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浦,也叫錢塘沙上,是錢塘江、浦陽江、富春江三江聚首的千年古鎮。兒時,袁浦是公社。少年,袁浦建鄉。 成年,袁浦建鎮。中年,袁浦鎮名和建制都沒了。作者留戀這個地方,寫此書稿,把童年和少年的故...more
本書為著名篆刻家陳巨來先生的回憶錄,緣於處在書畫場中,他所交往的也多是彼時圈中的名公巨卿,如趙叔孺、吳湖帆、張大千、袁寒雲、蔣榖孫等。書中回憶了其師友以及與其有交往的民國文藝界、政界風雲人物...more
本書是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家金耀基教授的新作,從農業到工業、經學到科學、傳統到現代等三個維度全面詮釋百餘年來中國學術與文化的變遷,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逐步走向現代化的發展歷程。作者以深厚的學術素養...more
世界發展迅速、日新月異,曾被認為最好的事物,隨着時日過去已不再是最好。要達到最高境界,就必須精益求精。成功的CEO抱持勇於求變、與時俱進的態度,無論順境或逆境,均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本書結...more
本書以梁啟超的一生經歷為縱軸,以梁啟超與康有為、袁世凱、嚴復、孫中山、楊度、宋教仁、蔣百里、胡適、徐志摩等人的交往為橫軸,以點帶面、以人帶史,以寬廣的視野和宏大的格局講述了晚清民初諸多重大歷...more
「語文教育與思想文化學術研討會」由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文學及文化學系主辦,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與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合辦,這一屆是第六屆,舉行地點在香港教育大學。出席研討會...more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Bulletin of the Jao Tsung-I Academy of Sinology)為饒宗頤國學院的雙語國學與漢學研究學術刊物,每期都收入世界各地學者在中國傳統文史哲以及東西方漢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國...more
本書為王振民關於港澳問題的文章、演講與訪談合集,內容從香港示威運動談起,聯繫到香港乃至中國的政治傳統,集中立論,並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法制建設為殿後,再論「一國兩制」,不乏獨特新穎之見。...more
七夕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慶,早自先秦時代的《詩經》已有記述天上牛郎星及織女星,日後更演變成為七夕節。自二○○六年,國務院把七夕節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一九年,廣州市道教協會與香港泓澄仙...more
本書是白謙慎教授關於「吳大澄與中國文人文化的現代命運」這一整體研究計畫的階段性成果。作者以吳大澄及其周圍的官僚群體為中心,探討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收藏活動的社會機制。晚清官員收藏活動得以展開...more
翁真如教授為國際知名的中國畫畫家,現將他多年的繪畫心得與同好分享。書內既有工具介紹、歷史追溯,並有學理分析與實用的技巧教授。書中更有多幅翁教授珍貴作品示例,實為中國畫初學者的實用入門教材。 ...more
在未有一次系統的檢驗之前,「麥理浩時代」已被捧為一段「黃金歲月」,差不多理所當然的視為昔日美好時光。到了今天,這個神話還在流傳。 對不同背景的香港市民來說,「七十年代香港」有一種特殊意義──...more
本書為知名微博、微信公眾號作者關於2019香港政治運動的評論文集。作者用貼地犀利的文字對事件進行了全程追蹤,從自己的角度對這場混亂背後的深層原因做出了分析與探討。 本書內容囊括反修例風波中的大...more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歷來被尊爲「醫家之宗」。其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以黃帝、岐伯、雷公對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more
