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7/8
他的父親是阿波羅,同樣和療癒有連帶關係,母親則是凡人科洛尼斯(Coronis);有人說她產子時身亡,另有人說她是被阿波羅害死。阿斯克勒庇俄斯由半人馬凱隆(Cheiron)撫養教導成人,凱隆是位智者,嫻熟醫療之術,他把這門知識傳授給阿斯克勒庇俄斯。

阿斯克勒庇俄斯累積了淵博學識,擅長運用手術治療和種種不同的藥品、魔液與療癒咒術。他從女神雅典娜那裡得到一種威力強大的藥水,以蛇髮女妖戈爾貢的血液製成。在神話中,戈爾貢一露面就會把人變成石頭;那種混合藥水具有療癒之效,甚至能起死回生,不過也可以是奪人性命的毒藥。

習得淵博學識和高明技能之後,阿斯克勒庇俄斯以他的醫術名聞遐邇,廣受尊崇。他以單蛇纏杖做為自己的標誌,這個符號代表醫師職掌的二元特性──生與死、疾病與健康。約西元前350年時,他的學徒創設阿斯克勒庇俄斯崇拜,並在各處建立治療中心,稱為阿斯克勒庇俄斯庇護所(asclepeia)。

求醫民眾來到庇護所經歷一段淨化期,飲用聖泉之水,接著穿上特殊衣著在地下寢室睡眠一晚或更久時日。阿斯克勒庇俄斯會在那裡治癒疾病,引發神諭夢境,有時還靠夢境本身遂行療癒作用。

阿斯克勒庇俄斯崇拜明示靈性、宗教和醫藥的歷史關聯性。療癒之術在當時看來是神聖的技藝,使用的術法則是父子相傳的祕技。阿斯克勒庇俄斯派醫術和所採夢境療法,也代表一種早期的心理治療方式,所以這是現代心理醫療的重要前身。

約西元前200年
薄伽梵歌


印度教(Hinduism)一詞是英國人起的籠統稱呼,泛指印度次大陸多種多樣且彼此關聯之互異宗教信仰和術法。所以印度心理學其實是混合產物,並不是西方人認知的單一學科,而是根植於印度教各式傳統思想發展所成的種種心理學原理和實踐做法。

好幾部古代文本構成印度教的根基,包括:《吠陀》(Vedas)、《奧義書》(Upanishads)和《往世書》(Purãnas)。比較「晚近」的文本則包括約西元前第二世紀成書的《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摩訶婆羅多》書中有一首極重要的敘事詩,或是一段故事,稱為〈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