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尋回失落的家庭記憶,史丹佛心理學家的重啟人生之旅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8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尋回失落的家庭記憶,史丹佛心理學家的重啟人生之旅 (電子書)

A Round of Golf with My Father: The New Psychology of Exploring Your Past to Make Peace with Your Present

  • 定價:380特價:266
  • 特價再88折:234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06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缺席的父親、追求獨立的母親與渴望成長的青年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前五十名心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人生和解之書
 
  在威廉.戴蒙的記憶中,父親於他出生前就死於二戰。但在母親的撫養與他自己的奮鬥下,幾十年後,他成為美國最受敬重的發展心理學大師,卻沒想到,他一直以來所認知的人生故事都是錯的。
 
  一切都源於他女兒的一通電話。
 
  據她調查,祖父不僅在戰爭中活下來,還擔任美國外交官,先後在德國和泰國過著精采的人生。不僅如此,他還是球藝精湛的高爾夫球玩家。巧妙的是,戴蒙也喜歡打高爾夫。他認為,這項運動能培養紳士精神、專注力、自我掌控力和企圖心,這也是他在青少年時期渴望擁有的智慧。
 
  在女兒告知他真相後,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在六十多歲時,踏上了尋找父親蹤跡的解謎之旅。在挖掘這個曲折的人生故事時,戴蒙也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新工具——生命回顧,也就是有意識地重新審視過往,用感恩和和解的心態看待現在,最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過程中,戴蒙也回顧了自己的人生,包括他做過的選擇、天性和興趣,試圖找出他與未謀面的父親是否有任何交集?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憎恨這個拋下他母親的迷人才子?
 
  本書綜合多種主題,既是扣人心弦的尋根故事、也是感人肺腑的回憶錄,更是發展心理學的實例。閱讀過程中,讀者也能對比自己人生的足跡,從回憶中得到自我接納、寬恕和感恩的力量,並帶著更有價值、更有目標的步伐往前進。
 
誠摯推薦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黃麗羽  珍妮閱讀筆記坊版主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名人推薦

  「透過這兩段人生的回顧,我們更能懂得原諒、欣賞自己和他人,並與過去和解,找到前進之路。」──《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
 
  「在道德發展論這個領域,戴蒙是我最信賴的專家。」──《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作者、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扣人心弦的偵探故事加上大師級的心理學觀念,這本鼓舞人心且不凡的書最貼切這個時代的需求。」──《動員之戰》作者、林肯心中執行長亨利‧提姆斯(Henry Timms)
 
  「透過這兩段人生的回顧,我們更能懂得原諒、欣賞自己和他人,並與過去和解,找到前進之路。」──《恆毅力》作者、心理學家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
 
  「這本非凡的回憶錄讓我們看到,只要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與成果,就能獲得有力的見解。」──《統合心智》作者、哈佛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史丹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是美國當今最重要的發展心理學家,曾負責主編《兒童心理學手冊》,他在心理學上的貢獻在於強調「目的」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並出版過暢銷名著《邁向目的之路》。
 
譯者簡介
 
李伊婷
 
  1980年生,高雄人。
  曾任職文創產業國外行銷
  現為自由工作者及譯者。
  譯有小說、心理勵志、醫療保健、商業、運動等多種書籍。
 
  譯作有:《投降輸一半:破解堅持的迷思,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寫作的本事》、《自我提問的力量》、《吃出好心情》、《監獄醫生:圍牆之後的痛苦與生死》、《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百倍獲利,複利投資選股指南》、《我睡不著的那一年》、《聖殿騎士懸疑系列之一聖殿之劍》。
 
  聯絡方式:stellayiting@gmail.com
 

目錄

序  改變人生的那通電話
第一章  重整人生故事
第二章  揭開過去:壓在箱底的那封信 
第三章  串起從過去到未來的人生目的
第四章  重返母校,找尋我和父親少年時的身影 
第五章  服役與參戰所帶來的磨練
第六章  三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七章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
第八章  彌補遺憾、找到新身分

致謝
註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749887
  • EISBN:978626374995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MB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本書作者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記憶中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就死於二戰,然而在他六十多歲時,因女兒的一通電話,告知祖父並未死於戰爭,反而在戰後有很精彩的職涯生活,還是位球藝精湛的高爾夫球玩家,讓作者展開了尋找父親人生故事的旅程;同時,也在回顧父親與人生故事中,找到自我認同、寬恕生命中的缺憾,也感激一路走來生命給予他的各種挑戰與祝福。

作者是位美國知名發展心理學家,為了了解父親,他利用了心理學上的「生命回顧法」來回顧歷史,他到處聯繫還記得父親的親友、閱讀相關文獻,甚至回到母校去看父親的學生檔案,並把父親的人生與自己的人生經歷重疊比較分析,最終在理解父親的同時,也與自我和解。讀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大家都應該階段性的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時刻,都可能在幾個月後、幾年後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意義。而去理解那些遺憾的片刻,也能讓我們更加感激自己所擁有的,並用正向的態度面對未來。所以,試著回顧看看自己的生命故事吧!也許會找到不一樣的生命禮物呢!

