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吃素而總被指責的鱷魚, 與一直被迫把羽毛染成黑色的阿青, 結伴逃離了教養院, 為了尋找那個美好、公義,可以自由做自己的地方……… 本書是繼《小森筆記:自然書寫的時光》、《聽Fofo說故事...more
因為愛吃素而總被指責的鱷魚, 與一直被迫把羽毛染成黑色的阿青, 結伴逃離了教養院, 為了尋找那個美好、公義,可以自由做自己的地方……… 本書是繼《小森筆記:自然書寫的時光》、《聽Fofo說故事...more
從臺菜宗師黃德興的經歷,認識美味的臺灣史 料理過高級宴席、酒家菜、小吃,近年來更指導後進廚師再現傳統臺灣菜,他的從業經歷就是一段美味的臺灣史。 他是「德興師」,1936年出生於北投,12歲進入大...more
我嫁給朱點人的長子, 渡過漫長艱苦的日子…… 朱點人從沒想過,他的後代,由於他的遇難,都成了美國人。 朱點人,是台灣日治時期的知名作家,於一九五一年被國民黨政府槍決,此後家人遂墮入被國家機器...more
文化傳承是漫長的馬拉松,也是一場不能間斷的接力賽跑。 ※內附延伸學習資訊、布農語翻譯、達海專案計畫QR碼,深度瀏覽部落文化之美。※ 在群山環繞、面向廣闊海洋的布農族部落「布谷拉夫」,調皮活潑的...more
踏上印加古道、 第一次體驗叢林藥草淨化、 彷彿要飛起來的飆沙活動, 有點肉腳的鱷魚這次要挑戰陽光南美的旅行。 三天兩夜,步行在海拔3、4千公尺山路上的古道之旅,是鱷魚最期待的行程。隨著嚮導...more
了解臺灣的歷史,必須「從頭講起」,從頭了解起,我們的視野拉長、拉廣了,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獨特,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 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more
隨著情感真摯的文圖,一覽臺語文學落土開花的堅毅之旅。 ※內附延伸學習單、臺語朗讀影音檔QR碼,一起用臺語讀臺灣的故事。※ 阿文轉去阿公ê舊厝,tī阿公ê冊房內,看著一首用羅馬字寫ê詩,對阿文來講,...more
隨著情感真摯的文圖,一覽臺語文學落土開花的堅毅之旅。 ※內附延伸學習單、臺語朗讀影音檔QR碼,一起用臺語讀臺灣的故事。※ 阿文在因緣際會下,翻到過世的外公所留下的手稿。起先,他還看不大懂內容,...more
睽違十年以上,台灣文學作家吳錦發重返文壇的自省之作。 「人間三步就是我在自己『一個人的教堂』,對自己做的『告解』。」──吳錦發 全書分為「殘念」、「情之難」與「宿世」三步,吳錦發以某君自稱,...more
理解昭和,也是理解台灣, 特別是日語世代無法言說的生命經驗, 我們或許可從作者描述的那些娛樂與生活習慣當中, 瞥見父祖輩的形影。 談到昭和史,總讓人想到那場對於近代世界局勢影響深遠的第二...more
以詩見證司馬庫斯Smangus——最晚接觸文明的泰雅族部落,如何從傳統文化、宗教信仰、自我認同、人與自然、現代文化衝擊、國家機器等諸多面相中,建構自己的族群生命史。 本書以司馬庫斯部落為中心,探討部...more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台灣脫離殖民地身分,國民政府來台接收統治,卻隨即發生二二八事件。其後,台灣進入黨國體制下的威權統治時期,歷經白色恐怖、強人政治,直到1990年代逐漸落實民主統治。經濟上,則是藉...more
1895年後,台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無可否認,這50年的殖民統治與經營,對台灣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統治初期,日本政府曾受到台灣人激烈的抵抗,但很快建立了以總督府為中心的統治體制,並積極推動許多建...more
