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是一段足以借鏡的人生歷程 更是一段充滿溫度的家庭故事 懷抱醫者之心與教育家的胸懷,謝孟雄透過攝影師之眼看向世界 從志業、興趣、成就到價值觀,淬鍊出55則人生處事智慧 一個畢生都...more
這是「台灣德蕾莎」最真摯感人的生命故事, 也是改變了百萬人生命、寫給台灣的美麗情書。 有人問:「妳到底有沒有停下來的一天?」 她回答:「有任何停下來的必要嗎?」 --------------------------...more
在此刻五月出版的馮世寬主委的回憶錄,台灣人民看到了七十年來硬實力增強的一面,目的是希望用「備戰」的決心,達到「避戰」能產生的和平。 貫穿全書的是一位出生入死傑出飛行員所發揮的特質:重...more
★從戰火到抗暴,游擊醫師陳篡地的傳奇故事★ 二戰烽火下的台灣英雄斗六名醫游擊戰士陳篡地 從神靖丸船難,輾轉到越南西貢等戰地行醫 二二八事件中挺身組織民兵,對抗國政軍的傳奇一生 「你有好好對待活...more
如果熱情、慷慨、樂觀、正直、打拚、反抗不義等,都是「台灣精神」的重要元素,那麼戴振耀的人生故事,應該是最能夠有血、有肉、有溫度地表述台灣精神的典範人物之一。 名人推薦 這本書,寫著屬...more
ECFA,是「糖衣毒藥」?還是台灣社會自我保護的兩岸和平象徵? 看史上在任最久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 如何在驚濤駭浪中,與各方談判對手過招, 如何推動港澳辦事處正名,以及陸配權益改革, 又是如何兼...more
本書自從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發行初版至今,已歷四十四年,有英、韓、日、法、德譯本,深受中外讀者歡迎。作者以樸實無華之筆,敘述一個純潔勇敢的鄉下姑娘,與舊禮教家庭奮鬥的經過。這是一個真實的...more
張灝先生跟林毓生先生先後在2022年4月和2022年11月去世。他們兩位跟殷海光先生有深厚的師生之情,也進一步發展了殷先生的自由主義信仰。兩位先生過世之後,殷海光基金會在今年分別以「林毓生先生的學...more
這本書的誕生並非為了吸引目光,而是一份深刻的生命記錄。 這本書的核心元素在於「情」和「義」,書中不僅呈現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見聞,也描繪了時光背景的變遷,社會氛圍的轉變。 謹以此書獻給家人,尤其...more
他的一生,見證百年台灣的起伏動盪 他的經歷,刻劃知識分子的掙扎流亡 他的理想,是對台灣獨立的熱切渴望 為被殖民的勞苦大眾,指出台灣民族的身世…… ◤第38屆金鼎獎「非文學圖...more
歷任外交部長、國民大會議長、監察院院長 卸下逾四十年公職重擔後 永遠的「外交才子」投身慈善公益 持續為國家奔走國際 人生如何發光發熱?錢復以其精彩的退休生活,為...more
躬身入局,為國拚搏四十載,遍歷外交與政壇風雲 親歷大時代巨變,無懼艱難挑戰 錢復的一生,就是近代中華民國政經外交的縮影 詳實記錄大時代下的國際局勢與政治波濤 見證中華民國外交與內政最重要的四十...more
這本自傳體的瑣憶,主要根據我一路累積的日曆記事、蒐集的剪報雜誌和非機密資料,記載了不同階段的現場直擊或近身觀察,個人的第一手體驗,與每個轉折的心路歷程。其中本來就多屬主觀的敘述,但盡量保...more
殷海光的文字,說理順暢,筆鋒積蘊,常帶感情,感染所至,實非時空所能限制。本書正是最好的例證。 批覽《旅人小記》,隨著殷海光的文字,重行回到一九五○年代中期的美國,讀者可以好似目睹這方大...more
我這一生處於國際大環境與政治大形勢,稱得上「翻天覆地」和紛雜多變的時代。而我在臺灣的外交職業,又使我陷入國際和兩岸政治紛爭的漩渦之中,進退兩難。這樣的經歷,如寫出來供年輕人乃至後代世人...more
這就是阿嬤煮的味道 這本書集結了過去筆者在《料理‧台灣》所撰寫的報導,為使此書更具主題性,分為兩部分:一是以雜誌中的「阿嬤的失傳菜」單元,另一則是雜誌社編排美食品牌之單元。前者是雜誌社安排了...more
這是一冊論述中國近代若干重要史事和人物的書。著者根據近年在海外新見中外資料,綜合稽證,深入淺出,用平易文字分題敷陳。其中十九世紀英國人在中國影響力的深遠、廿世紀中美關係演變樞紐人物的言行、中...more
