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評

user-img
5.0
|
2025/05/08
最近讀了《章魚的內心世界》作者今年的新作~《烏龜的修復時光》。這本書依然是一本動物觀察日記,但更像是一本溫柔又堅定的生命記事。在看的同時,我真的覺得好感動⋯ 作者真的是一位非常非常愛動物的人。賽·蒙哥馬利參與了烏龜救援單位的志工行動,和其他夥伴們一起執行無數次任務。
    
在陪孩子閱讀爬蟲類百科的時候,我大約知道海龜的生態,但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有這麼多等待救援的野生烏龜們,我很驚訝⋯ 人類究竟把這個世界催殘到什麼樣子了?
    
-
     
印像深刻的是,看到書裡作者跟志工們在一場暴風雪裡對海龜的救援,說:「 我們不能放棄每隻海龜 ,看到一個 救一個 」到後來成功的從一片極地救出一整車的烏龜,我真的非常感動,雖然這只是開始而已,還有後續的漫長治療。
    
讀到這裡我心裡有個疑問:為什麼海龜會在寒冷的冬季困在海灘上?這主要是氣候變遷所致。每年秋末,海龜會從北方海域南遷避冬,但若秋天氣溫異常溫暖,牠們會以為還可以繼續停留,結果來不及逃離,在突如其來的降溫中陷入危機。
    
另一個令人難過的現象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烏龜在過馬路、走陸橋時被車撞傷。人類的大規模開發破壞了原本的棲地,烏龜們無法安全地返回產卵地,只能冒著風險穿越人類設下的障礙。這些受傷的龜殼與迷途的行徑,其實是我們人類行為的回聲。
     
我們也許無法逆轉地球所受的傷害,但仍然有人,像作者一樣,用微小卻堅定的行動守護著脆弱的生命。
    
就像那些被送進救援中心的烏龜,哪怕傷痕累累,只要還活著,就會努力康復。即使修復的旅程漫長,它們從未選擇放棄。
     
-
       
我一直沉迷於閱讀各種關於動物的書籍。我熱愛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但每次合上書本時,心中總會有點沉重。是我太執著了嗎?但也許正是因為這個世界本就不完美,才讓這些努力活下來的生命顯得如此珍貴。
    
作者最後說,看似什麼都做得到的我們,其實也從烏龜身上學到了很多。
     
/ 慢慢來,才能好好享受;不疾不徐,專注當下。/
  
「沒有人像烏龜那樣專注。」
「也沒有人像烏龜那樣有耐心。」
  
在阿拉伯語中,「耐心」(sabr)這個詞的字源意指「約束」或「包含」——這讓我想到烏龜那個溫柔又堅固的殼。那是牠們得以在地球上存活數億年的秘密,也是長壽與穩定的象徵。
  
耐心,不只是等待,而是一種對時間的深度信任。「沒有人能獲得比耐心更大或更好的祝福了。」
     
這本書像是一個提醒,也是一份禮物。當我們願意像烏龜那樣慢下來,收起焦躁,走一條長而穩的路,世界就會用另一種方式回應我們:書裡的最後作者對於烏龜的救援漸入佳境,也多了許多人生的體悟。
  
-
  
原本不想寫下這篇有些沉重的文字,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的確也看到了作者在做這些事上的艱困處境,我知道作者賽·蒙哥馬利ㄧ生都在爲動物付出,我不免想著⋯ 我能做些什麼呢? 或許就是寫下這篇心得了吧。
  
提醒自己,這些生命的存在以及守護他們生命的人們,值得我們記得。
user-img
4.5
|
2025/05/08
2008 年金融海嘯爆發,美股崩跌、銀行倒閉,市場籠罩在恐慌裡。但就在大家爭相逃命時,巴菲特卻反其道而行。他投資高盛,伸出援手給搖搖欲墜的企業,理由只有一句話:「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不是他一時的靈光乍現,而是一個早就準備好的劇本。巴菲特多年來保留了巨額現金部位,就是為了等這樣的時刻。他說:「你得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資源,在別人失控時還能冷靜出手。」
《巴菲特的對帳單(二)》從這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出發,一筆一筆拆解他的判斷與選擇,不只是投資的數據,更是心理的紀律與風暴下的行動美學。這不是一本告訴你「該買哪一檔股票」的書,而是一堂深刻的投資心法課,教你如何在混亂中看懂恐懼背後的機會。
user-img
5.0
|
2025/05/08
感受深刻的諮商小說
用寓言故事包裹著沉重的故事,但讀起來一點也不痛苦,
反而被流暢的情節、詼諧輕鬆的文字一直帶下去。
書中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心理諮商,
讓人對這塊領域有更多認識,
也知道很多問題行為的背後,可能是孩子無法負擔的多重壓力,一口氣爆發造成。

