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玩味設計包
人氣熱銷套書
紅布朗年中慶
夏日墨鏡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3852)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4
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中文書
心理勵志
詹姆斯.霍利斯
楓樹林出版社
|
2024/06/05
79
折$
379
放入購物車
4
/5
26位讀者評分
5
58%
4
19%
3
11%
2
0%
1
12%
立即評分
精選書評
Ellen
Lv.5
5.0
|
2024/08/04
譯者本身對此領域有深度涉獵與理解是很大的加分
這本書不好讀,算是比較難啃的硬核內容.每一句話都需要再三反芻,不是那種可以泡杯茶配著餅乾就輕鬆讀完的書.
必須給出版社肯定,特地找了對此領域有所涉獵的愛智者來翻譯,看到有些讀者評價此書翻譯很差,同樣身為譯者,我很清楚此書光是原文本身的內容就有多難消化,愛智者的翻譯可能已經是目前能夠出現的最佳結果了.不同語系有截然不同的語法語境,為了顧及信達雅的原則(“信”是第一優先的準則),譯者不能僭越作者文本的框架,只能盡可能在忠實之外兼顧達與雅.市面上翻譯作品品質良莠不齊,有些是以極低價格外包給兼差接案者處理(品質可想而知);有些則因為書本內容龐大,為了搶時間上市而找了兩三位譯者分段合作,雖然每位譯者都功力深厚但是放在同一本書裡可以讀得出不同譯者的風格,導致閱讀時會有拼裝過的感覺.我平常有追蹤愛智者的臉書,知道他在長期這個領域的涉獵,因此看到此書是由愛智者翻譯便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確實很難讀,但我認為難讀是因為內容本身精深,即使在沒有語言障礙的情況下讀原文,也是需要逐字逐句反芻後才能繼續讀下去的書.在此給愛智者打氣,一本好書問世,譯者是幕後英雄,讀者只會認識作者而不太會給譯者功勞.AI問世後,翻譯的品質就更難保證;固然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翻譯出乍看之下優美通順的文句,但少了“人文薰陶與平時累積的領域素養”,AI是否能吐出如此深刻消化過後的翻譯,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More
陳子楹|lovelove_reading
Lv.10
5.0
|
2024/07/24
樂讀|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書封上的這段話我真的是愛到不行,因為那正是我十幾年前就開始問自己以及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一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會想到小時候生活被干涉時,我都會大喊:「這是我的人生,你不要管那麼多。」真是有夠理直氣壯的小大人,然而,隨著被社會化的過程,迷失自我也只是剛好而已、應該的。
正踏上中年之路的我,反而在回憶過去這些迷失,開始認為,即便它們參雜著痛苦、徬徨以及失落,但都是必經的歷程,也是因為那些迷路的經歷,讓我走到了現在、此時此刻的道路。
那麼,我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了嗎?我想,也許還在探索中,但我更清楚地明白,無論如何,都沒有人可以隨意定義我。(其實可以啦,但那也是你家的事)
我覺得人生走到至今很有趣,雖然心中仍會有些渴望,但卻不會容易產生執著;更往內探索自己的不同面向時,也同時接納他人能夠展現不同的特質;心裡有些界線逐漸模糊,但是有些界線卻逐漸清晰;日子仍然會有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不過我知道它們都是同等重要的經驗。
常常把「人生好難」掛在嘴邊,是真的難啊,但不想逃避的話就只能直球面對,所以,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我們終將一死嘛,如果可以微笑面對,就盡量微笑吧,就連生氣也不忘在氣完之後笑一笑。
自我探索是需要的嗎?難道追求外在的一切不好嗎?其實,身邊還真有不少人活在固著的生活中,日復一日,也不特別追求成長,也不特別照顧自己,持續地追求外界的關注、他人的認可、他人的愛以及社會成就等,也許他們會說,那些能夠為內心帶來喜悅與開心啊,我認為喜悅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它會伴隨著幸福感,然而,當你無法自己產生喜悅而要使用追求的手段時,那樣的喜悅也只是建立在外界之上,好像只是一個披著叫做喜悅外衣的恐懼。
書中的後段有提到尚未走向中年之路的訊號,我認為很值得與大家分享───
「仍熱衷於第一成年期的自我建立活動。他們還沒學到,那些活動所代表的僅僅只是投射,是對那些有限的及錯誤百出的偶像的投射。它們是幻覺的偶像,儘管在早年的生活有其必要,但卻會在後面的旅程中讓人找不到方向。」
我真的好愛這本書,裡面貼了好多重點金句。除了鐘穎老師翻譯很到位之外,翻譯序也很有力,也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為那些即將踏上中年之路、在中年之路前徘徊,或是不願面對中年之路到來的朋友點上一盞明燈,這條通往喜悅的必經之路,不需要再害怕,不只有書,還有許多中年夥伴的陪伴,趕快上路吧!