一般認為,台灣是在清國與英、法聯軍的戰爭後,宣布開港通商,外國商人才再度來到台灣。實際上,在此之前,活躍於亞洲的各國強權,包含英國與美國等,便注意到地緣相近的台灣與澎湖。 台灣不僅可能是打...more
剪紙藝術和音樂劇的共鳴,吟唱一段不可遺忘的歷史記憶。 國家文藝獎得主、享譽國際的音樂家魏樂富,年少時在家鄉德國,看見政府和大眾為過去納粹在二戰造成的千瘡百孔,展開轉型正義之路。這讓他體認到...more
從南到北63個各具特色的小漁港, 在作者的寫繪下,有山、有水、有活力, 除了盡顯人與山海土地間密不可分的情懷之外, 也帶你體驗漁港寧靜舒壓的清爽好日子。 白天艷陽高照,漁船懶洋洋的泊在碼頭...more
淸帝國治台長達211年,不管是行政規劃、農商經濟,皆影響台灣甚劇。尤其是漢語系移民成為主流社群,並使台灣納入漢字文化圈,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深層結構。 台灣納入清帝國的版圖後,官員不瞭解台灣民間...more
台灣位於東南亞與東北亞的接點,鄰近中國與日本,是東亞地區重要的戰略據點。 16世紀以前,因為遠離歷史發展的重心,而不為外人所知。直到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船艦來到亞洲,開啟世界貿易的新章,台灣...more
在死亡逼迫到眼前,瀕臨絕望的時候, 唯有歌唱, 我們才能感受到一點點活著的自主意志。 十九歲,人生剛剛才要開始,剎那間,希望、自由,還有讀書、工作、追求愛的機會全被剝奪,甚至於生命都遭受...more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祖先最早階段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也至少已有6千至6...more
台灣的原住民,在語言文化、人群分布與網絡連結上,和太平洋海域上眾多島嶼一樣,都是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Lingustic Family)的一支。他們的祖先,大約在距今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在台灣住居...more
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more
臺灣國寶級兒童文學作家──82歲的盧千惠女士、78歲的曹俊彥老師, 經典創作黃金組合,新說臺灣民間故事! 猴子為什麼屁股會紅通通的? 將阿媽阿公充滿寓言哲學的想像種子,在富含豐沛創造力的兒童心靈栽...more
保存文化,需要世代的傳承 讓我們的孩子使用我們的母語,讀台灣的漁業文化精神與在地的工藝之美 佮仙化伯仔結緣是因為蚵寮漁村小搖滾,佇怹自設的文化館看到伊的畫作,彼種台灣自古以來的生活面貌仔,...more
第一本為孩子所做的「臺灣電影」圖畫書 以數部重要的臺灣電影畫面,串起主角阿奇和阿公從陌生到熟悉的溫暖互動, 並逐格記下那些以不同世代的歡笑和淚水,所交織而成的動人時光 「希望閱讀這本書每個人...more
1895年後,台灣在日本的統治之下,踏上了現代化的路程。處於兩個政權、新舊時代之間,台灣人的生活則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除了髮型、衣服、房子等看得到的物質,在現代教育的開展下,腦袋裡也發生了巨大的...more
在記憶與歷史層層交疊後,所浮現的便是我們記憶中熟悉又陌生的鳳山。更在每一次的接觸中,讓我們認識到屬於鳳山人的質樸、誠懇,那份堅實的力量,就像鳳梨心的滋味,雖然不是最甜蜜可口,卻富含營養。-夏...more
它是熱帶地區最廣為人知的水果,金黃色澤、酸甜滋味更是讓人難忘的南國風情。經過加工的鳳梨罐頭,更曾是臺灣出口貿易的重要貨物。打開金屬罐,從一顆水果的產業變化,看到臺灣經濟的一段歷史。 日治時...more
