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張怡筠─談優質情緒

張怡筠─談優質情緒

  • 定價:220
  • 優惠價:919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8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EQ, 乃指一個人管理自我情緒,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綜合能力:

  其最終的表現舞台,是將情緒管理的原理運用到人際互動上。

  藉由本書生活化的全方位介紹、實例的演練及實用的技巧,

  您將發現達成優質情緒、優質生活」的目標,其實很EZ

 

目錄

1. 知己篇---了解自己情緒

2. 挽救篇---挽救負面情緒

3. 激勵篇---正面激勵自己

4. 知彼篇---察覺他人情緒

5. 處世篇---圓融人際關係

 

 

優質情緒、優質生活AB

迎接劃時代的EQ世紀

  我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有位同學,是個天才型的頂尖學生。早在學生時期,就曾在幾本數一數二的專業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這在學術界而言,就如同電影明星得到金馬獎一樣,是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他在短短四年之內就拿到碩士及博士。

  但就在他接受博士論文口試時,卻發現了一件震驚全系的事AB他居然遭到五位口試委員會一致的﹁討伐﹂,而且令在場的我們為之錯愕的,是他的指導教授居然也在攻擊之列︵而且還是主力炮手!︶

  一般來說,任何指導教授就算不為了私人交情,也會因為學生表現的好壞關乎自己的面子之故,對自己指導的學生通常是﹁誓死﹂維護。

  但反常的是那位同學的教授不但胳臂不向內彎,反而領頭對他的論文提出一連串尖銳、苛刻的問題,其他口試委員也跟著群而攻之。一時之間,廝殺之聲此起彼落,場面之火爆,是我們系上前所未有的情況。

  而且一般口試多半四、五十分鐘就結束了,但那位同學卻足足被﹁圍剿﹂了兩個半鐘頭,所以後來他也被惹火了,開始嚴詞相向,於是台上台下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讓在座的我們看得嚇出一身冷汗。

  好不容易結束了,口試委員經過長時間的密商,作出的決定竟是:

  ﹁你的論文有許多地方要修改,拿回去改好之後再說。﹂

  也就是說他的博士論文口試沒過,這真是博士班學生最可怕的噩夢!那位同學所受的打擊之大,不可言喻,而且更氣的是,教授們提出許多要改之處,全不是大問題,顯然他們根本在雞蛋中挑骨頭!

  但為大局著想,他還是忍氣吞聲,花半天功夫將論文改好,再個別給各口試委員過目,結果每位教授對他的論文隻字不提,倒是都對他發表了一大篇﹁做人大道理﹂的演說,結論完全一樣。

  ﹁你是我們見過最聰明的學生,但你在做人方面卻有很大的問題,你應該好好自我檢討一番。﹂

  果不出所料,他們不喜歡的不是他的論文內容,而是他做人的方式。也就是說,被﹁當﹂掉的不是他的智慧結晶,而是他的人際關係技巧。

  在這個真實例子當中的主角,他聰明過人,IQ極高,是個令人欽羨的事實,但這項天賦卻不能保證他在事業或人際關係上會一帆風順。

  像這樣的例子,在你我的周遭,可能比比皆是,有不少人智慧很高,但在日常生活當中,卻不見得事事順遂;而相對的,社會上最有成就的人,不見得就是IQ最高的人︵事實上,有許多IQ150的人在為IQ100的老闆賣命呢!︶。

  怎麼會這樣子呢?心理學者們發現,IQ與一個人的學業成績有很大的關係,約有50%、60%左右,但IQ對一個人的社會表現以及成就︵如工作表現,人際關係等︶的影響卻小了許多,最高的數字大約25%,有些研究甚至還低至4%。也就是說,IQ對預測出一個人的學業成績較管用,而把它用來推斷一個人的社會成就的話,就功力大失了。

  那麼,除了關係不大的IQ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更能決定我們的社會成就呢?

