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評

user-img
5.0
|
2025/05/22
書中有四篇「不爽不要」系短篇,就像在看有點腹黑的人所寫的日記,讀完之後非常喜歡,比我想像中還有趣!作者用用第一人稱挖出那些看似日常、其實毒氣超標的語言暴力與人際失控故事,有些其實會讓我產生共鳴,想著:我好像遇過這樣的人!
四篇故事幾乎都有提到「新冠肺炎」,這樣的故事背景很明確的點出了時空背景,因為是很近期的事情,所以讓人覺得很像生活周遭發生的故事,這也是讓讀者對這本書感到親切的原因之一,而這樣的設定,也讓故事主角們的失控暴怒變得更加合理。
作者對於四篇故事的角色刻劃和氣氛營造都做得很好,節奏很快、故事豐富、對白幽默,每個角色都瘋瘋的,但結局都在適當的時機點收尾,不會讓人覺得太超過,讀起來很舒服。
特別喜歡第三篇《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從角色們的對白逐漸釐清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再透過主角內心獨白發現他是個超級自戀的人,把自己形容得很有魅力,讓我也默默同理了他的行為,看完後回過神來只覺得好失控也好好笑。
而最後一篇《老人有害,年輕太菜》中,作者自嘲的將故事角色之一的老害作家設定成自己,我覺得是很聰明的寫法,少了讀者去猜忌作者是不是在影射誰的可能性,幽默感也大大提升,最後主角的失控回信更是讓我忍不住笑出來。看完只覺得意猶未竟,非常希望作者下一本著作也是走這樣的風格~
user-img
4.5
|
2025/05/22
喝心靈雞湯?不,當然是要來杯專屬自己的特調才對味!

不同於心理層面的書籍,作者利用身體6個物質變動如何影響著你的心情寫出來,從自身的狀況去特調屬於你的組合

■多巴胺=>驅動著你去獲取「尚未得到的」,像是帶著你前進的引擎(當然方向就是個問題)

■血清素=>讓你「滿足已經擁有的」,並放鬆下來,停止追逐些什麼

■催產素=>讓人有充實與歸屬感,不會陷入懷疑自己的恐慌

■皮質醇=>提醒你要避開風險,當然過度的觀注風險,反而會造成長期不必要的緊繃

■腦內啡=>身體天然的止痛劑,能用來對抗焦慮和不適

(這個物質看書的篇章,自己還是不太理解🫠🫠🫠,無法從親身經歷去找到他)

■睪固酮=>增強你的自信與競爭力,過多的話造成侵略性行為會太強

========================
在上面5個物質中(我自己扣除腦內啡),書中的說明與例子,其實與從心理層面書籍內容有不謀而合之處

像是過度追求「速效」多巴胺,容易造成更空虛的問題,在心理層面書上也都有提到。

像我自己目前大概最需要的催產素XD,書上描述身體的接觸也會提升催產素,讓我想起小孩還小很可愛時,常常抱著他們會有種療癒感,即使再忙再累,總是會瞬間療癒回血
(屁孩大了,就不可愛不想抱XD)

如果心靈雞湯喝了太迷茫,仍不知道怎麼做比較好,那這從身體的專屬特調會更容易執行!

最快的是去曬太陽🤣🤣

很適合搭配以下書籍看

改變現實的潛意識法則:用負面情緒改變自我,實現理想生活


情緒流動:11個內在對話練習,陪伴孩子調節情緒
user-img
4.5
|
2025/05/22
最近哲維出了新書《高能量溝通》,瞬間也一躍成了暢銷書作家。但誰能想到,目前身為公益演說家的哲維,小時候居然是有口吃的內向人呢?

認識哲維,是從聽他的Podcast「哲維說書」開始。接著,上了他的線上工作坊《2024年度目標顯化工作坊》。後來,又在【影響力社交術工作坊】實體課程,第一次見到了本人。哲維給我的感覺,是很有親和力又有點靦腆的,但當他上台時,卻是能夠侃侃而談。

透過《高能量溝通》這本書,哲維告訴我們,無論你是外向者或內向者,只要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又能展現自己真實個性的溝通方式,都有機會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說到《高能量溝通》,我腦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最近追的陸劇《蠻好的人生》中的胡曼黎。老實說,我已經好幾年,沒有追劇了,這回就是看到主角是由孫儷演出,所以就破戒了!(笑)

《高能量溝通》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聽得懂‧想得通‧說得好,3步驟讓你的影響力翻倍」。關於這3點,我認為,身為保險從業人員胡曼黎,完全做到了!