輕快的語句節奏 × 帶來律動感的重複情節 × 生活化的幽默故事× 甜美色彩圖像 以純真的小熊故事,開啟孩子閱讀之旅的美好體驗 春天到了,在草原上正開心打滾的小熊,突然覺得背癢癢的!前腳抓抓,抓不到...more
輕快的語句節奏 × 帶來律動感的重複情節 × 生活化的幽默故事× 甜美色彩圖像 以純真的小熊故事,開啟孩子閱讀之旅的美好體驗 夏天到了,在草原上玩耍的小熊肚子餓了。他先吃一些蜂蜜,嗯~好吃。接著,...more
如果你想得到安靜的片刻,就在風起的時候到澎湖吧。 身為澎湖人的作者,透過國外旅行找到自己對澎湖的眷戀,於是,她以文字,慢慢確認那些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關於島的事,菜宅的遊樂場、冬天的土豆客廳...more
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首獎作者 施百俊 × 亞太動漫大獎「亞太十強漫畫家」 葉羽桐 喚起對台灣歴史的記憶,重新找回屬於斯土斯民的感動。 朱一貴,二十五歲時,渡海來台謀業餬口。他輾轉來到「羅漢門...more
讀原住民少女瑪洛能和Fofo的溫暖互動, 看見原住民文學的發芽和茁壯, 族群之間的喜怒哀樂,山海文化的光與熱。 「臺灣原住民文學是臺灣文學當中,最特殊也最耀眼的存在。《聽 Fofo 說故事:臺灣原住民...more
讀原住民少女瑪洛能和Fofo的溫暖互動, 看見原住民文學的發芽和茁壯, 族群之間的喜怒哀樂,山海文化的光與熱。 「臺灣原住民文學是臺灣ê文學當中上特殊mā上顯目ê存在,《聽Fofo講故事:臺灣原住民族ê文...more
★第36屆北加州圖書獎幼兒文學類首獎 ★科克斯書評2016年最刺激孩子思考的圖畫書 ★《時人》雜誌(People Magazine)2016年12本最佳圖書 ★美國擁有百萬讀者、知名書摘網站Brain pickings 2016......more
重新認識王燈岸,折射出一個和現在有時間差,卻充滿當代文化的在地性以及時代精神的綻放。是可以繼續傳承下去的講古詩篇,指向未來的「出土」與翻新的生命史。 本書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是王燈岸...more
重新認識王燈岸,折射出一個和現在有時間差,卻充滿當代文化的在地性以及時代精神的綻放。是可以繼續傳承下去的講古詩篇,指向未來的「出土」與翻新的生命史。 本書寫於黨外民主運動關鍵時期(1978-1979)...more
尊重自己的聲音、尊重他人的選擇。 愛踢足球的不一定是男生,女生也無須喜歡粉紅色。 扭轉刻板印象和偏見,練習「尊重他人」和「自我認同」的一生課題。 上學的第一天,蝸牛小ㄕㄢ就發現自己跟班上...more
二十三年來,陳碧娥(黃媽媽)接過無數通電話,協助處理了上千件軍中人權事件,這二十個個案是她無法忘記,也最希望大家知道的故事。全書取材自黃媽媽多年處理軍中人權案件的珍貴紀錄,加上資深記者李儒林的...more
從孩子的雙眼,認識泰雅族的生活、感受泰雅文化的力量, 讓自己的心靈與山、與河唱和,一掃塵囂! 來自桃園市復興區山河之間的孩子,以熱情、不矯飾的畫筆,畫出對家鄉的呵護心情與濃烈關愛。這群可愛的...more
「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父」、「國語」, 台灣人知多少? 我們對於代表著流亡符號的「國慶」、「國號」、「國旗」、「國歌」……, 是否應該有所檢討而思變革? 若以台灣為...more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 ★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最佳繪本 ★貓派人士好味小姐、Emily、吳毅平好評推薦! 這是一本安靜的繪本,關於一位修道士和一隻白貓。 修道士過著極簡單的生活:他在深夜裡鑽研學問,...more
