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斷食是人類自癒最強大的武器
三采越洋邀請我替這本新書寫序,正是我在美國加州診所最忙碌的時候,但斷食一直是我認為人類自癒最強大的武器,所以有機會推薦斷食的好處,我義不容辭。
這十年來,我自己做過清水斷食十八次,非常有心得,在我的《怎麼吃,也毒不了我!》和《過敏,原來可以根治!》兩本著作裡面也詳述斷食的好處。但是,在我的診間,每當我提到斷食,有不少病人還是對它戒慎恐懼,一方面不想讓自己挨餓,二方面怕斷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其實,如果斷食做得好,對身體的幫助遠超乎你我的想像。當然,有些病人真的去做了,回診時總是面帶笑容。
現代醫療雖然進步,但對斷食的作用機制,卻所知有限。多年來,我深刻印證了斷食可以啟動修復基因,會出動巨噬細胞去清理受損組織與代謝廢物,會大量分泌胃酸來消滅胃和小腸裡面的壞菌,讓腸胃在一個無菌的狀態好好休養調整,也會讓頭腦變聰明。這一切反應,都是動物的本能,目的是為了要讓身體更健康,以延長壽命。
今年的春天,我一方面忙於看診,一方面做了幾次斷食,並且在復食之後,經常維持空腹感,不然就補充胃酸,以保持最佳腸胃功能,如此一來,我竟然瘦了九公斤。我雖然沒做過本書的「5:2斷食」,但許多細節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提到「斷食時也可以運動」,乍看之下和我的理念有所不同,但細看之下,原來這裡指的「斷食」,其實是每日六百大卡的「輕食」,而不是我所說的零卡路里「清水斷食」。所以,兩者觀念並不衝突。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深省、更值得親身嘗試的好書。現代人吃太多、而且吃太頻繁了,應該給自己的腸胃有適當的休息。如果你嘗試了書中的方法,讓你健康改善、更有體力、精神變好,那就應該堅持下去。慢慢從飲食控制中,琢磨健康的道理與大自然的規律,相信你一定會收穫多多。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陳俊旭醫師
推薦序
簡單、容易長期執行的輕斷食法
在這幾年的臨床營養門診經驗中,關於斷食這個熱門議題,不管是為了快速甩油,或是體內環保排毒,改善過敏體質,排宿便,還是為了遏止癌細胞擴散等原因,託許多病人的福,讓我研讀過許多前輩們(如日本新谷弘實博士,葛森斷食療法等)的理論基礎與案例。赫然發現,適當的斷食的確對我們的身體有絕大好處!當我們天天吃飽塞滿食物,我們的肝膽腸胃道就需要辛苦地消化食物!試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它們可曾有休假的時候呢?長期下來,導致這些器官負荷量太重,慢慢地就開始有罷工的情形,發生脂肪囤積,代謝不良,血糖及血脂異常,毒素排出緩慢,免疫失調,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罹患癌症的人數劇增,每五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所以,回到一切疾病發生的開端:改變飲食習慣,開始執行輕斷食,減少身體負擔,是讓我們身體有機會修復的最好方式!