  在經過一連串的探索性研究之後,一些心理學家們決定應從另一個角度來定義﹁智力﹂,而提出了﹁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也就是現在一般人朗朗上口的﹁EQ﹂︵情緒商數 Emotional Quotient︶。

  在解釋什麼是EQ之前,讓我們先來更清楚的了解IQ的內涵。

  為了能判斷一個人的聰明程度,以前的心理學家們不斷地在找尋測量的方法。終於,第一份智力測驗誕生於一九○五年,而IQ︵Intelligence Quotient︶這個名詞則約在十年後︵一九一五年︶問世。

  而在智力測驗誕生之後,IQ足足風光了好幾十年,在入學分班、入伍分階,以及就業求職等各個生活層面,影響著你我的境遇,其威力之大,令每個人都不敢吊以輕心。

  然而IQ是會受限於遺傳,所以後天即使一個人再怎麼用心,IQ的提昇仍有一個限度,許多人的無力感也就由此而生。

  但是隨著心理學家從一九八○年代起,開始質疑IQ的真正重要性,大家才逐漸了解,IQ的功用在過去極有可能被高估了,因而轉向,尋求其他更能決定幸福及成功的關鍵因素,這也就讓IQ的近一世紀絢爛光彩慢慢褪去。

﹁EQ﹂的定義

那,EQ是什麼呢?

  EQ是情緒智力︵商數︶,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指的就是一個人管理自我情緒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綜合能力。

在本書中,我們將依照心理學上之定義,以五個部分來闡釋EQ之全貌。

EQ高手的五大特徵:

1.了解自己的情緒。

  我們的情緒變化多端,大致包括高興、憤怒、煩惱、傷心、沮喪、挫敗、興奮、驚訝等。要有高的EQ,則必須先要能了解各式情緒產生的原因,並有能力辨識出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才能適當的管理自己的各式情緒。

2.挽救負面情緒。

  EQ高手的另一特徵,就是有能力在產生負面情緒︵如憤怒、傷心、沮喪、壓力……︶時,合宜地自我紓解,儘快從這些情緒中跳脫出來,以將它們所造成的傷害減至最低。

3.自我激勵,達成目標。

  EQ高手能發揮良好的自我激勵功效,鞭策自己為值得追尋的目標不斷努力,在遇到挫折時能有超高的挫折忍受力,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以及克制不當的衝動等能力。

4.察覺他人的情緒。

  在管理自我情緒之後,EQ高手也要能管理他人的情緒,創造雙贏的人際互動。而接下來則必須先要學會洞悉別人的情緒,除了察言觀色外,更具挑戰性的,是要察覺他人的深層情緒需求,以便能合宜地進行往來。所謂知己知﹁彼﹂,才能圓滿演出。

5.圓融的人際關係。

  EQ高手的最後一項特徵,是能將情緒管理的原理運用到人際互動上,發揮得體的社交經營能力。其中的技巧包括了稱讚及批評的藝術,拒絕及說服之技巧等等,而這也是EQ最精彩的表現舞台。

  如果說二十世紀是IQ的世紀,那麼毫無疑問,二十一世紀將是EQ的世紀。

  所以本書的目的,在為EQ做生活化的全方位介紹,先讓你知道聽起來很炫的EQ其實不難,而要培養卓越EQ,有許多實際的好方法可以著手。希望能藉著實例的演練,傳達很實用的EQ技巧,以幫助大家達成﹁優質情緒、優質生活﹂的目標。

  這本書的完成,要特別感謝希代書版集團朱寶龍先生的提攜與照顧,而我所景仰的前教育部長吳京博士為本書作序,對我尤其是個很大的鼓勵。

  此外,要謝謝勞苦功高的主編張復先先生,以及郭富華小姐的耐心及專業,而對於一直給予我完全發揮空間的爸媽及家人,心中的感念及動容則是無法形容的。

  最後,就讓我邀請你,一起來開啟一趟心靈之旅,共同迎接劃時代的EQ世紀,並衷心的祝福你在旅途完成時,將會更能掌握情緒、品味人生。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670758
  • 叢書系列:標竿21名人勵志
  • 規格:平裝 / 15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電子書全書系,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