PS.書裡有一個部份我自己也很喜歡,作者說,我們不是只有一個內在小孩,而是有一座幼稚園,我真的覺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真歡樂啊!
>More
全部書評
|
共23則書評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michael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6/05
了解中年危機的成因,然後找到自己的召喚與意義
不用說,這是一本嚴肅的書,而作者也以頗嚴謹的方式把中年危機的成因以及個人該如何應對,做了詳細的分析。
像這樣的書,翻譯肯定很辛苦。雖然有些心理學的術語,我並不熟,但閱讀時並沒有特別覺得不通順的語句,且大致都能理解。感謝譯者!
我在書中畫了很多重點畫記。目前進度只剩下一章。等到全書讀完,我可能會再找時間快速地複習一遍。
展開
CC
Lv.2
追蹤書評人
5.0
|
2025/05/14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中年之路》不只是年齡的中點, 更是靈魂的轉捩點
《中年之路》是一場關於靈魂的深度探索。書中揭示,中年不只是身體與責任的轉變,更是一場內在心理的覺醒。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了適應社會,戴上各種人格面具,壓抑了真實的自我。到了中年,這些被忽略的陰影──如自我懷疑、倦怠、童年創傷──開始浮現,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我是誰」。這本書帶領讀者誠實地面對內在的失衡,從社會化的自我,轉向回歸本性,踏上「第二次成年」的旅程,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平靜。
展開
bibo
Lv.5
追蹤書評人
1.0
|
2025/05/10
翻譯的讓人看不懂
咬文嚼字,翻譯的讓人看不懂,翻譯的目的不就是讓人以本國的語言去了解那本書,但是翻譯的方式搞到我甚至覺得自己在看文言文,真的看不下去⋯
展開
mlgEaExdhr
Lv.2
追蹤書評人
3.0
|
2025/04/27
其實普通
作者藉由一個個故事引出榮格心理學的概念。針對工作、婚姻、親子關係…等面向解說衝突從何而來何來。因為很大網紅推薦而買來看,可能是先前對榮格已經有既定了解,所以對我來說有點太淺
展開
幸福搖擺舞者-歐歐與卡卡(雞蛋哥)
Lv.10
追蹤書評人
4.0
|
2025/04/01
劇透警告
我的第一本榮格心理學書籍,未來自己需多讀幾遍,迎向更好的旅程
這是我的第一本關於榮格心理學的書籍。
不過因內容對我來說有點吃力,(是我自己的問題,對相關知識在腦中還沒建立資料庫)
我未來會再找時間再看一遍。
此書譯者是很有名的心理師鐘穎(愛智者書窩)心理師翻譯。
作者帶著讀者省視內心,一旦察覺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社會大眾對我們不切實際的期待,才有機會解開前半生束縛,走向第二成年期,從外部旅程轉變成內在之旅,與內在生命重新建立聯繫,找回真正的人格。
作者(詹姆斯.霍利斯)是榮格派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把「中年危機」稱為「中年之路」,他說,中年之路雖有時令人感到痛苦,但我們可從這段旅程了解內心真正的需求,從痛苦走向意義,形成完善、穩定、成熟的人格。
中年之路給了大家一個新機會,讓自己得以詢問自己內心:「我的內在小孩喜歡什麼?」哪裡有玩樂,哪裡就有生命力。透過與內在持續對話,讀者終究能穿過幽暗,迎向更好的生命。
願我們都能透過閱讀,成就更有意義的人生。
另外,作者在台灣有另一本繁體著作:「覺醒中年:另一種生活的開始,找到人生下半場的意義」,可找時間一起來閱讀。
展開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Lv.3
追蹤書評人
3.5
|
2025/03/23
你以為那是你,其實只是你演出來的「角色」而已
「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什麼?」
雖然還沒中年危機(?),但決定還是在年輕時先看,這本書很有趣,把這段過程稱作「中年之路」。
