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管理的本質:迎戰複雜與變局的高績效之道,打造每個人都能實踐的核心能力

管理的本質:迎戰複雜與變局的高績效之道,打造每個人都能實踐的核心能力

Managing Performing Liv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for a New World

  • 定價:550
  • 優惠價:949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杜拉克最推崇的管理學大師
  ★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
  ★頂尖企業不斷修煉的共讀經典


  資訊與複雜性大爆發,不斷挑戰極限,
  有效與高效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創造工作與人生的最大價值!

  屹立不搖的組織都有相同的模式:有效管理,走在變革之前!
  百戰百勝的專業人士的共同能耐:掌握複雜,變局中創高績效!

  在歐洲管理領域中,馬利克是頂尖分析師、專家,以及權威顧問,無論在理論或實務方面,他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管理學大師 彼得‧杜拉克

  佛瑞蒙德‧馬利克是公認的歐洲最有影響力的管理、領導,以及治理專家,被譽為是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的傳人。他以嚴謹的思維方式與敏銳的分析聞名,40年來在西門子、克萊斯勒、BMW、德意志銀行等擔任顧問,運用本書的管理系統,致力於解決機構組織的現實問題,建立可以傳授和學習的專業管理通用標準。

  馬利克深信,在知識型社會,管理並非經理人的特權、也不限商業,而是任何專業人士、每個階層的人都應該學習的基本能力,無論在醫療、教育、NGO、或公部門任職,每個人都是經理人,需要調動資源、創造價值。

  良好管理的核心能力 = 將資源轉化爲成果、進而創造績效
  管理不是日常營運任務。缺乏良好管理,優秀的領導者也難以成功!


  實力、創意都只是潛能,需要良好管理,才能轉化為滿足目的、有意義的成果。尤其在複雜性激增的時局中,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更需要管理技巧,才能產生正確的績效,降低工作與生活上的不平衡。

  馬利克在本書中釐清對管理的普遍謬誤,幫助大家正確清楚的認識管理的原則、任務、工具與責任,並提供確實的執行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啟動,向組織擴大,共創高績效:

  ◎ 原則:是有效管理的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最重要的是要有結果、專注於少數重要事項、對整體做出貢獻;有互信、保持正面思維、善用既有長處。

  ◎ 任務:必須清楚區分管理型任務和日常營運型任務,管理型任務才是決定成效的關鍵,包括:目標管理、組織、制定決策、人員的監督、人員的培訓。

  ◎ 工具:是解決壓力的良好工作方法,就像孩子要學寫字讀書,組織人要正確運用工具才能生存,包括:會議、報告、職務設計與任務控管、預算和預算規畫、績效評量等。

  ◎ 責任:無關資質或情操,而是要承擔風險,為自己和未能做到的事負起責任,需要的是倫理。

  我們正處於根本性的變革中,促使我們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
  培養正確的管理能力,平凡人也能發揮潛力,創造不平凡的價值,走向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正確管理能成就:
  ◎應付生活的能力

  學會自我管理,才能有效管理主管、同事和部屬。精通基本的管理技能和讀寫能力一樣重要。

  ◎供大腦與雙手使用的工具
  管理需要專業精神和應用經驗。若知識無法產出結果,則毫無重要性可言。能夠帶來成效和結果的行動,尤其重要。

  ◎在不確定性中找到方向
  深諳正確管理的人自有一個不受潮流影響的比較基準,這種確定性能為我們省去耗時費力的冤枉路。

  ◎普遍有效且相同
  高爾夫球打得不好、外語說得不好,或者不善於開車,都是因為許多錯誤的方法導致。但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把事情做好:正確的方法。

  ◎建立整個組織的共同語言
  正確的管理應成為所有組織的「日常營運系統」,從而有助於減少衝突。單憑這一點,就能免去50%的溝通和衝突培訓課程。

各界推薦

  施崇棠|華碩電腦董事長
  邱奕嘉|政治大學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佛瑞蒙德‧馬利克(Fredmund Malik)