本書圍繞在華北一帶流傳幾百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展開論述,對於理解歷史上文化之共用與互動,瞭解山西以至華北歷史,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講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包括...more
足跡遍及歐亞的五四新文學第一代現代女作家凌叔華,不但被施蟄存稱為「真正懂得短篇小說作法的人」,筆下的人物世界亦被魯迅評為「世態的一角,高門巨族的精魂」。 凌叔華除以短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more
香港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受業啟蒙於百家爭鳴的1970年代,奠定設計專業於經濟騰飛的1980 年代,與世界交流接軌於瞬息萬變的1990 年代,創作思維轉型於積極創新的千禧年代。 本書將其在2015年舉辦的一次個...more
香港作為發展成熟的國際大都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語言生態面貌豐富,接觸現象時有發生。因「兩文三語」政策的實施,香港以英文、中文(現代漢語)為書面語言,居民日常口語則以粵語為主流,另...more
鐵路發展百載記錄香港交通的演變鉅細 數百幅珍貴照片展現香港鐵路的歷史軌跡 初版《香港鐵路100年》於2012年出版,記錄香港鐵路100年以來的發展。回首19世紀末,作為英屬殖民地的香港,山頂纜車、有軌...more
「香港勝在有ICAC」,這是1997年廉政公署的宣傳口號,深入民心,廉潔已成為香港社會一個重要核心價值。但曾幾何時,行賄、付黑錢小費乃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創立只有四十多年的廉政公署能成功移風易俗...more
本書介紹了常州吳氏家族在明清兩代建造的二十餘座園林,作者經翻閱典籍與實地考察,探索吳氏園林的創始與變遷,同時講述了吳氏家族與其親友在其家園中的交遊活動。 推薦書評 我相信,明代止園及其常州...more
走古老中西區探教育搖籃地 中西區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歷史。 百多年來,中西區一直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它是殖民地時期最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也是香港教育的搖籃地。英皇、聖類斯、聖士提反、聖保羅、聖...more
翻開《兒童樂園》的感動,你還記得嗎? 《千面樂園》是一本關於《兒童樂園》的書。 《兒童樂園》是── ⊕香港第一本彩色兒童刊物; ⊕香港歷史上最暢銷的兒童刊物; ⊕香港歷史上最長壽的兒童刊物;...more
翻開《兒童樂園》的感動,你還記得嗎? 《千面樂園》是一本關於《兒童樂園》的書。 《兒童樂園》是── ⊕香港第一本彩色兒童刊物; ⊕香港歷史上最暢銷的兒童刊物; ⊕香港歷史上最長壽的兒童刊物;...more
我做鬼也不會放過吃食的機會!!! 《香港教市傳說攻略》第二炮。本書以「生死與吃食」為主題,圍繞着死亡前後,以人鬼的吃食為主線,帶出各種各樣的風俗與傳說。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獨樹一幟,有所謂「...more
十九世紀中葉,外來思想衝擊下,不少愛國之士對政治社會有種種不滿,希望以眾志之力,尋求變化革新,改造社會。作者以隨筆形式,選取了十多個具代表性的,並聚焦於推動近代中國觀念變化的求變者,包括徐繼...more
到訪地球後小王子經歷了一個不幸的童年,隨後更引發了連環的創傷、疾苦、失意、挫敗、驚惶⋯⋯ 就在最孤寂黑暗的絕望深處, 專屬於他的小辛精靈出現了!小辛天使嘗試以不同途徑引領小王子慢慢回歸接連内心...more
中國的抗戰,以最簡陋的武器對抗兇殘而裝備精良的侵略軍,很多時候戰至最後一刻、最後一人,眾多英雄事蹟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沒於血與火中。而在敵方的史料中,雖然紀錄的目的不同,卻也保存了許多中國人...more
本書為《愛的盲點‧80後篇》的增訂版,改動頗多,內容選輯自陶國璋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開辦多年、深受學生歡迎的「愛情哲學」課程。作者透過簡明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理論和現實處境,分析現今「輕不着地...more
‧一樑一柱,以至一條小扶木,是如何合力撐起整座木造建築? ‧屋脊上的驁魚、海馬、仙人,除了含義各異,還可防止瓦件滑落? ‧老建築前一幅獨立的牆壁,原來是為風水學上的擋煞而建? 香港現存的中式建...more