台灣歷史書寫名家、知識的傳承者陳柔縉做為 政治記者與政治評論專欄作家的代表之作 ※經典紀念版※ 了解戰後五十年來,蔣氏父子統治與黨國體制一個重要的切角。 「時代相」令人著迷。我們總是身在其中...more
走過歷經戰火蹂躪的歲月 見證近代中國跌宕歷史的壯闊人生 細數百歲將軍許歷農 逾一世紀為國效忠的點滴 以其追求和平的生平與心路歷程 《許歷農傳:從戰爭到和平》一書為許歷農親自授權的完整傳記,...more
林清凉是臺灣第一位女性核子物理學博士, 也是臺大物理系歷年唯一的女性系主任。 退休後的林清凉以校為家,隨時為學生解惑。 她想讓年輕人了解物理世界, 戮力撰寫一系列啟發性物理教...more
1976年,18歲的葉鳳英隨家人離開故鄉東莞赴香港,那時候她“只是一個小學五年級肄業、懵懂、未見過任何世面的無知女孩”。到香港後她進入工廠成為一名普通職員,同時上夜校,自此,她在自己的人生跑道上開始...more
我曾經變更過三次國籍, 就像一片飄流在急流中的樹葉一樣,到處為家, 壓倒性的政治浪潮所引起的命運變異, 往往超越個人所能掌控。 杜祖健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三子,出生...more
在死亡逼迫到眼前,瀕臨絕望的時候, 唯有歌唱, 我們才能感受到一點點活著的自主意志。 十九歲,人生剛剛才要開始,剎那間,希望、自由,還有讀書、工作、追求愛的機會全被剝奪,甚至於...more
四十二歲,他遭遇生命大亂流, 從谷底重生後,意外開啟更遼闊的第二人生…… 從受媒體追捧的政治新星,到成功的新創實業家, 從國會犀利問政,到帶著台灣電影勇闖好萊塢, 不知困難為...more
四十五年職業外交官生涯 一部中華民國外交史 前外交部長歐鴻鍊以人生凝鑄的精彩故事 使徒保羅有句話,被人傳誦至今: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公職...more
謝鑄陳(1883-1960),原名謝健,晚年又字竹岑。青年時抱持著救國的信念,以法律為劍,掃除世間不平事,歷任司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職,見證了清末民初以來司法機構的沿革。然而時局的動盪,社會的失...more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而這偉大的火焰一直照耀著我和弟弟。這不止是母親發出的光芒,也是外公、外婆的光華,宏恩浩蕩如日月星辰,恩慈洋溢,永不止息。我巡禮昔...more
大使級歷史解說員 認真考究,了解當地歷史民情 就連院長都會折服的好學精神 帶領你走入二戰西南太平洋的美日戰場 「人類應該記取教訓,慎防擦槍走火,切莫錯估情勢輕啟戰端,將人類引向滅亡。...more
熱心服務社區,移民美國數十年的姚鑫華先生,結集發表於《世界日報》的文章,出版《海外黃埔人的獨白》,從黃埔軍校故事至時事評論,懷舊情深和立論鏗鏘兼容並蓄。...more
唐鳳促膝而談 關於人生、學習、工作、公民社會與未來世界的重要課題 透明性 • 共情傾聽 • 理性思維 永續發展 • 群眾智慧 • 社會創新 • 公民協力 不完美主義 • 破除定義 • 多視角 • 折衷取捨 閱讀 • 自處 ...more
農家子弟的春風化雨之路 從蘭陽平原看台灣政壇青天 ◎側寫「陳青天」陳定南的選舉秘辛 ◎見證「蘭陽平原」的黨外民主運動 ◎附錄:見證宜蘭發展史-黃瑞疆老師自述 宜蘭地區的發展是台灣史的縮影,歷經原住...more
躬身入局,為國拚搏四十載,遍歷外交與政壇風雲 親歷大時代巨變,無懼艱難挑戰 錢復的一生,就是近代中華民國政經外交的縮影 冷若水夫婦帶來回憶錄,我很興奮的收下了。 他們一離開,我就立刻讀起《錢復...more
《書劍萬里緣》是世界著名華裔圖書館學家吳文津先生和夫人雷頌平女士的合傳。王婉迪用兩年多的時間,採訪吳文津夫婦及其好友同仁,並廣泛收集從未公開的珍貴資料,以21世紀年輕學者的眼光審視吳氏夫婦...more
自由主義實踐者、轉型正義典範人物, 追求民主憲政的堅毅身影, 對抗威權體制的風骨與勇氣, 為戰後台灣政治史寫下壯闊的一頁。 雷震作為一個知識份子,能夠超越時空...more