  馬利克是一家同名機構的創始人暨主席,該機構以其名字命名,為管理複雜系統的領先機構之一。馬利克曾擔任多家國際企業的董事、董事長及顧問,是公認的公司治理實踐專家。他獲得諸多榮譽和獎項,包括由奧地利政府頒發的科學和藝術榮譽十字勳章,以及德國控制論學會海因茲‧馮‧福斯特獎(Heinz von Foerster Award)組織控制論獎項。除了在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教授公司治理之外,馬利克也在中國北京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以及蒙古呼和浩特的內蒙古農業大學擔任管理學特聘教授,同時也是長春市吉林大學的名譽教授。

  馬利克教授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定居瑞士聖加侖。

譯者簡介

李芳齡


  譯作超過百本,包括《Uber與Airbnb憑什麼翻轉世界》、《謝謝你遲到了》、《區塊鏈革命》、《心態致勝》、《給力》、《年薪千萬的業務員是怎麼做到的?》、《動員之戰》等。

許玉意

  清華大學中文系學士,任職出版社多年,負責商管書編輯,現專事翻譯。
 

目錄

推薦序 期待專業管理時代的來臨 邱奕嘉
新版作者序 大變革時代的有效管理
前言 正確思維,正確管理
    
Part 1  專業精神
Chapter 1 錯的問題:何謂理想經理人 ?
Chapter 2 錯誤的理論與觀念    
Chapter 3 視管理為專業    

Part 2  有效管理的原則
引言
Chapter 4 原則1:最重要的是結果    
Chapter 5 原則2:對整體做出貢獻    
Chapter 6 原則3:專注於少數重要事項    
Chapter 7 原則4:利用既有長處    
Chapter 8 原則5:互信的重要    
Chapter 9 原則6:採取正面思維
Chapter 10 總結:管理的品質

Part 3  有效管理的任務
引言
Chapter 11 任務1:目標管理    
Chapter 12 任務2:組織    
Chapter 13 任務3:制定決策    
Chapter 14 任務4:人員的監督
Chapter 15 任務5:人員的培訓    
Chapter 16 還有其他任務嗎?
    
Part 4 有效管理的工具
引言
Chapter 17 工具1:會議    
Chapter 18 工具2:報告    
Chapter 19 工具3:職務設計與任務控管    
Chapter 20 工具4:個人工作方法    
Chapter 21 工具5:預算及預算規畫    
Chapter 22 工具6:績效評量    
Chapter 23 工具7:有系統的去蕪存菁    
Chapter 24 總結:專業精神的試金石    

Part 5 管理系統:思考與行動系統
Chapter 25 理解並應用正確的管理    
Chapter 26 效能的標準模型:管理輪    
Chapter 27 如何自我調節與自我組織?    

展望 擁有正確且良好的管理,社會才能完善運作
後記
 

推薦序

期待專業管理時代的來臨

邱奕嘉 (政治大學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


  馬利克教授素有「歐洲管理大師」之美譽,甚至被稱為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接班人。這本書的第一版曾經在幾年前出版過,但隨著時代演進與新興科技興起,商業活動與交易模式不斷推陳出新,雖然管理本質與管理者的角色,並不會因為環境變遷而有所更迭,但其展現方式與領導效能則必須與時俱進。為此,作者根據最新的管理環境與挑戰,進行了本書再版,並增修不少內容。

  在本書中,他提出一個開創性的想法:管理既不是藝術,也非科學,它應該是一門專業。在「組織型的社會」中,管理專業足以影響群體運作的效能,組織裡的每一份子都必須接受管理的專業訓練,以發揮小我的最大功能,創造群體的最佳效益。

  馬利克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管理人才是組織運作的關鍵人物,舉凡企業、學校、政府,甚至是非官方組織,只要有一群人集結成一個組織,就需要管理者,讓人人各司其職,各安其分。管理並不侷限於商業領域,也不只是上司與員工、高階與低階經理人間的互動,更絕非心理學或組織文化裡的內化。