以杜月笙、孟小冬為題材的傳奇故事、逸聞趣事,歷來都是電影電視經久不衰的主題,雖然有些是歷史事實、論述正確的,但是很多是以訛傳訛、博人眼球。 本書口述者杜維善,是杜月笙第七子、姚玉蘭之子、孟...more
官制是歷代國家機構的組織形式和結構形式的一種反映,官制研究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歷史悠久,各代官制遞相沿襲,按一定軌跡向前發展。歷朝官修史書雖對職官均設專志記載,通典、通考等政書也有專門考述...more
該書系佛教叢書《潘宗光教授談佛法》系列的第一種, 本書是潘宗光教授關於佛教基本常識的入門讀物。內容涵蓋:佛教的產生、基本教義與修行方法、佛教宗派和佛學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應用。 名人推薦 今有...more
書中概述香港大學設置經學課程的時代與背景,着意探究陳伯陶、區大典、溫肅、朱汝珍、劉百閔的若干著述以及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師生的若干經學篇章,綜述他們對經學教育的貢獻,揭示香港經學教育的傳承與發展...more
周永泰家族五代人,曾在崎嶇曲折的局勢中乘風而起,也曾因旦夕禍福差點沒頂。他們的故事非但獨特而不平凡,更緊扣着香港的發展腳步。 第一代為改善生活移居香港,開闢家族新道路; 第二代中西學並舉,...more
為什麼選擇「一國兩制」而不是「一國一制」? 為什麼「一國兩制」要講兩句話? 為什麼回歸前的香港不是殖民地? 為什麼中央對港有全面管治權? 為什麼是「行政主導」而不是「三權分立」? 為什麼可以...more
著名作家、學者許地山於1935年受邀南下來港出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致力改革大學中文教育,倡導文字改革與國語運動,為當時的香港大學文學院奠定堅實基礎,開拓香港新文化一代新風,啟迪後人,貢獻殊偉...more
本書按照由唐入宋、北宋、南宋的時間脈絡,精選52首節點式經典詞作,呈現宋詞的絢麗美學,聯成一部豐富而有趣的宋詞簡史。酈波先生從作者和作品入手,依循知人論世、知人論詩的原則,還原宋詞中那些傳世佳...more
中國古典園林實為「文人園」。士大夫、文人、畫家或造園家秉承明清文化傳統,設計、建造、擁有文人園。他們敏詩善文,能寫會畫,兼工戲曲,皆欲避喧囂以歸自然。正如陳從周先生所言,園之築出於文思,園之...more
《中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它是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在宋代經由程朱理學派的推崇尊奉,單獨成篇並列為「四書」之一,被普遍認為是可供終身受用的經典。 張岱主張讀經不因襲前人注解,而是在...more
《四書》作為儒家根本經典,是記載聖賢思想的重要經典。明朝才子張岱的《四書遇》作爲一本語錄體的讀經著作,以別開生面‚將心比心的解經思路,凸顯作者重視「情理」的修學工夫,糾正了壟斷《四書》解釋權...more
張岱主張讀經不因襲前人注解,而是在石火電光一閃間悟出某種妙解,強調有「遇」於心。他廣採前人論述,結合自己的想法,寫成《四書遇》。通過朋友圈的現代形式和盡可能平實的翻譯,本書嘗試幫助讀者更好地...more
《四書》是記載儒家聖賢思想的重要經典。明朝才子張岱的《四書遇》作為一本語錄體的讀經著作,以別開生面為將心比心的解經思路,凸顯作者重視「情理」的修學工夫,糾正了壟斷《四書》解釋權威的朱熹官學混...more
《漢華七十》記錄了一九四五年至二○一八年間,幾代漢華人「為祖國」、「為學生」、「為真理」艱苦奮鬥、薪火相傳的感人經歷。全書在闡述漢華創辦、發展歷程的同時,亦交代了當時的社會發展背景,給研究關...more
順勢而生 因時而變 世紀掠影 百年滄桑 .1920年,香港車工人以「競進會」的名義成立工會。於當年,為求生存,工會不得不以文康或慈善組織的型態出現。 .1950 年代,是一個工友備受壓迫的年代。資方的高...more
順勢而生 因時而變 世紀掠影 百年滄桑 .電車可以說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運作這「活歷史」的電車工人更見證着香港物換星移,但不變的是電車工會與工人之間的那份情。這份工會情將透過本...more
回顧百年的士大事,專訪行業風雲人物 你是一個合格的的士迷嗎── 香港第一部的士於哪一年正式營業? 第一個的士咪錶、第一盞的士車頂燈及第一部冷氣的士,於哪年出現? 的士行業為何由公司制轉為個人...more
內容主要系關於中國和華語語系研究的語言、文學、歷史、哲學、宗教以及翻譯等人文學科的中英文論文及書評。...more
本書選取100個與中國傳統觀念相關的核心漢字,按人自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邏輯線索,通過解讀漢字的本源、流變,將與漢字有關的文化知識融會貫通其中,從而挖掘出漢字背後傳遞出的人文精神、生活智慧...more