從家長、師長與孩子的角度,都能有深刻的體驗,
而且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讀,插圖很生動可愛。
user-img
5.0
|
2025/05/08
寫給孤獨靈魂的溫柔頻率
《52赫茲的鯨魚們》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描寫孤獨與療癒,文字溫柔卻直指人心。作者借用無人能聽見的鯨魚頻率,象徵那些在現實中被忽視的聲音。全書氣氛靜謐,情感內斂卻充滿力量。它不灑狗血、不喧嘩,卻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一次次被觸動。這是一本寫給「無法被理解的人」的作品,讓人相信,總有某個人能用對的頻率聽見你。推薦給喜歡溫柔、療癒型作品的讀者。
user-img
5.0
|
2025/05/08
將近20年前了吧,
 那時我在台北讀大學,假日常到光華商場附近找漫畫(那時陸橋都還沒拆),八德路的新瑞書店是我第一次跟《橫濱購物紀行》相遇的地方。

 它被放在書店的最裡面,高高的櫃子上。書名很怪,封面線條柔美,色彩溫暖,莫名地很吸引我,回去一查,網路評價超好。只是當時已經缺書,收不到全套了。

 沒想道絕版多年的冷門神作,如今以典藏版的姿態重新回來,還收錄了大量精美彩頁。

 《橫濱購物紀行》這部漫畫真的特別,沒有清楚的主線劇情,沒有角色對立衝突,沒有高潮轉折,甚至也沒有明確結局;有的是一段段日常、偶爾的回憶、和緩慢流逝的時間。

 作者用溫柔的筆觸、細致的感知力,呈現對日常細節的極致描寫,沖一杯咖啡、擦一擦摩托車、在黃昏時分寫一封信,微小事物中就有無盡的美好。當你一頁一頁的翻閱,一股沉靜柔美的情緒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滲進心中。


 這是一部描寫世界逐漸走向終結的故事,一切正在靜靜地結束,城市被水淹沒,人類文明逐漸退場,但不必大驚小怪,就讓作者帶著我們看著這一切緩慢地靜止下來。

 對於即將消逝的一切,書中的角色不逃避、不挽留,也不感傷,只是靜靜與它共處,細細品嘗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記住那些即將消失的美好。

整部漫畫充滿著這種獨特的風格與美感。

在這忙碌焦躁、訊息紛亂的世界,翻開這本書,會讓你感官重新甦醒,想起簡單生活的滋味。

 對我而言,能在多年後擁有這套書就是我生活中的美好。
user-img
5.0
|
2025/05/08
這本書不僅理論紮實,也將一對一會議的重要性、如何在組織內部推動開展、會遇到哪些實務問題,幾乎可以說是手把手鉅細靡遺的指導說明,包含讓讀者可以落實操作的表單工具、自我評量與參考問句,可以說是主管必備的工具指南書。

拜讀此書之後,我自己有以下五點心得反思,跟大家分享交流。

1.領導者的核心責任

我非常認同書中所闡述的一個核心觀點:
一對一會議並非額外附加給領導者的工作,而是領導者的本分。如果領導者能夠完全明白與接受這點,就能夠運用一對一會議來促進團隊成果展現。

許多主管其實剛開始不太能接受一對一會議,但如同此書所提到的,主管們與其腦袋持續懷疑煩惱,不如做就對了!而且主管們在實際落實一對一會議的過程中,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困難,反而能夠越做越好、甚至看到員工改變,最終反應在績效成果上。

2.能做到即時回饋與前饋

在這本『高成效一對一會議寶典』書中有提到,透過一對一會議,主管與員工可以得到一致且即時的回饋,瞭解彼此進度與成果,同時一對一會議也很適合用於前饋與工作指導,因為前饋是針對未來提出想法與建議,幫助員工日後可以做得更好。

3.顧及工作與員工個人需求

一對一會議除了跟員工探討工作上實際會遇到的問題,能夠顧及員工在工作上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兼顧員工個人本身的需求。

因為不分世代與文化差異,每個職場工作者都希望自己能被理解、被善意對待,特別在工作場域中得到尊重與認同,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支持關係。這個世代很重視所謂的『情緒價值』,這概念不僅用於行銷與服務層面,更該落實應用在職場內的領導管理工作中。

4.降低焦慮與節省時間

很多職場工作者對於績效考核總是又愛又怕,特別是當自己認知與主管認知有著嚴重分歧時,績效考核的結果就容易讓員工覺得有失公允、不平衡!其實通常主管也不喜歡開這種會議,會擔心員工的的反應與感受,甚至有的主管會認為根本就是交差了事、浪費時間,而且身為主管,平時日理萬機,可能會想不起來不同員工發生過的不同狀況,所得到的資訊也就未必全面。

而一對一會議可以提升與補充正式的績效考核制度,可以消除主管與員工雙方之間的焦慮,因為平時有落實一對一會議,所以跟績效有關的內容,雙方早就在日常取得共識與溝通,協助雙方理解彼此感受與立場,提前解決會對績效帶來不良影響的問題,所以在績效考核會議當中就不易有『意外』發生,進而提升績效考核的準確度。

此外,由於雙方平時就有進行一對一會議,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反而能更快取得共識,聚焦核心議題進行討論,進而達到節省時間的效益。

