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7

相對地,持腐化論點的人重視的是財貨本身的特性,以及應該用來管控這些財貨的基準。所以光是建立公平的議價條件並不足以符合這個基準。即使是在一個權力與財富沒有不正義差距的社會中,還是有些東西不應該用錢買。這是因為市場不僅是機制,還會體現特定的價值。而且,有時候,市場價值會排擠掉值得我們關注的非市場基準。 
 
核廢料貯存地點的爭議 

多年來,瑞士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存放該國放射性核廢料的地方。雖然瑞士重度依賴核能,但幾乎沒有任何社區願意讓核廢料存放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之中。其中選定的一個可能地點是位於瑞士中部山區、僅有二千一百個居民的小村莊沃芬希森(Wolfenschiessen)。一九九三年,就在針對這個問題的公投舉行前不久,某些經濟學家對村民做了一項調查。他們問村民:如果瑞士國會決定要在該社區蓋核廢料貯存設施,他們會不會投票接受?雖然這個設施普遍被該地區視為不受歡迎的增建物,但是有略高於半數(五一%)的居民表示自己會接受。顯然,他們對公民義務的觀念,強過於對危險性的擔憂。然後,經濟學家又加了一項有利條件:如果國會提議在你們社區蓋核廢料貯存設施,而且每年提供居民補償金,你贊不贊成? 

結果支持率不升反降。附帶金錢誘因反而使支持率減半了,由原本的五一%下降至二五%。給錢反而降低了人民支持在當地設置核廢料貯存設施的意願。尤有甚者,增加籌碼也沒有幫助。當經濟學家提高補助金額時,結果仍維持不變。即使將現金補償提高至每人每年八千七百美元—這個數字已經遠超過家庭月所得的中位數──居民還是堅持立場,不為所動。在其他反對在自己社區中興建核廢料貯存設施的地區,人民對補償金也有類似,甚至產生更激烈的反應。 

瑞士這個小村莊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多數人寧可免費接收核廢料,卻不願意收受補償金?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