黃大洲市長的人生傳奇! 「寧靜堅忍執政」,是外界對黃大洲市長的誇讚,但他同時也是最不會自我宣傳的市長。 讓我們一同回到七、八十年的過去,跟著市長一起走過、回顧台灣早年的農村建設...more
一本能身歷其境的類回憶錄! 以關中本人的視角評述,融合作者的側寫、消化與問答對話, 呈現出「那個時代」,也就是解嚴前後二十年間,政治上重要的人與事! 關中的人生軌跡多采多姿...more
寬謙法師從無畏到無悔的人生歲月! 兩個人生,在家與出家;兩個世界,佛教與藝術, 於她,沒有邊界,而是相契相容。 她是臺灣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三女兒,也是放下一切堅持出家的比丘尼。 ...more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 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 第一本經唐鳳認可,串連她的過去與現在,遠眺自由與未來的深刻之作。 揭開神人級公民黑客、台灣抗疫功臣,被日本...more
「我是一個流亡學生,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台時,還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小學生,至今已屆耄耋之年;說起來竟然是我家遷台的始祖!所以應該把我的過去,如怎樣離鄉背井,如何來到了台灣,怎麼樣求學...more
最動人震撼的科學家傳記 對稱性是近代物理的核心概念, 而楊振寧1954年提出的規範性理論架構,使他成為一代大師。 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物...more
重新定義和認識一個歷史人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這個歷史人物人們對他早有定見、成見和曲見。重新審視辜顯榮,我們會發現,身為臺灣人,我們以往對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是多麼的漠然與陌生。辜顯...more
自由主義在近代中國的發展,從五四時代的胡適,經《自由中國》時期的殷海光,一直到林毓生等學者的積極提倡及實踐,歷經了漫長而艱鉅的過程。而對自由主義複雜的內涵,到林毓生的研究中,已使得華人世界能...more
他是百分之五最幸運的人! 暢銷書《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一書英譯者戴鴻超 ★從一度淪落為白日挨餓夜宿街頭的難民,到家產淨值晉升美國最高百分之五的頂級階層★ ★從少時疾病叢生,歷經戰亂、顛...more
喜歡到田間實際觀察啟發各種研究 以結合理論與實際的需求。 賴光隆教授精彩豐富的學術生涯,正是繼承磯永吉教授、陳炯崧教授等農學前輩的精神,在早期極為簡陋的研究環境,承先啟後,開創出新的道路...more
時間不一定能還原真相,但《錢復回憶錄》能! 躬身入局,為國拚搏四十載 遍歷外交與政壇風雲祕辛 外交是什麼? 錢復說:就是一個字——「信」。 深入國際外交與國內政局每個折衝關鍵現場, ...more
見證經濟奇蹟之前的社會力與公民意識 今日的生活奠基在無數前人的共同奮鬥之上 這是西螺大橋推手李應鏜的故事,也是成長於一九三○年代,在後來的歷史中,長期被消音的臺灣地方士紳的故事! ...more
張道藩(1897-1968),他是倫敦大學大學院美術部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也是天狗畫社的成員之一。他作畫的筆法,山色點染,將中國畫的寫意與西方畫的寫實融會貫通,並於1943年拜齊白石為師,在...more
蔣方良原名芬娜,生於白俄羅斯,1935年與蔣經國結為夫妻,翌年便隨丈夫離開出生地,遠赴中國大陸,成為第一家庭的媳婦;後來更隨國民黨遷台,配合丈夫的政治發展,方良由活潑開朗的個性,漸漸變成深居...more