說來奇妙,生命裡有一種堅韌, 必須要遇見困難時,才會顯現出來。 當媳婦孕育了三個小生命,並且發生了一連串狀況時,我不斷被提醒,也不斷被磨練。我告訴自己,放下自尊,放下自大! 在一連串的奇蹟...more
「歷史是在危難時刻航行的指針。歷史說明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是這樣。」 戰爭時期,強權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對戰局以及戰後的世界,產生相當影響。 太平洋戰爭時,並非政治主體、沒有發言權的台灣,...more
《緩慢。台東。旅》之後,更深度的感知台東…… 味覺——慢食台東 視覺——顏色台東 聽覺——聲音台東 觸覺——觸摸台東 嗅覺——氣味台東 2012年,《緩慢。台東。旅》一書出版,在始終將台東與花蓮連...more
為臺灣社會點亮光明的人 「蹲在街角的乞丐,有人對他們掩鼻瞪眼、有人快步走開、 有人視而不見。他們過著三餐不繼、露宿街頭的日子……」 1923年,日本統治臺灣期間, 一位在臺灣總督府工作的24歲青...more
日本時代,人們逐漸對西化、現代化產生了嚮往與追尋。在官方的主導下,西洋建築形式逐漸在臺灣發展。政府官舍、火車站、郵便局、銀行、洋式街屋……,充滿異國風情的紅磚、石柱、尖塔和雕飾成為日常風景,不...more
長野英子親子繪本系列第三部曲 獻給爸爸的最佳禮物 適讀族群: 興奮又慌張的準爸爸 被孩子搞瘋想要回憶生孩子喜悅的父母親們 「爸爸又沒有生小寶寶,是怎麼成為爸爸的呢?」 這是故事中,三寶還...more
如何透過隨手可得的牛奶盒、樹葉或貼紙, 讓孩子學會欣賞繪本中的童心與文學力? 繪本風潮盛行,延伸書籍、朗讀活動多得令人眼花撩亂,但這些讀後活動卻經常聚焦在老師、家長「想要」教導孩子的教育意...more
從城北到城南,從老街到書街, 串連不同巷弄組成10條不同主題的路線, 慢步走出台北不同的歷史與人文肌理。 「不同的角度,慢慢的藉由步行省思,參訪大大小小的景點,串連出不同主題的散步路線,正...more
寫小時候的部落生活,介紹鄒族文化祭儀與氏族,紀錄日本時代人事物的「遺留」,外省「國語」的滑稽,基督教和西方人,家族故事、天災記憶等等…… 它是在七十餘年的時間長度中,以個人的生命所體驗、所感...more
宮澤賢治經典詩作 奧斯卡動畫短片提名山村浩二全新繪圖 資深兒文工作者林真美 ╳ 日本文學獎詩人亞瑟‧比納德 全新中英雙語翻譯 日本詩人宮澤賢治的一生短暫,但他不僅是詩人、童話作家,也是農業家...more
原來,辛苦容易被遺忘, 歡喜與感謝的記憶卻常保新鮮。 這本病床日記,是作者許書寧花了很長的時間,回顧十七個多月來的乳癌療養生活。 「怎麼個痛法?」「疼到什麼程度?」是她最常被問起的問題。但有...more
日治時期,隨著台灣社會走向現代化,女性的生活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同的大門向她們打開,於是出現了第一位文學少女、第一位女記者,和第一位女司機。女性的身影出現在學校,她們學習、閱讀,在智識的領...more
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 墓誌銘乃人一生的印記 道別,若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必然面對的課題,以墓誌銘形式追憶先人,應可減緩所愛之人離逝的哀慟。 《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more
延續《愛唱歌的小熊》,以白色恐怖受難前輩陳欽生先生的故事為藍本,透過童話故事的角度,以及溫馨、友善的呈現,讓孩童了解台灣的民主歷程,以及曾走過白色恐怖時代的前輩的真實故事。 海豚東東最喜歡...more
