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評

user-img
5.0
|
2025/05/05
《學會領導》是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以40多年軍旅生涯淬煉出的領導哲學。從戰場到戰略,他融合實戰經驗與管理智慧,提出清晰可行的領導原則,直指如何在壓力下做對決策。本書不只是軍事領袖的備忘錄,更是給每一位管理者的誠實建言與實用指南。
user-img
5.0
|
2025/05/05
因為科技飛速發展,現代人取得食物的管道更加多元也比過去更加方便。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影響身體健康,漸漸形成一種習以為常的文明病!

據報導,在人體內已知的一千三百多種酶中,有數十種是含鋅的。有哪些人是需要補充鋅元素:吃素者、早衰者、營養不良的兒童、厭食症兒童、視力差者、免疫力差者、味覺差的老人。

生活中的飲食小細節,與我們的健康休戚與共。畢竟,不只有話不能亂說,飯也不能亂吃!
user-img
5.0
|
2025/05/05
一篇篇的小故事. 輕輕柔柔的文字. 映在心上卻十分鮮明, 打動我的心. 翻譯也十分出色. 其中一篇篇同為木屐襪之白...啊, 真喜歡譯者用木屐襪這個詞而不是用一般的足袋. 因為用了木屐襪所以更顯得白了. 真美好. 一路讀來美好的感覺不斷湧現. 真是謝謝作者帶來如此這般美好.
user-img
5.0
|
2025/05/05
今天收到新書,一口氣就讀完了。其實光讀了前面兩頁就覺得很感動!適任用簡單而溫柔的文字講述動人的沙漠生態,是孩子們很好的自然教育。看似荒涼的焦渴之地,蘊藏如此多樣態的動植物和生態循環,這個若不是在住在當地深耕體會+花心力研究,是不會知道的。(適任長年旅居撒哈拉並帶深度沙漠導覽)

故事的奇幻情節和角色對話,雖然為了兒童文學而寫得精簡,但其中的深意其實是讓大人思考的,而且也完全超越沙漠範疇,可以直通宇宙。南君的插畫樸拙清新,很美很詩意,搭配適任的文字真的很契合。

適任雖然平常看來是個硬脾氣又硬頸的魔羯,但面對純粹的人事物,她的內心很柔軟,在這本書中也可以讀到她對沙漠全然的大愛。我覺得在這個瘋狂且動盪的(天災人禍)年代,懷有這樣的內在空間和外在表達和作為,是值得嚮往和看齊的,自我的綠洲。
user-img
5.0
|
2025/05/05
翻看著這本極平凡的漫畫,我同時也在回想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啊~我們的日常雖然好無趣,但也沒有什麼不好。」說來有點害羞,以前年輕不懂事,總會以為日子過得轟轟烈烈才是生活,而沒事的日子似乎是在浪費生命。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們人手一機,隨時隨地都能連接網路走訪全世界,只要手指輕輕一按,就可以快速瀏覽到許多人的「美好生活」,雖然有些人會覺得那些美好都是表象,也許我以前也這麼想,但現在卻不會了,反而會認為,那些美好的日常分享都是存在的,也是真實的,只不過它們都是稍縱即逝的片刻,只因被記錄了下來就被誤以為是永恆。

所以,我們真的不需要過度去在意他人在社群上所展現的好,無論是生活、感情或是工作成就等等。我很喜歡「此刻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狀態」這個信念,真的只要把專注力放多一些自己的真實生活,應該就可以理解我所想表達的感覺。

人生走到此,現在的我比起在社群交流,更著重在人與人之間實際的交談,上週末也正好跟朋友聊到自己的星盤,果然適合與人面對面的相處,社群這塊相對弱,也可能因為這樣,我才漸漸發現日常雖平凡,朋友雖不多,但聊著平淡的話題,平凡的寒暄,內心反倒有種踏實感,尤其在看著漫畫中角色們相處的時候,我更是這麼感受著。

當然,生活還是會有很多雜事啦,昨天我正好也在梳理上週末所發生的一些小事件,困在情緒中很容易就會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可是,我覺得只要有OK的解決方法就都是小事,日常生活不就如此嘛,偶爾需要一點調味的,不過,我還是真心希望調味料不要過量(笑)。

好的,這本漫畫的內容就如同書名一樣,裡面的每一天都好日常,可是角色之間的情感連結卻深深地感動著我,我真的非常喜歡這類的漫畫(與故事),有愛😊
user-img
4.5
|
2025/05/05
對於曾經身處同樣處境的我來說,過去那些在人生某個階段感到自己不再「被需要」、不再「被定義」的時候,我也如同莉迪亞一般。

莉迪亞是一位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年女性,其內心掙扎與角色轉變深刻地反映了現代女性在家庭、婚姻與自我認同中的困境。曾是食物造型師的她,婚後為家庭放棄事業,成為丈夫與孩子背後的支持者,卻在女兒離巢、丈夫外遇的打擊中逐漸失去自我。她的駝背與低姿態是長年壓抑的自尊與失去存在感,不自覺外顯出來的肢體表現。

在銀髮俱樂部的工作,成為她重新尋找自我價值的契機,儘管一開始她天真地以為能靠熱情與適合長者刻板活動來贏得認同,卻反遭冷嘲熱諷,使她更加質疑自己的能力與位置。她對老校長的死亡充滿愧疚的表現,恰是她內心長年壓抑的情緒的爆發與轉變。莉迪亞的故事,揭示了當女性不再被視為母親或妻子時,如何從碎裂的角色中重建自我,學會捨棄不再屬於自己的身份,尋找內在真正的自由與存在價值。她的脆弱是真實的,但在掙扎中也透露出一絲可能重啟人生的希望。