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被不切實際的期待驅動,扮演一個「暫時的」成人模樣的同時,其實也正開啟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迎向第二個成年期——此時人生的焦點,從外部的旅程轉而走向內在之旅,我們重新定位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探索自我真正的人格。
1. 你以為那是你,其實只是你演出來的「角色」而已
我們從小被灌輸成為「乖孩子」「好學生」「有出息的人」,長大後扮演「好主管」「好員工」,但這些認同其實只是社會給我們的劇本,是我們被訓練出來的「習得人格」,不見得是我們真正的樣子。那些你以為的「選擇」,其實只是你被養大的方式決定了你會怎麼想、怎麼活。這不是要你否定過去,而是提醒:有沒有可能,你現在過的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樣自由?正如榮格所說,自性(Self)不是自我可以操控的,而是在中年開始敲門、邀請我們放下過往角色、活出更完整的自己。
2. 使命不是你選的,是它選了你,你只能決定要不要回應
有些人會說:「我還沒找到我的熱情,我不知道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但或許,意義不是你去找的,是某個時刻,它來找你。我們以為能「設計」人生,其實人生某些關鍵轉彎,是命運逼著你面對的選擇題。而你的任務不是挑選,而是回應。
3. 痛苦不是壞事,它是人生升級前的必經過程
中年危機可怕的地方在於,當你發現原本有效的努力變得沒用、過去靠意志力撐起來的自信開始崩塌,那其實不是「你壞掉了」,而是內在真正的自己在發出聲音:你該換個方式活了。中年之路有點類似內、外在成就的差異,你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外界期待活著,而是開始往內看:我真正想要什麼?我願意為什麼事情付出、冒險?很多人會想逃,但那些焦慮、混亂、甚至低潮,才是真正的「誠實面對自己」。
展開
J3kunaOd4d
Lv.2
追蹤書評人
4.5
|
2025/02/04
中年時光
進入中年後,人面臨的家庭、職場、健康與人生意義等多重挑戰。作者以真實案例與心理學分析,幫助讀者理解中年轉折期的迷惘與可能性。
本書不僅呈現中年危機的現象,更提供實用的策略來面對變化。例如,當職場發展受阻時,作者建議重新評估核心能力,開發第二專長,或思考退休規劃;在親子與家庭關係方面,則強調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幫助讀者在親密關係中找到平衡。
無論是否已步入中年,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展開
sean
Lv.4
追蹤書評人
4.0
|
2025/01/03
以榮格概念的書算是比較好懂一點
最近開始接觸榮格的書 其實有點難以下手
個人是蠻推薦先從童話相關入手 然後發現也有圖解入門的書
聽到譯者的訪談後 對這本書有點興趣
只是翻譯有些句子是覺得還蠻拗口的
因為我會逐句把它唸出來
有順的但也有拗口的
可能翻譯本來難度就不低吧
也許是內容本來就偏難才有這種感覺
自己是會反覆看過
不過中年的實例來套入榮格的概念
比有些偏抽象的書好懂不少
展開
5Bears
Lv.4
追蹤書評人
4.5
|
2024/12/24
40不惑的迷思
除了過往與所扮演的角色之外, 你們會不會想, 「到底我是誰?」
最近幾十年來在育兒路上, 各派言論普遍強調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他們只是透過父母親來到這個世界上, 這個說法與我的那個年代強調「孝順父母」截然不同,
過著過著你會不會感覺自己迷路了, 雖然不太敢問「你對生活有懷疑嗎?」
但我停下來仔細看周圍同一個世代的人, 我知道那句「40不惑」並不真實
我真的很想問, 走在中年之路上的你們感覺到些許的「異樣」了嗎?
書中說到在17世紀小丑被發明的目的, 是為了讓國王分心來排解他的孤單
但是儘管他是國王, 只要他開始思考自身, 他就會感到憂愁跟焦慮
而轉化到現在呢就等於沒有辦法安靜獨處, 因此我們就用社交來麻醉自己或者像是現在的網路世界
中年之路是我們在追尋自我, 如果我們跟自我的關係不保持敏銳與察覺
人就沒有辦法療瘉或參與自身的靈魂.