適讀族群: 既期待又焦慮的準媽媽 興奮又慌張的準爸爸 被孩子搞瘋,想要喚醒一點生孩子喜悅的父母親們 繼《阿嬤成為阿嬤的一天》之後,長野英子的親子系列繪本新推出《媽媽成為媽媽的一天》。這一...more
什麼是民俗?在學術體系的世界裡,民俗學如何被理解?蓬勃發展於台灣民間的地方文史研究,這些在野之姿的民俗研究,在學術知識建構中,又該怎麼樣來定位? 本書著眼於台灣民間社會各種傳承文化面向的考察分...more
從九○年代到二十一世紀,歷任陸委會、內政部、總統府等政府機關,再到擔任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在不同崗位上,經歷過許多台灣政治史上的大事。這本書所紀錄的,不只是個人的政治經歷,還有台灣在民主化過程...more
一張來回機票‧前三天的住宿預定‧想要認識葡萄牙的虔誠心情 「葡萄牙(Portugal)」,原來不在鱷魚的旅行名單上,但卻成為她最難忘的一趟旅行。一切的起因是在2015年的一趟西班牙之旅,那次旅行中她買了一...more
這是一本獻給優雅成年人的繪本 也是一本在法國出版20年,從小孩到大人都在讀的經典作品 故事中的老奶奶是個猶太人, 隨著家人來到巴黎,如今,她自己一個人住。 對她來說,現在連用鑰匙開門都成了一...more
對你來說,公園的長椅是什麼地方? 是等待朋友前來赴約的位子,還是觀察路人的絕佳地點? 或者,長椅是一個當你走久走累了,讓你坐下來歇息思考的空間? 《長椅》述說一個男人的故事。 他在城市裡的...more
(上冊) 1990年代起,台灣的原住民運動有了新的進展,原住民女性的文學創作也有越來越多的成果。台灣文學研究者楊翠集結多年來的研究與關懷,以本書盤點二十年來原住民女性文學的發展,帶領讀者傾聽雙重...more
(下冊) 1990年代起,台灣的原住民運動有了新的進展,原住民女性的文學創作也有越來越多的成果。台灣文學研究者楊翠集結多年來的研究與關懷,以本書盤點二十年來原住民女性文學的發展,帶領讀者傾聽雙重...more
從陳儀開始的結黨營私、官商勾結等惡質政治文化, 至今仍深深影響台灣,導致現今的政治亂象難以遏止。 陳儀(一八八三~一九五○),中國浙江紹興人。戰後,國民政府派他來接收台灣,出任長官公署行政長官。...more
從日德比較,省思臺灣地緣政治的新可能。 作者三好範英以能源轉型、歐元危機,與德國向俄國、中國兩個東方世界靠攏為主要面向,探討將能源系統的革命寄望於廢核、將歐洲永續和平的夢想寄託於歐元、將固...more
透過自然書寫作家的眼睛, 看見臺灣的自然生態與環境關懷。 第一次嘗試將臺灣文學的歷史以富含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方式,傳遞給小朋友。希望藉由文字與圖片的閱讀,早早地引發他們對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more
離開安全而舒適的環境, 踏上陌生的旅途, 目的並不在於「主張自我」, 卻有益於更真實、更深刻地「認識自我」。 對於繪本作家許書寧來說, 耶路撒冷是什麼風貌?帶給她什麼啟示? 透過她細膩的...more
透過自然書寫作家的眼睛, 看見臺灣的自然生態與環境關懷, 也是讓孩子接觸並熟悉母語呈現的臺文繪本。 第一次嘗試將臺灣文學的歷史以富含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方式,傳遞給小朋友。希望藉由文字與圖片的閱...more
沒有「文化」的日子,大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人人都可以是文化部長。 ★文化部長鄭麗君超有感推薦 ★法國知名劇作家、童書界鬼才聯手創作,詼諧圖文讓大人小孩都捧腹大笑 ★隨書附贈可裁切之「禁絕...more
