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8/8

領導單位內的人
專業人士當上管理者以後,最大變化通常是(或者說應該是)從「我」變成「我們」。正如希爾所發現的,當管理者開始對他人的績效負責時,他們出於本能會立刻想到:「很好,現在我可以制定決策,發號施令了。」不過,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正式的職權其實權力相當有限」,變成管理者反而「更有賴他人才能完成工作」。於是,領導的角色上場了。關於領導的文獻,可能比管理方面的論述加起來還多,尤其美國更是對領導趨之若鶩。如今,沉迷領導的程度更盛以往(二○○ 七年我上哈佛MBA 的網站計算, 發現領導者和領導力這兩個詞出現五十幾次)。正如希爾所述:

這些新任管理者從上任那天開始,開口閉口就不時提到「領導力」這個詞,例如他們宣稱自己想領導組織。領導力似乎成了一個流行語,但是他們也無法確切指出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旦發現某個組織有問題,你就會看到各種人紛紛提議以領導力解決問題。如果新的領導人上任後,組織狀況真的改善了,不管真正原因是什麼(可能是景氣好轉、競爭對手破產),大家都會覺得當初建議更換領導人是對的,這就是一種「領導力的渲染」。

領導力確實有影響,但是它和掌控或策略一樣,並非最重要的關鍵。領導力搭配其他的因素,尤其是「群體精神」,才能讓組織有效運作。事實上,現在很多組織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領導力。「領導力」這個詞通常用於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和地位及被領導者有關:領導者掌握大權,激勵與鼓舞員工,讓人敬畏,扭轉公司的頹勢。這是領導者和管理者不同的地方,也是「領導力」課程宣傳的重點:只要來上幾天的課,或修幾年的MBA 課程,學成之後,就可以馬上發揮領導力。不過,如果你這麼做,就會像希爾研究的新任管理者一樣,發現領導力是努力掙得和習得的,不是別人授予的。

領導力的第二種含義比較廣義,通常超越正式的權威:任何開創新局、為人指引方向的人,都算是領導者。偉大的創造者即使過著隱居生活,也是領導者;在組織裡帶頭,不分地位高低,也是領導者,例如那些參與特殊任務小組、改變公司的人。

我欣賞這兩種觀點,因為我們需要有創意的方向指引,但是在本書裡,尤其在這一章,我想把領導力視為管理的必要組成,尤其是幫其他人參與單位的活動,讓人更有效地運作。關於這點,隆巴多(M. Lombardo M. W. McCall)和麥考爾(M. W. McCall)曾寫過,這種管理者「不以領導者自稱」,他們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引領大家」。此外,管理者對個人(一對一的)、對團隊、對整個單位或組織(就文化來說)發揮領導力。我們先從兩個方面來探討管理者對個人發揮的領導力:激勵個人和培養個人。

管理者花很多時間促使下屬展現更有效的行為,他們會激勵、勸說、支持、說服、授權、鼓勵、吸引下屬投入。不過,或許換個說法可以說得更清楚:管理者領導大家時,幫忙激發員工與生俱有的活力。套句知名執行長米勒(Herman Miller)的話:「管理者的職責不是監督或刺激下屬,而是解放下屬,讓他們充分發揮潛力。」

管理者也會輔導、培訓、指引、教導、提議、栽培個人。管理者通常會幫忙培育單位裡的員工,從大量相關用語可以看出大家對這個領導面向的重視。不過,我們或許應該把培育個人的職責,視為管理者幫員工自我成長(關於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可參閱www.CoachingOurselves.com )。
我在難民營那幾天,最能明顯看出領導力的這個面向。國際紅十字會的「代表」大多有賑災的經驗,他們每個人都要負責訓練坦尚尼亞紅十字會裡職務對等的人。古列特除了得完成審核績效、招募人員、面試申請者等日常工作以外,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做上述的訓練。(關於古列特一天的詳細描述,請參閱附錄)有時,管理者為了培養員工,會「採取行動」。換句話說,他們採取行動不是為了完成事情,而是以身作則,讓大家也跟著行動。英特爾的葛洛夫主張:「最好的領導方式,莫過於以身作則。」他又補充,「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無法靠口頭或文書輕易傳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採取顯而易見的行動。」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管理者是在自己的單位內打造和維護團隊。這不僅需要把員工凝聚成互相合作的團隊,還要解決團隊內和團隊間的衝突,好讓大家順利工作。「領導者可以統籌團隊的經驗,無論是領班負責的小團隊也好,或是部門或整廠組成的大團隊也好.. 他們讓團隊充分發揮實力。領導者是創造團隊的人。