到底斷食該如何執行呢?我的門診病人們跟我分享許多方法!有人選擇短期激烈的三日清水斷食法:三天只喝水,什麼都不吃 ; 有人選擇七日流質斷食:七天都只喝蜂蜜檸檬水、果汁,或酵素等飲品。以上這兩種方法在執行的頭兩天會非常的難熬!感覺一直處在飢餓沒有飽足感的狀態,而且連續幾天都喝一樣的流質飲品,感覺非常的厭倦。這樣激烈的方式讓體重短期下降非常快速!但很可怕的事情是,一回復正常飲食,體重馬上就都回來了!再加上空腹時間太久,反而吸收更快,直接囤積成脂肪回來!而且外界食物誘惑太多,非常不容易執行。
另外有人選擇蔬果斷食法:每天只吃蘋果或是蔬果,這樣的方法優點是有咀嚼食物,吃到膳食纖維之外還有飽足感。但缺點是只吃蔬果會缺乏身體所需的蛋白質及脂肪,這些必要的營養素掌管我們身體分泌腺體機制!因此,雖然體重也是快速下降,但由於營養不均,面容灰暗無光澤,還會導致嚴重的內分泌失調,以及抵抗力下降等問題!千萬不可以隨意聽信偏方嘗試,使得身體狀況反而更糟。
而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容易執行的斷食方式,過去許多斷食方式遇到的困難點為--剛開始很熱中執行,但往往沒幾個人可以堅持超過半年。但要知道,健康是一輩子的事,必須選擇可長期執行的方式,最好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吃東西只是因為想要而不是身體真正需要!藉由本書5:2的斷食法則,讓我們重新選擇進食方式。
適度的輕斷食,讓身體不用辛苦一直消化食物,肝臟也有時間可以修復受損細胞,進行排毒作用。且由於一週只有兩天執行輕斷食,比較不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還是可以跟朋友聚會,也不需要看著別人吃美食,而自己只能很可憐的只吃蔬果。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輕斷食的日子,努力執行一天後,明天又可以吃想吃的食物,身體也在這天得到適當的休息與修復。因此,5:2斷食法是非常簡單,又可以長期執行的方式,誠心推薦給各位朋友。
本書中許多食譜有許多西化飲食,提供給各位一個快速選擇食物份數的方式如下:
斷食日一天建議男生攝取六百卡,女生攝取五百卡,分配成早餐跟晚餐。
早餐:
半碗低升糖指數的主食類(如糙米、燕麥、義大利麵、帶皮地瓜,約一百四十卡)
豆魚肉蛋類一份(如雞蛋一個、無糖豆漿一杯兩百四十毫升、火腿一片,約七十卡)
蔬菜多吃(不用油烹調)
晚餐
豆魚肉蛋類二~三份(手掌大小的魚片或肉片,燙烤蒸等烹調法,女生手掌大小約一百四十卡,男生手掌大小約兩百一十卡)
低升糖指數水果一份(如蘋果一小顆、芭樂去籽切片一小碗、香蕉半條,約六十卡)
堅果一小把(腰果、杏仁、核桃、榛果)九十卡
蔬菜多吃(不用油烹調)
趙函穎營養師
推薦序
真正可行的微斷食
我在華人地區舉辦斷食營超過一百八十場,包括台灣、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在斷食營結束後,均看到學員們在身體上、心理上有明顯的改善。但多數人無法將這種斷食的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於是好景不常,有些舊有的毛病又重新回來、宿疾復發,為什麼?因為這種比較嚴格的斷食法,的確會讓您天天在廚房忙,而且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應酬不敢去、外食不敢吃、三餐與家人吃得不一樣,固然療效會很顯著,辛苦會有收穫,但,真的無法長久做下去!
我很讚嘆這本《奇效5:2輕斷食》的創見,細細讀完內容,我悟到其中最重要的價值,那就是──「讓『斷食』養生真正可以落實在生活之中」!
一般人為何在痛苦的病海中浮浮沉沉,就是因為找不到可以簡單易行的養生方法,心想活在世間,既要享受人生,又要全身無病無痛,到底有沒有兩全其美的養生之道呢?那種嚴格如出家僧侶的養生法,大家都從心裡頭抗拒,總希望活得輕鬆自在、又能健康快樂逍遙遊!
本書的核心精髓,便是「一週兩天微斷食」。「微斷食」比「斷食」容易做,「微斷食」基本上規範了食物,把錯誤不良的垃圾食物剔除了,只留下健康純淨的天然食物,並且還進一步限制「卡路里」的攝取,這個方向就是顧到了「細節」。我們常講細節決定成功,為什麼「微斷食」確實可行,因為它談到兩個重點:
(一)一週要有兩天做養生、節制飲食。
(二)這兩天的飲食,從限制「卡路里」,達到「節食、輕食、斷食」的顯著療效。
在日常生活中,選星期一和星期四這兩天進行微斷食養生,所謂微斷食,便是輕微的斷食,也就是接近斷食的做法。有斷食的功效,卻沒有斷食的痛苦。
這兩天的飲食,女性限制五百卡、男性六百卡,從卡路里的約束中,從而讓大家認真面對食物熱量的探討,由此走進了養生學習。這本書最大的貢獻,是讓您輕鬆走進養生計劃,沒有枯燥的理論、沒有複雜的操作,只有大家渴望想得到的食物真相,與正確可以依循的安全食物指南,以及科學可信的參考數據。
這種「一週兩天微斷食」,又被稱為「間歇式斷食」,斷食的確是一種激發自療力的自然療法。這本書提到微斷食可啟動人體的修復基因,有助於防範老化和疾病,這是千真萬確的。
「吃得太飽」真的不健康,大吃大喝之餘就會發胖、血脂上升、血糖居高不下,故常說「吃七分飽」比較符合養生,這是對的!但「一週兩天微斷食」比「吃七分飽」還要養生,因為它已經觸摸到了養生精髓,走進了「斷食激發潛能的領域」,利用簡單易行的飲食計劃,啟動了人體的修復機制,修復疲憊不堪的內臟,特別是及時修復了「腦細胞」!