國學義理凝聚在儒道兩家裏,能大致概括兩家基本義理的十個關鍵詞是——道、仁、義、禮、智、信、孝、忠、廉、恥。理解這十個關鍵詞,也為品讀經典提供堅實的基礎。 研讀國學關鍵詞,應以建構為主,構建一...more
古代藝術鑒賞權威之作 朱家溍先生乃文史大家,又生長於文物收藏世家,後在故宮任職近一甲子,一生寓目大批國寶級文物,藉其得天獨厚的經歷和淵博的學養,將涉獵的眾多領域彙聚於本書,縱談古代書畫流派...more
本書所選編三百封書信來自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檔案「東華義莊文獻」的書信類別,是東華三院於二十世紀上半葉協助全球華人原籍安葬的重要歷史檔案。信件的數碼圖像已上載於「珍藏.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檔案」...more
國學義理凝聚在儒道兩家裏,真正能體現兩家基本義理的是五本經典(《老子》《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且比較通俗,易於閱讀。 每個人因經歷不同,讀經典的體會也不盡相同,交流切磋可以使學...more
人到中年,總愛懷緬舊時。 知名漫畫家Cuson Lo從他的兒時記憶出發,用畫筆將那些留下多少腳毛的地方重新描繪出來――那大多不是知名旅遊景點,反而是一眾「宅男」經常出沒之地,例如︰旺角信和中心、深水...more
歷史真相是唯一的立場 有關台灣島歷史的著作近來相當豐沛,中國大陸、荷蘭、日本及台灣島本地的史料日益充實,讓現代人有機會對台灣島的歷史可以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有關台灣島的歷史著作也充斥着許多...more
本書挑選漢至唐代的銅鏡,復原古人使用銅鏡的方式和環境,將考古發現、古代文獻、詩詞、圖像中的鏡子融合在一起,為讀者展現精妙的鏡中世界。...more
警察研究有何重要?一本讀懂香港與澳門、回歸前和後警政的沿革與異同。 很多人認為香港警察過去一陣子是亞洲最專業及廉潔的警隊,回歸以後還是嗎?甚麼因素令到它的反腐工作那麼成功? 港英殖民地時代的...more
*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為什麼把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給袁世凱?袁世凱在戊戌政變出賣光緒帝,怎能把國家元首的大位讓給這樣的人? *孫中山一直信奉西方民主,想把美國政制引進中國,但為什麼他不號召國民黨...more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原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間,近代文化大家梁啟超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後共分十六講。在學術史的著述上提供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影響巨大。 ...more
研究華語文教育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語言、文化、課程、教材、教學、評價、師資培訓以及相關理論和理論建設的國際學術期刊。...more
香港美協成立於2014年,曾於香港、北京舉辦會員展。會方的知名藝術家會員俱為在各藝術範疇的資深藝術工作者,力求傳承有緒而能拓境開新。本書收錄香港美協會員書畫作品百幅,包括油畫、水墨畫、素描等,作...more
本書從今日讀者感興趣的角度出發,自吳晗先生談歷史的諸多文章中選取了一些較為簡短有趣的篇章,編為人鬼難分、求生不易、死亡隨行、恰逢戰亂、一世為人五輯,涉及古代社會概況、民間生活實景,藉古諷今,...more
知道粵劇早已於元末明初時期,已經開始萌芽嗎? 你知道戲曲不只是一個唱演的藝術,當中還包含了各種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嗎? 你能說出粵劇以外,其他不同地區的戲曲劇種嗎? 中國戲曲藝術源遠流長,在千...more
今天的故宮是一座龐大的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歷代珍寶的地方,更是中國幾千年文明的歷史見證。 故宮的一草一木都體現着古代中國的文化精粹,本書用精美的圖文帶您走進紫禁城的高墻深院,沿着中軸線漫步前...more
本書是作者近年所寫的論文選集,內容包括傅斯年的史學態度、道德自主性、西方哲學家眼中的傳統中國道德思想、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儒教的俗世性格、理學家的道德觀、孔廟祭祀、儒家倫理道德等專題。作者通過...more
