸剖析他的童年、少年和壯年,對私人生活,他坦誠表白,對台灣...more
跨越百年時空,與張愛玲來場對話, 走進她多彩的筆下,共譜一場華麗與蒼涼! ★完整揭露!曠世才女的傳奇一生 張愛玲一生如戲劇般跌宕起伏,原生家庭的不幸和兩段失敗的婚姻造就了她與生俱來的孤絕,也成...more
本書是高齡八十多歲作者的回憶錄,描述艱辛的童年、多舛的求學生涯,以及與已逝丈夫、知名作家朱夜相識、胼手胝足建立四口之家、移民巴拉圭,習得針灸之術行醫三十多年,終至兒孫有所成的一生經歷。 朱...more
本書是劉再復自傳的第五部。有別於《我的寫作史》、《我的心靈史》、《我的思想史》、《我的錯誤史》頭三部,這次作者把自傳寫成「拚搏錄」,直面人生中種種經歷。作者從喪父開始自述,書寫中青年時代的經...more
從戴厚眼鏡的港大女學生,到驚世駭俗的摩登作家,張愛玲的香港經驗,形塑了她的歷史感和世界觀,成就了張愛玲傳奇。 「本書為張學及香港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突破。」 一九三九年,未滿十九歲的張愛玲...more
本書序言的一段文字往往被人提及,可以視作筆者書寫魯迅的重要立場與位置,他是在〈引言〉的一開頭這樣陳述的: 1933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魯迅先生在我的家中吃晚飯,一直談到深夜,他是善於談話的,忽然...more
薩德堪稱是人類史上最顛覆、最淫穢也最邪惡的作家。他的名字甚至化變成西方各國語言中用來指稱「虐待狂」(sadiste)的字彙。但為什麼至今作家、藝術家、學者或是一般讀者依然對薩德著迷?他的作品不論是作為...more
用文學的視野認識藝術與美學 身居桃園的文學作家,以其獨具慧眼的報導寫作能力、凝鍊的文字功力、生動的描繪本領,繼而發揮對桃園文學、藝術發展的融合力量,呈現桃園在地藝術家各類藝術創作的創意、智...more
華文世界由單一學者針對單一作家跨越數十載的深度訪談如鳳毛麟角。本書為「文學名家王文興」接受「訪談名家單德興」的多篇訪談結集,提供了有關作家的第一手資料,允為「王學」不可或缺之作。一卷在手,華...more
九十高齡的啟功先生首次口述平生,先祖、恩師、慈母、賢妻,求學、任教、劫難、病患……他細細回憶,娓娓道來。在啟功先生的敘述中,可以看到一部由沒落宗室子弟成長為國藝大師的歷程,令人不僅為其曲折人生...more
憶念「同生斯世」的有緣之人 著墨學術文壇璀燦的人物群像 本書收錄金耀基教授近三十年來的人物書寫,除父親之外,還包括他的老師,王雲五、浦薛鳳、鄒文海;錢穆、徐復觀、費孝通等前輩人物,以及高...more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這個名字一直閃爍著不可磨滅的光輝。魯迅不僅是一個文學家,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思想家,這是由他幾十年來的言行文采所證明,而不是任何人硬戴在他頭上的桂冠。本書是從《魯迅全集...more
最好的故事是由生命自行撰寫 以漫畫風格的有趣繪圖取代歷史照片 以精簡緊湊的人物特寫取代冗長介紹 本書選錄世界重要、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介紹她們的生平事蹟及寫作歷程,如何在有限的環境下書寫、...more
臺灣傳奇流浪作家三毛 × 中國當代作家鬼才賈平凹 素未謀面的兩人,透過文學展開了靈魂上的交流…… 「我在臺灣看到平凹先生的兩本書,一本是《天狗》,一本是《浮躁》。我看第一遍時就非常喜歡,每個標點...more
◆大發!關羽居然不姓關! ◇關羽有著作?你的眼睛業障重! ◆不是唐伯虎也不是鄭板橋,畫竹第一人就是俺關老爺! ◇華陀根本沒幫關羽刮骨?三國演義唬爛的地方可不只這齣! /// 【一本書關於武聖的歷史考...more
行,健行,手上轉滾著兩丸鐵球像日月交互著運轉的蔡先生形象,是我生命裡、寫作上,永遠的典範。──蕭蕭 有感於出版家的社會責任,成立九歌文教基金會,為當代台灣文學的教育、推廣和新秀栽培繼續付出,...more
寫給生於荒亂年月、默默承擔憂患, 卻以最真自我回應時代、擁抱時代的理想之人。 2020年BBC熱播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重要參考作品 史學大家洪業唯一專述,中外學界公認關於杜甫研究最重要的...more
聶紺弩(1903-1986)是極富傳奇色彩的現代作家,周恩來稱他是「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章詒和在《往事並不如煙》中回憶其人:「敢想、敢怒、敢罵、敢笑、敢哭。」聶紺弩1922年加入國民黨,是黃埔二期學...more
他的悲劇,是他嘗試走入世界時,卻發現空無一人。——威廉‧福克納 美國史上最神祕的文學家 沙林傑 對抗世界的厭世者 想奮力抓住所有懸崖邊孩子的英雄 讓編輯抓狂的機車作家…… 一九五一年,《麥...more
