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壽命Ⅰ+Ⅱ: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與藝術,重塑你的每一天(兩冊不分售)

79折$ 790
5 /5
6位讀者評分
5
83%
4
0%
3
17%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5/01/13
《超預期壽命》是一本很實用、貼近生活的健康指南,專為幫助大家遠離疾病、延緩衰老,提升健康壽命而寫。作者把最新的長壽醫學研究和臨床經驗結合起來,原本複雜的醫學概念被拆解成每天都能做到的健康行動,讀起來既有科學依據又不會感覺枯燥。這本書特別適合那些想要在晚年過上健康、有活力、能自主掌控生活的人參考,不只講理論,而是落實在生活之中,能真正幫助我們實現健康目標的一本實用好書。
這本書使我重新思考了飲食與健康的關聯,並提供了許多實際可行的建議,幫助我重新規劃屬於自己的長壽策略。首要的長壽策略是運動:2 區訓練、有氧運動、重量訓練都很重要,運動所帶來的效果在市面上很難有藥物能夠做到。第二個是營養,是我們要找出一種能夠長期堅持的飲食方式,而不是隨便跟風某種流行的飲食法,第三個是睡眠,良好的睡眠對於維持認知能力和預防阿茲海默症是不可或缺的;最後一個,是我們必須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跟自己好好相處,這些都和定期健檢一樣重要,如果你的生活與人際關係很糟糕,那長壽也是沒有意義的。
展開
user-img
3.0
|
2024/12/08
內頁印刷陽春,滿滿的字,看得頭暈眼花,除非時間夠多,很難一氣呵成看完。對於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還是無感
展開
user-img
5.0
|
2024/10/11
延長壽命而且是健康壽命,預防慢性病和延長保健的方法探討,怎樣增加對抗老化和退化的靭性,一探現代醫學如何讓延年益壽不再只是夢想。利用科學新知來優化營養、運動和睡眠,同時也重視情緒和心理健康,從生活經驗討論長壽的可塑性,對於非醫學專業人士也容易閱讀。 醫學目前主要在對抗衰老、疾病,作者更強調醫學3.0著重在預防,且個人化的長壽策略不能用犧牲健康或生活品質為代價。如書中提到的,衰老研究像看著油漆乾掉一樣無聊,結果卻引人注目,所以請不要以為這是一本只寫給老年人看的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4/10/02
《超預期壽命》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們的餘生變成一段享受的時光,而不是恐懼的時光。」
中年以後,同學朋友的聚會,談論的話題往往都是健檢的紅字或是懷疑會有甚麼症狀。
大家從擔憂到好像也沒有甚麼解方,隨著工作生活的忙碌就遺忘,等待下一次的健檢。
但這本書說:慢性病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早在20多歲、30多歲,甚至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了。當別人加速老化,你卻可以愈活愈年輕!
告訴我們,你可以比別人提早知道及預防的健康秘訣。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上個月新聞更出現:全台7縣市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
當平均年齡已經接近80歲的現在,活得久好像不是問題,但要如何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活得好。
作者長壽醫學專家阿提亞認為,想要活得健康又長壽,關鍵就在生命的最後10年,並總結出幾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這本書以科學數據為基礎,並將現實生活條件納入考量,有最全面的健康指南。
這套新方法不只是「預防式」醫學,更是「主動式」醫學。這些內容也幫助我們學會如何思考做這些事情。

書中作者提問:你在人生的最後幾十年想要做什麼?你對自己的餘生有什麼計畫?
真正理想的人生軌跡是:我們的整體健康壽命不會在中年開始慢慢衰退,而是維持不變,甚至到 50 多歲之後還有改善。
在 55 歲甚至65 歲時,會比 45 歲時更健康,一直到 70 歲、80 歲(甚至更老)都還能保持身體健康、認知敏銳。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生命藍圖!

我們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如何在延長壽命的同時,延長健康壽命?如何避免殺手級疾病帶來的死亡,同時減緩甚至逆轉身體、認知、情緒的衰退?
人生最不可少的投資,就是我們的健康計畫,這本書幫助自己對於健康長壽有全面的新思考,以及日常自我保健的指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