如果我們可以獨處, 我們就達到這個目的
也就是說我們開始可以察覺我們的靈魂
親子關係越良好的人, 就能夠自主或是安與孤獨
但是親子關係越有問題的人, 就越會依賴一般的人際關係來讓他感到忙碌
原因是沒有辦法獨處的人, 很大程度是他會把生活的意義與認同投射在其他人的懸賞
可能是配偶孩子或是人格的面具, 那些都是在第一人成年期我們被教導的
一個對認同感很多的人, 會因為離婚或是小孩離家感到解脫
但是沒有感受到解脫的人, 藉著感受失落來榮耀這一段關係
人們會害怕孤單是因為 待在糟糕的關係, 還有壓迫的職場裡, 而不是冒險承擔放手的結果
這真是一本值得翻閱, 細細品嘗的書.
展開
醬書蟲
Lv.2
追蹤書評人
4.0
|
2024/12/19
|
電子書
需有一點心理學知識再讀,或需讀兩遍以上。
內容含有心理學知識,需要有一點基礎知識才好讀。
本書是在與朋友組讀書會下,大家互相討論下讀完的,若憑一己之力可能很快就棄讀了。
翻譯部分有些生硬,有時候讀起來會有點卡住,若能在翻譯上加強一下,也許可以更好讀。
展開
劉奕酉
Lv.7
追蹤書評人
4.5
|
2024/12/07
劇透警告
中年危機,是人生階段的心理轉變過程,也是一種轉變的契機
中年危機,可能比你我想像的更早來到。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後的直觀感受。書中對中年危機是這樣定義的:
「人生走到一個階段時,舊有的生活模式和自我認知開始崩解,而新的生活方向和自我認同尚未建立,所引發的一種心理狀態。」
不是生理的轉變,而是心理上的重置。
這樣說來,至今我大概經歷了三次的中年危機?!
一般來說,中年危機通常在三十歲左右出現,差不多就是進入職場五到十年間的這個階段,很容易被忽略。
(誰三十歲會覺得自己面臨中年危機?)
可能是婚姻不如預期、工作失去熱情、事業發展停滯,或是在個人經歷上的失望;也可能是人際關係發生變化、職涯發展遭遇瓶頸,甚至是意識到身體機能的衰退,人生有限或死亡意識的提升等等。
這些因素會動搖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和人生目標。
導致開始質疑自己過去的選擇和未來的方向,並感到迷茫、焦慮、沮喪、空虛,甚至絕望。
而這本書探討的,正是中年危機這一人生階段的心理轉變過程,以及我們可以如何積極地面對和處理這個過程,實現更完整、更有意義的人生。
...
中年危機,其實是一種轉變的契機。
書中傳達的三個觀點,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概念展開的。
一|中年危機是心靈的召喚,促使我們從虛假自我走向真實自我
我們在前半生建立的各種身份都只是臨時的,並不能代表真正的自我。當這些身份遭到破壞時(大多在中年時期),心靈便會藉此機會召喚我們去尋找更真實的自我。
即使在外人眼中看似成功的人生,也可能並非個人真正渴望的;而中年危機則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人生的目標和方向。
二|擺脫童年和文化的影響,才能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形塑了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影響了我們往後的每一個人生選擇。
這些影響在童年時期是必要的,但在中年時期卻可能成為阻礙成長的枷鎖。比方說,原生家庭的影響使得許多人在婚姻中會不自覺地複製父母的相處模式,或是將自己未實現的夢想投射到孩子身上。
要擺脫這些影響,就需要先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然後願意去積極地反思和改變。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出符合自己內心渴望的選擇。
三|個體化是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反思、成長與蛻變
個體化,意味著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真實的自我。
這不會是一步到位的改變,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並做出調整和改變。
然而人在未經重大轉變或挫折時,是不會主動去做這件事的。
而中年危機正好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朝向個體化的方向前進。 不少人認為步入中年,思想和行為上大都已經定型;但書中的種種案例告訴我們,即使在人生的後期,我們仍然可以透過不斷地自我探索和成長,來實現更完整的自我。
...
如果早個十年讀到這本書,我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變化?
