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療癒展
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一○八課綱中的文化缺席

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一○八課綱中的文化缺席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一○八課綱必選文居然沒有這些文章?
現任北一女中的國文老師區桂芝列出那些消失在課本中的文學大家,
並從中國古典文學談友情、親情、師生情,以及探討「仁」、「恥」的重要性!

  經典是文化的載體;不載經典,不成「國文」!

  一○八課綱刪除了一些經典的古文,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文除了體兼駢散、文字清新淡雅、寫景疏朗有致,情感抒懷從樂到悲、抒情真率樸素、行雲流水,其書法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千百年來有許多傳說、軼事與爭論,至今真相懸而未決,如真跡是否隨唐太宗永埋昭陵、摹本的排行、珍貴拓本落水的故事等等,涵蓋文學、藝術、考古等多項領域……如此經典的文章竟然沒有出現在課綱選文當中。

  柳宗元的散文技巧精妙,議論、史傳外,遊記與寓言內容多為其生命情境、生活經驗的投射或隱喻;「天地間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藉詠樓宇、歌清景,不著痕跡的慰勉摯友,亦復自勵,是一篇激勵千古人心的不朽名作;除此之外還有顧炎武的〈廉恥〉、連橫的〈台灣通史序〉……這些文學大家的文章,文筆流暢、情感豐富,且能在閱讀、解講這些文章的過程中,了解其歷史背景,並延伸出更多額外豐富的知識,不出現在課本中實在可惜!此書會詳解這些古文,帶領讀者了解其珍貴奧妙之處。

  除了探討國文課本中消失的古文,此書還重點討論古代的師生關係、朋友之間的相處、如何對待父母及手足,以及探討古代讀書人的仁者格局、君子、恥、禮教等概念。禮義廉恥、禮樂文明、中華民族的精神其實沒有過時,都還是可以繼續應用於現代,古人的作法值得我們去學習、思考。
 
  本書細解、重溫失落的古文篇章,並探討情感、倫理、君子風範與仁恥之道,重拾中華智慧與精神。我們要知恥,以成為仁者為目標,不受現今重利無恥的風氣影響,注重適合的儀節、珍惜友情、尊敬師長、孝順父母,走我們中華民族的獨一無二坦蕩君子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區桂芝


  政大中文系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
  出版社文史電影叢書編輯
  現任北一女國文老師
 
 

目錄

那些漸漸消失的文學大家
王羲之〈蘭亭集序〉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讀歷史不懂辛棄疾
顧炎武〈廉恥〉
連橫〈台灣通史序〉

身心安頓的生命追求
超乎想像的古典師生關係──古典師生情可能再現嗎?
最難風雨故人來──益友與損友
親子手足的緣與孽──生命的感恩
問孔子「仁」為何物?
思想上的蝴蝶效應──仁心的自覺
一定要「殺身」才能「成仁」嗎?──讀書人的仁者格局
「君子」只在幻想中?──世風不堪的救贖
人心不曾絕望──秉直而行的君子之義
實踐自我覺醒的追尋──光明坦蕩的君子路
禮教吃人嗎? ──來自庶民娛樂的智慧
三歲定終身誇張嗎?──良好家教為孩子奠下幸福之基
人間秩序的建構──世界獨一無二的禮樂文明
為什麼「恥」尤為要?──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191548
  • 叢書系列:LEARN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王羲之〈蘭亭集序〉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這是《晉書》對書聖王羲之冠絕古今的筆勢,所賦予最美最高的讚譽。這八個字彷若武俠小說中,對功夫大俠身形變幻捉摸不定、招式萬端莫測難窺的描寫,既飄逸又雄健,也建立了人們對一代書法大家登峰造極的書藝想像。而羲之其人其事其文,也彷彿千年神話,成為史冊難捨的傳奇。
 
王羲之,字逸少,世稱王右軍,出身北方顯赫的世家大族。晉元帝司馬睿東渡過江,王父曠「首創其議」,伯父王導助帝獲南方士族支持,得以穩住衣冠南渡的孱弱政權,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這樣的權貴背景,並沒有讓王羲之長成一般的紈褲子弟,他不但勤奮好學,「少有美譽」,尤其書法藝術更在齠齔之齡就展露驚人的才氣,當時書法名家衛夫人初見羲之字,驚豔其小小年紀即領悟古人筆法,預測其將來書藝成就必超過自己,並欣然納為學生。得名家指導,羲之進步神速,成年後的自主學習中,遍覽前代書家所寫的各式字體碑文,潛心觀摩苦練,終卓然成家,創出獨具一格的書體,對東晉以後的書法發展,產生深刻悠遠的影響,至今不歇。
 
博學多才的王羲之,不僅是書法史上的一代巨擘,更是當代著名的文學大家,雖其詩文散佚,於今可見不多,但〈蘭亭集序〉一文,卻在種種離奇輾轉中,至今膾炙。晉穆帝永和九年,一干政壇及社會名流,凡四十一人,於暮春之初,在會稽(郡治位今蘇州市)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相聚,進行民俗脩禊活動,歡然飲酒賦詩之餘,自然而然就由當時盛名至極的王羲之,為詩集執筆寫序了,也因此留下「天下第一行書」的書藝極品〈蘭亭集序〉。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情懷,表現了東漢以來,在天災人禍更迭循環的人間悲劇中,文人惶惶不安,悲涼慨歎的集體潛意識。