「高能量溝通」核心三步驟如下:

❤️聽得懂~是溝通的起點,也是影響力的根本

「真正決定成功的成效不是說了什麼,而是聽到了什麼」

哲維認為,當你聽懂了對方說的話,他會感到被理解,從而產生信任感,接著自然就無需說服對方了!

同理,胡曼黎要想讓保險成功開單,首先就必須聽得懂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感到被理解,進而信任她。

還記得《蠻好的人生》劇中有一段畫面,胡曼黎花了將近一兩個小時,聽客戶訴說自己的困擾。她總是全心投入,接住對方的話,讓對方感受到溫暖 ,甚至聽懂話語背後,沒有說出口的情緒及核心需求。這樣的傾聽,才是真正的連結!

為什麼聽得懂這麼重要?

因為人們很容易會有預設立場,以為事情就跟之前一樣,沒有做雙向的確認,結果可能導致後續行動的錯誤,事後還得花時間補救。

總之,溝通真正的高段位,就是從「聽得懂」開始。

❤️想得通~先理解,再表達

「想得通,才能說得透!」

能夠看清問題本質,而非糾結於表象的人,才能迅速找到問題的核心,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進而消除溝通障礙,讓事情迎刃而解。

哲維建議我們,在開口之前,可以先問問自己以下「三大關鍵提問」:

1.對方的焦慮是什麼?
2.對方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3.對方希望我為他做什麼?

胡曼黎每次面對客戶時,不是急著推銷產品,而是先花時間理解對方的焦慮與需求。對她而言,成功開單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獲得佣金。她更在意的,是保單是否真正滿足了客戶的需求,解決了客戶的問題?

因此,每當在接到一個新的案子時,她總是花大量時間,思考和分析對方深層的焦慮和需求。最終找出事件的「底層邏輯」,並提供客戶最適用的保單。

有時候,卡住不是因為話說不好,而是想不通對方到底在擔心什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轉換視角,通過深入思考和有效提問,才能真正洞察問題的本質,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

❤️說得好~從真誠出發,讓話語有溫度

「說得好不是討好、不是奉承,而是基於真誠與理解的溝通方式,創造更深層的連結」

想要讓自己的影響力翻倍,哲維認為,有三個開口前的關鍵技巧:

1.設定「雙贏心態」,讓對話變得順暢
2.先問自己:「這場溝通,我想要的核心結果是什麼?」
3.掌握「先給予,後影響」的黃金法則

回到《蠻好的人生》劇中,胡曼黎總是把客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樣關心,甚至進一步協助處理。所以她和每個客戶之間,都建立了高度的信任感。因此,即便後來當競爭對手,在客戶面前說她的壞話時,客戶也不會輕易動搖。

「說得好」能讓人的話語有溫度、有力量、有影響力,更能打動人心!這樣的影響力,來自真誠,而非話術!

💕寫在最後

《高能量溝通》書中,有一系列的秘訣提醒以及實用工具,能幫助讀者,找到並發揮專屬於自己,舒服又自在地獨特溝通風格。更有甚者,我們能用它來影響他人、改變環境。

透過《高能量溝通》,我們明白了「聽得懂」、「想得通」和「說得好」三個核心步驟,也在《蠻好的人生》劇中,看到了胡曼黎,如何運用這些原則,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在未來的溝通中,我們不妨也試著將這些理念,融入自己的對話中,讓每一次交流都更具意義與影響力!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39本
user-img
5.0
|
2025/05/22
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否出現過不知道該向誰傾訴煩惱的情況呢?

找到一位合適的聆聽者已經很困難,若還要在對方能保守秘密的情況下,又能同時給出建言,那該有多困難?說不定我們的身邊都沒有這一號人物吧!