環顧一下您的家族或親友中,有沒有老人家失智、老人痴呆,雙眼呆滯望著先生、太太、子女,恍惚望著陌生人一般,假設您的父母親望著您,目光中沒有溫情,冷漠看著您,您會心痛嗎?又假設,將來您也老了,也變成老人痴呆,也是冷漠面對您的另一半、以及兒女,又將情何以堪?
很不幸的,我們都可能走上這條路,人都會老化,錯誤的飲食都會加速老化,讓人生病又失智,除非您趁早覺醒,趕緊養生吧!想要長壽幸福,必須先「健康」!這本書就是確保餘年還能守住健康、享受幸福,不僅您要讀,您所關心的人都要介紹他讀,更重要的,還要學以致用,趕快落地,在家實行!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網主 歐陽英
審訂序
新的飲食態度
一直以來「斷食」進行方式各有不同,有一週斷食、有三日斷食,各種方式都有其擁護者,而它附帶而來的功效及對身體的影響卻也存在著爭議性。連續一週禁食的激烈斷食法,要視參與者本身的健康狀況,並有醫療團隊的諮詢與評估下執行,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真正執行時的難度與挑戰性也較高。「5:2輕斷食」的原則是每週正常的五日飲食,加上兩日低熱量的飲食法,而非兩日完全的斷食,是比較能讓人接受的方式。運用兩日的少量攝取飲食來平衡一週的總熱量攝取,並降低將胃口撐大的機率,同時在輕斷食日練習選擇低熱量食物與計算分量,也讓低熱量飲食攝取的概念、執行方式慢慢地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漸漸養成低熱量攝取的習慣,這才是長久可行的方式。
「5:2輕斷食」是一種新的飲食習慣、飲食態度與新的生活方式。「輕斷食」代表在斷食日攝取低熱量而非完全無熱量攝取。這樣的方式同時也符合不勉強自己過度克制吃東西的慾望,在輕斷食日,遇到真的非常想吃的食物,只要想著明天就可以吃,心裡會比較能平衡也輕鬆。因為事實上在減重的過程中,沒有一樣食物是不能攝取的,只有攝取分量與攝取頻率的問題,沒有完全禁食某種食物的問題。
本書將「輕斷食」說明得非常清楚明瞭,並提供很簡單的做法,只要跟著書中能讓5:2輕斷食順利執行的十二招去做,都可以輕鬆達成減輕體重、降低體脂肪、膽固醇、血脂肪等目標。當然,視個人體質與健康狀況的不同,需要與您的醫師諮詢可行性。
請記得:健康是一輩子最值得關注與投資的事。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資深營養師 許美雅
作者序
概論
最近幾十年流行的飲食觀念一變再變,但醫學界建議的保健方法倒是大同小異:攝取低脂飲食、多運動……還有,千萬不可以跳過哪一餐不吃。同時,世界各地的肥胖人口卻節節攀升。
難道沒有建立在證據之上的減肥法嗎?沒有一個以科學為依歸,不人云亦云的方法嗎?我們相信的確是有,也就是間歇式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間歇式斷食宣稱的種種好處,我們跟很多人一樣懷疑。斷食未免太偏激、太困難──而且我們都清楚,任何形式的節食十之八九會失敗。但是在深入研究間歇式斷食並且親自實驗之後,我們相信間歇式斷食的潛力驚人。我們為了這本書採訪的醫學專家說得好:「想改造身體,威力最大的方式莫過於斷食。」
斷食:老觀念,新作法
斷食不是什麼新鮮事。第一章便會談到,人體是為了應付斷食而設計的。我們在食物匱乏的時代演化,有一餐沒一餐的數千年演化史造就了如今的我們。間歇式斷食的健康益處很多,或許是因為比起一天三餐的生活,間歇式斷食更符合造就現代人類的環境。
斷食,對許多人來說,當然與信仰有關。基督宗教的四旬期、猶太教的贖罪日、伊斯蘭教的齋戒月只是幾個廣為人知的例子。希臘東正教鼓勵教徒一年斷食一百八十天(錫卡的聖尼古拉”Saint Nikolai of Zicha”說:「暴飲暴食令人陰鬱又恐懼,但斷食令人喜悅且勇敢。」),佛教僧侶則在陰曆的初一、十五斷食。