5.增進團隊信任與發展

一對一會議可以提升員工的敬業精神,最終減少離職率。在書中有提到蓋洛普的統計結果,定期與員工會面的主管,會使員工的敬業度提升將近三倍。

如今不分產業與職種,普遍都可以聽到『缺人』的難題!因為尋找合適人選與培訓新人得花多少資源,所以如何降低離職率、讓員工在公司內得到成就與發展,對於主管來說就是需要解決的課題。

我個人從此書當中受益良多,非常值得推薦給我往後合作的企業客戶,非常適合做為企業主管們自我經修的必推好書!
user-img
5.0
|
2025/05/08
超可愛的泰國貓貓圖文書出版第二集囉!之前也提到總共會有三本,先大推啦。這次擁有人類的前世記憶的貓貓帶著不同的角度繼續探索人類與幸福之間的關係。
 
讀完真的很有感,人類常常把幸福擺在很遠的地方,總是以為要過關斬將、必須要把自己提升到某個程度才能獲得,於是不斷地追尋、不斷地讓自己成為某個人或樣子,結果,往往達成目的之後卻仍感覺不到幸福。
 
然而,有時候真的什麼都不用做,幸福才會靠近,不,應該是說,什麼才不做才會發現幸福就在身旁。
 
裡面有一篇[未擁有]我蠻喜歡的,因為很多人會誤以為身而為人勢必要去擁有什麼才可以稱得上幸福、開心或是成功,卻很少有人去發現「未擁有」所帶來的幸福。例如,沒有升上主管,同時就也沒有當主管的煩惱;沒有戀愛對象,同時也就沒有戀愛煩惱等等,雖然它們都能帶來美好,但相對也有其他那麼不美好的。另外,還有一篇[吸魂相機]也很有趣,也非常呼應我們現代人什麼都要拍的攝影病。

這本圖文書每篇的插圖依舊超可愛,文字也讓人省思,真的太喜歡了。再推一次💛
user-img
5.0
|
2025/05/08
這是一本讓我感到親情的美好,卻也邊讀邊掉眼淚的繪本。癌逝的母親給女兒的信,一年一封直到女兒20歲成人。就算不能在孩子身邊陪伴她成長,也要把對孩子的叮囑、關懷、祝福,一筆一劃寫下來。濃濃化不開的愛,在作者文字和繪者的畫筆下,充滿讀者的心。推 💕

閱讀動態

最新書評

user-img
5.0
|
2025/05/11
食譜種類多元,包含不同國家的特色甜點,感謝老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製作流程,即使在家中也能夠簡單完成,非常實用。
user-img
5.0
|
2025/05/11
《灌籃高手》(日語:SLAM DUNK/スラムダンク),作者: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日本漫畫,從1990年至1996年在集英社《週刊少年Jump》連載,單行本全31冊,完全版全24冊,新裝再編輯版全20冊,日本的漫畫發行量已超過1億2千萬冊。
user-img
5.0
|
2025/05/11
面對無理之人的言語不必過多解讀和在意,因為人生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關注和追尋的事。
把重心放在自我成長,自然而然也能迎來好人緣。
大概兩三個小時就能看完的一本書,但卻能幫助讀者找回內心的平靜,推薦一看。
user-img
5.0
|
2025/05/11
這部作品是我20幾年前看的了,想不到過了這麼久還會有續作出現,真是太感動了。希望新田祐克老師能繼續畫續集,也希望台灣能跟上日本出書速度,快點出版~
user-img
5.0
|
2025/05/11
花了一段時間才把這本書看完。仔細拜讀後,我才理解為什麼《長期買進》可以一直名列前茅中文書排行榜,敬佩不已!

原本我還擔心自己程度不夠,怕是看不懂教授(學者)寫得投資理財書籍,沒想到內容竟出乎意料的好理解,深入淺出的好閱讀。而且,字裡行間我還感覺到這根本是「#直男」在寫書,周教授有很多幽默時刻,我邊看邊笑。

「例如拉丁美洲及南非的高收益(垃圾)債,是打算退休去南美洲學探戈或去南非打獵嗎?」(😂😂😂)

除了長期持有、避免急功近利的觀念,教導分辨各類金融產品性質,書中另有大量數據分析支持周教授的說法,這部分在寫書時是非常吸引人、非常有說服力的!

其他,我收穫周教授對於小資和中產,應如何避免成為「下流老人」之勸告、如何提早佈局投資理財,書中有明確的做法,這點我覺得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內容。(ps.房地產分析也講得好好👏👏)

這本書閱讀後,我利用周教授的內容,將其部分丟到ChatGPT再進一步分析,然後得到更多我想要知道的知識。最後吸收本書精華:「#正確的投資方法_是躺在指數的道路上耍廢。」這句超受用,我特別喜歡!

(劉潤的《底層邏輯2》也曾提到指數的力量)

結論:
如果說,2025年有什麼書單還沒納入的話,《長期買進》建議你必讀好吧~
user-img
4.5
|
2025/05/11
意外喜歡!畫風跟故事都不錯,個人認為有輕微的自我認同+救贖的元素。雖然有些地方轉折有點太順利,不過還可以接受~栗原為了媽媽的笑容而努力考第一名的片段,隱隱有泛淚( ߹꒳߹ )

分類熱評

試讀心得

好評推薦

熱評排行榜

書評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