不如就投書請專業作家來給予我們解答吧!而《人生的煩惱,大多和下半身有關》這本書正是收錄了上野千鶴子在專欄中回答讀者的各種疑難雜症。

雖然書名讓人誤以為談的都是「性」,其實不然。正確來說應該是所有人際關係的煩惱,年齡層從十幾歲到七十歲皆有,無論是多難以啟齒的問題,上野千鶴子總是能給予讀者獨到的見解,即便我們沒有類似的困擾,都不禁佩服上野千鶴子的人生智慧,確實很能啟發讀者新的思維。

比如七十歲的已婚女性表達喜歡年輕的男子,也在對方身上花了不少錢,但彼此的關係始終無法更進一步,於是煩惱於到底是否該分手?結果上野千鶴子的答案是只要把對方當成「寵物」就不會感到生氣了!因為寵物本身就是一種令人療癒的存在,相信也不會有人對寵物抱有回報的心態,所以會感到煩惱就是因為自己內心有所求,一針見血地點出這位女性的真實心態,而不是去譴責這位女性出軌或是遇到詐騙集團。

還有五十五歲的家庭主婦訴說高中的女兒懷孕墮胎卻沒有告訴自己,忍不住覺得自己被「背叛」,也說女兒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表示自己感受到身為母親的自責感與對女兒的厭惡感。上野千鶴子很犀利地指出完全感受不到這位家庭主婦對女兒的愛,既沒有心疼女兒的遭遇,而是感受到自己被背叛,根本沒有站在女兒的立場去思考,為什麼女兒會不敢告訴自己這些事情呢?是不是彼此的信任出了問題,或是女兒太害怕告訴母親而被責罵,所以才演變成如今的局面呢?

一直都很喜歡閱讀日本作家的問答集或講述人生道理的散文,總是不盲目跟隨普世價值,也無需考量討好讀者的需求,亦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做批判,但又能直擊問題的核心,確實能給予為煩惱所苦的人實際的幫助,也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去反思,自己既有的思維是否需要修正?或是把這些從未想過的嶄新觀念先儲存在腦海裡以備不時之需?

五十個男女的私密問題,很可能也曾經在我們的煩惱清單中出現,到底上野千鶴子會如何回答,邀請您一同來體驗思想的震盪。
user-img
4.5
|
2025/05/22
翻開這本書的原因不是因為比爾蓋茲推薦,而是被內容試閱裡,描述一對夫妻每天在跟數位產品搶孩子的情境觸動,「放下手機他就是我認識的那個孩子,談笑風生,應對有禮,但當她一進入手機的世界,或我們試圖請她停下來,她就像失控的猛獸,聽不到別人的聲音,只追求在數位世界待久一點。」這真的就是每天的育兒寫照。但其實讀著讀著,你會發現「數位焦慮」這件事不只是孩子,成人其實更嚴重,停不下來的短影音、直播掛睡、動不動就刷新頁面或三秒就看一次手機、回訊息回到斷片等,只是成人的父母已經不會再提醒這件事而已。書中提到數位世界就是一個不分年齡的世界,很野生的群體互動模式,所以更需要保護缺乏社會經驗的孩童,但就作者說的,如果要一群一出生就什麼資料幾乎都在網路上的人不接觸社群網路,只能把他們送上火星了吧,對應父母的焦慮,作者也提出很實用的方法,例如增加現實經驗的正向連結,多與他們練習如何識別資訊的真偽等,我覺得都是很有幫助的提醒,這也正是這本書與其他同質書籍的最大差異,不是過度保護,而是建立他們的數位心智韌性和資訊安全識別度,幫助他們能保護自己。
user-img
4.5
|
2025/05/22
■ 提要

在科技創新、環境變遷與全球化的影響下,組織若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提升團隊協作與運作效率。本書從「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的核心理念出發,透過實用框架與干預策略,幫助企業與團隊突破瓶頸,改善工作環境,並提升整體效能。

📌 組織發展三步驟
✔ 可視化——確保組織問題能被看見與理解
✔ 誠意對話——促進團隊內部開放溝通與共識建立
✔ 開創未來——推動變革,提升組織適應力與競爭力

📌 現代企業面臨的挑戰
🔹 個人工作負擔加劇——獨立作業模式盛行,缺乏協作機制
🔹 職場多元化帶來挑戰——文化、背景與價值觀的差異影響團隊合作
🔹 溝通時間壓縮——數位化與遠端工作模式讓團隊互信降低

本書不僅解析組織發展的基本概念,還探討企業如何在變革時代,透過有效的對話與策略,建立更具凝聚力與靈活性的組織文化,讓員工在合作中找到價值與成就感。適合管理者、團隊領導者及所有希望改善職場環境的朋友閱讀。