然而,很多人似乎吃個不停,難得餓一次肚皮。但是我們活得不如意。我們不滿意自己的體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健康。
間歇式斷食讓我們重新與人體的根本設計接軌,不但是減重之道,也是長期保持健康的法門。科學界才剛開始發現斷食的強大效益,並且予以證實。
本書的立論基礎便是這些科學家的先進研究,以及這些研究對目前減重、疾病抵抗力、長壽觀念的影響。同時,也參考了我們的個人經驗。
學界研究與生活方式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從兩個互補的觀點研究間歇式斷食。首先,麥克以自己的身體與醫學涵養測試間歇式斷食的潛力,從科學的觀點解釋間歇式斷食及五二節食法,亦即他在二○一二年夏季推出的節食法。
接著,咪咪提出安全、有效、可長期執行的務實作法,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輕鬆地實踐。她仔細地檢視斷食的滋味、每天的情況、該吃些什麼、幾時吃,佐以大量的小祕訣及策略,讓這套簡單的飲食法為你帶來最大的效益。
下文將會看到五二輕斷食怎樣改變了我們兩人的生命。希望對你有也效。
麥克的動機:男性的觀點
我現年五十五歲,男性。在探索間歇式斷食之前,我輕微過重:身高五呎十一吋(一八零點三公分),體重一百八十七磅(八十四點八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為二十六,屬於過重的範圍。以前我一直瘦瘦的,三十五歲左右才開始跟很多人一樣逐漸變胖,一年增加約一磅(約半公斤)。一磅似乎不多,但二十年下來卻很可觀。慢慢地,我醒悟到自己步上了父親的後塵。他跟體重苦戰一輩子,七十幾歲就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葬禮時,他的很多朋友都說我身材越來越像我父親。
我在為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拍攝紀錄片的時候,有幸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我屬於隱藏性肥胖,亦即外表瘦瘦的,體脂肪卻很高。內臟脂肪是最危險的脂肪,它會包覆內臟,增加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後來我去驗血,發現我已經瀕臨糖尿病,膽固醇也高得過分。顯然,我一定得想想辦法。我按照一般的減重觀念減肥,但效果不彰,體重及驗血報告依舊落在「危險」區。
我沒有節食,因為一直沒有我覺得有效的節食方法。我看過父親嘗試林林總總的節食法,史卡斯岱爾減肥法、阿金減肥法、康橋減肥法、飲酒人士減肥法,他全部試過。每一種都讓他變瘦,然後在幾個月內復胖,而且比原本更胖。
接著,在二○一二年年初,BBC科學節目「地平線」(Horizon)的編輯艾丹.拉弗帝(Aidan Laverty)問我願不願意充當白老鼠,探索延年益壽的科學。我不確定我們會發現什麼,但我跟製作人凱特.達特(Kate Dart)、研究員羅山.薩馬拉辛何(Roshan Samarasinghe)很快便聚焦在限制熱量攝取與斷食法,認為那是值得探討的金礦。
限制熱量攝取(calorie restriction)的作法相當嚴苛,食物分量必須比正常人低很多,天天如此,直到(但願是)長壽的一生結束。他們過這種生活,是因為這是唯一一種研究顯示可以延長壽命的手段,至少對動物有效。世界上至少有一萬位「CRONies」,也就是指他們限制熱量並攝取最佳營養,我見過好幾位。儘管他們的體檢報告通常很亮眼,我卻沒有加入他們苗條行列的興致,完全沒有以超低熱量的飲食度過後半輩子的意志力與欲望。
因此,我很開心地發現間歇式斷食,也就是降低熱量攝取,但只偶爾為之。假如科學研究沒有錯,間歇式斷食便具備限制熱量的好處,卻沒有那麼痛苦。
我前往美國各地拜訪走在尖端的科學家,他們大方地分享研究計畫及想法。顯然,間歇式斷食不是異想天開。但也沒有我原本希望的容易。後文會提到,間歇式斷食的作法五花八門。有的必須斷食至少二十四小時。有的是隔天一次,斷食日只吃一頓低卡路里的餐點。兩種我都試過,但兩種我都無法想像自己長期執行。難度實在太高了。