會員評鑑

3.5
14人評分
|
7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5.0
|
2025/04/08
區老師乃今之古人,其風骨與姿態令人敬佩,女中豪傑也!感恩區老師發動這一場美麗且莊嚴的古文復興運動,期盼古文的雋永之美,能譬如鑽石,一篇篇流芳百世。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4/06
中華文化之精華,不該因政治立場而廢立。中國人的驕傲本應由台灣承襲,如今卻被假獨真貪的濁流污染,教人只知利祿而不知尊嚴。人免於張狂自滿、自以為是,也就只有這些古詩文章句中的文字與故事,讓人找回尊嚴與自己。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4/02
在現在這種「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和技術掛帥的環境裡,區桂芝老師這本《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真的很有知識分子的骨氣。你看她寫的內容,既看得出她作為老師對教育現場的真心擔憂,比如學生連唐宋八大家都分不清楚、不知道顧炎武是誰,這種一線教學碰到的尷尬;又有文化人對歷史傳承的自覺,像是把《蘭亭集序》《廉恥》這些被課綱砍掉的經典重新撿回來,告訴大家這些文章裡頭藏著我們文化的基因。
她其實在提醒我們:文化傳承不是把課本內容硬塞給學生,不是像機器人一樣搬知識,而是要透過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章,喚醒我們骨子裡對生命、對家國、對道德的感受。比如王羲之寫《蘭亭集序》時對生命短暫的感嘆,柳宗元在《捕蛇者說》裡罵「苛政猛於虎」的現實關懷,這些東西才是我們文化的靈魂。現在課綱把歷史切成一塊一塊的「主題式」碎片,其實是用科技思維在拆毀人文價值,讓學生變成有知識沒智慧、有技能沒擔當的人——區老師這批判真的戳到現代教育的痛處。
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就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當教育被政治操作綁架、被技術主義架空的時候,還有像區老師這樣的人,用一線教學的實際觀察、用對經典的深情解讀,在體制外闢出一條文化生路。她不是躲在書齋裡發牢騷,而是真的走進課堂、走進書展,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告訴年輕人:我們的文化從來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歷代文人用生命寫出來的真性情,是連橫寫《台灣通史》時那種「台灣從來都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真相,是柳宗元在永州、辛棄疾在江南寫下的家國情懷。
簡單講,這本書是一聲清醒的文化警鐘,也是一盞暗處的路燈——當體制內的教育漸漸遺忘「培養完整的人」的初心時,區老師用文字證明:文化傳承從來不是官方課綱說了算,而是每個真心熱愛自己歷史的人,用行動、用思考、用一點一滴的堅持,把老祖宗的智慧脈絡接續下去。這種來自民間的文化自覺,才是最堅韌的生命力啊!
展開
user-img
Lv.2
0.5
|
2025/04/02
區桂芝老師思思念念的「中國人」身份認同這件事,讓我把「中國」這個概念拿出來微波一下。

我們以純粹文化上的「中華文化」來看,這是一個五千年文明,有著歷朝歷代的演進,到底有誰會自稱「中國人」?其實並沒有。

西藏人、新疆人、蒙古人,都有自己的宗教、血統、語言、文化傳承,他們會不會自稱是中國人,當然不會!

以蒙古人為例,就是歷史上的「胡人」、「匈奴」。

歷史上還有「金人」,就是北宋時期的敵國,人家當時就是一邊一國。

大清朝稱自己為「滿人」,在宗教上有自己的藏傳佛教,在文字上有自己的滿文,他們也不會說自己是中國人。

中原的「漢人」之稱,是因為漢朝的政治影響力使然,但是更為輝煌的唐朝,才不會自我矮化說自己也是「漢人」,是當時中國人的代表稱號「唐人」。

現在的越南,以前曾經受到唐朝的統治,後來獨立出來在歷史上成為藩屬國。按照區老師的邏輯,越南人也應該自稱為中國人,這種想法拿去現在的越南到處講,看你會不會被轟出去?

再看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第一名是「日不落國」的英國,歷史上被英國統治(含殖民)過的印度、伊拉克、澳洲、加拿大、香港,他們會不會說自己是英國人?

第二名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三次西征(黃禍)還管到歐洲去了。

「蘇聯」時期共有 15 個盟國,包括現在的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烏克蘭等,現在他們不會說自己是「蘇聯人」?

這些朝代或國家認同的稱呼,本來就是根據歷史的演進而變化,哪有什麼固定之說?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建立的國家,只要政治上清明、經濟上發達、文化上璀璨,人家自然會來歸順你(例如唐朝),不用你靠武力去征服霸凌別人。 現在的美國就是這樣,吸引區老師口中的「中國人」攜帶資金外逃移民到美國。

元朝是馬背上的民族,開國皇帝忽必烈仰慕漢人文化已久。

大清朝入關之後,滿人即使都當了皇帝也是要漢化的,康熙皇帝還熟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眾皇子、皇孫在天未亮就要進書房背書。

區老師認定的「中國人」,要不要仔細看看是什麼模樣?

在中國的中國人,執政的是殘暴的共產黨,發動文化大革命,造成至少八千萬中國人非正常死亡,中國觀光客出國旅遊的行徑是國際笑話。

在台灣的中國人,代表當然是國民黨,在政治上的代表是嬉皮笑臉的韓國瑜、說謊造謠的王鴻薇、貪污腐敗的傅崐萁、穿睡衣比中指的徐巧芯 ...........。

是中共搞爛的「中國人」的形象,讓台灣人不想認同這個身份,區老師該聲討的是中共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5/03/29
好書,除了介紹古人文意境界之深度、闡明了教改缺失以及對教育的呼籲外,也是照妖鏡。對某些人而言,帶有禮義廉恥文化涵養的書籍都是沒有意義、價值觀落後或yy的東西。反之,充滿意識形態、扭曲歷史或事實的文宣反而是比較適合他們的書籍。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打工度假旅遊書展
  • 鏡文學全書系
  • 尖端輕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