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拆破生活的「謊言」,在情緒潰堤之前:氛圍重建×性格解析×金錢控制×行為探討,著手每一處細節,揭開「偽裝」的人生

拆破生活的「謊言」,在情緒潰堤之前:氛圍重建×性格解析×金錢控制×行為探討,著手每一處細節,揭開「偽裝」的人生

Every Day Living

  • 定價:220
  • 優惠價:919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8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總是主張「以和為貴」的人,往往第一個暴走?
  從小生活在讚美中,「自由」也受到了相應的損害?
  經常出現「壓力型幻覺」,先問問「自我重要感」是否過高?
  
  當我們擁有的越來越多,內心卻越來越負擔;
  生活中的每一道細節,你都細細品味過了嗎?
 
  ▎明明是最親密的家人,為何卻感到無比束縛?
  你眼中的「愛」,是否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家人之間的衝突,往往源自於一方認為另一方不領情,
  「我是真心為你著想,你卻只聽外人的!」
  ——其實,你愛的從來就不是家人,而是你自己。
  這種「自作多情」得不到回報,實際被你「愛」的人則充滿痛苦……
 
  ►「相愛」的感覺可能只是一種純粹的、自私的情感,與愛的真實含義截然相反。在不了解愛的真實含義的情況下去愛別人,其實是一種束縛。真正的愛意味著自由──當我們真心愛某人的時候,我們會愛他的優點、他的能力,為他的幸福而感到幸福,而不是只考慮我們自身。
  
  ▎停止為失敗找藉口,克服內在負面人格
  「我不是故意的!只是事情太多忘記了……」
  是否常聽身邊的人說這句話?甚至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面對他人的不滿與抱怨,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撇清責任,
  首先想到的不是「我造成了別人困擾」,而是「如何才能不被怪罪」。
  殊不知,這種自私性格所帶來的,只是更為沉重的枷鎖……
 
  ►當某個人用一個根本不可靠的藉口來掩飾自身的錯誤行為,那麼他的腦海中就會冒出很多理直氣壯的理由來支持他的觀點,並認為自己這樣的藉口是有憑有據的。爭論之所以顯得愚蠢,是因為這樣做通常會激怒與他談話的人,接下來必將是一系列的「回嘴」──這是被激怒後一種非理性邏輯的表現──最後的收場,將是帶有孩子氣的無理取鬧。
 
  ▎換個角度思考,重新審視「良善」行為
  當我們做出一件看起來很正面的事情,內心在想些什麼呢?
  「快來稱讚我!」「我品格高尚!」「你很感動吧?」
  探討行善背後的動機,會發現許多人其實既自私又虛假,
  他們並未真正了解對方的需求,只是渴望得到行善後的「回報」。
  自私的善行帶給我們無形的壓力,在不知不覺中損耗熱情……
 
  ►當某人總是擺出一副好人的姿態,他這種「好人」能好到哪裡去呢?在我們偽裝自己、表演給別人看的時候,我們能夠用一種輕鬆或相對輕鬆的姿態去挖掘自我;但是在我們把自己都騙了的時候,想要發現這一點是很難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偽善者,如果我們想去挖掘善行真實存在的基礎,首先就要拋棄那種「我們比別人更加優秀」的念頭。
 
本書特色
 
  人們在社會中追名逐利,常常忽略了生活的本質:追求成功的動機是什麼?不正是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嗎?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隨著地位的提升,人們彷彿陷入了泥淖,前途茫然而未可知……本書從家庭氛圍與教養方式說起,到時間管理、財務分配與性格解析,幫助讀者建立積極的人生觀,以輕鬆愉快的心態過好每一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妮.佩森.考爾(Annie Payson Call,西元1853~1940年)
 
  美國作家和心理學家,其作品主要探討人們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思想。安妮的書籍和文章對當時的女性讀者有很大的影響,並且被認為是早期心理學和自助文學的先驅之一。
 
  代表作(己經為公版作品):
  Regeneration Of The Body (1888) 
  As A Matter Of Course (1894) 
  The Freedom Of Life (1905) 
  Man Of The World (1905) 
  Every Day Living (1906) 
  How To Live Quietly (1914) 
  Power Through Repose (1891) 
  Nerves And Common Sense (1909) 
  Brain Power For Business Men (1911) 
  Nerves And The War (1918)
 
譯者簡介
 
佘卓桓
 
  專職譯者。
 

目錄

第一章 家庭事宜
第二章 教育孩子
第三章 良好的教養
第四章 時間的利用
第五章 金錢的壓力
第六章 一些怨恨
第七章 藉口與託辭
第八章 如何克服敏感的個性?
第九章 自私的痛苦
第十章 行善的自私
第十一章 另一種觀點
第十二章 大學女生最需要的東西
第十三章 消遣
第十四章 過好每一天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3093
  • 規格:平裝 / 162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十章:行善的自私
 
我們之所以行善,原因可以是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的好人,也可以是希望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又或者是我們真心想做一個好人。
 
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行善的動機是什麼,並且判斷這個動機是真實還是虛假,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專注於這個問題,並且願意挖掘自我。
 
簡做了一件事,她認為詹姆斯會為此感到高興。她為這件事犧牲了很多,忍受了巨大的麻煩,只想讓詹姆斯到時候大吃一驚,但她在這個過程中也覺得非常疲憊。有人會說:「哦,簡,妳是多麼無私啊!妳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妳總是在為別人而活,看到妳這麼疲倦真讓人不忍心。」這時,簡會回答說:「沒事啦,只要能給詹姆斯帶來驚喜,讓他高興就好了。」「啊,妳是多麼可愛啊!」鄰居會這麼說,並且在離開時認為簡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女人。簡也絲毫沒有察覺地沉浸在這種滿足的快樂之中,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她在心裡認為自己是一個可愛、細心與無私的女人。
 
確實,她擁有生活在二十世紀的聖人姿態。她的「作品」完成了,驚喜的過程也隨之結束。她告訴了詹姆斯自己為他所做的一切,並讓他好好欣賞一下,但詹姆斯對簡所做的一切並不領情。假如簡能夠更加關心詹姆斯的需求,而不是一廂情願地使用自己的善意,她可能就會知道這樣的結果。詹姆斯不僅沒有感到驚喜或是高興,反而感到震驚與痛苦。在那樣一個激動的時刻,他沒有隱藏自己的不滿,用強烈的情感表達出來了。這對簡產生了什麼影響呢?她的工作、她的疲憊、她的善意與友愛都沒有獲得回報;她沒有得到快樂,她得到的只是憤怒。簡變得很憤怒,淚水止不住地流。她回到自己的房間,關上大門,一整天都沒有走出房門。
 
哦!簡啊簡,妳這樣做的本意是想讓自己開心呢?還是想讓詹姆斯開心呢?如果詹姆斯對妳做的事感到很滿意,那麼妳會為他感到快樂嗎?又或者妳只是自以為做了一件好事,然後就盲目地沉浸在那美好的結果上了呢?
 
如果因為詹姆斯不喜歡妳所做的事情而覺得失望,妳就憤怒地哭喊,然後傷心地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嗎?如果妳真的想讓詹姆斯高興,而不是純粹為了自己的樂趣,那麼妳就應該重新再做一次,而不是將自己關起來、憤怒地大哭。為什麼妳沒有看清這一點呢?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電子書全書系,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