  試看任何的組織,在管理階層換手或新的經理人接班時,往往就代表著組織的改朝換代。當管理沒有專業的規範可依循時,往往由管理者的「先天秉賦」決定組織風格。組織的發展可能因管理者的氣質殊異而多元化,也可能因為這種差異而導致生存危機。組織發展的穩定性及團隊運作的恆常性,難道要交給模糊的命運決定嗎?還是以類心理學的方式,以狹隘、刻板且同質化的條件篩選出「最適人選」?這種抱著賭徒的心態孤注一擲,其實是企業經營與傳承最大的危機。因為「人治」所帶來的變數往往倍於「法治」,這就是作者一再強調管理專業,必須被建立的主要原因。

  然而管理人才的羅致,若只能透過上述取決於機率或因緣等不確定的方法,除了無法滿足需才孔急的企業需求外,更充滿了高度不確定性與風險。倘若將管理視為一門專業,則人才的培養有一套標準化流程,人才的素質有一定的專業保證,管理便成為可以確保組織績效的專業,猶如醫生、建築師一般,發揮其社會功能。在這樣的概念之下,一些行之有年的管理學理論就成為謬論。馬利克教授在本書中大膽提出他的質疑與顛覆,再一次更新了管理學。

  然而,「讓管理成為一門專業」並非只是作者的浪漫奇想,在本書的Part 2,他也非常務實地提出有效管理的原則。依作者所言,管理專業應包含清楚的工作(tasks)、用以執行工作的工具(tools),並輔以能提升工作與工具使用品質的原則(principles),這些原則包含了:重視結果、對整體做出貢獻、利用既有長處、互信、正面思維。而作者認為這些原則,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實踐,主要原因在於不同組織的獨特性與複雜性,也正因為如此,管理者才必須要學習如何運用此原則在不同的任務與工作上,這就如同律師雖然知道法條與原則,但如何運用才是成功律師的關鍵。

  本書的Part 3說明為了成為有效的經理人應該或必須要做的事,也就是有效管理的任務內涵。作者認為有效管理者對於目標管理、組織、決策、人員監督與培訓,皆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即便工作任務可能類似,但執行方法則有所不同。書中除了對上述任務有清楚說明外,更針對每項任務,詳列其注意事項與該避免的錯誤,對於讀者而言,它不僅是工作學習的參考,更是實際操作的重要依據;本書的Part 4更進一步指出有效經理人該善用的管理工具,不論是會議、報告、職務設計、工作方法、預算、績效評量等。這樣的內容設計,讓本書不會只是一本論理空洞的管理書籍,而是兼具「接地氣」的管理工具書。

  針對新時代的管理挑戰,作者在這版主要增添的內容呈現在Part 5。事實上作者在前一版中已提及管理輪的概念,但在新版中做了更清楚說明與闡述,包含了原則、任務、工具等,而作者也認為即便是身處在新經濟的時代,上述管理輪所揭示的內容依然適用。但作者更加強調專業管理所應扮演的責任,並介紹各種管理步驟,協助經理人釐清自己的職責所在,並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驅使自己及周邊人成為有效管理者,創造比預期中更非凡的績效。

  有別於一般學者以經理人在職期間的組織績效,做為衡量經理人專業程度的依據,作者甚至認為好的經理人透過專業管理讓組織運作上了軌道之後,即使離職,該組織仍能維持運作,維持原有的績效。作者認為並不是經理人的流風遺澤影響了組織生態,而是經理人所建立的管理系統與運作模式,即使抽離人的因素仍能運作自如,讓「法治」的專業性勝於「人治」的不確定性,也就是管理專業的重要。

  然而,如果以為馬利克的專業管理是透過具體的步驟將管理制度僵化,試圖以「法」的恆定性取代「人」的多元創意,那也未免太小看作者了。馬利克在本書的神來之筆,便是提出專業與生活的均衡說。透過管理專業職能的建立,經理人能更有效率地處理問題、完成工作,這種效率讓工作不至於延宕,甚至排擠到私人生活。作者仍是從人的本質及需要來思考,將管理專業化所達到的績效,讓人不至於虛耗時間在無意義的管理行為,仍能保有美好的生活。

  新世紀的人才觀不停地在改變,而負責「調度」人力的經理人,更應該在潮流的浪頭上率先建立新思維:管理專業的建立正是這人才輩出、風起雲湧的時代最刻不容緩的事。欣聞本書中文版的問世,期待本書對於管理專業的釐清與指引,能協助所有讀者建立管理的專業,並將其理念擴大應用在各行各業的事務中,藉此引導台灣社會轉型,邁向專業管理的時代!

