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7

1903年的《臺南府城教會報》上,刊載一篇提倡創設八年制學校的〈議說東西學〉。發起人是臺南太平境教會的長老吳道源(1868-1928,吳海)。在旨趣書中表明,「開化文明」為最重要目的,以福州英華書院、東京明治學院等為模範,希望創設五年制的普通學部及三年制的高等學部;課程包括日文、英文、漢文之外,還有歷史、地理、算學、物理學等一般科目;設立經費及維持費須募集5至6萬圓捐款。
 
這個提案,如果就日本內地的學制來看,就是想要設立包含中學校層級及高等學校層級的八年制學校。雖然沒有明白寫出,但這可說是當時已設的中學校中,第一個設計五年制的課程。當然這個提案的重要性,並非只有延長中學校年限、提高程度而已。在課程中沒有聖經,可見學校排除過去宗教教育中心主義,也對教會外人士開放,立志成為高等普通教育機關。
 
發起人吳道源自神學校畢業後,至新樓醫院實習,學習過西洋醫學,成為醫師,1902年在臺南太平境街新設教堂時,捐了大半土地,家境富裕。吳道源實際到各地考察後,深感臺灣的學校非常落後,不用說日本內地的學校,就算與對岸福州相比,也是明顯落後,因此有這提案。南臺灣的信徒中,高金聲留學福州英華書院,高耀長老的兒子高天賜(1872-1902)也於1887年至該校留學,1898年自大學部畢業。內地或對岸「開化文明」的動向,確確實實地傳到臺灣。
 
有不少人贊同吳道源的提案,包括神學校教師高金聲、長老教中學校教師林燕臣、牧師劉俊臣等南部教會的中堅人物。甚至宣教師當中,巴克禮、宋忠堅等也署名贊同。這些似乎都是以個人名義贊同。1904年1月13日舉行的臺南宣教師會議議事錄中,記載「有報告指出最近有些個人設立Anglo-Japanese College的運動」,被說是「個人」運動;1月20日的紀錄中亦有:「關於Anglo-Japanese College創立,有一封吳海寄來的信被提出來討論,後來決定先不管,以後再說。」從提案者是吳道源(吳海)一事來看,可知這裡的「college」就是前文提到的八年制學校。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