■ 心得

過去曾在一家藥廠工作三年,深刻體會到缺乏對話與變革的組織如何影響企業競爭力。公司氛圍偏向「養老」,即使內部存在衝突,大多數人選擇避而不談。即便員工工作態度消極,上層仍採取優待政策,不主動辭退任何人。長期下來,公司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薪資無法提升,年輕人才不斷流失。

衝突的本質是「多元觀點的碰撞」,能夠促使現有方針修正得更完善,讓「問題被看見」。然而,許多企業為了避免爭端選擇迴避,最終也錯失了溝通與建立共識的機會。當員工僅關注自己負責的業務,缺乏整體視野,就難以靈活應對變革與挑戰。

近期也接觸到一個新觀點:組織討論的重點應放在「未來如何做得更好」,而非檢討過去的錯誤。當領導者詢問「你當時為什麼不那麼做?」時,員工的回應往往被視為藉口;但若將焦點放在未來行動的優化,組織才能真正動起來,將過往經驗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指南並確實落實。

且部分主管往往如書中,將問題當作技術問題(Techical problem),認為主要針對點將故障項目修正公司就能運轉起來,但實際上組織更多的是適應性挑戰(Adaptive challenge),即問題不清楚,也無現成解決方法,需要改變既有認知並嘗試才能有所收穫,但技術問題我們往往相信「還沒壞就是好的」。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職場環境的影響,真正高效的組織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機制與適應變革的能力。希望更多企業能夠透過組織發展策略,打造更健康且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
如果有一天,
你打開《小美人魚》,
發現人魚公主和王子結婚了,
人魚公主變成真正的人類,
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而翻到《希臘神話》,
宙斯變成一顆布丁,
美杜莎成了蛇味沙拉⋯⋯,
請不要太驚慌,這不是你記憶出錯,
而是故事被搞壞了。

這正是《穿越驚奇圖書館》系列的核心,
它將我們熟悉的經典名著,
一本本變成充滿謎團與冒險的「故障現場」。

書裡有吃書的魔王、
有假扮天使的妖怪、
有神經兮兮的故事守護者,
還有那些「被誤會的經典角色」。

但這套書最大的魅力,
不只是奇幻設定和熱鬧節奏,
而是每一集的同一個問題:
「如果你可以改寫一個故事,你會怎麼做?」

故事從第一集開始緩緩揭開序幕,
宗介是一個不怎麼喜歡讀書的小學生,
某天在圖書館裡翻開一本《格林童話集》,
結果發現故事全都錯亂了!
白雪公主變成魔女,
糖果屋的妹妹成了女巫⋯⋯
這不是翻譯出錯,
而是魔王格啦E夢偷走故事裡的「關鍵字」,
導致整本書像是失控的拼圖。
宗介因此被拉進了「世界圖書館」,
成為「故事修復者」拯救故事。

第二集的主角是驕傲但很努力的帆坂葵,
她走進《天方夜譚》,
卻發現故事裡的說書人不見了,
辛巴達變成了膽小鬼,
阿里巴巴被大盜抓走了⋯⋯
這樣一個連配角都出現錯亂的故事,
葵必須和夥伴法蘭合作,
才能讓故事恢復元氣,
說書人才能繼續說故事。

這兩集像是熱身賽,
讓讀者熟悉這個「故事可以壞掉,讀者可以修復」的世界觀。
主角們不僅僅是懵懂參賽者,
而是變成略懂故事結構的「實習編輯」,
也逐漸理解改寫不是任意重寫,
閱讀也不只是接受,
而是一種理解與選擇。

故事來到第三集,
主角是一陽,
熱情、積極、讓人有點受不了的正向少女。
她覺得覺得童話世界應該要幸福快樂,
直到她進入《安徒生童話集》⋯⋯
她的搭檔是滿臉疲憊、有點玻璃心、
還很有主見的安徒生本人。
他表示,悲劇是我創作的核心,
請不要想把我作品改得太溫馨。
但是一陽希望的「修復」是,
讓人魚公主不要變成泡沫,
讓小錫兵不要被燒成灰燼⋯⋯