新版作者序

大變革時代的有效管理


  本書是我至今寫過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主要是談論在日益複雜的跨國且多功能的企業組織中,人們該如何維持效能。正由於身負高效能的壓力,促使個人不斷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

  最重要的是,本書證明高效能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的,同時教你如何做到。

  本書試圖回答以下問題:「在今日的社會中,人們需要什麼知識和能力,才能在無論是工作或個人生活,無論身為經理人或其專業領域的專家,都能獲致成功?」本書要告訴你,在談到管理自己與他人時,無論你身處組織的任何階級或職位,你需要哪些事物,從而產生正確的績效,能讓你過有意義的生活,也因此能消除工作與生活上的不平衡。

  有效性意味著做對的事,並將之做好。這是正確且良好管理的核心能力:將資源轉化為結果、從而創造價值的一種專業。

  在今日世界,諸如知識、才能、個人實力、創造力、創新,以及智力等因素,已變得比傳統的經濟參數更為重要。同理也適用於情緒力和投入程度、社會責任,以及以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動的勇氣。然而,這些因素(包括經濟因素)充其量只是尚未實現的潛能。若要將這些潛能轉化為能滿足特定目的、有意義的結果,則需要有效執行,亦即需要正確且良好的管理。此外,近年來人們經常談論的「領導力」尤其需要有效的管理:

  缺乏有效管理,即使是最優秀的領導者也難以保證成功。

  那麼,自從2000 年本書德文原版首次出版以來,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我的看法是:在商業和社會上,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改變了,而且這些改變比大多數人想像得更為根本。但即使如此,構成正確管理的本質仍舊維持不變。

  正是為了回應此一根本性的轉變,以及由此而生的管理需求,本書應運而生。我在另一本談公司治理的著作(1997 年出版)中,曾以一整章的篇幅探討當年正在發展的重大轉型,並剖析其所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書第一版的副標為「新時代的有效管理」(Effective Management for a New Era),這絕非巧合。

  早在那時候,便已嗅得債務緊縮和隨之而來的金融危機前兆;科學和技術(包括數位)革命已然展開;無可避免的人口和生態變化,以及政治、社會的不穩定。顯然,傳統的管理方式及既存組織已愈來愈沒有能力應付大環境日益增加的複雜性。

  21 世紀的巨大變革於焉展開,同時以愈來愈快的速度影響愈來愈多生活領域。我們可明顯看到,目前所面臨的不僅是一個新時代,而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嶄新世界。

  在這個新世界中,幾乎所有事情都會有所不同。雖說如此,本書初版的理論基礎無需改變。畢竟,傳統管理訓練中所教授的經濟和社會科學並非有效管理的基礎,雖然這些知識有其必要,但更關鍵的是複雜系統理論、控制論,以及仿生學這三門科學。這三大科學領域為我的管理理論奠定基礎,其重要性遠勝於以往。

  這也是我為何要在新版本中,更加強調因大變革而衍生的管理新應用領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這些新領域包括愈來愈緊密聯繫且複雜的系統、日益增加的全球動態變化,以及由此而生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動盪。就某種意義而言,上述種種代表舊世界的「創造性破壞」,也是新世界的誕生之痛。為了掌握大變革,幾乎所有社會組織都需要嶄新、創新的工具,以及高度複雜的管理系統。

  這種新的「組織功能」(同時也是自我調節與自我組織所需)的核心,正是有效率的個人。我主張的控制論管理系統能用以開發和充分展現有效性,為正確的思考和行動提供工具。

  當我們無法控制複雜性時,情況會變得相當複雜。組織在因應複雜性的同時,也會提升組織智能。公開且釋放這種智能,並使其有效,乃是掌握巨大變革的關鍵,也是任何類型的組織增進適應能力和進化功能的核心。因此這本書提出指引,能幫助我們找出蘊藏在高度複雜的全球互聯系統和革命性技術中的龐大機會。

