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4/5

3.6 打岔型

打岔的行為或許不像其他不一致因應策略那樣常見,不過,因為這種行為最醒目也最難以處理,所以總會讓經理人牢記在心。大多數人對真正的打岔行為並不太熟悉,更沒有經驗成功處理這種行為。你認為你可以處理以下這些打岔反應嗎?

※ 當程式設計師開會遲到時,經理人會說:「你們有看昨晚巨人隊的比賽嗎?我跟同事打賭贏了,我正要找人幫忙我一起慶祝呢。」

※ 經理人要求程式設計師自願去面試應徵職務者時,程式設計師會說:「那我可以用公費跟那位應徵者共進午餐嗎?花園咖啡廳應該很不錯,才剛整修過。我聽說那裏的紫絲絨座椅是從佛羅倫斯運來的呢。」

※ 當行銷經理向軟體工程經理詢問有關修改軟體需求的可能性時,軟體工程經理會說:「你有看到屋頂上那隻貓嗎?是一隻花貓,我在想牠是怎麼爬到屋頂的?你想看我們怎麼抓貓嗎?」

你會發現打岔行為的力量,但是請你注意,這是一種完全負面的力量──是妨礙事情完成的力量。因此,當組織成員對達成目標不抱任何希望時,這種因應方式的次數會增加。事實上,打岔型的行為要表達的是:「什麼事都不重要。」

當人們感到無能為力時,就會採取打岔型的因應方式。當專案即將被取消或每當經理人被發現無法掌控專案時,打岔行為的數量就會增加。隨著更多打岔行為的出現,專案的進展只會更糟,最後導致整個專案徹底失敗。

3.7 自尊的角色

問題不在於,這五種不一致的因應策略無法奏效,這些策略的效果就跟馬克.吐溫(Mark Twain)對貓咪的描述一樣:

貓咪坐過熱爐蓋後,就不會再這麼做,但牠可能從此以後都不敢靠近爐子。

從前,當我們還年輕時,這些策略確實幫過我們一些忙,所以我們汲取經驗法則,繼續使用這些策略。不一致的因應策略可能跟品質拙劣的程式一樣奏效,只不過不像運作得當的策略或品質優異的程式那樣成效卓著,一定要有所將就。

3.7.1 內部訊息

為什麼我願意將就?品質拙劣的程式這個比喻提供一個暗示:當我們沒有太多信心認為我們可能寫出更好的程式時,我們就會將就採用一個品質拙劣的程式。其實,我們心裏可能正在大叫說:「別碰那支程式。」這種害怕無法做得更好卻將就現況的態度,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我們或許幫自己找到將就的藉口:「至少,這支程式計算的日薪幾乎都正確,而且我們只要做一些修正,每月摘要另外用人工計算就好。」

不一致的因應行為也是一種程式,只不過不是電腦運算的程式,而是人類習以為常的程式。對我而言,這些程式(不一致的因應行為)很好用,因為有時它們能提供我一些保護,所以我會繼續使用它們。尤其是當我對自己或對自己的能力不太滿意,不認為自己可以不讓現況惡化又能做出改善時,我就會採用這些不一致的因應方式。我以我提供給自己的內部訊息來說明這些不一致因應行為的運作方式:

※ 指責行為說:「至少我獲得力量猛烈抨擊大家。」

※ 討好行為說:「至少我總是認同大家並設法讓大家開心。」

※ 超理智行為說:「至少我很聰明。」

※ 關愛行為說:「至少我支持我所愛的人。」

※ 憎恨行為說:「至少我反對壞人。」

※ 打岔行為說:「至少我受到矚目。」

如果我處理的是一件小事,這些「至少怎樣怎樣」的託詞或許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我設法維護或建造軟體,我需要集結所有效益,軟體品質的動態學無法寬容不一致的因應行為。為了有效地管理軟體專案,我必須增加我用於關照全局的時間量,藉此減少我花在將就現況的時間量。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