不知道。但就現在看來,書中的觀點印證了這些年來我所做出的改變,也讓我對中年危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以為還沒遭遇,但其實已經交手過多次;現在我更知道,這其實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人生階段。
如果說中年危機是心靈成長的契機,可以促使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並尋找更真實的自我。那麼反過來說,我們也未必要等到中年危機出現才開始做這些,隨時都可以。
學習擺脫過去的束縛,包括童年經歷、文化影響和社會期待,並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自主的選擇;這也是我成為自雇者後,一直在付諸實現的。
持續不斷地學習、成長和蛻變,活出更完整、更有意義的人生。
展開
揪割
Lv.2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10/28
書很推薦且翻譯很好
作者寫得淺顯易懂,融合了許多理論跟個人解讀,很多地方都收穫良多。翻譯品質很好,很喜歡愛智者的文筆,整本書看完流暢跟舒服。
比較少看心理學領域的話,可能會看不懂此書,不過這本書已經算是寫給大眾看得入門內容。只要多看心理學相關翻譯書籍,大概看個十幾本就會比較了解一些概念,讀起來就會輕鬆多了。
展開
德德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10/26
需要花時間細細品味
坦白說,不好讀。
有些獨特的專有名詞
如果前面沒有細看,會不知道前後敘述。
讀後,其實心中會有前後對比
不管是自己或是他人。
書中並沒有解說如何解決問題的心法
但讀後會協助你更認清自己、現況、更有勇氣去面對任何事情
因為你擔心的,終將會發生,一樣也逃不掉
既然會發生那就勇敢去面對
只要細細品嘗,用心處理、真心面對
一切都回歸風平浪靜
協助自己去劃清分水嶺、重新定義"中年"這個詞
讀完真的是能量滿滿
展開
讀自享受rb
Lv.5
追蹤書評人
0.5
|
2024/09/26
劇透警告
白費唇舌
當寫出給予當事人的建議,往往都是白費唇舌的這段,有種‘’你應該‘’,有種無法接受事實的感受,畢竟你都說這類型最後都會白費唇舌,那為何仍持續做同樣的做法??
瘋狂的是做1萬次同樣的事,卻期待有不同結果?
展開
莊義得/阿得老師
Lv.1
追蹤書評人
3.0
|
2024/08/17
主題很棒,但翻譯好硬
因為譯者上podcast 受訪而接觸到這本書,我一直很喜歡這個議題,以前念的也是心理相關科系,所以立即訂購,抱著很大的期待開始閱讀。
但憑良心說,這本書我真得讀得很辛苦,必須跳著看,很多地方很難消化,文辭艱澀、不順暢比比皆是!舉例:
第98頁:「......在男人能夠內化並在其真實感受面前存在之前......」,很不好理解吧?!
第134頁:「......。我們最終只能藉由心的品質來評價他人,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危害自己及他人。......」每個字都懂,但整句不知所云!
也許上述其他給很大好評的評論者們,你們的資質真的比較好吧!否則,就是已經很懂很懂榮格吧!我猜。
展開
木九
Lv.4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08/16
你長大了,你有成為你想要的自己嗎?
在陪伴青春期孩子成長的我,也剛好是中年之人。
我和孩子們都遇到了人生的轉折點,當我期望孩子們可以長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樣子,同時也在反思我自己,那我呢?
從小到大一路伴隨著他人期望下成長的我,有在這些年歲裡長成理想中的自己嗎?
或者從此刻開始,我要怎麼重新發展成理想的自己?
很喜歡書裡的一句話《心靈中的不變真理是:改變,否則就在怨恨中枯萎;成長,否則內在就走向死亡。》
透過閱讀的梳理和省思,願自己在中年之路上持續改變、持續成長,可以持續陪併孩子們一起併肩走。
展開
季竹
Lv.1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08/04
如果對於榮格心理略知一些的,讀起來會比較能理解書內容。
這本書作者翻譯的很好,書中的內容閱讀起來好喜歡。
也許是因為,之前有大略的閱讀過關於榮格心理的書籍,比較能了解這本書的內容。
中年時期的轉變,每個人不同,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談及中年時期的轉變,聆聽自性聲音的過程。
此刻的我正走在這階段的人生道路上,能遇見這樣的一本書,深得我心,值得閱讀的一本好書。
展開
Ellen
Lv.5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08/04
譯者本身對此領域有深度涉獵與理解是很大的加分
這本書不好讀,算是比較難啃的硬核內容.每一句話都需要再三反芻,不是那種可以泡杯茶配著餅乾就輕鬆讀完的書.