莉迪亞的轉變,讓我看到:自我不是一紙角色的總和,而是在面對傷痕後,仍願意選擇溫柔、仍願意嘗試改變的勇氣——哪怕只是泡一壺茶、烤一個蛋糕。走出破碎的第一步,或許就是允許自己失落、悲傷,然後在那些曾經壓抑熱情的小角落裡,重新拾回快樂。
user-img
5.0
|
2025/05/05
不在意對許多人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但這本書透過禪智慧,幫助我們進行心態重整,讓你的不在意,不再只是一時轉移注意力,而是真正內化,養成習慣。
養成「不在意的習慣」好處很多,原本你可能不安到睡不著,現在可以平穩放下;別人對你說了不中聽的話,你可以一笑置之,不痛不癢。若你能有效控制情緒,就能用最佳狀態面對各種問題,生活中也不再有什麼問題難得倒。
user-img
4.5
|
2025/05/05
多數投資人追求「報酬率最大化」,但真正活得久的投資人,追求的其實是「不死」。
《不死投資客》不是要教你買哪支,而是幫你建立在市場上活更久的思考策略——當市場反轉、帳戶虧損、情緒崩潰時,你有沒有一套能活下去的劇本?

書裡提出三個核心觀念:
1. 資產配置不是為了賺最多,是為了撐得最久。
2. 投資策略不該只看報酬,更該看你能不能承受。
3. 真正的高手,不是靠預測市場,而是隨時願意修正自己。

作者分享他自己 40 年來的親身實戰,從黑色星期一到疫情股災,每一次生還,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退得夠快、等得夠久、改得夠早」。如果你也想當個不死的投資人,這本書的思路,也許能幫你避開那場「下一次的大災難」。

閱讀動態

最新書評

user-img
5.0
|
2025/05/07
老師的畫風真的很美…🥹🥹🥹
敘事的節奏跟分鏡都好喜歡
描寫演員的作品不少,但這本這點真的很厲害!僅僅幾卡演戲時的畫面就充滿張力✨
起承轉合跟轉折也很棒🥰愛了愛了
user-img
5.0
|
2025/05/07
不論你是否同意本書的觀點,都不可否認作者嘗試為台灣島上的民族融合做出貢獻;
只可惜身為一個讀者,你可能將難以避免地發現,那樣的精神並非當今的主流。
user-img
5.0
|
2025/05/07
老師的短篇其實都非常好看,很有濃濃的平民小老百姓味,不過老師的角色一直以來對我來說都有人物辨識度很低、大家都很像的問題,好在是短篇就不用記住太多人臉跟名字。
user-img
5.0
|
2025/05/07
作者本人真的很有料,也很有資格來寫這個主題,書中有許多建議與寫作練習,全方位各種劇本的建議,不會只有偏頗某一類,後面也有好萊塢的殘酷現實警示。
user-img
5.0
|
2025/05/07
鬼滅之刃,描繪出家人、兄妹、朋友之情。
《鬼滅之刃》(日語:鬼滅の刃),簡稱《鬼滅》,是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所創作的奇幻漫畫作品,描述主角炭治郎為了尋求被變成鬼的妹妹變回人類的方法,並踏上斬鬼之旅的和風刀劍的奇譚。於2016年2月15日至2020年5月18日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全數205話。
user-img
5.0
|
2025/05/07
作者透過自身的經驗,歸納出了感情路上會遇到那些疑難雜症,對於初步想要認識感情是怎麼一回事的人來說,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中肯而不偏頗,讀完此書,還可以稍加實踐,驗證書中所講的理論是否符合自己!

分類熱評

試讀心得

好評推薦

熱評排行榜

書評人排行榜

  • 從鬼地方破穿地獄門──專訪陳思宏《社頭三姐妹》
    終於脫離鬼地方了。 「《鬼地方》很悲。太悲傷了。」陳思宏說寫《鬼地方》的時候很痛苦,情緒太滿,幾度崩潰,「後來我想,可不可以把悲傷這件事情,用另外一個方式來呈現。」 那《社頭三姐妹》就是陳思宏對這問題的答案。 「我想要寫一本黑色喜劇。」陳思宏這回不寫鬼了,改請神。同樣寫悲傷,他改用荒謬的喜劇方式呈現。乩童世家三姐妹生懷異能,能通靈,偏偏本土X戰警在媒體亂象之前終究無法變成復仇者聯盟,小說中與神...
    用繪本記錄育兒時光,留住成長與愛的片刻──專訪《媽媽是房子》作者歐霍荷・珀蒂
    第一次讀到《媽媽是房子》時,我就被那份簡潔而深刻的情感打動。法國插畫家歐霍荷・珀蒂用最簡單的語言、溫暖的圖像,描繪出新手媽媽與新生兒共處的第一年,那是許多母親心中柔軟卻複雜的時光。 珀蒂畢業於法國史特拉斯堡裝飾藝術學院,是法國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繪本創作者之一。她的作品大多取材自自己的家庭生活,風格鮮明,色彩大膽,文圖之間帶著詩意與幽默。從《媽媽是房子》、《妹妹是恐龍》,到最新的《我長大了!》,她...
  • 所以,你到底是怎麼寫的?——專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作者杉井光
    杉井光:「想成為某人人生中最震撼的一本書」這個目標,我想大概已經實現了,所以這是一部令我滿意的作品。
    【OKAPI編輯室選讀|4月編輯精選】將注意力放在想達成的願望,一如抽芽的新綠
    春分過後,白日漸長,甦醒的能量釋放累許久的心之雜質,阻塞的靈感也暢快起來,想像新生的樣貌,將注意力放在想達成的願望,一如抽芽的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