日本藝術大師新宮晉40年經典繪本重現 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全新翻譯 當紅色的蔓藤輕彈大地,新的生命誕生了。 孩子們在新的土地上排起了隊伍。 靜靜的、靜靜的,在雪裡沉睡。 在凍僵了的夜裡...more
送報男孩在想什麼呢?為什麼他清早出門工作這麼快樂? 一個讓每個小人物心滿意足的故事! 獲美國繪本界最高榮譽「凱迪克榮譽獎」 天亮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起床、上廁所、刷牙洗臉,再去拿信箱...more
台灣女生在法國的褓姆日記 跨文化衝擊下的帶小孩撇步 「我再也不要去學校了,大家都討厭我!」 作者許少菲是一個到法國打拼留學的七年級台灣女生,接下褓姆工作後,認識了史邁斯基一家人。其中,三歲小...more
動物生態如此奧義複雜,他就是有本事轉化成清新雋永的選修課。 一聲鳴叫,一片落葉,總是比咫尺旁人的形色更能觸動劉克襄的五感雷達。 他一直在自然的路上耕耘、學習。 一九九二年書寫〈最後的黑面...more
如何從廣闊的書海中選擇好書閱讀? 本書為一本精心導讀的書中書, 只需花幾百分之一的金錢和時間, 就能悠遊於50本好書! 作者吳豐山認為,每一本好書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為了使生命更為美好,理當...more
他是《王子》、《儂儂》雜誌的創辦人,曾經負責出版百科全書、資助紅葉少棒隊出賽;他也是白色恐怖案件受難者,經歷了重病、失業、破產等種種困境;在白色恐怖平反運動與台灣民主運動中,一位令人尊敬的前...more
最原始的食材,來自最基層的地方。 食材新鮮,簡單調理,便能嚐到原味的甘甜。 傳統市場,也許不如超市精緻舒適, 但卻最能展現日常生活最真實的一面! 市場,本身所販賣的食材大同小異,最大的差...more
人權,不只是大人的事 尊重,原來可以像餅乾和腳踏車這麼日常 人權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人,你有權利》根據《世界人權宣言》改寫,集結十五位才華洋溢的波蘭藝術家,運用不同媒材,一人一個跨頁創...more
圖畫書編輯、繪圖創作者、文字創作者 都應該知道的基本功! ★作者葉俊良將於2018年臺北書展分享在法國出版工作的經驗 ★書中收錄法國童書編輯、繪圖者、書店老闆、記者的專訪 ★童書評論者柯倩華 特以...more
伊勢英子動人的養狗散文與繪圖 ──對牠們來說,生命最後那段時間是否幸福,也很重要 忘了時間 我已經分不清黑夜和白天 明明是夢想家 現在卻只剩下嗅個不停的鼻尖 在紙尿布鋪成的地毯上匍匐 明明是...more
如果熱情、慷慨、樂觀、正直、打拚、反抗不義等,都是「台灣精神」的重要元素,那麼戴振耀的人生故事,應該是最能夠有血、有肉、有溫度地表述台灣精神的典範人物之一。 名人推薦 這本書,寫著屬於耀伯在...more
文學作品是當代社會的反映。 從日治到戰後,短短幾十年間,臺灣的政治環境以及社會氣氛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出生於臺灣,走過這些時代轉折的前輩文人,他們如何在劇變的環境中思索與自處?發展出什麼樣...more
凡為臺灣棒球努力的一切,都將被記憶 臺灣人為何把棒球叫作柴球?最早打棒球的臺灣人是誰? 當年出國比賽的棒球小將們,除了比賽之外,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最完整的臺灣棒球史 「逆轉勝」不只是...more
日本知名作家伊勢英子的養狗隨筆 溫馨文字 X 幽默繪圖 看到牠健康的笑,是所有毛孩主人的最大心願 「伸手」「等一下」等指令都忘了,更別說「啞鈴」和S先生了, 不過,吃這件事沒忘掉很了不起呢! 你...more
2017年重新出版 瞭解原住民社會的必讀入門書 原運領袖們說: 「憑藉著閱後心得,大家忽然間取得了自我行動的顯著學理支持基礎。」 一九八七年,《認同的污名》一書出版,首開以族群、族群意識、族群變遷作...more