宣紙是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及工藝品,也是書法和傳統繪畫的重要載體。二○○九年,宣紙傳統製作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本書的內容分為「無紙時代的文字載體」、「紙的起源說與...more
作者從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4個時期中,分別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詩作,共52首詩(初唐9首、盛唐14首、中唐21首、晚唐8首),以詩人生活背景為線索,努力還原每篇作品產生和流傳脈絡,串講其中發生的故事。...more
本書基於國家戰略和區域需求,通過問卷調查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存在的問題,結合全球服務貿易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國際經驗,依據「高度開放、國際標準、中國實際、優勢互補、逐步推進、底線...more
本書由多首關於漢字的七言絕句詩組成,包括字之作用、字之起源、字之演變、字之形態等內容,合題為「漢字頌」。詩文作者潘衍習先生國學基礎深厚,他用詩的語言詳析漢字的音形義,並闡釋漢字的發展與演變。...more
文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既私密,又是文學史的見證地。 作者花二十多年尋訪曹禺、豐子愷、魯迅等著名文化人的故居、書房,通過手繪素描和雋永的短文,以個人經歷和所識分享這些名人、地方的小故事,淡淡抒...more
文化的華章建築之冠冕 大屋頂是中國古建築的顯著特徵。本書集作者多年研究、考察和文物建築修繕實踐之成果,系統介紹中國古建築屋頂的類型、構造、裝飾和維護等內容,涵蓋全面,圖照豐富,既有整體視野...more
六十年來,由於家世的原因與工作的關係,作者與許多具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的老輩文化人、學者先後結識,如陳夢家、啟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樹青、翁偶虹、鄧雲鄉、吳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較密切的...more
閻連科被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是中國當代最優秀也最具爭議性的作家之一。本書作者把閻連科的小說放在世紀交替的社會環境、文化視野和文學語境下,給予多層面、多角度的剖析。在存在哲學的視野下將閻連...more
「海洋東南亞」指包括汶萊、東帝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新加坡的東南亞海洋地區。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展海洋與港口是必要策略,原因是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系結合日深,海洋之於中國的重要性...more
本書分享了楊孫西先生創業生涯五十年的智慧。不論是在不斷的得失之中保持隨緣的心態,還是在廣闊的世界中捕捉投資機會;不論是對專業行業的精通,還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勢的高瞻遠矚;不論是楊孫西先生成...more
本書以豐富的考古文獻資料,系統討論中國古代車輿馬具,諸如獨輈車,雙轅車、牛車及民用馬車的類型、駕車方法,按時序從先秦到清代詳加介紹車輿馬具的分類、結構和用途。作者通過精巧的藝術手法復原各種車...more
田家英在公務之餘,潛心研究清代墨蹟,積之既久,成就了名聞海內外的小莽蒼蒼齋的收藏,其中包括吳梅村、袁枚、劉墉、阮元、曾國藩、翁同龢、康有為、林紓、王國維等大量名人的書畫。本書從小莽蒼蒼齋的藏...more
白謙慎是著名的書法史研究專家和書法家,在書法界享有盛名。“雲廬”是白謙慎的齋號,《雲廬感舊集》是作者回憶學書的歷程。文章有《滬上學書摭憶》《憶趙寶煦老師對我的藝術活動的關心和支持》《八大山人的...more
王南屏先生(一九二四――一九八五),號玉齋,原籍江蘇常州,是二十世紀活躍於中國乃至海外的知名書畫鑒藏家。玉齋所藏重要宋元書畫,如米芾《向太后挽詞貼》、宋徽宗《四禽圖卷》和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卷》等...more