  這本書原版的重點聚焦在管理效能,多年來已演變成一種完整、普遍適用的社會科技來掌握複雜性,亦即效能的社會方法論。我認為,這項科技的社會意義甚至更大,且更具有革命性。例如,假設沒有這種「效能科技」,就不可能產生「工業革命4.0」。生命科學革命的發生也是如此。

  這也是循環經濟、經濟韌性、正念經濟學和冥想學派等趨勢之所以日益增長的原因。效能的社會方法論提及上述這些運動的目標結果,並確保有效運用於所有組織層級。因此,昔日的思維方式和傳統方法顯然已不敷今日世界使用,無法進行有效管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84801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 前言  正確思考,正確管理
 
◎成功的關鍵
 
成功最好的唯一途徑,乃是正確和良好的管理。這是將所有潛力有效轉化為可見結果,以及執行決策的關鍵;同時也是使組織發揮作用、社會展現希望的唯一方法。「正確和良好」等同於效能和高效。本書將詳加解釋何以如此,以及主要的先決條件為何。
 
◎正確且良好的管理
 
我之所以選用這些直白的術語,原因在於值此更迭不斷的管理風潮與錯誤夾雜的混亂之際,我想奠定一個兼具可靠性和目標方向的基準:正確的管理。如此一來,組織方能可靠運作,人們也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和技能,帶來高績效與成功,在日益複雜的世界中足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正確的管理兼具思考與行動,這也是在此提出的管理系統涵括思考和行動系統的原因。思考系統適用於知識型組織;行動系統則有利於正確執行工作。這些系統包括組織中正確思考和行動的管理原則、任務和工具,以及相關職責。「最佳實踐」或有不足,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實踐」。
 
◎有效及高效
 
世上有選擇毫無效能方法的人,亦即打算不練習就想在三天內學會滑雪或說西班牙語的人;亦有高效能之人,也就是實際做事的人、實施者,以及執行者。
 
然而,效能本身並不可見,就像管理作為一項功能並不可見一樣。此一事實解釋了許多普遍的誤解。我們所能見的,都是管理工廠、辦公室,以及電腦的人。我們也能看到正確管理的結果,但看不到將資源轉化為結果所需之效能的功能。
 
效能就像是我們體內的催化劑,確保新陳代謝變得有效用。若只有少量這類物質,體內的其餘器官仍舊存在,沒事發生,或只是緩慢發生、或運作變差。當流失「效能」這類「微量營養素」時,人們和組織就會變得效率低下、表現不佳,以及落得失敗的下場,於是必須藉由資格證明和培訓來補充效能。
 
我們並不缺乏想法,真正欠缺的反倒是實踐力。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1/06/17
這本書有趣但並不均質,雖一半的內容有鬆散之虞,大可以跳過,但剩下的一半則處處有洞見。
其中圍繞著效能這個概念,讀來耐人尋味,作者提出「幾乎每個人在其職涯中,每年都能提高10%的效能」,然而效能的概念,以及我們對效能的認識,是否隨時代而改變?例如製造業的效能與知識產業的效能就不同,另一方面,隨著工作的彈性變大,甚至有side project的空間,那麼效能又是什麼?
若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回答職務與任務是什麼?有清楚的定義嗎?通常沒有,而且充滿模糊空間,員工的認知與主管的認知之間不乏歧義,這往往埋下芥蒂的種子。
讀完這本書之後,有很多延伸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優點是,可作為工作上的參考書,工作上人人都可能陷入瓶頸,有時只知不對勁、感覺不對,卻不知該如何描述問題。讀完這本書可以有多一些語言來思考所面對的職場問題。
這本書提到,廣義來說,管理也包括自我管理以及向上管理(沒錯,管理你的主管),也就是說每種關係都需要管理,從這個角度,它對每個人是有幫助的。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職場處方籤|楓樹林全書系社方展|全展單書85折、指定雙書79折,特談單書限時99元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