娓娓多變的原運30 年 道來綿延的原民心境 他們就像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 承接著各類舊新挑戰。 本書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取最大宏觀研究視角,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 前...more
澎湖女兒的返鄉故事 澎湖女兒追尋童年的生活足跡, 除了海水、沙灘、朝陽、晚霞, 還有坍塌的的??石古厝,菜宅,老人…… 作者蕭秀芳出生澎湖,在台灣本島念書工作。後返鄉,記錄在澎湖碰到的人事...more
日本知名作家伊勢英子的養狗隨筆 溫馨文字X幽默繪圖 呈現與毛孩之間又哭又笑的生活 因為灰灰,我追著風,我追著季節,忘卻了時間。 因為灰灰,我發呆,我成了夢想家,我成了探險家,我成了即...more
承接著明治維新以來的崛起,以及大正時代文化的發達。日本為何走向戰爭中?戰火動盪中的昭和日本,又將走向毀滅之路,還是能保有一線生機?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本進入昭和時代。此時的日本,延...more
「戰後」日本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天皇地位、佔領問題、黑市猖獗…… 這個歷程是如何走過來的? 解除佔領、神武景氣,經濟的復甦讓日本人喊出「已不再是戰後了」。 一段日本戰後邁向重生之路的歷程。 …...more
先生陳舜臣X太太蔡錦墩,餐桌上的夫婦日常 他說,食物是妻子負責的領域,也該讓她體會截稿地獄的痛苦。 她說,寫東西可是丈夫的工作。 一丈見方的餐桌上,能夠擺出多少東西?小說家陳舜臣夫婦受刊物...more
如果畫一個人,眼睛不在臉上、手臂不成比例…… 你怎麼看? 顛覆你對親子繪本的想像 愛孩子的母親,突發奇想為小孩創作的怪奇繪本 比體重,我比較輕,他比較重。 比腰圍,我比較細,他比較粗...more
如果畫一個人,眼睛不在臉上、手臂不成比例…… 你怎麼看? 顛覆你對親子繪本的想像 愛孩子的母親,突發奇想為小孩創作的怪奇繪本 我是姐姐,他是弟弟。 我坐下來,他站起來。 我向前行,他往後退。 我把玩具...more
婚姻愛情是一輩子的事, 既然人都有缺點, 包容就絕對少不了的; 而這種氣度, 一定要作為每個人人生價值觀裡最重要的一部分, 也要成為每個人最起碼的修養。 一般所認為的包容,是從「找出別...more
★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大獎得主勵志橋樑書 ★德語世界童書女王漢娜.約翰森、著名插畫家希德嘉.穆勒連袂力作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游珮芸 專文推薦 有一隻可愛的烏鶇鳥,名叫馬利歐,他是一...more
蔡焜霖前輩: 「我既非歌星,但這些歌確實是曾經在今世煉獄,鼓舞及營救不知多少靈魂的生命之歌。」 艾文: 「這些歌曲,不只是蔡焜霖前輩親歷的故事,更是眾多前輩們付出一生代價,窮盡畢生心力吟...more
搭電車去大稻埕拜城隍、去安平看夕陽 在現代的城市街道中走一趟電車夢之旅 19世紀後期,全世界有了第一條電氣鐵路,此後各國陸續修電氣鐵路,新的交通時代來臨。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之後,也跟著...more
本書最主要的著眼點,是以「帝國之罪」重新看待慰安婦問題 五十多名倖存的慰安婦阿嬤之中,其實有許多人抱持不同的意見,但這些當事人的意見卻一直鮮為人知。如果真有「不一樣的聲音」,為何我們從來都...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