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討好者的自適指南:將注意力從博取認同拉回,逐步還原關係裡的「真實我」(二版)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1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討好者的自適指南:將注意力從博取認同拉回,逐步還原關係裡的「真實我」(二版) (電子書)

The People Pleaser’s Guide to Loving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

  • 定價:390
  • 優惠價:273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可不可以當個不被討厭、又真實的自己?

劃清「自我價值」與「外在認同」的界線,
一步步讓真實的我在原有關係中顯現

釋放5種社交需求,打破「討好慣性」,10 Steps實現自我價值

  ★ 正值「複製討好行為」的時代,小心在眾人眼光裡迷失自我
  ★ 怎樣是討好,怎樣是貼心?用【討好健康指數測驗】了解自己
  ※ 本書曾以《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好得不像人》之書名上市

  ✧ 辛苦付出被當作理所當然,到最後被人予取予求
  ✧ 生活很充實,填滿了他人的需求
  ✧ 即使別人給你的肯定不嫌少,也還是自卑

  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五個屬於「討好型人格」,這類人即使深受討好所苦卻不能自拔。因為討好是人生教會我們的事,最初帶給我們好處,卻在過程中漸漸過度,因此損耗情緒。本質上,討好型人格是沒有滿足五種「社交需求」而形成與強化。

  你覺得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嗎?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只要稍稍調整「討好」的使用方式及頻率,你會發現:
  越讓自己幸福,你就會越使別人高興。

  教育博士麥克運用其教育背景,將探討使人陷進恐懼的需求,並解說實現自我價值的要素,帶我們釋放內在恐懼、正視自我價值,改善我們與人連結的方式,藉此建立真正的人脈。

  看見五種社交需求,打破討好慣性:
  ◎關係裡的許願池,有求必應──怕拒絕

  從來不提出要求,就不會有被拒絕的問題,然而當他人有求於我,我卻來者不拒。「好人」當到底,別人開始予取予求。(第4章)

  ◎有些痛,這一生不該避開──怕衝突
  只要旁人的想法跟自己不符,我習慣妥協或附和,便不必面臨否定或衝突。──這樣的人通常缺少靠一己之力解決對立的經驗。(第5章)

  ◎對於這個「我」,我很不滿意──怕不夠好
  我們人類與幾個人共處,就有幾種臉孔,然而我們常忘記這點,總是將赤裸的真實自我,與別人修飾過的外在比較。(第7章)

  自我提醒小語錄,無痛卸下好人面具──
  ✓在聽別人分享最近有什麼新發現時,不要急於回應。
  ✓如果要確實改掉比較心態,就要檢視、重建日常小慣例,比如「早點起床,提早出門」、「一天滑手機不能超過1小時」。
  ✓在這個分心時代,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提高專注力與效率的方法,而是管理分神瑣事的能力。
  ✓人遠比自己想像的更不在意旁人。你能形容上次在外用餐時隔壁桌的客人嗎?

本書特色

  1. 最新調查指出,自覺討好傾向的人數已超過50%。這些人深受討好所苦:難以跟他人建立界線、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擱置自己的人生目標等,導致內心過度損耗。

  2. 市面上的書籍呼籲大家「停止討好」,儘管從中知道如何改變,卻很難在我們的日常實現,一不小心就偏向自私。作者以專業背景與角度來拆解討好的根本動機,讓讀者看清自己、建立自我認知系統,循序漸進地自我修正。

坦率推薦

  精神科職能治療師/尼克小姐
  IG心裡小心理、諮商心理師/莊芷昀
  IG 語錄創作者/幹話心理學(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Goodread讀者4.5星推薦──
  ・我最有收穫的觀點是:如果動機正確,討好並非不好的事情。
  ・以前我想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對了,我就會被喜歡。對由內而外尋找自我價值,本書給人完全不同的觀點。
  ・這是我今年做了最多筆記的書。
  ・每個人都可以從讀本書中獲得什麼,不只是這樣,每一章的真實故事都特別引人入勝。
  ・我在這本書畫了好多重點:要出於關心而不是表現得關心,表裡如一、真誠坦蕩。
  ・這本書讓我認清自己屬於哪一類的討好者,把不健康的討好模式戒掉,過上滿意且平靜的生活。

  ※ 本書初版為一起來出版《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好得不像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克.貝勒 博士 Mike Bechtle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育博士,是美國知名講者。

  麥克在富蘭克林柯維領導者訓練機構(FranklinCovey)擔任顧問30年以上,擅長建立方法架構,幫助人們有效解決生涯規劃、提升效能、高難度溝通等困擾。從《財星》五百大企業的管理者、到面臨婚姻危機的男女,至今數千人受惠。

  麥克亦為《作者文摘》、《企業》(Entrepreneur)雜誌等專欄作家。至今出版七本著作,各國銷量超過40萬冊,包括《他在想什麼?》、《處理隱象》、《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不為他人抓狂》等。