茶與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常見於茶餐廳、茶樓等生活場域,甚至出現在我們的紙幣上。 別小看這一小杯飲料,它包含了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及我們的殖民地歷史。 本書嘗試透過文本整理、訪問老茶行及...more
殘殺終招敗,吞羞七十年。官腔長躲卸,往恨更烹煎。 激緒徒摧義,忠邦可背天。良知非國策,政教主爭先。 自古先師訓,安仁智勇揚。滄桑多少變,苦難百千嚐。 大地風雷運,中華命脈長。焉耽仇與恨,...more
本書收錄商鐵樑先生多年來創作的書法、繪畫,以及詩詞作品。 商先生的書法以行草見長,追求碑帖簡牘共治,氣勢開張古樸蘊籍,廣為識者收藏,曾分別入選改革開放後第一次廣東省書法展、紀念孫中山先生誕...more
樹,是香港不可缺少的風景,是撐起自然世界的柱樑,也是初學繪畫者最佳的學習描繪對象。 香港著名畫家江啟明,耄耋之年,早跟各地姿態不一的樹結緣,以畫筆相知,在紙上或以水彩,或以鉛筆,或同時以不...more
本書是第一部探討中國帝制時代庶民倫理的專門著作,作者將民間社會中的家法族規、鄉規民約、民間契約、勸善書、處世書、禪門清規、民間信仰等資料作一系統整理,呈現了民間社會的善行、惡行、規則、戒律、...more
隨着香港人口遞升及社會開始步入老齡化,醫療需求急增,各種問題相繼出現,改革醫學體制的聲音此起彼落,但經過多年的討論依然未有寸進。本書即討論西醫在香港醫療體制中如何形成一種權威霸權,致窒礙其他...more
自我、存在、死亡,差不多所有中西哲學家在過去二千多年都關注這些問題,也是海德格和勞思光在他們的早期哲學著作中共同反思的課題。本書分兩部分,上半部探討海德格的早期思想,包括《存在與時間》的「此...more
任劍輝以清俊生角扮相、精湛演藝獲得好評,對於人物性格的拿捏無比精準,不拘於程式,亦不流於俗套。她演活了無數經典角色,亦與拍檔白雪仙和唐滌生等,致力創作多部新作品、新角色,為粵劇帶來新氣象。 ...more
本書客觀地記錄了一些可觀察的地方禮儀傳統的表達,包括同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緊密聯繫的文字傳統、地方神祇的故事、村民自己或和尚道士所演繹的鄉村儀式、建築的特徵等,並重構了這些禮儀所應用到的地方制...more
沈燕謀(1890-1971),身兼實業家、學者、文化人及教育家。早歲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化學,學成歸國後在故鄉南通協助張謇興辦實業和教育,曾任上海私立通州中學校長。1949年南下香港,並於新亞書院認識錢...more
香港回歸祖國,恰如一石擊水,在香港各界尤其是潮人之中,引起極大迴響,當家作主的意識,特別在老一輩潮人心中盪漾起不絕漣漪,團結潮人,爭創光榮,?聚鄉親力量,表達潮人心聲,為潮人多年心願。枌鄉碩...more
這是一部關於中國戲曲的入門指南。 在了解戲曲以前,先要知道一些基礎知識,包括歷史淵源、種類、劇種特點、唱腔,建立一個基本的戲曲藝術觀與審美觀。 中國戲曲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了文學、美德、...more
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一直是香港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對此的爭論歷久不衰。內地人也逐漸表示關注。最重要的,從發展角度看,這個議題有其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關於香港政制發展的有關情況,包括香港回歸前...more
自古以來,澳門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一站,在如今「一帶一路」、特別是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力。澳門是貿易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區,它的法律體系、商業運作...more
這是第一部從社會史、商業史及文化史角度探索粵劇的興起、發展與傳播的著作。作者運用了第一手中英文材料和大量的學術論著,當中包括近年才被發現的檔案,以二十世紀初為焦點,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分...more
吉洪神父是俄羅斯東正教會都主教。他的宗教之旅充滿傳奇色彩,而他也在幾十年的教會生活中,目睹了無限的上帝仁慈,並接觸和聽聞了大量虔誠信徒和他們的故事。這些信徒,有的是普通的販夫走卒,有的是教會...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