For years, Faina, the Russian wife of Chiang Kai-shek''s son Ching-kuo, was a missing link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20th century China. Mark O''Neill''s new biogra...more
臺灣的第一顆IC,就誕生在張俊彥的實驗室 張俊彥是臺灣首位工學博士、曾任教成大電機系、交大電機系,並擔任交通大學校長八年,推動首座國家級半導體中心成立,驅動臺灣IC設計產業的發展。他不僅...more
戰亂、分離、遷徙,人生總有許多被迫脫離熟悉、面對不可控的時刻。 一個從未公開的故事,一段希望與愛的旅程,改寫了哈佛近四百年的校史。 首位以華裔身分被三位美國總統延攬加入政府、兩次...more
從山東到臺灣,郭家莊子的少年最終成為歷史學家。 走過這一世紀來動盪的大時代,箇中甘苦, 中朝關係研究史家張存武說:「還是我自己最能讀懂。」 1929年,作者張存武生於山東臨胊縣的...more
一個「好人」與「好報」的傳奇…… 2015年總統文化獎「文藝獎」得主 記錄半世紀以來台灣報業的重要一頁 資深新聞記者張作錦的最新回憶記事 ★ 龍應台說,他是「最後的一種文人報人了。...more
人生的樂趣在學習;人生的收穫在奉獻;人生的意義在創造。 全心熱愛(Compassion); 決心投入(Commitment); 用心理解(Comprehension); 精心創新(Creativity); 同心合作...more
「那時代,臺海兩岸的戰火尚未停息,狂風暴雨隨時都可能襲來。這些作品,是我青年時代艱苦奮鬥歷程中的痛苦、哀怨、哭泣以及吶喊、奮進、憧憬等複雜的情緒。」──李雲漢 一位見證動盪時代的歷史學...more
出將入相‧傳奇一生 郝柏村親撰百歲回憶錄 從權力高峰到一介平民,郝柏村先生一身榮耀,他經歷近代中國最艱困的時代,見證中華民國在二戰後躍升世界五強的輝煌。 自一九四九年來臺,於八二三戰役...more
生涯遍及五國的資深評論員, 走過八十一個春夏秋冬的回憶錄。 書寫「心史」與「跡史」 何謂「賣國」與「愛國」 如何「順民」變「刁民」 印尼成長、中國學習、香港就業、美國短居、台...more
豪門巨室的成長背景,與權傾中國的蔣介石婚姻,政治外交上呼風喚雨,令她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女性。宋美齡的一生是近代中國縮影,她是民國以來永遠的第一夫人。 宋美齡(1897-2003),跨...more
「廣告就是幫助別人」──這是廣告教父賴東明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初衷, 他抱持著感謝的心,走過五十五年廣告路上的人情世故。 「我的廣告人生,從1962年開始於國華廣告,而在2017年終止於聯廣公司。在...more
★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非小說獎入圍 草根裡成長出來的人 有著草根的韌性 也有著硬挺的背脊 獻給為台灣奮鬥的每一個人 出生於八仙山的李永熾,從小過著彷彿與世隔絕的生活 沒有感受到...more
「到該時,擎該旗!」 從律師到院長,做什麼像什麼。人生無論順逆,總是為所當為。一路瀟灑,一切泰然。 不管處在人生的哪一個位置上, 賴浩敏總是全力以赴,用穩健平實的風格, 留...more
從台北到美國德州休士頓、中國北京、印尼雅加達以及新加坡, 從台灣著名的自由譯者,變成石油公司外派眷屬及全職主婦, 從不孕,到生養教育一對兒女。 異國漂流途中記錄著近二十年自身的蛻變, 以及她與家...more
前台北縣政府主任秘書、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豐賓,公職生涯四十年總回顧,回望服務各級政府的關鍵施政歷程 作者四十年(1967-2007)漫長的公職生涯中,相繼任職...more
本書是民國史學者、年屆九二高齡的李雲漢教授的第二本紀念文集。內容上,本書輯選了作者寫給師長、鄉賢、上司同僚、學界友好、同學、門生等六大類超過六十篇或長或短之追憶性文字,緬懷超過五十位在李...more
陳啟川(1899年6月6日-1993年5月11日),高雄人,出身陳中和家族,為陳中和六子。日治時期曾出任高雄州高雄市協議會議員,戰後在蔣介石多次邀約下,參選並連任第四屆、第五屆高雄市市長。1954年,與...more
