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7/8

以人來管理
以人來管理,而不是利用資訊來管理,是指管理者又朝行動邁進一步,但依舊不是自己採取行動。在人事平面上,管理者是幫助他人讓事情發生,其他的人才是行動者。

人事平面上的管理和資訊平面上的管理需要截然不同的態度。在資訊平面上,管理者是做指導活動,運用資訊來驅動大家達成特定的目標。在人事平面上,大家不是受到管理者的驅動,而是自然而然地達成他們喜歡的目標。所以希爾比較「我必須讓屬下服從」和「服從不等於承諾」後評論道:「管理需要行使正式的權威,也需要協商相互依賴的關係.. 『身為管理者』不僅表示你握有權威,也表示你會更依賴其他人。」包括局內人和局外人,而且職位愈高,對他人的依賴程度也愈高。

「策略」規劃是構思?評斷?還是排程?
這一天裡,有一段時間,綠色和平組織的總監基爾丁和兩位屬下開會,其一是安妮列克(Annelieke ),另一位是史蒂夫(Steve ,這天的完整記錄請參見附錄)。安妮列克帶了一大疊掛圖來,她把掛圖掛了起來,第一張圖的標題是「基本規劃活動」,然後開始解釋這張圖(其他掛圖的標題則是「財務與策略規劃的含義」、「政治結構」、「溝通結構」等等)。不過,安妮列克正要開始說明時,基爾丁就打岔說:「在我們開始之前,我想知道這整個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安妮列克回答:「為整個組織制訂一個工作計畫,亦即規劃誰做哪些事。」他們討論圖表時,基爾丁說:「在實施計畫之前,我們需要徹底思考策略計畫,也需要為策略計畫設定績效目標。」

於是安妮列克在白板上列出:目標/使命;細分目標;溝通。接著討論如何進行。安妮列克問到:「我們是要腦力激盪,還是逐一看過一遍就好?」不久她又指著另一張圖說:「我覺得我們應該繼續討論下面的議題,不然光是討論這個活動(即第一張圖表),就可能討論兩天。我們來看資源分配(即第二張圖表)。」

先別提策略規劃了,這三位綠色和平組織的管理者是在督導嗎?他們的確是在釐清思路,以了解督導綠色和平組織有多麼複雜。但無論從廣義還是特殊角度來看,他們幾乎都沒提到策略。這個活動似乎變成了一種分解:把組織分解成許多組件,把圖表分解成許多願望。這幾位管理者並沒有從結構中獲得策略,只是從規劃中獲得一些想法而已。所以,或許規劃其實是在「排定優先順序」,為事情排出順位,以便決定何時該做什麼事,這在本章的管理模型中稱為「排程」。就像維達夫斯基(Aaron Wildavsky )所說的: 「人類被不可預測的奇怪力量所控制時,會感到孤獨和害怕,所以我們只能挑戰命運,盡可能獲得慰藉。我們會對著人生的風暴,吶喊出自己的計畫,即使我們只聽得到自己的回音,也不再感到孤獨。當我們對規劃失去信心時,就會引發內心深處的恐懼。」

「POSDCORB 思維」和「泰勒式管理」出現幾十年後,一九三○年代的霍桑研究(Hawthorne )對管理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實驗證明,管理不單是掌控下屬而已。這時大家開始關切人事,人事議題逐漸出現在文獻中;人是有感情的,需要管理者的「激勵」和「授權」。所以,影響力開始取代資訊傳遞,大家開始講承諾,不再斤斤計較。事實上,一九六年代末期和七年代初期,文獻中開始流行探討「人事管理」這個和管理本質無關的議題,並冠上一系列時髦的標籤,例如人際關係、Y 理論、參與管理、工作生活品質、全面品質管理等等,接著就出現了人力資源(我們又回到了這點)。

不過,在那個年代,這些人依舊是「下屬」:「參與」使他們一直是別人的下屬,因為他們是在管理者的命令下「參與」的,管理者依舊握有十足的掌控權。後來出現「授權」一詞,也沒改變這種情況,因為那個詞本身就顯示權力還是管理者的。真正獲得權力的員工(例如醫院的醫生,甚至蜂窩裡的工蜂)不會等候管理者的指示,他們深知自己的職責所在,會直接去做。班芙國家公園的管理員辛肯告訴我:「你對這裡的工作人員談『授權』時要十分小心,我們有些技師平常會讀《哈佛商業評論》!」正如塞爾斯所說的:「內在的工作滿意度只能靠員工自己獲得,無法端在盤子上發給大家。」事實上,如今我們所謂的「授權」,有很多只是為了擺脫多年來的剝權(disempowerment )。

從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出員工還是被當成下屬看待。這時,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單位內的人身上,亦即那些向管理者正式彙報的人。後來,大家開始認真研究管理工作時才發現:管理者在外界人士身上花的時間,至少和在「下屬」身上花的時間一樣多。所以,以下我們將探討人事平面上的兩種管理角色:領導單位內的人,聯繫單位外的人。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