留下長輩的故事,比留下他們的骨灰更有意義。 《長輩的故事》是一部家族記憶史,它透過人物的命運沉浮,展現了西南邊陲城市昆明自民國至共和國近百年間的政治風雲和新舊衝突,以及革命風暴對一個大家庭...more
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太宰治……笑看文豪真實人生! 聰明人做傻事,比小說妙趣千分! 看天才比傻瓜傻,比大爆笑快樂萬分! 大文豪跟你我不一樣,普通人做笨事,只是一般日常,沒有任何看點。聰明人做傻事,...more
本書依據羅孚先生珍藏的五十多年來二百多位朋友和工作聯繫人的往來書札整理編選而成。閱讀書信,往往能加深對一個人乃至一個時代的理解。羅孚先生本身經歷之奇、涉獵範圍之廣,雖然歷經坎坷,但也豐富多彩...more
本書是胡適從《胡適文存》三集中選出的二十二篇文章,包括五組文章:泛論思想的方法、論人生觀、論中西文化、對中國文學的見解、整理國故問題的態度與方法等五組,涵蓋胡適主要的研究領域,是作者對自己思...more
作者在香港出生、成長、學習都是在香港完成,我視香港為我的故鄉。一九九三年來臺南任教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現在成了臺灣人,因為我擁有臺灣身分證。奇怪的是,臺灣人一聽我講話就知道我來自香港,是香港...more
「探索」一詞,可謂錢理群一生堅守之物。年少的他在北京大學摸索茫茫前路,展開畢生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醉心研究;經歷過批判的他浮游於魯迅的啟蒙文字之間,獲得前所未有的感悟;如今安養的他亦不忘繼續生...more
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兩個傳統,一個是儒家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報效國家;另一個是老莊出世思想,有意識遠離權力中心,保持讀書人的本色。但不論選擇哪個傳統,他們中的多數,無論面臨多少誘惑,有...more
「小姑不會被遺忘。三毛在用她一貫充滿幽默和創意的方式帶領大家,體會人生的美好與遺憾。故事未完,她的足跡永不消失。」 三十年前(1991年)三毛辭別了她曾經無比熱愛的世界。數十年來,這位傳奇女子用...more
海涅的散文優美瀟灑,政論筆鋒犀利,作品廣泛觸及當時德國乃至歐洲的社會現實,鞭撻封建貴族的專制統治,抨擊資產階級的市儈習氣,在創作不同類型的詩歌、散文、政治評論等文體時,所抱持的理念,是利用文...more
作者以陳西瀅、凌叔華書信和日記為基礎,結合大量歷史文獻,寫成陳西瀅和凌叔華二人相識相伴的生涯記錄。同時,作者還關注二人廣泛的交往圈子,表現了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本書既寫陳凌二人,同時也寫...more
本書收錄八個紀念專輯,主角依次為孔德成、王叔磐、吳匡、李蘭甫、黃兆傑、李勉、陳捷先、石立善諸學林先進。各專輯皆曾刊登於《華人文化研究》半年刊,內容包括學界同仁、傳主的親近之門生友朋所撰追憶文...more
★ 與大江健三郎齊名、二戰後日本文化界最重要的知識分子 ★ 著名的評論家、小說家、血液學專家、九條會發起人之一 ★ 最優美的日文隨筆、當代日本最博學的學者加藤周一自傳 邱振瑞|日本文學翻譯家、作家|專...more
間諜小說大師勒卡雷唯一自傳 倘若他的小說是真實世界不為人知、黑暗的那一面, 他的自傳便是真實人生與黑暗世界的灰色重疊。 ☆《冷戰諜魂》的利馬斯、《榮譽學生》中的傑里•威斯特貝……令人難忘的悲劇英...more
坊間已有甚多的弘一大師傳記,卻鮮少有未出家前的李叔同的故事。作者試圖揣摩並再塑他的血肉,讓他是一個可親近的、同我們常人一般有情有慾的眾生。在清朝那樣一個腐敗的時代,他的反應不見得會比我們高明...more
“世間的每一個瞬間都有其決定性的意義, 一張攝影傑作必須要捕捉到這個瞬間⋯⋯”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當一個作家走出書房、書桌, 身處於市井擾嚷的菜市場, 在咖啡館裡閒坐讀書思...more
李豔芳,生於澳門,長於澳門,曾任小學教師、報社記者、副刊編輯,積極從事文學創作,至今已逾半世紀。上世紀六十年代,她曾以“李心言”為筆名,在香港文藝雜誌發表作品,後與人合辦油印文藝雜誌《紅豆》,...more
葉榮鐘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六持續不斷的寫作,除了為日據時代和光復初期的台灣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和記錄,其晚年書信也非常有價值。這些書信對於民族、國家的未來與人類道德遠景的承擔,顯示其所思...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