令人難以想像的犧牲奉獻與真情大愛 民視《台灣學堂》觀眾感動好評! 「我的生命已經獻給了在這裡的人。 將來我只有一個願望:大步走到永恆時,我還在工作。」 .高齡84歲的饒培德修女,省吃儉用地...more
吳靜吉,蘭陵劇坊創辦人、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推動者、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心理學博士、管科所教授、最多大老闆們難忘的老師……。他桃李無數,對台灣戲劇界、藝文發展界、教育界、大...more
「『悠悠』代表我的生活情境與人生理念:恬淡自適,爽然自安,在穩定卻也並不平坦的志業道路上,悠悠蕩蕩的進入了九十高齡。回顧前塵,卻也無愧無怍,自得其樂。」──李雲漢 一位見證動盪時代的歷...more
曾擔任壹電視主播的蕭彤雯,一直擁有高人氣,其專業形象亦深植人心。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她,無論在新聞現場或主播臺上都不做「讀稿機」,對新聞事件有自己的判斷,也敢於表達想法。 本書從蕭彤雯從...more
陶希聖一生富於傳奇性。 中日戰爭前,以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聞名, 戰爭期間及戰後投身政界, 為蔣介石撰寫《中國之命運》及《蘇俄在中國》。 陶希聖的一生,是中華民國近代史的見證。 陶希聖(1899...more
本書根據官邸貼身侍從口述近身描繪,名人回憶錄親身目擊,參酌美國大學圖書館蔣介石日記,台北國史館國民政府檔案收藏史料,及蔣介石與宋美齡私密信札函電等,多管道第一手資料印證,從多個面向再現宋...more
李遠哲唯一授權,榮獲諾貝爾獎三十週年紀念傳記 一位當代重量級科學家八十年學思歷程 人生的路不止於享樂或悲傷,而是行動。 不忘初衷,抬起目光,你會看到該走的路。 ─李遠哲 ★【特...more
台灣原住民醫療與宣教之父——井上伊之助的台灣山地探查紀行 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之歷史、文化、生活實況珍貴一手紀錄 「愛你的仇敵!」用愛報父仇的敦厚人格者與台灣山林之愛 /////////////////////////////...more
他為做對的事而挺身,也為成就國家而彎腰 他的名字也許你不曾聽聞 但是,沒有他 台灣無法成為今天的科技島 張佑邦說:「方公是個會找到解法、不忍讓人為難的人。」 施振榮說:「方公是一個...more
在臺灣的家事、國事、天下事 身居蔣、宋兩大家族的大家長 宋美齡,蔣中正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員,眾多標籤貼在她的身上。她生於1897年3月5日,卒於2003年10月24日,經歷了三個世紀的一生,大...more
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千錘百鍊的時代良心 歷時二十年,堂堂五十萬餘字,收錄近千張寫真 永遠的革命家史明 這個人,在中國當過中共的地下情報員,與國民黨軍打過真槍實彈的游擊戰...more
第一章家世及在大陸時期事蹟 俞大維生於民國前十五年,即一八九七年。浙江紹興人。山陰(紹興舊稱)俞家為紹興之名門望族,清末迄今,人物輩出。有人這樣形容俞家:「歷經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more
十年漂泊浪淗沙小畜異鄉成我家 待月停琴翻子史中原再望塞翁馬 《陳逸松回憶錄(戰後篇):放膽兩岸波濤路》 不只是關於陳逸松先生的個人生命史, 更是一本關於台灣戰後...more
作者於1990年離開生活了三十五年的中國大陸,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逾十年,2005 年初受聘為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回望自己人生六十年間三個重大的時空轉移...more