譯者簡介

謝慈


  臺大外文系畢業,臺大翻譯所在學,熱愛文學與翻譯。
  譯有《九型人格覺醒指南》《沒關係,是悲傷啊!》、《暈船診療室》等書。
  歡迎來信指教:tracythekill@gmail.com

 
 

目錄

引言 不要低估善意的力量

▋Part 1 看見當下的狀態
第1章 與各種評價和平共處
第2章 我是哪一種討好者?
第3章 把好人面具摘下

▋Part 2 善良者面向世界的五個不安
第4章 我需要你喜歡我:怕(被)拒絕
第5章 我需要你不生我的氣:怕衝突
第6章 我需要你的關注:怕被忽略
第7章 我需要你的肯定:怕自己不夠好
第8章 我需要被你需要:怕自己不重要

▋Part 3 找回內在力量的10個起手式
第9章 珍惜一次又一次的選擇
第10章 真切地與人連結
第11章 自信心的養成
第12章 坦誠地活著
第13章 打破你的語言界限
第14章 持續渴望,保持單純
第15章 懂得按暫停
第16章 專注,帶來當下的豐盛
第17章 感恩,帶出人生的積極面
第18章 改變觀點,重新看待每件事

▋Part 4 把夢想縮小
第19章 讓改變持續發生    
第20章 忠於自我
第21章 以真實自我面向世界

後記 我也仍在復原的過程中
 

前言

不要低估善意的力量


  既然我注定令人失望,至少我不要再令自己失望。──無名氏

  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累了。

  有生以來,我都努力討好別人。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因為這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魚不會特別注意到水的存在那樣。我希望人們喜歡我,所以我所做的決定幾乎都以此為目標。

  高中時期,我對自己很沒信心(但每個人都是這樣吧?)。於是,當我開始找工作時,總是選擇和朋友們不同的工作:在太平間上班、賣樂譜、經營商業印刷、主持通勤

  時段的廣播節目、擔任婚禮攝影師等。我以為人們會注意到我的不同,並對我刮目相看。

  我的計畫很成功,人們確實很佩服我。然而,我的不安並沒有改善。內心深處,我知道他們佩服的只有我的作為,而不是我這個人(至少我是這麼以為的)。我從未給他們機會看見真實的自己,因為這樣風險太大了。

  我太過執著要當個「好人」。我所仰慕的人通常都是慈祥和藹、不輕易動怒的大人。他們個性穩定、始終如一,受每個人喜歡。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不會對任何事生氣,我以為他們天生就沒有脾氣。因此當我生氣時,會學著壓抑怒火,不讓任何人知道。我或許氣在心裡,表面上卻會說:「沒關係。」

  當然不是沒關係。我開始偽裝,但我以為,這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為。換句話說,我從不坦誠面對自己;為了討好其他人,我扭曲了自己的模樣。這並不容易,因為我必須隨時保持警覺,才能維持這樣的表象。漸漸地,表象成了自我認同,而我努力地偽裝下去。

  我是個嚴重的討好者。

  你仍然可以討好

  最終,我開始燃燒殆盡。我意識到,自己一直為了其他人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但我覺得自己被困住了,找不到脫逃的方式。每個晚上我都因為內心焦慮而輾轉難眠。我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遲早會崩潰。

  我當時心想,也許能從書上找到解決方法。於是我去書店翻閱一些書後,得到三個啟示:

  一、討好別人不好。

  二、我們不應該繼續討好別人。

  三、停止討好別人的方法,就是專心討好自己。

  乍看之下挺有道理的,但我就是無法信服。這些書似乎是要我激怒別人,搞得天怒人怨,只關心我自己。這和我一直以來的為人和形象截然不同。我不是個討厭鬼,我是個好人。如果停止當個好人,一切會變好嗎?

  看完這些書,我又看了不同的文章和網站,看到的建議都大致相同,「我得轉移注意力,不再一味滿足其他人,而是把自己擺到第一位」。讀得越多,就會發現重點並無二致。假如真是如此,那麼我以往對其他人的關注,只是讓我不斷迷失自己。

  顯然我必須更自私一些。

  但我的內心深處,卻不斷浮現一些惱人的想法。

  討好難道沒有好的一面嗎?

  除了仰賴別人的看法外,有什麼更能提升自我感覺的方式嗎?

  我能保有更健全的自我認同,同時繼續討好別人嗎?

  我能更有自信、更堅強地關心別人嗎?

  我的成長之路由此啟程。為了回答前述問題,我開始探索如何不將自我認同建立在其他人的看法上。假如我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學習接受自己的獨一無二,就不再需要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可以單純把其他人放在心上就好。

  除此之外,這本書將比市面上其他類似書籍再更進一步。如果藉由討好別人來提高

  自尊,就是不健康的行為傾向;首先,我們可以學習更專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

  假如能達到這樣的健康心態,就能奠定穩健的基礎,成為「強大」的討好者。我們可以做對的事,幫助他人,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可以在接受真實的自己後,再真心地關注其他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12677
  • EISBN:9786267212691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4MB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立即評分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電子書全書系,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