不過安徒生表示,
我不是要讓讀者開心,
而是讓他們感受那些說不出口的心情。
直到一陽看見同學因安徒生的悲劇故事而流淚,
那一刻她才明白,
有些人不是不想快樂,
有些故事不是不完整,
而是刻意留下裂痕,
讓讀者在悲傷中找到一點力量。

不是每個故事都該有快樂結局,
但每個故事裡的悲傷,
都可能是讓讀者變得更強大的契機。
人魚公主最美的部分,
並不是成為人類,
而是人魚的泡沫中藏著微光,
是她找到了自己。

故事來到第四集,
這次的主角是島崎守,
成績優異、記憶力超群、
但被老師與同學聯手霸凌的孩子。
他最終選擇逃離學校,
躲進一間行動圖書館,
落入了魔王格啦E夢的陷阱。
天邪鬼亞美諾遞給他一本《希臘神話》,
請小守幫忙修復故事。

於是,小守開始了一場「大翻修工程」,
讓冥界之王黑帝斯代替宙斯成為眾神之王,
故事開始從這裡壞掉。
小守的每一次「修正」,
都是基於善意,
想要讓故事公平、讓結局不再殘酷。
但他逐漸發現,
是宙斯的多情成就了英雄的出生,
美狄亞的瘋狂讓人知道愛與背叛的界線,
是悲劇讓我們記得人類其實很渺小。

改寫故事,看似是權力,
其實是一種責任;
想讓世界更好,
有時卻可能反而毀了原本的秩序。
最後,小守回到現實,
仍然不被原諒、不被理解,
但他知道,自己成長了。

而且他也理解了,
自己認為的正義,
未必是別人的正義或正確答案。

這套書看似在講故事的修復,
實則是關於孩子如何面對現實的故事。
宗介重新找回閱讀的渴望和熱情,
葵從評論者變成創作者,
一陽從樂天派變成理解悲傷的朋友,
小守則從被害者變成反思者。

而讀者,也在這一趟趟旅程中,
學會了如何閱讀,
不是只看情節對不對,而是去思考,
為什麼會這樣?
怎麼會是這樣?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或許,我們無法改寫現實,
但在故事裡,
我們可以練習看見、練習選擇、
練習成為那個願意出手的人。

這套書帶著孩子走進經典,
也帶著他們走向自己。
不一定每一頁都歡樂,
不是每一次修復都能圓滿,
但在錯亂與拼湊之間,他們會發現,
閱讀從來不是逃離,而是一種靠近。

閱讀的真正魔法,
不是通往童話,而是讓我們直視現實。
孩子不只是讀者,
他們在書裡,
練習成為能改變世界的人。
user-img
5.0
|
2025/05/22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初學者與有意提升生產力的讀者參考的Notion實用指南。全書內容豐富、結構完整,從Notion的註冊、基本操作、頁面管理到進階的資料庫應用,乃至於小工具整合與團隊協作,幾乎涵蓋了數位工作與生活所需的各種功能,無論是個人規劃、專案管理還是團隊合作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

書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搭配實際生活與工作的案例,帶領讀者一步步學會如何運用Notion來打造屬於自己的高效數位系統。每一章節都針對不同功能做深入解說,像是頁面設計、資料庫建置、範本活用、Web Clipper、Indify小工具整合等,細節豐富且附有操作步驟,非常貼近實際需求。不論你是學生、上班族、工程師、設計師,甚至是企業經理人,都可以從這本書找到合適的應用情境。

此外,本書的目錄條理分明,方便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主題,對於剛接觸Notion的新手特別友善。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還介紹了許多小技巧與外部資源應用,例如如何與Indify網站串接、如何高效進行資料分享與團隊協作,讓Notion不只是筆記軟體,更成為串連數位生活的核心工具。

整體而言,這本不僅是工具書,也是一套系統化的數位生產力教戰手冊。給所有想提升個人或團隊工作效率、希望打造屬於自己數位知識管理系統的讀者。

閱讀動態

最新書評

user-img
5.0
|
2025/05/23
身體意識繪本這系列我真的是好喜歡,這也讓我憶起自己在童年時期的一些求學時光,好像沒有大人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是什麼樣的存在,我們的個性、性格還有喜好是怎麼發展成個人特質的?於是,有些孩子會特別想要去證明自己是與眾不同的,而有些小朋友則會默默地就學習身旁的人成為別人。
  