必須給出版社肯定,特地找了對此領域有所涉獵的愛智者來翻譯,看到有些讀者評價此書翻譯很差,同樣身為譯者,我很清楚此書光是原文本身的內容就有多難消化,愛智者的翻譯可能已經是目前能夠出現的最佳結果了.不同語系有截然不同的語法語境,為了顧及信達雅的原則(“信”是第一優先的準則),譯者不能僭越作者文本的框架,只能盡可能在忠實之外兼顧達與雅.市面上翻譯作品品質良莠不齊,有些是以極低價格外包給兼差接案者處理(品質可想而知);有些則因為書本內容龐大,為了搶時間上市而找了兩三位譯者分段合作,雖然每位譯者都功力深厚但是放在同一本書裡可以讀得出不同譯者的風格,導致閱讀時會有拼裝過的感覺.我平常有追蹤愛智者的臉書,知道他在長期這個領域的涉獵,因此看到此書是由愛智者翻譯便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確實很難讀,但我認為難讀是因為內容本身精深,即使在沒有語言障礙的情況下讀原文,也是需要逐字逐句反芻後才能繼續讀下去的書.在此給愛智者打氣,一本好書問世,譯者是幕後英雄,讀者只會認識作者而不太會給譯者功勞.AI問世後,翻譯的品質就更難保證;固然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翻譯出乍看之下優美通順的文句,但少了“人文薰陶與平時累積的領域素養”,AI是否能吐出如此深刻消化過後的翻譯,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展開
何志武
Lv.3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07/29
今年最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不管你現在幾歲,只要你不滿現狀,懷疑人生,對於自己的每一個決定和每一刻生活都感到不確定,那就是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是本深度心理學的書,但映照現實生活,卻有很多能代入的內容,也許看完後,很多問題都會逐漸有答案。
展開
陳子楹|lovelove_reading
Lv.10
追蹤書評人
5.0
|
2024/07/24
樂讀|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書封上的這段話我真的是愛到不行,因為那正是我十幾年前就開始問自己以及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一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會想到小時候生活被干涉時,我都會大喊:「這是我的人生,你不要管那麼多。」真是有夠理直氣壯的小大人,然而,隨著被社會化的過程,迷失自我也只是剛好而已、應該的。
正踏上中年之路的我,反而在回憶過去這些迷失,開始認為,即便它們參雜著痛苦、徬徨以及失落,但都是必經的歷程,也是因為那些迷路的經歷,讓我走到了現在、此時此刻的道路。
那麼,我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了嗎?我想,也許還在探索中,但我更清楚地明白,無論如何,都沒有人可以隨意定義我。(其實可以啦,但那也是你家的事)
我覺得人生走到至今很有趣,雖然心中仍會有些渴望,但卻不會容易產生執著;更往內探索自己的不同面向時,也同時接納他人能夠展現不同的特質;心裡有些界線逐漸模糊,但是有些界線卻逐漸清晰;日子仍然會有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不過我知道它們都是同等重要的經驗。
常常把「人生好難」掛在嘴邊,是真的難啊,但不想逃避的話就只能直球面對,所以,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我們終將一死嘛,如果可以微笑面對,就盡量微笑吧,就連生氣也不忘在氣完之後笑一笑。
自我探索是需要的嗎?難道追求外在的一切不好嗎?其實,身邊還真有不少人活在固著的生活中,日復一日,也不特別追求成長,也不特別照顧自己,持續地追求外界的關注、他人的認可、他人的愛以及社會成就等,也許他們會說,那些能夠為內心帶來喜悅與開心啊,我認為喜悅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它會伴隨著幸福感,然而,當你無法自己產生喜悅而要使用追求的手段時,那樣的喜悅也只是建立在外界之上,好像只是一個披著叫做喜悅外衣的恐懼。
書中的後段有提到尚未走向中年之路的訊號,我認為很值得與大家分享───
「仍熱衷於第一成年期的自我建立活動。他們還沒學到,那些活動所代表的僅僅只是投射,是對那些有限的及錯誤百出的偶像的投射。它們是幻覺的偶像,儘管在早年的生活有其必要,但卻會在後面的旅程中讓人找不到方向。」
我真的好愛這本書,裡面貼了好多重點金句。除了鐘穎老師翻譯很到位之外,翻譯序也很有力,也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為那些即將踏上中年之路、在中年之路前徘徊,或是不願面對中年之路到來的朋友點上一盞明燈,這條通往喜悅的必經之路,不需要再害怕,不只有書,還有許多中年夥伴的陪伴,趕快上路吧!
PS.書裡有一個部份我自己也很喜歡,作者說,我們不是只有一個內在小孩,而是有一座幼稚園,我真的覺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真歡樂啊!
展開
共
2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