🔸什麼是「生命回顧法」?
「生命回顧法」又稱「引導式自傳」,是由精神科醫師Robert Butler提出,他多年來專注於研究老年患者的憂鬱症狀,而他認為老年憂鬱和人們「漫無目的地回憶過去」有關,也因此想出了一套程序來幫助人們以正向積極的方式回顧過往的經歷,並帶著希望和肯定來理解自己的人生。

生命回顧的方式是將時間與空間概念拉大,從整個生命的框架去看待自己經歷和預期會經歷的事物,進而理解這些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這種回顧適用於所有的年齡段,其優點為:
▪️與過去和解
▪️找到改變的契機
▪️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提升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如何展開回顧?
👉🏻透過幾個生命主題展開回顧 (書中有更多例子!
▪️影響你決定人生方向的轉折點
▪️家族史
▪️工作與職業

🔸為何我們不該再思考「若當初能....就好了」?

作者年輕時一直很埋怨父親的缺席,然而經過生命回顧後,他赫然發現,因為父親的缺席,他也因禍得福,獲得了許多成就。我們很多人都會深陷於「平行宇宙思」的陷阱中,大家常常會想著如果自己當初選擇了另一個工作、另一位伴侶,會不會就有不一樣的人生了呢?然而是一連串的人生經歷與選擇成就了現在的我們,若換了一個時空背景,那麼現在的我們也不復存在。透過了解自己從哪兒來、正在走向何處、過往的選擇如何形塑自身的命運、和將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得以接受自己所擁有的人生,也能認知到「自己在這世上最好和最壞的時光都是短暫的,若我們沒有踏上這段旅程,反而會因為錯過某些機會而後悔」。也因此,回顧生命中的遺憾與失敗經歷,不是要讓我們持續感到後悔,而是要讓我們學會點什麼,然後能充滿感激地去理解:要成為現在的自己,那些挫折與滿足時刻都是必然會出現的人生光景。

📍「人生困境是好壞參半的機運,會帶來挑戰及發展性的補償作用。」

更多書評,歡迎追蹤我的 IG👇🏻
【喜歡書的女子 | Valerie】
@valerie_the_bookworm
期待我們能一起透過書籍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5/20
1️⃣承認遺憾、接受失敗,開啟展望未來的正向能力
「要是當初去念A學校,我現在可能已在國外深造了」、「要是當初接受B公司的offer,我現在可能賺到退休金了」…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也因此有許多的「早知道」。其實,沒走上的路不是另一個機會,而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以上面2個例子來說,你怎麼知道在A學校,是否會碰到夢中情人,因此提早定居在台灣成家立業?你怎麼知道如果去了B公司,是否會有同事介紹你投資標的,因而輸光了身家?

當我們在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時,別忘了用「感恩」和「謙遜」的態度,接受自己的選擇,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接納自己後才會更了解自己,擺脫自我懷疑和後悔,對確立未來人生方向將會有所幫助。

2️⃣「目的」是發展出性格力量的原動力
先前分享過《活出意義來》一書,作者Viktor Frankl是「意義治療法」心理諮商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目的」是美好生活的的首要元素。

「目的」的定義為:致力於實現對自我有意義的主動承諾,並對自我之外的世界產生影響。例如籌辦活社區活動,是為了凝聚住戶向心力;舉辦員工訓練,是為了幫助員工在專業上有所成長。

目的會隨不同時期而改變,例如成年人致力追求建立家庭、盡心工作、參與公共事務等;而當進入老年時,人可能已實現或超越原有目的,因而找到新的目的,成為志工、開始學習畫畫、照顧流浪貓狗等。

事實顯示,目的明確的老年人適應性強,充滿活力和韌性,也有興趣學習新技能。

3️⃣生命回顧的實踐法
本書作者鼓勵人進行生命回顧,讓我聯想到近幾年很盛行的「感恩日記」及「子彈筆記」,在本質上也有對應到生命回顧在心理學上所發揮的功能。

例如每天感恩身邊的人事物,會讓你了解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表面上看似吃虧的事情,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有所收穫。

而規劃、記錄、寫日記等則是有利於日後進行復盤,達到「找出自我身分認同」以及「主動創造未來」的功能。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4/20
誠摰邀請大家進入自己生命的探索之旅,從自己的過往,認識自己,真實去感受自己。作者在書上提到,他遺憾没有早一點進行生命的回顧,可以早點改善他的家庭關係。

希望大家都能對於自己的過去好好去了解,並勇敢向前行,不帶遺憾度過我們的一生。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電子書全書系,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