外交官在無邦交國要如何辦事? 揭密外交部的「地下派系」與「升官撇步」! 從西非、南非、中美洲、中東到泰國,外交幹將劉瑛要告訴你中華民國外交官的酸甜苦辣! 由薦任科員...more
大歷史下的庶民傳奇,大時代的生命見證 「台灣第一」民間史家莊永明的第一本回憶自述 *一九三○至六○年代大稻埕文化風貌盎然呈現 *早期文人交遊珍貴史料、圖像首次出土曝光 大稻埕囝仔...more
我選擇自己喜歡又熟悉的質料、 顏色與形狀來表達。 我的畫不止用眼睛看, 我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覺; 模仿眼睛所看到的只是做視覺的侍從, 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覺, 可以感受到成長的喜悅…&helli...more
劉一峰,法國人,玉里天主堂神父,72歲的他,每天依舊開著小貨車,穿梭在花蓮玉里的鄉間小道,揮汗搬運著回收資源,只為了籌錢安置智障與身障的人們; 羅慧夫,美國人,1959年以醫療宣教士身...more
葉啟政出生在日治時期末年的新竹,在肅殺的1950年代就讀於學風開放的新竹中學,培養了對於思想、電影的興趣,並不顧家庭反對,以優異的數學成績考入台大哲學系。 大二轉入心理系,跟著楊國樞...more
雷震(1897-1979),《自由中國》發行人,1960年代,為爭取政治民主、言論自由,慨然入獄十年,史稱「雷震案」。 作者范泓長年蒐集雷震相關史料,透過雷震的風雨一生,敘述一代知識份子與臺灣民主...more
世界級的天體物理學家 中國民主的先行者 一位承擔太多責任的知識份子 親筆自傳塵封二十年 遺稿全球首度面世 方勵之以他一貫坦然、簡潔、深入又詼諧的筆調,解剖自己所思、所想、所做。讀來如同和...more
你有多久沒有親近土地的味道了? 有沒有一條路,可以帶領你我,回到那令人懷念的家鄉? 這是一本談夢想、談希望, 談這片土地上,有多少單純美好的築夢之書。 帶著這本書,坐上...more
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所所長吳成文院士,榮獲2011總統科學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吳成文與他的生醫團隊,二十載揮汗如雨的歷程,創造一頁學術歷史、陶塑一種學術文化、帶動一片學術更...more
解嚴前,「台灣」是個禁忌。解嚴後,本土意識高漲,族群尋根,「台灣」面貌,逐漸清晰。 康原書寫彰化歷史與人文,則是透過歷史考據、耆老訪談、田野調查,一步步建構出豐富的彰...more
一個20世紀少女的逐夢之路 台灣「宅經濟」的時代先驅! 從一九三○ 到一九九○年代── 從少女初萌追尋自由的勇氣 到一個母親賴以持家的熟成技藝 從自學的小學徒 到 開班授徒的洋裁名師 從徬徨摸索的...more
李國鼎一生積極任事的態度, 正是專業人士能夠不斷學習、即知即行、 鍥而不捨、勇於突破現狀的工作典範! 李國鼎是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與領航者,有「台灣財經建築師」的稱譽。他歷任重要財經首長,參...more
「一個有夢的人,不見得會成真;但一個連夢都沒有的人,就更無從成真。天真──天真的理念、天真的盼望、天真的努力、天真的執著,是一種動力!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就建立在每個人都有天真的夢之上。」...more
本書所寫,為作者半世紀以來的工作經歷及對新聞編採寫作的心得。包括抗戰時期的新聞工作情況、勝利到來、戰後大陸的混亂與潰敗;台灣時期的改革、蔣介石總統去世、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的衝擊、兩岸局...more
有人用誠懇、智慧形容他,有人用無慾、無私形容他,在當今浮動的環境裡,孫運璿更是發人深省的領導典範。「孫運璿傳」以十萬言翔實記錄自童顏至皓首,孫資政力行實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心得...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