或許也是社會文化的關係,所以,這些議題對大人們來說也相對陌生。因此,當我看到這本繪本以溫柔的方式告訴孩子們,每個人的大腦都不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且也是重要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創造很繽紛的世界,所以,每一個人都是重要又珍貴的存在。
  
我常常在想,孩子小的時候就能夠透過繪本教導他們如何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真的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或許可以大幅減少很多非必要的人際衝突與隔閡。
 
身體意識繪本系列我超推!
user-img
5.0
|
2025/05/23
此書能增加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
懂得勇於面對那些阻礙我們的困境,
擺脫沒有必要的痛苦和挫折,
喚回我們內心的自己並快樂享受當下。
user-img
5.0
|
2025/05/23
送貨速度很快,去簽書會前就到了,內容超豐富,還有演員們手寫信一些幕後花絮的照片讓我回味無窮。 這部劇跟這個劇照真的超好看。
user-img
5.0
|
2025/05/23
一位乖巧聰潁的男孩回來了、從認識你小時候是多麽聽話、可愛、怎麼會變成現在不時暴怒的人呢?原來你是因為這病找上你了?看你的書過程、我都哭了、感動、你真的不容易渡過這些煎熬你的生活、接下來的日子、你也認知自己身、心理狀況、家人、親戚都會支持你、迎向美好的生活、我們一起努力💪
user-img
5.0
|
2025/05/23
歌曲貼合劇情發展,好聽。垃圾場的決戰經過十幾年的等待終於可以實現,我想下次垃圾場的決戰應該可以像這次一樣經典與熱血。
user-img
5.0
|
2025/05/23
看到第六本,兩人明明才認識不到幾天,而傑洛在喬尼有生命危險時會很盡力去救他,反過來喬尼也是一樣,他們生死之交了。傑洛來參加這項比賽主要也是為了別人,傑洛真的是個好人,看飆馬野郎不可能不愛傑洛,愛上傑洛人之常情。

分類熱評

試讀心得

好評推薦

熱評排行榜

書評人排行榜

  • 最美的繪本,最深的思念──《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圖文作者蘇西.李&帕特.澤特羅.米勒專訪
    「在文字裡,角色之間並沒有真正重逢。然而,整本書鋪陳了那麼多思念的情感,我真的無法把結局停留在他們就這樣分離兩地!即使現實中無法見面,我也希望他們能在書中相見。當我聽說帕特非常喜歡這幅最後的插畫時,我真的好開心。在許多合作中,故事從文字開始,但插畫往往能揭示出那些沒有被明說、更深層的意義。在成功的作品裡,你分不出是先有文字還是先有圖像──一切都融合得自然美麗。」
    【馬欣專欄】每一代少女接力著既是彩蝶也是標本的記憶——《死亡日記》
    電影中的花季少女都活成了童話中的女主角充滿了死亡的意象,在森林如夜幕的秩序中,她們亮眼的青春像是命運的獵物,難以有自己的名字,在前方等待她們的是壯盛青春成了中產家庭窗前植栽的本身,以死亡週期性來象徵他人與社會的體面。
  • 蘇益賢/在被形塑的人生中,找回自我形塑的力氣──讀《colorful~借來的100天》
    試想,此刻開始的一百天中,你的人生也是借來的。你是某個人生的主角,在有限的時間裡,要去弄清楚這個人是怎麼過日子的。因為meta,你的視野會突然清晰許多,你會清楚地看見這個人是如何被環境所形塑;更重要的是,你也會像小說主角一樣,在某一刻突然意識到,其實你自己也同時透過自己的力量,反過來形塑所處的環境。被環境形塑,也同時形塑著環境,這兩股力量,其實是同時存在的。
    【活動報馬!】入夏四場活動預熱精彩的下半年
    被稱為「光之畫家」的威廉.透納以光影變化絕美的風景畫聞名,莊麗的山景、華美的城市景觀,或是單純描繪光線的抽象畫作,在他筆下都宛若人間仙境,而他的畫作真跡即將在台灣盛大展出!「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全球巡迴展覽由英國泰德美術館發起,是紀念透納誕辰250週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展覽將展出透納素描、油畫、水彩等80多件真跡,包含《藍色瑞吉山,日出》、《三個海景》等知名作品,尤其《藍色瑞吉山,日出》巡展結...