有關打造團隊的書籍很多,這裡無需贅述,不過希爾發現的一個現象值得在此一提。她研究的新任管理者最初都以為,「人事管理職責就是盡力和每位屬下建立最有效的關係」,所以他們「沒發現自己打造團隊的職責,更別說是處理團隊的問題了」。不過,在經過幾次失敗後,他們終究會發現打造團隊的重要。

新任管理者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或許是因為他們被組織的結構「愚弄」了:「他們以為,只要所有員工都照著某個藍圖或方向運作,就不需要和他們聯繫或人為介入。」換句話說,掌控角色會負責必要的協調。塞爾斯認為,其實不然。我實地觀察管理者時也明顯看出這點,例如拉瓦把手下的護士組成一個運作順暢的團隊,古列特促使紅十字會的代表和他們對應的人員在難民營裡合作。

打造和強化企業文化。負責整個單位的管理者,尤其是領導整個組織的執行長,在打造和強化企業文化上扮演關鍵要角。企業文化的目的,是對大家產生集體影響,就像領導角色對個人和小團體的影響一樣:把員工的個人利益調整成和組織的需求一致,以鼓勵大家儘量發揮潛力。文化是用來「塑造」決策,而不是「做」決策;塑造決策是一種領導,做決策則是一種掌控。

前面,我們把管理者形容成單位裡的資訊神經中樞,這裡,我們可以把管理者稱為單位的文化活力中心。就像懷特(William F. Whyte )在對黑幫所做的知名研究中所說的:

幫派老大是組織的焦點,他不在時,幫派成員會分成幾個小組,毫無共同的活動或交流。老大一出現,情況馬上出現明顯的變化。小團體立刻結合成大團體,大家的話題一致,統一行動。

一九八○年代,日本企業的蓬勃發展引起各界的關注,大家認為他們的成功關鍵在於企業文化。後來,日本陷入經濟困境,大家就逐漸忽視企業文化。事實上,淨利至上的心態(亦即強調掌控)崛起,徹底蓋過了企業文化。這是一種錯誤,表現卓越的企業,依舊是那些擁有卓越文化的公司,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其他地方,都是如此。

在管理者打造企業文化的角色上,或許沒有人的論述比社會學家賽茲尼可(Phillip Selznick )一九五七年出版的著作《行政領導》(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 )更具說服力。他在書中使用其他的稱法,但強調的重點很清楚:領導者塑造「組織特徵」,他們把「機構的目的具體化」,把價值觀挹注到體制中,藉此在「組織的社會結構中制定政策」(如今稱為策略)。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易耗損」的組織變成反應靈敏的「機構」。有些人把打造文化稱為「意義管理」,這顯然超越了資訊處理,甚至超越了策略發展,把組織當成社群來推動。波爾曼(L.G.Bolman)和迪爾(T.E.Deal)寫道:「領導者的任務是闡釋經驗」,例如歷史教訓、世界局勢等等,「以美麗與熱情.. 賦予意義和目的」。

套用傅麗德的說法,領導力可以「化經驗為力量.. 最能幹的管理者不光是從大量的事實中得出合理的結論而已.. 他們也有遠見。」這可以「幫我們詮釋經驗」,促使「我們做出智慧的決策」,而不是讓領導者把「智慧決策強加給我們。我們需要領導者,不需要大師或驅動者這就是創造社群的力量。」

我們可以想想蜂窩裡的蜂后:「她不發號施令,而是像她最恭順的子民一樣,服從一股毫無遮掩的力量我們稱之為『蜂群精神』。」但是她藉由散發化學物質,把蜂窩裡的成員團結起來,激勵牠們採取行動。在人類的組織中,我們稱這種激勵大家的物質為「文化」,那是人類的蜂群精神。企業文化可能很難塑造,要改變企業文化可能得花上好幾年,但是一旦疏於管理,要摧毀企業文化卻很容易。所以我觀察老字號組織的管理者那幾天,發現他們都非常重視組織文化的維持。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