我決定嘗試自己改良作法。一週五天正常進食,其他兩天則攝取平常的四分之一熱量(六百卡)。
我將六百卡拆成兩份,在早餐攝取約兩百五十卡,晚餐三百五十卡,相當於一次禁食約十二小時。我也決定拆開斷食的日子,在星期一、四進行。我拿自己作實驗。
我在「進食、斷食、長壽」(Eat, Fast, and Live Longer)紀錄片記錄了這個實驗,也就是本書所說的五二輕斷食。BBC電視台在二○一二年八月倫敦奧運期間播出節目。當時媒體瘋狂報導奧運,我以為自己的紀錄片不會引起注意,不料卻掀起了熱潮。有兩百五十多萬位觀眾,這在「地平線」節目算很高的收視率,另外有數十萬人透過YouTube收看。我的推特帳號因為流量太大而當掉,我的粉絲人數變三倍,大家都想嘗試我的間歇式斷食,紛紛問我該怎麼做。
報社也報導了,有《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週日郵報》。不久,更登上世界各地的報紙:紐約、洛杉磯、巴黎、馬德里、蒙特婁、伊斯蘭堡、新德里。線上社團也成立了,大家分享食譜及經驗,在聊天室暢談斷食。開始有人在馬路上攔下我,告訴我他們五二輕斷食的成效斐然。他們也寄電子郵件提供經驗談。寄件者中,醫師的數量驚人。他們跟我一樣,最初覺得懷疑,卻一試見效,也開始建議自己的病人試試。他們想要相關資料、食譜、科學研究的細節,以便詳細檢閱。他們希望我寫書。我迴避給他們正面的答覆,拖拖拉拉,最後終於找到咪咪.史賓賽與我合作,我喜歡她、信任她,她對食物有深入的知識。這本書就是這樣來的。
咪咪的動機:女性的觀點
我答應替《泰晤士報》寫一篇關於麥克「地平線」節目的主題報導那一天,便開始間歇式斷食。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間歇式斷食的觀念。二十年來,我都以挑剔的眼光檢視時裝業、美容業、節食產業的種種花招,間歇式斷食卻立刻令我怦然心動。
我曾經以節食減肥,哪個四十幾歲的女人沒有節食過呢?但每次都不出幾星期便喪失信心,又胖回原狀。其實我從來沒有過重,但我一直想減掉懷孕時蹦出來卻甩不掉的惱人肥肉,只要能減掉七到十磅(三至五公斤),我就滿意了。我試過的節食方法總是不容易貫徹,難以執行,枯燥無味,煎熬萬分,沒得通容,嚴重干擾生活,將生活樂趣消滅殆盡,只留下一些殘渣。沒有哪一種節食法可以落實到我的生活中,總是不能與我身為母親、職業婦女、人妻的身分完美結合。
多年來,我都說傻子才會節食,節食的種種限制剝奪了原本快樂的生活,因此必敗無疑,但間歇式斷食馬上令我眼睛一亮。不但科學證據充足,極具說服力,而且(對我而言必要的)醫學界給予正面的評價。麥克及其他人的實踐成績卓越,令我很驚訝。麥克在「地平線」的紀錄片中說:「這是劇變的開端……說不定可以大幅提升全國的健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試試,找不出不立刻進行的理由。
自從我撰寫《泰晤士報》專題報導的那一個月以來,我都相信間歇式斷食。其實,我四處向人宣揚。我現在仍然「進行」五二輕斷食,但全然不覺得自己在節制口腹之欲。剛開始時,我的體重是一百三十二磅(五十九點八七公斤)。身高五呎七吋(一七零點一八公分),身體質量指數是二十一點四,在合格範圍。本書撰稿的時候,我一一九磅(五十四公斤),身體質量指數十九點四。我如釋重負。我感覺輕盈、苗條、有活力。斷食是我每週生活的一部分,毫不費力便能辦到。
執行六個月以來,我的精力更充沛,彈性更好,膚質更剔透,對生活更熱情。而且,我一定要告訴各位,我現在換了新牛仔褲(二十七吋),以往,每年夏季快到時我都為了不敢穿比基尼而苦惱,現在再也不擔心了。但或許更重要的一點是,我了解間歇式斷食的長期效益。我是在寵愛自己的身體及大腦。這是很私人的心得,卻是值得昭告天下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